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显示左心室腔内的血液流场,探讨右心室心尖起搏状态下左心室腔内流场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14例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起搏组)及30例正常人(对照组)为观察对象,使用DAS-RS1软件获取左心室腔VFM涡流图像,测量等容收缩期与舒张中期主涡流的直径(横径Dx、纵径Dy)、涡流位置(横向Px、纵向Py)、涡流圈数、涡流中心数目、涡流最大向量速度(Vmax)及涡流持续时间。结果 右心室心尖起搏组与对照组比较,等容收缩期和舒张中期左心室腔内主涡流直径变小,涡流圈数减少,涡流中心数目增加,最大向量速度减慢,涡流持续时间延长(P<0.05)。结论 VFM技术能直观显示、定量分析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状态下左心室腔内流场分布。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血液流场的特点。方法选择AMI患者25例和正常志愿者40名,采集两组心尖三腔心切面彩色血流动态图像,应用VFM分析软件测量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内涡流横径、纵径,涡流的横向、纵向相对位置及其最大向量速度、涡流强度等指标,比较上述两组各参数。结果与正常志愿者比较,AMI患者等容收缩期涡流纵径增大(P<0.05),横向位置更靠近后侧壁,最大向量速度、涡流强度均减低(P<0.05)。结论等容收缩期AMI患者左心室内涡流纵径、横向位置、最大向量速度、涡流强度与正常人相比存在差异,涡流形态、位置发生改变。VFM为评价心腔内血液流场特征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直观检测正常人和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患者舒张期左心室血流流场的动态变化,定量评价室壁瘤患者左心室整体舒张功能.方法 收集心肌梗死并发心尖室壁瘤患者29例(室壁瘤组)及健康志愿者33例(对照组),应用VFM技术分析等容舒张期、快速充盈期、减慢充盈期、心房收缩期的涡流及流线特征、涡流横径及纵径的比较、舒张早期左心室流入道压力阶差(ΔP),应用组织多普勒测量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及比值(E′/A′).结果 与对照组不同的是整个舒张期室壁瘤组在左心室心尖室壁瘤内均没有检测到涡流及流线信号;心房收缩期和快速充盈期室壁瘤组二尖瓣下涡流横径和纵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在等容舒张期、减慢充盈期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室壁瘤组舒张早期左心室流入道压力阶差(ΔP)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并与组织多普勒测量的E′/A′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VFM技术能够直观检测舒张期左心室内血流流场变化,显示室壁瘤组心腔内血流充盈紊乱,同时可定量局部向量速度,从全新的角度证实室壁瘤患者左心室整体舒张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4.
血流向量成像评价心肌梗死患者收缩期左心室涡流状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评价心肌梗死患者心腔内血液流场和流体力学状态的应用价值.方法 15例心肌梗死患者和20名正常人分别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连续四个心动周期的标准心尖三腔心切面彩色血流动态图像.应用VFM技术进行脱机分析,测量收缩期左心室内涡流纵径、横径、涡流于左心室内纵向、横向位置、涡流最大向量速度,观察收缩期涡流演变过程,比较心肌梗死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结果 收缩早期心肌梗死患者涡流纵径大于正常人(0.49±0.21 vs 0.21±0.12,P<0.05),纵向位置高于正常人(0.60±0.08 vs 0.85±0.05,P<0.05),最大向量速度减低[(31.10±8.54)cm/s vs (44.58±16.39)cm/s,P<0.05],心肌梗死患者收缩期涡流持续时间较长.结论 心肌梗死患者收缩期左心室腔内涡流长径、纵向位置及涡流最大向量速度与正常人之间存在差异.VFM为心腔内血流结构及心脏整体功能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评价左上肺静脉(LSPV)血流流场特点的可行性和应用 价值.方法 应用VFM 技术的流线、二维速度向量及涡流模式观察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TEE)的22 例受检者心动周期各时相左上肺静脉的血流特点.结果 自等容收缩期到舒张中期,血流流线及速度向量 方向皆由左上肺静脉起始段指向左心房段,舒张晚期可见血流流线及速度向量起自左上肺静脉左心房段,逆 向进入左上肺静脉起始段和中段.自等容收缩期到收缩中晚期流线及速度向量线由稀疏逐渐变浓密,进入 舒张早期渐稀疏,于舒张中期又渐浓密.73%的受检者于收缩末期、舒张早期、舒张中期左上肺静脉中段或 左心房段出现涡流.结论 VFM 技术可无创显示左上肺静脉血流的流线、二维速度向量及涡流特点.  相似文献   

6.
