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了解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α细胞及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初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对入选的患者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甘精胰岛素+三餐前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或胰岛素泵),治疗前后均行C肽释放试验(馒头餐试验),检测空腹、餐后半小时及餐后2 h的胰高血糖素、C肽及静脉血糖值。结果与强化治疗前相比,患者各时点静脉血糖明显下降,强化治疗后HOMA-IR指数均有显著降低(P0.05),而HOMA-β指数显著升高(P0.05),C肽血糖净增比(△CP30/△G30,△CP120/△G120)均有上升(P0.05),各时点CP/胰高血糖素比显著升高(P0.05);结论胰岛素短期强化治疗对初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及α细胞功能均有改善作用,并能部分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2.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长期、持续的高血糖,对机体是一种中毒状态。它可引起特异性的组织损伤,广泛的引起全身微血管、大血管、肌肉、脂肪、胰腺B细胞的功能和结构改变,最终导致一系列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即“糖毒性’’作用。狭义的糖毒性作用系指对B细胞的特异性毒性作用。“糖毒性”一个重要特点是起始时的可逆性,持续性皮下胰岛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强化胰岛素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并比较两种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将60例空腹血糖大于11.1mmol/L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治疗组(胰岛素注射液)和胰岛素泵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人群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糖尿病患者进行2周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比较强化治疗前后血糖、血三酰甘油(TG)及总胆固醇(TC)、空腹胰岛素原(FPI)、空腹胰岛素(FIns)、FPI/FIns、HomaB功能指数(HBCI)及口服馒头餐—胰岛素释放试验中糖负荷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AUCi/AUCg、糖负荷后30min胰岛素增值与血糖增值的比值(ΔI30'/ΔG30'),并对两个治疗组之间的上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1)胰岛素注射组、胰岛素泵组两组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和糖化血红蛋白(GHbA1c)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驵,但两组间各指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胰岛素强化治疗后,FIns、FIns/FBG、HBCI、AUCi和AUCi/AUCg,以及ΔI30'/ΔG30'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或P<0.05),血糖、TG、TC和FPI和FPI/FIns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或P<0.05);胰岛素泵组每日所用胰岛素总量较胰岛素注射组少,患者血糖达标所需时间缩短,且胰岛素泵组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的指标改善更明显(与胰岛素注射组相比,P<0.05)。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可明显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胰岛素泵治疗效果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4.
我科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超短效人胰岛素类似物进行为期2周的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强化治疗,并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以期评估短期CSII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长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观察对象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CSII组)40例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组(MSII组)40例,CSII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短效胰岛素,MSII组采用三餐前皮下注射短效,夜间10点注射甘精胰岛素,应用剂量根据监测血糖来调整。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在控制血糖有效率、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均日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等的不同。结果两组降糖方案均有效,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CSII组血糖达标时间、血糖的稳定性均优于MSII组(P<0.01),平均日胰岛素使用量低于MSII组(P<0.05),低血糖发生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血糖可更快地较稳地达到预期目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对2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1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强化治疗,继之以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并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糖、血脂及胰岛B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经过l周强化治疗,患者血糖均能控制在理想范围内,与治疗前相比,患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明显升高(尸〈O.05),HomA—IR明显降低(P〈0.05),HomA—B明显升高(P〈0.05)。随访6个月后,28例患者血糖均达到良好控制,其中有5例患者仅予生活方式干预血糖即可控制在正常范围,17例予0HA,6例予胰岛素治疗。结论对伴有明显高血糖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CSII强化治疗可快速、稳定控制血糖和显著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7.
蔡迎九 《临床医学》2005,25(12):13-15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泵输注诺和锐与常规2次皮下注射胰岛素两种治疗方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名随机血糖>20mmol/L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诺和锐治疗组与每日常规2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并对CSII治疗组撤泵前、后就胰岛素用量方面作了自身对照研究。结果诺和锐CSⅡ组较常规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且低血糖的发生较少。结论诺和锐CSII治疗更符合人体的生理需要,可以更迅速、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在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周对不同病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改善的差异。方法选择不同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90例,根据病程长短分为新诊断糖尿病组(A组)、病程1~5年糖尿病组(B组)、病程5年以上糖尿病组(C组),各组30例。对3组患者进行2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以空腹血糖〈6.1 mmol·L-1,餐后2 h血糖〈8.0 mmol·L-1为治疗目标,治疗前后行标准馒头餐试验,检测3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的血糖、胰岛素、C肽,用稳态模型计算治疗前后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A组和B组治疗后Homaβ-、空腹C肽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治疗后Homaβ-、空腹C肽较治疗前亦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Homaβ-治疗前后的差值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前后各组Homa-I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改善病程较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获益更大。理想的血糖控制都能使胰岛素抵抗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强化治疗后炎症因子的变化与胰岛素抵抗改善的关系。方法对21例新诊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每天多次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分析比较治疗前后两次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口服75 g葡萄糖后的胰岛素的药时曲线下面积、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以及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血糖下降平稳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FBG、HOMA-IR、游离脂肪酸(FFA)、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TNF-α下降值、FFA下降值、CRP下降值分别与治疗后HOMA-IR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该作用可能与抑制体内炎症反应和脂毒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凌春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1):7795-7795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在糖尿病强化治疗中的临床护理。方法对26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治疗患者进行心理技术及配合动态、血糖监测等综合护理。结果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后,患者快速控制血糖及明显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率。结论胰岛素泵治疗不仅缩短了患者住院天数,而且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孙军卫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7):6606-6606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CSⅡ)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Ⅱ组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DI)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AI)的变化。结果 CSⅡ组的胰岛素用量、HOMA-IR、血糖、低血糖发生率、血糖达标时间明显比MDI组降低,P〈0.05,但IAI明显增加,P〈0.05。结论 CSⅡ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好于MDI。  相似文献   

12.
