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HIV和HCV感染者重叠感染HGV对病毒复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人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者和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者重叠感染庚型肝炎病毒 (HGV)的情况 ,探讨重叠感染病毒在体内的相互作用机理。方法 :用定量 PCR测定 HIV和 HCV感染者血浆中病毒载量 ,同时用 RT- PCR检测这些患者 HGV的感染情况 ,并对部分 HGV阳性者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317例 HIV患者中检出 HGV阳性 12 3例 ,阳性率为 38.8% ;91例 HCV患者中 HGV阳性 19例 ,阳性率为 2 0 .9% ,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显示 ,HIV和 HGV重叠感染中 HIV病毒载量明显低于单独 HIV感染者 [(1.8± 0 .6 )× 10copies/ ml vs(1.9± 1.1)× 10 2 copies/ ml];而 HCV和 HGV重叠感染者中 HCV的病毒载量与单独 HCV感染者比较没有显著差异 [(1.5± 0 .6 )× 10 4copies/ ml vs(5 .4± 1.8)× 10 4copies/ ml]。序例分析表明 ,与 HIV或 HCV重叠感染的 HGV来源于同一病毒株。结论 :HIV感染者有很高的 HGV重叠感染率 ,而且 HGV感染能明显抑制 HIV在体内的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疆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与合并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患者间病毒载量水平和体内T淋巴细胞数量的相关性变化。方法:依据患者感染程度分为HIV/AIDS单纯感染组(68例)与HIV/HCV合并感染组(80例),分别对CD4+ T淋巴细胞、CD8+ T淋巴细胞、HIV RNA、HCV RNA进行检测,分析2组患者指标的相关性。结果:HIV/AIDS单纯感染组CD4+与CD8+ T淋巴细胞数量明显高于HIV/HCV合并感染组[(352.691±216.324)个/?滋L vs. (164.488±101.447)个/?滋L,t=6.585,P=0.000;(1 102.088±578.909)个/?滋L vs.(760.65±491.962)个/?滋L,t=3.879,P=0.000];2组间HIV RNA载量无统计学差异(9.871±3.487 vs. 10.737±3.095,t=-1.600,P=0.112)。单纯HIV/AIDS组CD4+ T淋巴细胞数量与HIV RNA载量[(9.871±3.487)log10 copies/mL]呈负相关(r=-0.433,P=0.000),CD8+ T淋巴细胞数量与HIV RNA载量无相关性(P=0.696);HIV/HCV合并组中CD4+、CD8+ T淋巴细胞数量与HIV RNA载量[(10.737±3.095)log10 copies/mL]均无相关性(P=0.148,P=0.114)。HIV/ HCV合并感染组中CD4+ T淋巴细胞数量与HCV RNA载量[(15.046±2.654)log10 copies/mL]呈正相关(r=0.242,P=0.031),CD8+ T淋巴细胞数量与HCV RNA载量无相关性(P=0.154),HIV RNA载量与HCV RNA载量水平呈负相关(r=-0.533,P=0.000)。结论:当HIV/AIDS患者合并感染HCV后,患者CD细胞数量明显降低,但HIV RNA与HCV RN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且两者间为负相关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临床效果和伴随的肝脏损伤情况作出评价.方法 将患者按有无HBV合并感染分为HIV单纯感染组75例和HIV/HBV合并感染组69例,应用HAART方案治疗1年,对比观察患者血浆HIV载量,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前,HIV单纯感染组和HIV/HBV合并感染组的HIV载量均值分别为6.31和5.85 log10copies/mL,治疗12个月后,分别降低至2.90 log10 copies/mL(P<0.05)和2.93log10 copies/mL(P<0.05),两组HIV RNA抑制率分别为82.67%和92.75%.HIV单纯感染组和HIV/HBV合并感染组CD4+T细胞均值由治疗前的77.8个/μL和75.4个/μL,分别上升到221.4个/μL和214.3个/μL(P<0.05).1年内HIV单纯感染组和HIV/HBV合并感染组的肝功能异常率分别为6.4%和19.7% (P <0.05),但HAART期间无因发生严重肝脏损伤而停止治疗的患者.结论 应用HAART的HIV/HBV合并感染患者,短期内可以有效抑制HIV病毒复制,重建患者的免疫功能;HBV可能因促进HIV复制而加重肝损伤与免疫损伤,但并不影响HAART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联合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对AIDS合并结核病(AIDS/TB)患者HIV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101例AIDS患者(对照组)接受HAART,实验组126例AIDS/TB患者(实验组)抗结核治疗2~8周后开始HAART。监测两组患者的HIV病毒载量及CD4+T细胞计数,对HIV病毒载量大于1 000拷贝/ml的患者进行基因型耐药检测,比较两组耐药情况及HAART疗效。结果治疗24周时,实验组有7例患者病毒载量大于1 000拷贝/ml,其中1例检测出耐药突变基因,为蛋白酶(PR)基因检测次要耐药位点;对照组有1例病毒载量大于1 000拷贝/ml,但未检出HIV耐药突变基因。两组患者基因型耐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4+T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上升,但两组组间治疗前后CD4+T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时两组患者病毒载量均低于检测下限。结论 AIDS/TB双重感染者同时接受抗结核及HAART,未导致HIV耐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5.