应用血流向量图技术分析正常人左心室血流动力学特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图(vector flow mapping,VFM)技术分析正常人左心室血流动力学特点.方法 健康志愿者50例,心尖左室长轴观记录动态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VFM技术分析不同心动时相左室内血流速度向量分布特点,观察左室内基本流和涡流的分布情况.结果 等容收缩期左室腔内以整体涡流为主;射血早期主动脉瓣下流出道血流首先加速射人主动脉,流人道一侧出现短暂的局部涡流,射血中、晚期心腔内涡流消失;主动脉瓣关闭前瞬间,左室内血流迅速转向心尖流动,并持续至等容舒张期结束;缓慢充盈期和左房收缩末期,左室出现整体涡流.结论 VFM技术能够检测各心动时相心腔血流向量分布,有望在分析病变心脏血流动力学变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血流向量成像(Vector flow mapping,VFM)技术研究正常人心动周期不同时相左室腔内血流状态的价值.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48例,在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基础上,采集左室腔内血流向量图,应用VFM软件DSA-RS1分析不同时相左室内血流向量变化、涡流及基本流的特点.结果 等容舒张期左室腔内无明显涡流,仅少量朝向心尖的低速血流;舒张早期和晚期以层流为主,二尖瓣下可见小涡流,圈数少,舒张中期为充满左室腔的大涡流,圈数多;等容收缩期以涡流为主;射血期以快速射入主动脉的层流为主,快速射血期二尖瓣下见圈数少的小涡流,缓慢射血期基本无涡流.左室腔内6个有涡流的时相中,涡流纵径、横径及圈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FM技术能显示不同时相左室腔内血液流态变化,可用于定量评价左室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定量观察正常婴幼儿心室腔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取0.6~36.0个月的健康婴幼儿40名,中位月龄9.5个月。以VFM分别定量心尖四腔的左、右心室峰值血流速度在心腔内分布的位置,血流量峰值时间和每个心动周期正、反向累计血流量及心腔内涡流的数量、位置、出现时间和涡流量。结果左、右心室腔内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均位于心腔正中,而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均位于心腔内偏室间隔侧。心腔内的血流速度及血流量均自基底段向心尖段逐次递减,但同一心腔内各节段的血流量的达峰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室内涡流多持续在等容收缩期;与右心室腔相比,左心室腔内涡流面积及涡流量均明显增高(P<0.05)。左心室腔内涡流量与体表面积、心肌质量呈正相关(P<0.05),与心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 VFM技术能定量评价和可视化显示婴幼儿心腔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可用于评价儿童心脏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正常人及右室流出道(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RVOT)起源室性期前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mplexes,PVCs)患者左心室腔等容收缩期涡流及左心室腔不同层面时间-血流曲线分布规律,探讨RVOT起源PVCs对左心室腔流场分布模式的影响。方法 分别获取27例RVOT起源PVCs患者在窦性心搏、室性期前收缩时及25例正常人的心尖四腔观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应用血流向量标测(vector flow mapping,VFM)技术,在涡流模式下分析等容收缩期左心室腔涡流直径(横径、纵径)、速度(最大正向速度、最大负向速度)、圈数;获取左心室腔基底段至心尖段各层面时间-血流曲线,分别测量各层面收缩期负向、舒张期正向血流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VOT起源PVCs患者在室性期前收缩时,等容收缩期所形成涡流的涡流直径、速度、圈数均降低(P均<0.01),左心室腔时间-血流曲线杂乱;窦性心搏时等容收缩期涡流的速度降低,左心室流量分布规律改变。结论 RVOT起源PVCs患者在窦性心搏及室性期前收缩时均存在左心室腔流场分布模式的改变,VFM技术能够用于标测正常及异常电激动状态下左心室腔内血液流场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评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前、术后1个月左心室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特征.方法 40例正常人和25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PCI前、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标准心尖三腔心切面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彩色血流动态图像.VFM涡流模式脱机分析,测量收缩期左室内涡流横纵径、横向位置、纵向位置,涡流的最大向量速度、流量、涡强度,比较急性下壁梗死患者与正常人及其PCI术后上述各参数的差异.