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防治的方法。方法总结分析785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病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1例,其中颈瘘6例,胸内瘘3例(1例为颈吻合),纵隔瘘2例。早期瘘(术后3d内)2例,中晚期瘘9例。结果发现瘘后予抗感染、胸管引流、胃肠减压及营养支持治疗,颈瘘经换药10-20d后均治愈;纵隔瘘经禁食1周观察,无须再处理,均治愈。胸内瘘行空肠造瘘肠内营养,1-3个月治愈3例,死亡1例。结论颈吻合时重点注意降低吻合口张力,避免胸胃顶端血供受到较大影响;胸内吻合采用吻合器时重点注意避免食管残端荷包缝合不佳;经鼻肠管肠内营养可降低吻合口瘘的风险;对胸内吻合口瘘按其发展各阶段采取积极主动措施可获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预防、早期诊断以及治疗.方法 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施行食管癌切除+胃食管胸内或颈部吻合术278例,术后确诊吻合口瘘12例.总结患者诊治经过,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吻合口瘘的发生率4.3%(12/278),其中,胸内吻合发生率3.9%(10/257),颈部吻合发生率9.5%(2/21).保守治疗11例,治愈10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二次手术1例,治愈.结论 吻合口瘘是食管重建术后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复杂,完善术前准备、提高手术操作技巧是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的关键.早期诊断、有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方法能提高吻合口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腔内吻合口瘘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对720例手术后发生胸内吻合口瘘的4例患者的术中、术后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吻合口瘘患者均经胸腔置入双引流管冲洗、引流,控制感染,综合治疗,本组病例无死亡,均治愈出院.结论:对可能出现吻合口瘘的原因,术中术后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加以预防和处理,能降低瘘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原怀周 《现代保健》2012,(21):142-143
目的:探讨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治疗后消化道吻合口瘘发生情况,探讨吻合口瘘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食管癌、贲门癌切除病例,加食管一胃或食管一空肠胸内吻合术后,利用B超、X线和美蓝试验胸内消化道瘘的情况。根据诊断结果对患者进行保守治疗或二次剖胸手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进行充分的脓腔、胃液引流,持续胸腔冲洗,并采用肠内营养保证充足的营养支持。结果:160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治疗患者中,有4例发生胸内消化道瘘,发生率为2.5%,其中吻合口瘘1例(0.625%),胃壁瘘3例(1.875%)。4例中有1例经二次开胸手术。患者住院时间22—210d,平均(81.9±7.8)d;消化道瘘闭合时间8-95d,平均(37.6±4.8)d。1例二次开胸手术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以及瘘口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平均水平(P〈0.05)。4例患者均临床治愈,未出现死亡病例。结论:食管癌、贲门癌术后胸内消化道瘘一经确诊。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提倡早期行二次开胸手术,同时必须注意充分脓腔引流和适当胸腔冲洗,并进行有效的营养支持,可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明显缩短病程,显著降低吻合口瘘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及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君  张翼  谢虹 《实用预防医学》2007,14(6):1869-1870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对我院1998年4月-2007年1月共收治的316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病人,术后发生7例吻合口瘘的原因及术中、术后的处理加以分析。结果1例颈部吻合口瘘病人,因吻合口瘘通入胸腔,感染加重,衰竭死亡。1例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死亡。5例病人治愈出院。结论针对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可能出现的原因,术中、术后采取正确的措施加以预防和处理,能降低瘘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切除后并发吻合口瘘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对1990~2006年收治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切除后并发吻合口瘘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并决定治疗方案;4例患者保守治疗,2例死亡;3例行手术治疗,2例死亡。结论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与多种因素有关;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吻合口瘘的治疗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保守治疗、修补术、吻合口重建术;改善全身状况,精细的吻合技巧,熟练轻柔的操作,最大限度地创造有利于愈合的条件,是预防吻合口瘘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切除后并发吻合口瘘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 对1990~2006年收治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切除后并发吻合口瘘的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可以确诊,并决定治疗方案;4例患者保守治疗,2例死亡;3例行手术治疗,2例死亡.结论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与多种因素有关;吻合口瘘的早期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吻合口瘘的治疗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保守治疗、修补术、吻合口重建术;改善全身状况,精细的吻合技巧,熟练轻柔的操作,最大限度地创造有利于愈合的条件,是预防吻合口瘘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36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食管胃吻口瘘的治疗体会,分析吻合口瘘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36例食管贲门癌切除术后吻口瘘的临床资料,5例2次手术治疗,31例保守治疗.结果35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发生吻合口瘘的因素较多,但最重要的仍是手术操作的熟练、手术方式和技巧.对早期吻合口瘘,如无明显的手术禁忌证,则二次手术可以提高治愈率.对中晚期瘘患者,尤其是胸腔严重感染者,则应以保守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胸内吻合口瘘性脓胸发生的原因、诊断方法及治疗预防措施.方法 对2000年1月-2006年12月手术切除的食管贲门癌624例中.发生胸内吻合口瘘性脓胸1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病例行胸腔闭式引流,9例放置上、下胸管,采用胸腔冲洗加闭式引流治疗、痊愈;2次开胸即重行吻合3例成功,1例转送七一级医院后死亡,1例因中毒性休克、呼吸衰竭、不能再次手术而死亡.结论 严格选择病例、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注意手术操作、改进吻合方法、改善吻合口周围血运,加强术后环节管理,口腔及各种引流管的护理,是预防胸内吻合口瘘性脓胸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治疗.方法 吻合口瘘发生后,采用骶前引流管冲洗、控制感染、营养支持、以及手术治疗.结果 保守治疗 8例,痊愈,手术治疗1例.结论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后首选保守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吻合口漏斗式包埋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对137例食管癌患者均行食管-胃胸内吻合。吻合口行漏斗式包埋。结果术后总并发症的发生率3.6%(5/137);无一例吻合口瘘。结论吻合口漏斗式包埋治疗食管癌减少了术后并发症,降低了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患者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营养支持方式。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近5年来诊治的38例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4-21天出现胸内吻合口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22例和对照组fB组]16例,均采取禁食、胸腔闭式引流、鼻胃管负压引流术,A组在吻合口瘘后应用经鼻超细电子胃镜留置鼻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术[EN];B组在吻合口瘘后经外周静脉行肠外营养[PN],观察两组血浆白蛋白、总蛋白变化,平均住院天数、营养支持费用。结果:A组蛋白开始上升时间早于B组(6天左右).A组平均住院天数,营养支持费用少于B组。结论: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应用经鼻肠内营养(EN)可明显改善吻合口痿营养状况,优于胃肠外营养,是目前营养治疗比较理想的方法,利于患者康复以及改善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费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食道癌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64例食管和贲门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同时在围手术期间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对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采取治疗。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患者10例,占6.1%。其中手工吻合7例、机械吻合3例;死亡1例。结论对患者进行食管癌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原因有很多种,在临床上对患者采用相关预防和治疗措施,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发生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14.
