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评价915 MHz微波经皮凝固肝动脉及门脉损伤的活体实验效果.方法 制造肝动脉及门脉损伤模型后,分别行超声造影引导下915 MHz微波经皮凝固治疗与药物注射治疗,比较两者的止血效果、出血量与病理结果.结果 915 MHz微波经皮肝动脉及门脉损伤的止血效果优于药物注射,出血量明显小于注射法,病理结果显示血管壁坏死及周围组织凝固改变较注射法明显.结论 超声造影引导下915 MHz微波具有明显的止血作用,经皮凝固肝动脉及门脉损伤的犬活体实验具有重要的临床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植入式水冷915 MHz和2450 MHz微波在活体猪肝脏消融实验中的消融范围及热场特性.方法 根据频率不同分两组实验.915 MHz和2450 MHz微波天线沿特制支架插入活体猪肝脏后,平行天线裂隙旁开5 mm、10 mm、15 mm、20 mm 间距的A(5,0)、B(10,0)、C(15,0)、D(20,0)四点分别放置测温针,均以60 W、600 s条件辐射,计算机采集测温数据,消融后测量消融区范围并比较两组消融范围的大小,分析温升曲线并比较两组的温升速率及所达最高温度.结果 915 MHz微波较2450 MHz微波在活体猪肝消融中可获得更大的消融横径和纵径;915 MHz微波和2450 MHz微波两者距离天线越近的位点温升速率越快,所达最高温度亦越高;对应B、C、D点上915 MHz微波较2450 MHz微波具有更快的温升速率及更高的温度.结论 915 MHz微波与2450 MHz微波相比,915MHz微波可获得更大的消融范围,具有更高的热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内镜注射1:10000肾上腺素联合微波凝固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138例消化性溃疡并活动性大出血患者,随机分A(注射1:10000肾上腺素)、B(微波凝固)、C(肾上腺素注射联合微波凝固)3组,每组46例,对其首次止血成功率、再出血率及消化道穿孔或瘢痕狭窄发生率等进行比较。结果C组首次止血率较A组及B组均高,再出血发生率及需外科手术率比A组及B组均低(P〈0.05);消化道穿孔或瘢痕狭窄发生率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内镜肾上腺素注射及微波凝固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肾肿瘤射频消融(RFA)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技术参数.方法 选择临床根治性肾肿瘤切除术病例30例,均为单侧单发肿瘤,按肿瘤最大直径((φ)max)及RFA前是否阻断肾动脉分组:A组(φ)max≤4.0 cm,10例,其中A1组5例,RFA前先阻断肾动脉,A2组5例,RFA前不阻断肾动脉;B组4.0 cm<(φ)max<6.0 cm,10例,其中B1组5例,RFA前先阻断肾动脉,B2组5例,RFA前不阻断肾动脉;C组(φ)max≥6.0 cm,10例,其中C1组5例,RFA前先阻断肾动脉,C2组5例,RFA前不阻断肾动脉.经开放或腹腔镜手术,先游离肾肿瘤及肾蒂血管,每组RFA前阻断或不阻断各5例,直视下对肾肿瘤进行单次RFA,消融频率均为450 kHz,再根治性切除肾肿瘤,将肿瘤进行病理切片检查,获得肾肿瘤内部及边缘消融灶的病理表现,分析病理结果与肿瘤大小、消融时间及RFA前阻断肾动脉与否之间的关系.结果 所有病例均为肾细胞癌,其中透明细胞癌25例,集合管癌5例.消融参数、RFA前阻断肾动脉与否及肿瘤大小与病理结果关系如下:A组消融时间10 min,A1组消融灶直径约(5.2±0.5)cm,A2组消融灶直径约(4.5±0.6)cm(A1 vs.A2,P=0.035);B组消融时间12 min,B1组消融灶直径约(5.4±0.4)cm,B2组消融灶直径约(4.6±0.5)cm(B1 vs.B2,P=0.028);C组消融15 min,C1组消融灶直径约(5.5±0.6)cm,C2组消融灶直径约(4.8±0.8)cm(C1 vs.C2,P=0.038).A、B、C组消融直径分别为(5.0±0.6)cm、(5.1±0.1)cm、(5.1±0.4)cm,组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选择性病例中,肾肿瘤射频消融是安全有效的,其疗效与肿瘤的大小密切相关,对(φ)max≤4.0 cm的小肾癌,RFA完全可以获得超过肿瘤直径的消融直径,达到“根治”的疗效.对于(φ)max≥4.0 cm的大肾癌,单次RFA无法获得“根治”的疗效;在相同条件下,消融前阻断肾动脉能获得更大的消融直径;在消融10 min的情况下,再单纯延长消融时间无法获得更大的消融直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关节腔内注射青藤碱(SIN)对兔膝骨性关节炎(OA)血清中自由基代谢的影响,以探讨其防治OA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38只兔随机分为正常组(A)、模型组(B)、透明质酸钠组(C)和青藤碱组(D).A组不予任何处理,B,C和D三组通过关节腔注射木瓜酶法诱导OA模型后,分别用生理盐水、透明质酸钠和青藤碱干预,5周后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 B组血清NO和MDA含量分别为75.27±2.08 μmol/L和3.54±0.17 nmol/ml,均明显高于A组62.64±3.33 μmol/L和2.88±0.14 nmol/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B组SOD含量205.74±22.08 U/ml明显低于A组267.59±17.09 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组血清NO和MDA含量分别为69.29±1.51 μmol/L和3.09±0.16 nmol/ml,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低于C组72.69±1.84 μmol/L和3.33±0.22 nmol/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SOD含量245.46±11.25 U/ml,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于C组224.03±9.90 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腔注射青藤碱可以降低血清中NO,MDA含量,提高SOD活性,从而保护关节软骨,对OA起到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915 MHz与2450 MHz微波在离体猪肝消融实验中温度曲线与消融范围的异同点.方法 分别应用915 MHz与2450 MHz微波进行离体猪肝实验,实验分为4组:50 W,60 W,70 W与80 W,作用时间均为600 s,共消融56个标本;消融过程于电极旁开5 mm、10 mm、15 mm、20 mm与25mm处测温,共得到280点温度曲线.结果 915 MHz与2450 MHz微波的温升曲线均以天线为中心在三维空间上呈逐渐衰减的规律.并且随着微波输出能量的增加,温度曲线的最高温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同时随着距离天线越来越远,温度曲线的最高温度有逐渐下降的趋势.除了旁开5 mm位点,915 MHz微波的最高温度均高于2450 MHz微波(P<0.05).915 MHz微波消融区的横径与长径均>2450 MHz微波(P<0.05).结论 915 MHz微波在离体猪肝标本中可形成更高且稳定的温度曲线及更大的消融范围.  相似文献   