结果 与正常人比较,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等容收缩期、收缩早期左室涡流纵径增大(P<0.05),横向位置靠近后侧壁,涡流最大向量速度、流量、涡强度下降(P均<0.05);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于PCI术后1个月涡流纵径小于术前(P<0.05),横向位置靠近前间隔侧,涡流最大向量速度、流量、涡强度较术前增加(P均<0.05).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收缩期左心室涡流变化有其一定特征,PCI术后涡流相关参数较术前有改善,VFM可作为评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及其PCI术治疗前后心腔内血液流场变化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超声向量血流图对人体左心室涡流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应用向量血流图(vector flow mapping,VFM)初步研究人体左心室内流场结构,寻求人体左心室内漩涡形成规律及漩涡描述参数.方法 选取60名健康志愿者为观察对象,应用VFM技术得到心腔内血流速度向量和流线图,采用DSA-RS1软件测量漩涡直径、漩涡位置、漩涡最大向量速度及漩涡圈数.结果 应用VFM技术可清晰显示心腔内血流速度的矢量图,观察结果显示舒张早期和晚期通过二尖瓣口的血流在左室内形成两个相对靠近二尖瓣环的小漩涡,且前者比后者的漩涡向量速度高,漩涡圈数多(P<0.05);而舒张中期和等容收缩期左室内的回旋血流形成一个较大的涡环,且前者比后者的漩涡向量速度高.漩涡圈数多(P<0.05).结论 VFM图像能显示心室内血液流场的变化,研究得出的涡描述参数能够反映这一变化,并能初步定量研究心腔内复杂流场结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室壁整体舒缩功能.方法 选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病变组)26例和对照组31例,应用VFM技术分析其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及等容舒张期的涡流及流线特征,测量涡流横、纵径及快速射血期二尖瓣水平左室流出道与乳头肌水平左室心腔的速度阶差(ΔV).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病变组快速射血期、减慢射血期及等容舒张期显示涡流更大、更散乱、持续时间更长,两组间比较病变组涡流横径、纵径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对照组流线起止规律,流线齐整;病变组流线杂乱起止可在左室不同部位.③病变组收缩期左室流出道速度阶差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VFM技术可直观反映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血流动力学变化,从而为评估心功能提供早期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血流向量图(vector flow mapping,VFM)技术分析正常左室等容收缩期是否为血流动力学停滞期.方法 健康志愿者50例,心尖左室长轴观记录动态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VFM技术分析等容收缩期左室内血流动力学特点.结果 舒张末期左室腔内形成一个较大的整体涡流,并持续至整个等容收缩期,于射血早、中期消失.它使左室腔内原本朝向心尖的血流于心尖部转向,向基底部流出道流动.结论 等容收缩期并非左室的血流动力学停滞期,在这一时相,心脏依靠涡流完成了血液的传递和血流的转向,更实现了血流动量的传递.  相似文献   

14.
We developed a new method of analyzing right atrial (RA) and right ventricular (RV) function by Krypton-81m gated blood pool scan (Kr-81m-GBPS). Pressure data were recorded simultaneously with a modified Swan-Ganz catheter. Krypton-81m (Kr-81m) is ideally suited to hemodynamic study of the right heart because of the following characteristics: physical half-life of 13 seconds; high photon yield and gamma ray energy of 190 KeV; low radiation exposure; and deployment during exhalation when the left heart is not active. A computerized method for list mode data acquisition was developed to collect data from the gamma camera, ECG wave, and RA and RV pressure simultaneously. RA and RV volume curves were obtained by calibrating the time-activity curves with end-diastolic volumes and cardiac output. Ejection fraction (EF) was used in the calculation of volume and cardiac output (CO) was measured by the thermodilution method. From RA and RV pressure and volume curves, RA and RV pressure-volume (P-V) loops were created simultaneously and displayed