通过比较胰岛素化治疗和传统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初诊断2型糖尿病高血糖疗效。结果显示前者控制血糖更迅速、理想、治疗时间短,远期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初诊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泵治疗临床路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泵治疗护理临床路径.方法:将68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单盲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治疗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CNP实施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达到血糖标准时间、对护理满意度、自我管理能力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可行性强,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及服务满意度,适用于初诊T2DM患者CSⅡ治疗.  相似文献   

14.
蔡迎九 《临床医学》2007,27(3):34-35
目的研究短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对初发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予以CSII强化治疗2周,治疗前后应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比较血糖、胰岛素、C肽、△I30/△G30及Homa—IR的变化。结果CSII强化治疗后空腹及餐后血糖明显下降(P〈0.01);胰岛素、C肽释放值均升高(P〈0.05);△I30/△G30升高(P〈0.01);Homa—IR降低(P〈0.01)。结论短期CSII强化治疗可以使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对我科2003-04~2006-08收治的初次诊断为2型糖尿病(T2DM)患者64例进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尿蛋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常规2次皮下注射诺和灵30R(DNl)组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门冬胰岛素(DN2)组,2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血糖(2hPG)、血糖变异系数、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IC)的变化。结果与常规2次皮下注射相比,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改善了血糖控制,显著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减小血糖变异系数(均P〈0.01)。同时UAER、β2-MG、C反应蛋白(CRP)等也均较DNI组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进一步降低早期DN患者UAER,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其机制可能与控制血糖的波动与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C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9例使用双C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科学护理,并对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9例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双C治疗,其中5例血糖72h达标,3例96h达标,1例144h达标。均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双C强化治疗可以减少血糖的波动,提供更为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科学的护理可以使双C治疗得以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泵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注射(CS)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将8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CS组(40例)和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S)组(40例),进行强化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及餐后2 h血糖、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及低血糖反应。结果:胰岛素泵治疗组使血糖达标时间及所用剂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是2型糖尿病短期强化控制血糖的安全有效、简便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80例,研究组予以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对照组则在三餐前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加睡前皮下注射诺和灵N,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均予以口服降血糖药物进行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G2h)、空腹血清C-肽(C-P)、餐后2h血清C-肽(C-P2h)及低血糖发生率,并观察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lC)、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在治疗2周、治疗6个月时,FPG、PG2h、C-P、C-P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两个监测时间点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O.05),均未出现严重低血糖.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后HbAlC、HOMA-IR、TC、LDL-C、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诊T2DM,可以更快速、更平稳地控制血糖,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对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118例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后获得临床缓解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完成1年随访,分别于基线期、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使用密西根糖尿病管理评定量表(DCP)评价患者对糖尿病的态度(包括积极态度、消极态度、自我护理能力、自我管理重要性认识、自我管理坚持性认识),并检测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患者对疾病态度与HbA1c水平的相关性。结果:65例缓解期≥1年患者为缓解组,53例缓解期〈1年患者为治疗失效组;缓解组患者初中文化的比例明显低于治疗失效组,大学或以上文化的比例明显高于治疗失效组(P〈0.05)。经过2周CSII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均明显改善,缓解组患者CSII治疗后的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PG)低于治疗失效组,伴随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AIR)值高于治疗失效组(P〈0.05)。随访期内缓解组患者积极态度、自我护理能力、自我管理重要性认识和坚持性认识得分较基线升高,并高于同时期的治疗失效组(P〈0.05),消极态度得分逐渐降低,并低于同时期的治疗失效组(P〈0.05),而治疗失效组患者积极态度、自我护理能力、自我管理重要性认识和坚持性认识得分较基线下降,消极态度得分则始终维持较高的水平;Spearmen相关分析显示,除0个月外,各随访期HbA1c水平与积极态度、自我护理能力、自我管理重要性认识和坚持性认识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与消极态度得分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对初诊糖尿病患者CSII后血糖控制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应重视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教育,使患者形成良好的管理疾病的态度,进而更好的控制病情,维持理想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