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魏小伍 《临床医学》2015,(1):100-101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术前、术中、术毕时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变化,记录两组患者麻醉恢复情况和术后30 min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不同时间点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血压和心率波动明显。观察组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0 min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效果精确、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探讨合理的静脉麻醉方法。方法:100例ASAⅠ级接受无痛人流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单纯异丙酚TCI组(P组)和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TCI组(PR组),每组50例。P组:异丙酚的血浆靶浓度为6 mg/L;PR组:异丙酚的血浆靶浓度为3 mg/L,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2μg/L。待病人意识消失(睫毛反射消失)后开始手术,扩张宫颈结束时停止给药。结果:PR组麻醉起效时间(1.8±0.8 min)明显短于P组(P<0.01);PR组麻醉效果的优良率明显优于P组(χ2=12.25,P<0.01);PR组异丙酚总用量(2.6±0.3 mg/kg)及呼吸抑制评分(2.1±0.8)明显小于P组(P<0.01)。P组苏醒期躁动和兴奋多语的发生率分别为34%及31%,PR组未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无痛人流术,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合理的静脉麻醉方法,但应该加强麻醉期间的呼吸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能和患者术后疼痛及呼吸恢复的影响。方法:24例成年患者分为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组(PR组,n=12)和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组(PS组,n=12),PR组瑞芬太尼诱导时靶浓度4ng/mL,术中维持靶浓度调节范围为 2~6ng/mL,预期手术结束前30min静注吗啡0.075mg/kg。PS组舒芬太尼诱导时靶浓度0.5ng/mL,术中调节范围为 0.2~1ng/mL,手术结束前30min为0.2ng/mL。异丙酚初始靶浓度2μg/mL,逐渐增加靶浓度值直至意识消失,手术结束后停药。观察血流动力学、麻醉药用量、麻醉恢复及术后2h患者疼痛及镇静评分。结果:两组病人麻醉诱导后收缩压、舒张压较麻醉前降低(P〈0.05),PS组睁眼时患者自主呼吸的ET-CO2值明显高于PR组(P〈0.01),停药至患者自主呼吸ET-CO2降至45mmHg以下的时间也明显长于PR组(P 〈0.01),术毕60、90、120min视觉模拟(VAS)评分PS组优于PR组(P〈0.05或P〈0.01)。结论:舒芬太尼靶控输注术毕靶浓度 0.2ng/mL时的术后止痛效果优于瑞芬太尼靶控输注复合术毕前30min静注吗啡0.075mg/kg,但该靶浓度的舒芬太尼仍可引起CO2蓄积。 [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4.
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林  韩光伟 《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3):4049-4050
目的:探讨人工流产患者复合异丙酚输注不同效应室靶浓度瑞芬太尼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门诊ASA I~Ⅱ级早孕需人工流产者90例,随机分为3组(n=30),各组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均为4.5μg/mL,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EC50分别为A组0.8 ng/mL,B组1.3 ng/mL,C组1.8 ng/mL.比较3组患者之间体动反应程度、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术后腹痛程度评分.结果:各组在给予伤害性刺激前后血液动力学均在正常范围内.A组患者轻、中度伤害性刺激体动反应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1);B组与C组之间比较,B组轻、中度伤害性刺激体动反应高于C组(P<0.05).而3组患者剧烈体动反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意识恢复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叉,而术后腹痛程度评分(VAS)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人工流产术患者复合异丙酚4.5μg/mL时,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的效应室靶浓度EC50为1.8 ng/mL麻醉效果好,安全性强,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肖彬  张兴安  徐波  邵伟栋  施冲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20):3140-3142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以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方法:将46例神经外科择期手术病人分为两组。以血浆药物浓度为靶浓度,靶控输注舒芬太尼(PS组,n=23)0.4~0.8μg/L或瑞芬太尼(PR组,n=23)2~4μg/L后,逐步升高异丙酚靶浓度至3~4mg/L,视术中情况调整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浓度维持麻醉平稳,观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以及麻醉恢复情况。结果:麻醉诱导后PS组输注异丙酚后SBP、DBP、HR下降(P〈0.05);PR组病人SBP、DBP均降低(P〈0.05),HR降低明显(P〈0.01)。气管插管、切皮及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2hPS组病人平稳。PR组躁动发生率为13%。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全静脉麻醉均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舒芬太尼麻醉血流动力学稳定,恢复平稳。[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靶控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为临床麻醉的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30例择期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的病人,ASA为1、2级,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复合靶浓度0.5ng/mL舒芬太尼组(SF组,n=15);异丙酚复合靶浓度4.0ng/mL瑞芬太尼组(RF组,n=15)。两组患者均采用效应室靶控输注,异丙酚靶浓度为3μg/mL。