李向青  杨林 《中国医师杂志》2005,7(8):1150-1150
观察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胃肠外营养治疗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效果。结果发现,治愈9例,瘘口愈合时间9-27d,平均12.8d,死亡2例。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胃肠外营养可明显降低死亡率,缩短瘘口自愈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术后发生胆瘘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手术治疗原发性肝胆管结石2465例中术后发生胆瘘65例,临床资料。结果 65例术后胆瘘的原因为:T管引流术后3~5d早期误拔T管2例,T管滑脱5例,胆囊床毛细胆管瘘9例,T管固定过紧或过松3例,T管短臂滑出2例,两周以上拔T管后胆瘘23例;胆肠吻合口瘘8例;肝叶切除肝断面胆瘘13例。本组非手术治疗47例(72.3%),再手术治疗18例(27.7%)。61例治愈,治愈率93.4%;死亡4例,死亡率为6.6%。结论 胆瘘发生后应根据腹膜炎的轻重、胆道有无梗阻以及腹腔引流是否通畅等选择保守治疗与再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姜书平  贾涛  暴静玲 《现代保健》2011,(23):143-144
目的 总结280例贲门癌术中应用吻合器的经验.方法 全组侵犯食管下段88例,未累及食管192例,胸腔内吻合110例,腹腔内吻合170例,全部使用吻合器吻合,观察其结果.结果 全组吻合顺利,吻合口瘘1例,吻合口出血1例,死亡2例,3个月内无吻合口狭窄.结论 贲门癌手术在胸内或腹腔内使用吻合器具有降低术后并发症、操作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右胸膜顶食管胃吻合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术中,右侧开胸胸内胃食管胸膜顶吻合术式,与传统的左侧开胸胸内胃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式比较,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行食管癌根治术病例,其中行右胸胸膜顶吻合术共109例,行左胸主动脉弓上吻合术103例。术后均进行24 h pH值监测和胃食管钡餐造影检查,比较2组病人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病人术后吻合口并发症(返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瘘和狭窄)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右胸胸膜顶吻合的病人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较经左胸弓上吻合的病人明显减少。结论食管中下段癌病人采用经右胸胸膜顶吻合术式较左胸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式更能减少术后吻合口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傅德强 《中国校医》2010,24(5):375-375,380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结合国内外文献,对我院23例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口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保守治疗死亡1例,死亡总数1例,总死亡率4.3%。结论手术切口的选择,保证吻合口的血液供应,仔细吻合,营养支持,重视围手术期的处理是预防吻合口瘘的有效措施。早期吻合口瘘,如无明显的手术禁忌证,则选择采用二次手术治疗。中晚期吻合口瘘患者,保守治疗为首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性脓胸发生的原因、诊断方法及防治措施. 方法对1972~2003年间手术切除的食管贲门癌4 890例中发生吻合口瘘性脓胸的4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全部行胸腔闭式引流,12例放置上、下胸管,采用30%乙醇胸腔灌洗加负压吸引治疗,痊愈;25例再次手术,其中2例颈部带血管蒂肌瓣填塞瘘口治愈,23例瘘口缝合后用医用生物蛋白胶或大网膜填塞、仅4例死亡;5例因中毒性休克、衰竭,不能再次手术而死亡. 结论严格选择病例、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注意手术操作、改进吻合方法、加强术后处理是预防吻合口瘘性脓胸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瘘的原因、治疗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5月本科行直肠癌前切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11例行保守治疗,10例治愈,1例因并发肝转移拒绝横结肠造瘘治疗,随访5月漏口未愈。2例行横结肠造瘘治愈,其中1例4月后行造口还纳。结论:吻合口瘘是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影响患者恢复的重要因素,且发生率较高,预防尤为重要;术后体温、血常规、腹部体征及引流物异常有助于吻合口漏的早期诊断;要素饮食辅以TPN,充分有效引流、冲洗,抗感染和横结肠造瘘是治疗吻合口瘘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