on the same plane. One spanning cardiac cycle of RV beats was separated into four phases: the ventricular emptying phase, the early ventricular filling phase, equilibrium, and the late ventricular filling phase. One spanning cardiac cycle of RA beats also was separated into four phases as follows: the atrial filling phase, the early atrial emptying phase, equilibrium, and the late atrial emptying phase. P-V loops of RA and RV were shifted after sublingual nitroglycerin administration. This new method is potentially useful in the study of right heart hemodynamics.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新生儿超声心动图的正常参考值及其Z值回归方程,探讨新生儿心脏正常值的变化规律。方法对深圳市儿童医院288名出生0~28 d健康新生儿,进行超声心动图定量检测,包括M型、二维法、实时三平面几何法、多普勒血流、组织多普勒测量,并进行超声心动图结果与体重的相关回归分析,应用回归方程计算Z值。结果新生儿M型测量的右心室内径(R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正常值,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四腔图二尖瓣环内径(MV-D1)、两腔图二尖瓣环内径(MV-D2)、长轴图二尖瓣环内径(MV-D3)、主动脉瓣环内径(ARD)、主动脉窦内径(ASD)、主动脉升段内径(AAO)、主动脉弓内径(TA)、主动脉峡部内径(AI)、主动脉隔段内径(AO-Dia)、四腔图三尖瓣环内径(TV-D1)、右心室流入道图三尖瓣环内径(TV-D2)、右心室流出道内径(RVOT)、肺动脉瓣环内径(PVD)、主肺动脉内径(PA)的正常值,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MV-E)、二尖瓣口左心房收缩峰值流速(MV-A)、三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TV-E)、三尖瓣口右心房收缩峰值流速(TV-A)、主动脉瓣峰值流速(AV-max)、主动脉瓣血流速度时间积分(AV-VTI)、肺动脉瓣峰值流速(PV-max)、肺动脉瓣血流速度时间积分(PV-VTI)的正常值,二尖瓣环侧壁收缩期速度(MV-s′)、二尖瓣环侧壁舒张早期速度(MV-e′)、二尖瓣环侧壁心房收缩期速度(MV-a′)、三尖瓣环侧壁收缩期速度(TV-s′)、三尖瓣环侧壁舒张早期速度(TV-e′)、三尖瓣环侧壁心房收缩期速度(TV-a′)、房室瓣环室间隔收缩速度(IVS-s′)、房室瓣环室间隔舒张早期速度(IVS-e′)、房室瓣环室间隔心房收缩速度(IVS-a′)的正常值,双平面法测量的左心房容积(LAV)、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的正常值,实时三平面几何法测量的LVEDV、SV、CO的正常值,左心室心肌质量(LV mass)、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 mass/BSA、LV mass/H2.7;体表面积(BSA)、身长(H)]的正常值,与体重均呈非线性正相关(P均<0.01)。MV-E/A、PV-E/A、MV-e′/a′、TV-e′/a′、IVS-e′/a′、MV-E/IVS-e′、左心室心肌质量容积比(LV mass/LVEDV)、双平面法及实时三平面几何法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与体重均无相关性(P均>0.05)。除RV、MV-D1、MV-D2、MV-D3、TV-D1、TV-E、MV-s′、IVS-a′、TV-s′、TV-e′外,非线性回归法(lnY=a+bX+cX2+dX3)获得的R2均大于线性回归法(Y=a+bX)。Z值均无随体重变化趋势,均呈正态分布。结论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正常参考值的趋势图反映了随体重变化的规律,采用非线性回归方程可用于计算预测平均值,所获得的Z值呈标准正态分布,对新生儿心脏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探讨冠心病患者左室腔内舒张期涡流状态的特点。方法 43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35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采集连续3个心动周期的标准心尖三腔观彩色血流动态图像,应用VFM软件DSA-RS1进行脱机分析,测量舒张中期左室腔内涡流横径、纵径、圈数及涡流强度,观察舒张期涡流演变过程,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冠心病组舒张期涡流位置更靠近二尖瓣环,涡流形态不规则,疏密不均匀,舒张中期涡流橫径、纵径减小[(25.46±9.18)mmvs.(32.39±11.32)mm,P﹤0.01;(23.45±10.65)mm vs.(35.04±12.66)mm,P﹤0.01],圈数减少[(8.09±2.99)vs.(9.51±3.28),P﹤0.05],涡强显著降低[(18.90±6.42)s-1vs.(26.40±9.24)s-1,P﹤0.01]。结论 VFM技术能直观显示冠心病患者左室腔内血液流场状态结构,可用于初步定量评价冠心病患者心室腔内血流动力学变化,为评价心腔内血流结构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