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脑室铸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对经脑CT证实的50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脑室铸型的患者,入院后均行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术后随机分为2组进行治疗,2组基础治疗相同,A组予以纯西医治疗,B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于术后第3天开始在辨证施治的前提下予以中药汤剂鼻饲。观察2组患者清醒时间、再出血及脑室内血肿消失时间。结果 B组血肿消失时间及患者清醒时限明显缩短;2组再出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综合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疗效较好,值得同道们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并脑室内血肿铸造形者,既往对在出血侧或对侧行侧脑室穿刺引流并无统一观点。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脑室出血多为继发性,常因壳核、小脑、脑干出血破入脑室所致,原发性患者较为少见。我们自1997年以来对23例继发性脑室出血的患者,以补气活血化瘀为主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48~63岁;有高血压病史者22例,糖尿病者2例,高脂血症者1例;全部病例均于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发病。起病时意识不清者2例,多数患者均有剧烈头痛。全部患者均经颅脑CT扫描证实为脑室出血,其中壳核出血破入脑室者22例,小脑出血破入第4脑室者1例,合并脑叶出血者2例。根据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将所有患者分为END组(n=57)和非END组(n=43),收集整理2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血肿体积、入院NIHSS评分、白细胞计数、出血是否破入脑室等资料,分析基底节区脑出血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END组入院NIHSS评分、白细胞计数、脑内血肿体积、出血破入脑室比例均高于非END组(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破入脑室[OR=4.283,95%CI(1.425,12.526),P=0.007]和白细胞计数升高[OR=1.338,95%CI(1.027,1.527),P=0.031]是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出血破入脑室概率越大、白细胞计数越高,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率就越高,患者预后便越差。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中全脑室出血发病率低,多因脑实质出血破入所致,少数为原发性脑室内脉络丛出血。传统的内科治疗病死率约75%以上,我科自2001年以来采用内科治疗加侧脑室穿刺引流,脑室内灌注尿激酶溶解冲洗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报告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脑室出血占脑出血的 30 %~ 60 % ,本病病死率及致残率高 ,特别是两个脑室以上出血 ,保守治疗 ,病死率几乎是 10 0 %。早期明确诊断针对不同类型的脑室出血 ,采取损伤小 ,且有效的治疗措施 ,以打断颅内压高的恶性循环 ,解除梗阻性脑积水 ,清除脑室及脑内血肿。解除对脑深部组织的压迫 ,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血肿清除越早 ,脑继发性损害就越小 ,功能恢复也会更好 ,经额角穿刺脑脊液 ,体外引流术 ,操作简单 ,不受时间、地点、条件限制 ,是治疗脑室出血的有效方法 ,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7年 10月~ 1999年 2月共…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血肿及脑室双靶点穿刺软通道引流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的疗效。方法对40例适合微创治疗的脑出血伴全脑室铸型患者行立体定向下血肿腔及血肿侧脑室双靶点穿刺,术后置软通道引流,必要时尿激酶纤溶冲管,神经外科常规治疗3 d复查脑CT,引流效果满意后分次拔除引流管,观察疗效。结果经6个月随访,ADLⅠ级10例,ADLⅡ级14例,ADLⅢ级9例,ADLⅣ级4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立体定向下血肿及脑室双靶点软通道外引流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系统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正> 我科自1991年11月以来采用锥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60例,其中脑室出血(原发性和继发性)30例,采用侧脑室导管持续引流,并间断腰穿置换脑脊液,收到了满意的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50.43岁。30例均经颅脑CT检查,原发性脑室出血5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15例,基底节区血肿破入脑室者8例,脑血管畸形者2例。破入脑室的分布部位:单侧脑室8例,双侧脑室5例,侧脑室及三、四脑室10例,全部脑室7例。脑实质内血肿量8~30ml。目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意识朦胧4例,嗜睡5例,浅昏迷7例,深昏迷13例,小脑天幕疝5例。合并上消失道出血6例,中枢性高热6例,呼吸不规则7例。发病与手术时间:2小时~7天。2~24小时内穿刺15例,2~3天11例,4~7天4例。脑室内注入尿激酶12例.引流管保留时间3~7天。  相似文献   

9.