观察麻醉诱导、手术开始以及围拔管期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停药后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停留ICU时间、第一次主诉需要镇痛药的时间;VAS评分;OAAS评分;术后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和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1)RF组麻醉诱导时的SBP、DBP、MBP低于SF组(P〈0.05);两组在麻醉诱导时心率比麻醉前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在手术开始时的SBP、DBP、MBP无明显变化;RF组围拔管期的SBP、DBP、MBP均高于SF组(P〈0.05);(2)SF组停药后的呼吸恢复、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高于RF组(P〈0.05),RF组停止异丙酚后30min内的OAAS评分高于SF组(P〈0.05),30min后的OAA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3)RF组围拔管期的躁动发生率多于SF组(P〈0.05)、RF组第1次主诉需要阿片类药物时间早于SF组(P〈0.05)、需要镇痛药的比例高于SF组(P〈0.05);(4)两组患者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均未发生术中知晓。结论 舒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但术毕30min内意识恢复慢于瑞芬太尼组;瑞芬太尼异丙酚靶控输注患者苏醒迅速,躁动发生率高,应提前给予镇痛药。  相似文献   

7.
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除术,要求在很短时间内迅速苏醒又要有足够的麻醉深度,传统的麻醉方法往往难以达到此要求。作应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的全身麻醉方法,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均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的特点,适合于门诊联合靶控输注[1,2]。本文通过观察不同剂量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中应用,为门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选取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4例需要进行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42例,B组41例,C组41例,A组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的静脉麻醉,B组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的静脉麻醉,C组采用静吸复合麻醉。A组麻醉有效率为95.2%,B组麻醉有效率为97.6%,C组麻醉有效率为78.0%。对患者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的静脉麻醉不仅麻醉状态好而且苏醒较快。  相似文献   

10.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的66例接受喉罩麻醉治疗的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靶控输注异丙酚喉罩麻醉,观察组患者接受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喉罩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实施麻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时间、麻醉恢复时间、异丙酚用量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应用于喉罩麻醉手术治疗,患者麻醉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术后患者苏醒快,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ASAⅠ~Ⅱ级拟行择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Ⅰ组为芬太尼、丙泊酚、安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为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观察2组患者入室后(T1)、诱导后(T2)、插管后(T3)、充气后30s(T4)、术毕(T5)各时点血压、心率变化及麻醉恢复情况(睁眼、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结果Ⅱ组患者T2、T3、T4时的MAP均低于Ⅰ组(P均<0.05),Ⅱ组患者T2时的心率低于Ⅰ组(P<0.05),T5时心率高于Ⅰ组(P<0.05),其余各时间点的心率、血压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Ⅱ组患者术后清醒及拔管时间均短于Ⅰ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可抑制插管时的应激反应,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苏醒迅速,且缩短患者手术室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12.
陈普善  徐琼 《浙江临床医学》2007,9(10):1419-1420
实时超声引导和监测下的微创旋切手术能够彻底切除多发性乳房肿块,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切口瘢痕微小、乳房外观好、临床疗效可靠等特点,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理想有效的治疗女性多发性乳房肿块的新技术。采用靶控输注瑞芬太尼与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女性多发性乳房肿块微创旋切术,以观察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总结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54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按照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18例2ng/ml,B组18例4ng/ml,C组18例6ng/ml,对比三组患者术中麻醉起效时间,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拔出气管导管时间和睁眼时间。结果三组术前麻醉意识消失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B组和C组瑞芬太尼诱导剂量明显大于A组(P<0.05)。C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有优秀的麻醉效果。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靶向浓度均为2ng/ml时为适宜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或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对行上腹部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术后苏醒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上腹部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各20例,R组麻醉诱导时瑞芬太尼效应室浓度3ng/mL,麻醉维持时效应室浓度为2ng/mL;S组麻醉诱导时舒芬太尼效应室浓度为0.3ng/mL,麻醉维持时效应室浓度为0.2ng/mL;记录2组入室时(T0)、插管前即刻(T1)、插管后即刻(T2)、切皮1min(T3)及拔管后1min(T4)时心率、平均动脉压以及麻醉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并比较2组拔管后5min Riker镇静躁动评分。结果 T1~T3时间点,R组心率与平均动脉压低于S组(P<0.05);T4时间点R组心率、平均动脉压高于S组(P<0.05);R组应用血管活性药物例数多于S组(P<0.05),术后Riker SAS评分高于S组(P<0.05);2组麻醉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上腹部手术麻醉诱导和维持效果优于瑞芬太尼。  相似文献   

15.