黄一生 《右江医学》2008,36(6):686-687
目的探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艾滋病的临床效果,了解HAART有效药物组合,增强疗效,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患者(AIDS)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方法对27例HIV/AIDS患者,采用国产HAART:司他夫定(D4T)+拉米夫定(3TC)+奈韦拉平(NVP)常规服药,治疗观察时间6~12个月。结果26例HIV/AIDS患者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平均计数增加至335.38±111.45个/μl;CD4/CD8平均比值增加至0.44±0.18,1例因治疗用药2个月后出现多发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结论掌握HIV/AIDS患者有利的治疗时机,给予HAART治疗,能促进和加快免疫功能重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降低HIV/AIDS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延长患者的寿命。  相似文献   

6.
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是人类在治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艾滋病(AIDS)方面取得的一个重要成就。HAART不仅可以有效控制HIV复制,将血浆病毒载量降至现有常规检测方法测不出的水平,而且能重建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功能[1],延长患者生命,降低死亡率。HAART体系建立时人们希望能够完全清除患者体内的HIV,达到治愈AIDS的目的 ,但之后发现由于病毒潜伏储存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单纯HCV感染与HCV/HIV共感染患者采用DAA疗法与传统疗法进行疗效对比,了解DAA疗法对治疗单纯HCV感染与HCV/HIV共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指标变化,为HCV/HIV共感染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在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HCV单纯感染患者、HCV/HIV合并感染患者各60例作为调查对象,两类人员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各组研究对象的生化指标、HCV RNA载量、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外周血T细胞亚群含量,HCV/HIV患者组增加检测HIV RNA载量。观察组给予索磷布韦+利巴韦林治疗24周,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180μg/次,1次/周,联合利巴韦林治疗48周。结果治疗结束停药时及停药后3个月,使用索磷布韦的DAA疗法加HAART疗法组中患者肝功能指标、HCV、HIV病毒载量、血清免疫球蛋白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AA联合HAART治疗HCV/HIV肝炎过程中对减轻患者肝脏功能损伤、降低患者体内HIV和HCV... 更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乙型肝炎患者病毒载量与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3例艾滋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合并或未合并乙型肝炎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及对照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生化指标、血常规、病毒学指标,并对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计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病毒载量与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分别为(65.43±23.91)U/L、(72.93±33.87)U/L及(16.38±5.51)μmol/L,高于对照组的(32.72±22.15)U/L、(34.53±18.62)U/L以及(11.80±3.17)μmol/L;观察组白蛋白(ALB)为(38.31±6.40)g/L,低于对照组的(42.91±8.02)g/L;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计数为(160.74±48.60)×109/L,低于对照组(200.85±58.38)×109/L;观察组患者HIV