脑室出血分为原发性脑室出血和继发性脑室出血,而各种原因所致脑内出血破入脑室系统即为继发性脑室出血。脑室出血是病情极为凶险及预后不良的疾病,死亡率高达50~80%[1],尤其是全脑室出血,死亡率100%[2]。近些年来,由于脑室穿刺技术的开展与推广,使其死亡率明显下降。1998年以来我院先后收治各种脑室出血患者43例,采用侧脑室外引流与中药活血化瘀综合治疗,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软通道清除脑内血肿的手术方式、注意要点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采取锥颅置管尿激酶溶凝术治疗98例患者,根据术前CT检查结果,对不同部位的血肿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对手术操作细节、留置引流管时间、尿激酶用量及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根据术前的CT影像学特点,可将脑内血肿分为:髓质大型、髓质小型、破入脑室大型、破入脑室小型,对不同类型的脑内血肿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结论:对不同部位的出血应采用不同的术式,注意手术细节操作,对其疗效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小骨窗开颅经额叶入路脑室内血肿清除术治疗侧脑室出血并铸型的效果。方法将90例侧脑室内出血并铸型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行小骨窗开颅经额入路脑室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45例行单纯侧脑室外引流术。术后随访3~6个月,按照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脑室内引流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病死率及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小骨窗开颅经额入路脑室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室出血并铸型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侧脑室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大脑纵裂的大脑镰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脑正中部、小脑幕呈线形高密度影的脑出血病人100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有纵裂或大脑镰高密度影,占100%.小脑幕呈线形高密度影为95例,占95%.蛛网膜下腔出血77例,占77%,其中漏诊22例,均为破入脑室的脑内血肿.误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脑内血肿65例,占65%.外侧裂旱高密度影为22例,占22%.脑沟呈高密度影为32例,占32%.脑池呈高密度影为14例,占14%.脑室呈高密度影为36例,占36%.硬膜下血肿8例,占8%.硬膜外血肿11例,占11%.台并硬膜下积水6例,占6%.脑积水1例,占1%.脑梗塞1例,占1%.外伤原因24例,占24%.结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期CT表现为基底池、外侧裂池、脑沟较为广泛的高密度影.偏密征是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少量积血的一个可靠的CT征象.脑内血肿破入脑室,同样也会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对于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建议一周后复查CT.大脑镶为正中部线形高密度影.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 1992年 10月~ 2 0 0 0年 10月 ,对 4 0例患者行侧脑室体外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 ,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8例 ,女 12例 ;年龄 15~ 72岁 ,平均 4 1.7岁。脑外伤并脑室内血肿 2 5例 ,单纯脑室出血 2例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 13例。1.2 置管部位 :经顶部 15例 ,经额部 2 5例。常规置管后侧脑室引流管与无菌引流瓶连接 ,将无菌引流瓶固定于床头 ,引流管的最高点距侧脑室 10~ 15 cm。每日在无菌条件下更换引流瓶 ,并详细记录脑脊液的数量、颜色、性质。1.3 引流量 :每日 15 0~ 35 …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干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脱水降颅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早期加用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评估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减少的情况。结果治疗后21d治疗组较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有显著改善,总有效率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麝香注射液联合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干出血破入脑室可改善患者预后,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1月至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脑室内出血病人共48例,脑内血肿较大需手术者除外,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30~78岁,平均年龄56岁;原发性脑室出血6例;脑出血继发脑室出血40例,  相似文献   

16.
1例妊娠合并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芸 《国医论坛》2007,22(4):39-40
原发性脑室出血源于脑室脉络丛、脑室内和脑室壁以及脑室旁区的血管(室管膜下区1.5cm内血肿也属于原发性脑室内出血,原发性是指病理表现而不是指病因不明)的一类脑室出血类型,其原因多为高血压动脉硬化、脉络膜动脉瘤、脑室周围血管畸形破裂出血,也可见于脑底异常血管网(Moya-Moya病)及脉络丛乳头状瘤等脑室内肿瘤出血.其发病急骤,病情凶险,患者常有头痛、头晕等现象,严重时会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丘脑出血破人脑室并铸型伴梗阻性脑积水的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5年来收治的50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并铸型伴梗阻性脑积水患者治疗方案的临床资料。结果50例患者经过血肿穿刺(颅骨钻孔血肿穿刺引流术)、脑室外引流的方法治愈42例,占84%,自动出院5例,死亡3例。结论无论是血肿穿刺还是脑室外引流,都应尽早清除脑室内外积血,恢复脑脊液的循环通畅,改善脑的微循环,这是降低病死率,成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正>各种原因引起的脑内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及早行脑室外引流、注入尿激酶或及早腰穿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我院2008—2009年收治此类患者43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18~75岁,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在原发性脑室出血的治疗中采用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的可能性,以期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11例2003年1月—2006年1月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采用传统内科保守治疗;13例2006年2月—2009年8月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通过侧脑室引流,并对其病情变化及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1例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采用传统内科保守治疗,死亡10例;13例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11例恢复,2例死亡。结论在原发性脑室出血的治疗中采用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能挽救患者生命,是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脑室外引流术与经额锁孔脑室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室出血并脑室铸型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0年5月昌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脑室出血并脑室铸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应用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研究组41例应用经额锁孔脑室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残余血量、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前与出血时NIHSS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残余血量较对照组更低(P<0.01),置管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1)。出院时,研究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1)。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相较于脑室外引流术,经额锁孔脑室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室出血并脑室铸型疗效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