作者就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清醒镇静、用于胃镜检查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在不使用肌松药的情况下,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进行胸腺切除手术,切皮时瑞芬太尼的适宜浓度。方法择期拟行胸腺切除术的重症肌无力患者45例,ASAⅠ或Ⅱ级。麻醉诱导:靶控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在2%利多卡因进行气管内表面麻醉后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切皮时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15例,设定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为3.5μg/ml,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分别为2ng/ml(R2组)、4ng/ml(R4组)、6ng/ml(R6组)。术中调节异丙酚血浆靶浓度,维持BIS40~60;调节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维持血压波动幅度在基础血压的20%~30%。术毕拔除气管导管或带管回监护病房。记录切皮前异丙酚及瑞芬太尼用药总量、切皮时患者是否有体动,切皮前和切皮后1min、2min、3min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BIS的数值,麻醉诱导期间和切皮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切皮时R2组有6例患者体动,与其他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流动力学变化,与切皮前比较R2组切皮后1min的SBP、DBP、HR明显高于切皮前的数值(P<0.05),R6组切皮后2min和3min的SBP及HR明显低于切皮前的数值(P<0.05)。切皮时R6组有3例患者发生心动过缓,对症处理后恢复正常。结论重症肌无力患者在不使用肌松药的情况下,在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为3.5μg/ml时,瑞芬太尼切皮的效应室靶浓度应为4ng/ml。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对初产妇剖宫产术中血压、心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剖宫产初产妇92例,根据麻醉方案不同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持续输注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对比两组术中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脐动脉血pH值,新生儿Apgar评分,麻醉诱导前、插管即刻、娩出即刻、手术结束时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结果:两组插管即刻、娩出即刻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高于麻醉诱导前,且观察组插管即刻、娩出即刻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脐动脉血pH值、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应用于初产妇剖宫产术,可减轻术中血压、心率波动,减少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且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以HR、MAP为药效学指标研究异丙酚静脉麻醉下瑞芬太尼的量一效关系。方法:24例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择期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3组,麻醉平稳后分别以0.50μg/(kg·min)(Ⅰ组)、0.75μg/(kg·min)(Ⅱ组)、1.00μg/(kg·min)(Ⅲ组)(n=8)持续输注瑞芬太尼。瑞芬太尼输注期间以及停药后30min内,间断抽取桡动脉血,应用HPLC—UV测定血浆瑞芬太尼浓度。记录HR、MAP变化.用药代-药效结合(PK—PD)模型计算瑞芬太尼药效学参数。结果:应用Sigmoid—Emax模型,以HR为效应指标,推算出Ke0为(0.439±0.203)/min,γ值为1.975±1.067,EC50为(4.883±2.051)μg/L,Emax为(36.4±18.5)次。以ZMAP为药效指标,得出Ke0为(0.463±0.241)/min,γ值为2.632±1.889,EC50为(4.372±1.850)μg/L,Emax为(0.359±0.198)%。不同输注速度组间药效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HR、MAP拟合浓度效应的相关指数,值分别为0.930、0.763(P〈0.05)。结论:不同的输注速度不影响药效学参数.HR比MAP能更好地量化瑞芬太尼的药物效应。  相似文献   

19.
靶控输注与手控输注异丙酚施行气管插管操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靶控输注(TCI)是静脉给药技术的重要变革,如今TCI技术正指导临床麻醉从经验给药到个体化用药的转变.作者自2004年5月至2005年8月研究拟比较靶控输注异丙酚(TCI)和手控输注异丙酚(MAN)行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为临床选择安全平稳地麻醉诱导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刘杰  陈伟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1):2509-2510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丙泊酚、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取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镇静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镇静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诱导时间、清醒时间、留观时间方面,均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比较,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头晕乏力例次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镇静镇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作为临床镇痛镇静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