RNA病毒载量为(6.21±1.10)log10 copie/mL,高于对照组(4.26±0.79)log10 copie/mL;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D3+、CD4+及CD8+细胞个数及CD4+/CD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 RNA载量与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P<0.05);CD4+T细胞及CD4+/CD8+与HBV DNA载量以及HIV RNA载量呈负相关(P<0.05);CD3+T细胞及CD8+T细胞与HBV DNA载量以及HIV RNA载量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HIV/HBV合并感染时,两种病毒可能具有相互促进作用,加重患者肝损伤及免疫缺陷.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儿合并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否在接受1年高效抗逆转录酶病毒疗法(HAART)后肝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河南省141例AIDS患儿HAART治疗1年前后临床资料,分为HIV+HBV+HCV组(n=78),HIV+HBV组(n=19),单纯HIV组(n=44)。治疗前后分别用逆转录PCR检测血浆HIV RNA载量,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细胞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CV抗体和HBV表面抗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水平。结果:HAART治疗1年后,90.34%(127/141)患儿HIV RNA载量下降到检测水平以下(t=2.61, P<0.01),CD4+T细胞数从(170.187±132.405)个/μl上升到(796.014±158.491)个/μl(t=3.17, P<0.01)。HAART治疗后患儿的转氨酶均升高(t=2.02, 均P<0.05),奈韦拉平治疗组的ALT和AST分别由治疗前(18.28±13.74)U/L和(24.23±8.09)U/L升高到(55.35±22.40)U/L和(69.97±26.72)U/L(t=3.80、4.11,均P<0.01),同时奈韦拉平治疗组的ALT和AST变化量亦明显高于依非韦伦治疗组(均P<0.01);使用奈韦拉平治疗的HIV+HBV+HCV合并感染患儿ALT和AST的变化量亦显著高于使用依非韦伦治疗患儿(均P<0.01)。结论:无论是否合并HBV/HCV感染,HAART均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使CD4+T细胞计数上升,但同时会一定程度损伤肝细胞,尤见于合并感染者;正确选择用药方案,能够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治疗(HAART)状态下HIV/AIDS患者合并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的流行状况以及相关血清生化和病毒学特征.方法 对122例正在接受HAART治疗的HIV/AIDS患者采集血标本,使用酶免法(ME-IA)检测乙肝五项指标(HBs Ag、抗-HBs、HBe Ag、抗-HBe、抗-HBc)、肝功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运用RT-PCR法对丙肝病毒抗体阳性标本以及表面抗原和/或核心抗体阳性标本分别进行HCV-RNA以及HBV-DNA测定.以43名单纯HCV感染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 122名 HIV/AIDS患者,乙肝五项指标全阴性97例(78.86%),表面抗原阳性3例(2.46%),表面抗体阳性者总计19例(15.57%),单纯核心抗体阳性者3例(2.46%).HCV 抗体阳性84例(68.85%),84例HCV抗体阳性标本中HCV-RNA 阳性58例(69.05%),HIV/HCV/HBV合并感染者为0.HIV/HCV合并感染组 HCV-RNA 水平与感染者性别,CD4 +细胞数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HIV/HCV合并感染组与单纯HCV感染组 HCV-RNA水平、肝功能异常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HIV感染者HBsAg阳性率低于普通人群,HIV/HCV合并感染的比例显著高于普通人群.HIV/HCV合并感染与单纯HCV感染者血清生化及病毒学改变相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不同治疗方案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儿肝功能、HIV载量、CD4+T细胞的影响.方法 40例患者分为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奈韦拉平(NVP)联合组13例(A组),AZT+3TC+依非韦伦(EFV)联合组16例(B组),司他夫定(D4T)+3TC+EFV治疗组5例(C组),D4T+3TC+NVP治疗组6例(D组).检测比较4组治疗前后肝功能、HIV载量、CD4+T细胞.结果 HAART治疗前肝功能异常8例(20%),均为1级肝损害.4组治疗后A、B组ALT、AST上升(P<0.01),C组治疗后AST上升(P<0.01).HAART治疗后各组CD4+T细胞明显升高(P<0.01),HIV-RNA病毒载量明显减低(P<0.01).