7.
垂体后叶素在难治性宫颈炎电圈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在难治性宫颈炎电圈切除(LEEP)术中的止血效果.方法:90例难治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均采用LEEP环形电切术.术中A组(n=30)于宫颈6°、12°注射生理盐水2 mL;B组(n=30)于宫颈6°、12°注射垂体后叶素3 U+生理盐水的混合液2 mL;C组(n=30)于宫颈6°、12°注射垂体后叶素6 U+生理盐水的混合液2 mL.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割深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手术时间:A组为(12.41±1.80)min,B组为(7.38±2.10)min,C组为(6.45±1.81)min,A组比B、C组明显延长(P<0.001),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出血量:A组为(10.25±2.46)mL,B组为(6.68±1.58)mL,C组为(5.95±1.32)mL,A组比B、C组均明显增多(P<0.01),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切割深度:A组为(6.86±1.27)mm,B组为(7.21±1.12)mm,C组为(7.13±1.17)mm,3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良反应:A组1例,B组2例,C组9例,A组与B组明显少于C组(P<0.005),A组与B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半量垂体后叶素宫颈注射可以减少LEEP 术中的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低流率团注高浓度对比剂在兔脑CTA成像中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低流率团注高浓度对比剂在脑CT血管成像(CTA)中的可行性.方法 18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使用A方案(碘迈伦400 mgI/ml,流率0.5 ml/s);对照组分别使用B方案(300 mgI/ml,流率1.0 ml/s)或C方案(400 mgI/ml,流率1.0 ml/s),每次注射对比剂含碘量为0.5 g/kg体重,行脑CT同层动态扫描,获得兔大脑中动脉强化的时间-密度曲线.对比各方案兔大脑中动脉强化峰值到达时间(PT)及到达峰值时大脑中动脉的CT值.结果 大脑中动脉平均强化峰值分别为(164.67±5.16)HU、(163.00±7.13)HU、(193.50±5.13)HU,C方案高于A、B方案(P<0.01),A、B方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三组方案测得大脑中动脉PT分别为5 s、5 s、4 s,C较A、B方案提前.结论 在兔脑CTA扫描中,使用高浓度对比剂,可以大大降低注射流率而对血管强化效果无明显影响;在注射流率相同情况下,应用高浓度对比剂可使血管显示更清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联合来氟米特及泼尼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骨质疏松(OP)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86例RA合并O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81)和治疗组(n=105)。对照组给予来氟米特及泼尼松,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常规剂量骨化三醇,两组治疗各进行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沉降率(ESR)、类风湿因子(RF)、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补体(C)及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磷、肝肾功能等指标及骨密度(BMD),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IgG水平下降[(2.56±3.04)g/L vs.(2.52±1.98)g/L, t=1.01,P<0.05],C3[(0.37±0.12)g/L vs.(0.29±0.29)g/L,t=2.04,P<0.05]、C4[(0.17±0.04)g/L vs.(0.1±0.06)g/L,t=3.54,P<0.05]水平升高;治疗组降低炎症指标的效果明显[PLT:(96±10)×109/L vs.(59±5)×109/L,t=2.52,P<0.05;ESR:(51.2±1.7)mm/1 h vs.(32.3±1.1)mm/1 h,t=2.35, P<0.05;CRP:(51.5±1.3)mg/L vs.(39.4±1.1)mg/L,t=1.78,P<0.05;RF:(102±16) IU/ml vs.(90±20)IU/ml,t=2.31,P<0.05];治疗组增加ALP[(-42±7)U/L vs.(-9±6)U/L,t=2.27,P<0.05],改善BMD[腰椎:(0.400±0.014)g/cm2 vs.(0.030±0.015)g/cm2,t=2.78,P<0.05;髋部:(0.386±0.025) g/cm2 vs.(0.017±0.015)g/cm2,t=3.45,P<0.05]。结论常规剂量骨化三醇联合抗风湿药治疗RA合并糖皮质激素性OP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康锐  张菲斐  黄振文  邱春光  付新 《临床荟萃》2010,25(18):1573-1576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的关系.