治疗前后HCV-RNA载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V合并HCV感染患儿HAART不同治疗方案可增加肝损害,但对HAART治疗效果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河南省某县HIV感染者HIV、HCV复合感染状况以及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CD4+细胞计数和HCV RNA的变化。方法测定HIV感染者HCV—IgG、CD4+细胞计数、血浆HIV和HCV病毒栽量。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应用HAART后CIM+细胞计数和HCV RNA的变化。结果228名HIV感染者中,HCV—IgG阳性率88、6%(202/228)。在HAART超过6个月且HCV—IgG阳性的病人中,HIV RNA阴性(B组)的CD4+细胞计数显著高于HIV RNA阳性的患者(A组)(P=0.020);而两组的HCV RNA病毒栽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9)。结论河南地区HIV、HCV复合感染在血液传播的HIV感染者中普遍存在。经HAART治疗的患者随着血浆HIV RNA转阴,CD4+细胞计数显著升高,但血浆中HCV RNA的含量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HIV与HCV合并感染早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病毒载量的变化,为临床诊疗提供基础数据依据。方法 以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HIV与HCV合并感染的首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另选取HIV单独感染患者和HCV单独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各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病毒载量,并进行HIV与HCV病毒载量、病毒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HIV/HCV组CD45+、CD3+、CD4+和CD8+淋巴细胞计数中位数分别为702.50(443.25,1 788.50)cells/μL、564.00(356.00,1 337.75)cells/μL、75.50(25.50,179.00) cells/μL和506.50(315.50,1 030.50)cells/μL,CD4+/CD8+比值中位数为0.13(0.06,0.23),与HIV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HCV组CD45+、CD4+淋巴细胞计数、CD4+/CD8+比值显著低于HC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HCV组HIV 病毒载量为4.82(3.81,5.54)log10 copy/ mL,HIV组为5.24(4.23,6.00)log10 copy/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HCV组HCV病毒载量为6.75(4.77,7.47)log10 copy/ mL,HCV组为6.47(5.91,7.04) log10 copy/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HCV组HIV病毒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r=-0.525,P=0.017),HCV病毒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无显著相关性(P>0.05)。HIV/HCV组HIV、HCV病毒载量无显著相关性(r=-0.040,P=0.842)。结论 暂未发现HIV与HCV合并感染后在疾病的早期两种病毒出现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纯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HCV感染者肝损伤的差异。方法对抗病毒治疗前的HIV合并HCV感染患者、HIV感染者和单纯慢性HCV感染者进行病毒载量、肝功能[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红素(TBIL)水平]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的检测,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325例HIV合并HCV感染患者、97例单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和582例单纯HIV感染者均存在肝功能异常,以单纯慢性HCV感染患者肝功能异常最为明显;合并感染者按HCV病毒载量分为HCVRNA〉1×10^3 IU/ml、〉1×10^4 IU/ml和〉1×10^5 IU/ml等三组,发现组间肝损伤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感染患者按CD4+T淋巴细胞数水平分为〉200个/ul和〈200个/ul两个组,组间肝损伤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病毒治疗前单纯慢性HCV感染者的肝损伤程度较HIV/HCV合并感染者严重,合并感染者其HCV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水平差异对肝损伤程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15.
蒙江明 《广西医学》2010,32(10):1167-1169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TB)、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混合感染对艾滋病患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后CD4的影响,以提高艾滋病合并混合感染的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对43例HIV/TB、11例HIV/TB/HBV、11例HIV/TB/HCV、5例HIV/TB/HBV/HCV及44例HIV患者,进行HAART,比较治疗前、后的CD4计数的变化;比较治疗后不同时间CD4增加值的变化情况。结果经HAART后各感染组CD4计数不同程度增加,呈向上趋势,治疗后的第6个月CD4达到相对高值,并可维持12个月;治疗后12个月比3、9个月治疗效果更好;各感染组之间CD4计数变化情况无差别。结论各感染组患者经HAART后,CD4计数都有不同程度增加,但各组间之间的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HIV/AIDS患者与HBV、HCV共感染对外周血病毒载量及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水平影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及PCR法对115例HIV单独感染者、HIV/HBV、HIV/HCV及HIV/HBV/HCV合并感染者外周血的CD4+T细胞、CD8+T细胞表达水平、CD4+T/CD8+T细胞比值、HIV RNA、HBV DNA及HCV RNA病毒载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HIV与HBV、HCV共感染者的肝功能异常、肝衰竭及死亡发生率均随着CD4+T细胞表达水平下降而增加,其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IV组、HIV/HBV组、HIV/HCV组、HIV/HBV/HCV 4组间CD4+T细胞计数与CD8+T细胞计数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单独感染者的CD8+T细胞数与不同类型的HIV/HBV、HIV/HCV、HIV/HBV/HCV共感染组间比较,除HIV/HBV共感染组与HIV/HCV共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每二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组、HIV/HBV组、HIV/HCV组、HIV/HBV/HCV共感染组的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与各自组的HIV RNA载量比较呈负相关系(P<0.05)。结论:HIV合并HBV、HCV感染会影响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及生物学功能,降低对病毒的清除作用,促进HIV-RNA复制,加速HIV/AIDS的免疫损伤,从而加速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比较中国HIV感染者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CD4+regulatory T cells,Treg)及非Treg细胞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探讨Treg细胞在HIV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76例HIV/AIDS患者,根据其CD4+T细胞计数水平不同分为3组,A组CD4<200个/μL,B组CD4200~400个/μL,C组CD4>400个/μL。采用流式细胞仪胞内染色技术检测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水平,并分析其与CD4计数及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结果随着疾病的进展,Treg细胞百分比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reg细胞及非Treg细胞的绝对计数均明显下降,且以非Treg细胞下降为主;Treg绝对计数与病毒载量呈负相关(P<0.05)。结论中国HIV感染者随着疾病进展,辅助性T细胞等非Treg细胞的数量下降,对机体免疫保护能力降低,而Treg细胞数量及功能的下降使其对机体的过度免疫活化的抑制作用减弱,病毒复制,加剧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人免疫缺陷病毒-1(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HIV-1)感染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对于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河南某艾滋病治疗示范区中178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阴性的经有偿献血感染HIV-1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患者,检测项目包括肝功能,HBV及HCV血清标志物,HBV DNA和HCV RNA。分析HIV-1阳性,抗HCV阳性、抗HCV阴性组及HIV-1/HCV感染组中不同HCV RNA载量组HBV病原学检测结果方面的差异。结果 178例HBsAg阴性的HIV-1感染者中,HBV-M全阴性35例;单独抗HBs阳性25例;单独抗HBc阳性51例;HBsAb及HBcAb均阳性34例。抗HCV阳性HIV-1感染者与抗HCV阴性HIV-1感染者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丙氨酸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标志物(HBV marker,HBV-M)阴性、单独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Ab)阳性、单独乙肝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HBcAb)阳性、HBsAb及HBcAb均阳性及HBV DNA阳性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HCV RNA载量患者HBV DNA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有偿献血感染HIV-1人群中,HCV感染及HCV RNA载量高低与隐匿性HBV感染的发生无关;但合并HCV感染可加重HIV-1感染者的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