方法 入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采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各患者血清cys C水平,同时测量血清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水平和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根据cys C水平将全部入选病例分为A(cys C≤1.50 mg/L,n=63)、B(cys C>1.50 mg/L,n=57)两组,分析cys C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各参数和血清NTproBNP的关系.结果 在入选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B组与A组相比室间隔厚度(IVST)(10.9±1.06)mm vs(9.2±0.89)mm,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10.9±1.04)mm vs(9.3±0.88)mm,E峰(0.75±0.05)m/s vs(0.82±0.05)m/s,A峰(0.87±0.03)m/s vs(0.81±0.03)m/s,E/A 0.86±0.08 vs 1.10±0.09,NTproBNP(181.5±51.5)ng/L vs(116.2±42.4)ng/L,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1).且cys C与IVST、LVPWT,A峰,NTproBNP呈正相关,与E峰,E/A值呈负相关.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ys C水平升高与左心室舒张功能下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高血压急症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动脉弹性,探讨高血压急症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在该院急诊科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20例,其中高血压急症患者79例,稳定性高血压患者41例。采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法检测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应用动脉弹性功能检测仪测定受试者的大动脉弹性指数(C1)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结果:高血压急症组FMD明显低于稳定性高血压组[(6.90±4.14)%对比(8.66±4.17)%,P〈0.05];高血压急症组与稳定性高血压组的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27±3.77)ml/mm地(1mmHg:0.133kPa)×10对比(11.57±3.88)ml/mmHg×10,P〉0.05],但高血压急症组的C2明显低于稳定性高血压组[(4.48±2.14)ml/mmHg×100对比(5.41±2.35)ml/mmHg×100,P〈0.05]。结论:与稳定性高血压患者相比,高血压急症患者FMD降低和小动脉弹性指数损伤更严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心室不同构型高血压患者的左心房功能.方法 选取高血压患者94例和健康对照组(N组)35名,高血压患者分为左心室构型正常组(A组)、向心型重构组(B组)、向心型肥厚组(C组)、离心型肥厚组(D组).采集5组高血压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心脏全容积图像,QLAB软件脱机分析,获取左心房容积曲线,得到左心房最大容积(LAVmax)、最小容积(LAVmin)及收缩前容积(LAVpre).计算出左心房总排空容积(LAVt)、左心房总排空分数(LAVtEF)、左心房被动排空容积(LAVp)、左心房被动排空分数(LAVpEF)、左心房主动排空容积(LAVa)、左心房主动排空分数(LAVaEF)及管道容积(CV).采用相同方法测量左心室最大容积(Lvmax)及最小容积(Lvmin),并计算左心室搏出量(SV)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以上数据均用体表面积(BSA)标化.结果 N、A、B、C及D组LAVmax分别为(16.18±4.06)、(20.24±4.65)、(22.28±5.64)、(31.63±14.34)、(26.43±8.11)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91,P<0.01),且A、B、C、D组分别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74、-5.67、-11.09、-7.75,P均<0.05),C、D组分别与A组比较(q=-6.92、-4.00,P均<0.05),C、D组分别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4.75、-2.73,P均<0.05);N、A、B、C及D组LAVmin分别为(6.34±2.22)、(8.77±2.47)、(8.95±2.65)、(13.34±6.23)、(13.04±6.97)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31,P<0.01),且A、B、C、D组分别与N组比较(q=-5.72、-5.17、-10.32、-8.88,P均<0.05),C、D组分别与A组比较(q=-5.29、-4.34,P均<0.05),C、D组分别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4.52、-3.77,P均<0.05);N、A、B、C及D组LAVpre分别为(10.57±2.90)、(14.10±3.07)、(16.19±4.04)、(23.77±11.85)、(20.45±7.26)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41,P<0.01),且A、B、C、D组分别与N组比较(q=-6.82、-8.12、-13.22、-10.48,P均<0.05),C、D组分别与A组比较(q=-7.22、-5.07,P均<0.05),C、D组分别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4.43、-2.77,P均<0.05);N、A、B、C及D组LAVt分别为(9.84±2.78)、(11.47±3.52)、(13.33±4.70)、(18.29±8.90)、(13.39±5.94)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25,P<0.01),且N、A、B、D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7.89、-5.79、-3.56、3.57,P均<0.05);N、A、B、C及D组LAVpEF分别为(0.34±0.10)、(0.30±0.09)、(0.27±0.09)、(0.25±0.11)、(0.23±0.1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5,P<0.01),且A、B、C、D组分别与N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2.66、3.80、4.79、5.30,P均<0.05);N、A、B、C及D组LAVa分别为(4.23±1.31)、(5.34±1.94)、(7.24±3.13)、(10.43±6.72)、(7.41±3.12)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88,P<0.01),且A、B、C、D组分别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04、-6.02、-10.05、-5.80,P均<0.05),A、B、D组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7.37、-3.51、2.99,P均<0.05);N、A、B、C及D组CV分别为(16.61±3.74)、(15.76±4.46)、(14.50±3.12)、(11.79±5.24)、(11.49±4.62)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3,P<0.01),且C、D组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5.88、5.64,P均<0.05),C、D组分别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4.84、4.70,P均<0.05),C、D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2.94、3.01,P均<0.05);N、A、B、C及D组Lvmax分别为(65.03±12.15)、(70.71±10.52)、(80.51±13.11)、(84.38±24.12)、(101.95±27.76)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16,P<0.01),且A、B、C、D组分别与N组比较(q=-2.99、-5.68、-5.69、-8.95,P均<0.05),A、B、C组 分别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6.57、-3.41、-3.50,P均<0.05);N、A、B、C及D组Lvmin分别为(22.05±8.16)、(25.01±7.01)、(30.56±7.91)、(33.19±16.41)、(58.42±26.01)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48,P<0.01),且B、C、D组分别与N组比较(q=-5.41、-5.01、-9.89,P均<0.05),A、B、C组分别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7.37、-4.48、-4.92,P均<0.05);N、A、B、C及D组LVEF分别为(0.67±0.08)%、(0.65±0.07)%、(0.62±0.07)%、(0.62±0.10)%、(0.45±0.1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64,P<0.01),且N、A、B、C组分别与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11.08、-9.93、-7.62、-7.72,P均<0.05).结论 左心房功能是伴随着左心室构型不同而改变的.在左心室构型正常及向心性重构时,左心房通过增加存储器、助力泵功能保证左心室充盈;但左心室充盈主要还是来自左心室的主动舒张在向心性肥厚及离心性肥厚时,左心房管道功能受损,提示左心室主动舒张受损明显,左心室充盈依赖于左心房存储器、助力泵功能;左心室功能衰竭时左心房功能暂未出现衰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化对比剂注射技术在256排螺旋CT血管造影(CTA)中对主肾动脉及肾段动脉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肾动脉CTA检查的98例体质量相近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和B组,应用的对比剂为碘普罗胺(370mg/ml)。A组50例:根据患者体质量选择对比剂用量(1.0ml/kg);B组48例:对比剂用量在A组用量基础上减去10ml。以CT原始横断位图像为基础,结合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重建图像对两组各级肾动脉图像质量及对比剂用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50例患者:共显示肾动脉100条;B组48例患者:共显示肾动脉96条。两组主肾动脉及各肾段分支显示清晰,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937±0.177)分和(4.565±0.189)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剂用量分别为(68.76±8.17)ml和(58.27±6.4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肾动脉造影中,与依据患者体质量选择对比剂用量比较,在此基础上再减少10ml的优化对比剂注射技术亦能清晰显示肾段动脉,获得满足诊断要求的图像,从而为临床诊断肾段动脉狭窄和了解肾肿瘤分支血供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媒体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在心肺复苏(CPR)技能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效果。方法:将113名医学本科见习生分为A组(n=38)、B组(n=39)和C组(n=36),分别采用边看视频边练习结合传统教学方法、边看视频边练习方法、传统教学方法,对三组学生进行CPR技能培训,比较三组学生培训结束后的心肺复苏CPR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结果:A组考核成绩优于B组(87.44±2.20 vs 82.72±2.77,P0.05)和C组(87.44±2.20 vs86.19±2.25,P0.05),A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优于B组(85.47±1.72 vs 75.21±2.81,P0.05)和C组(85.47±1.72 vs83.47±2.69,P0.05),C组的考核成绩和教学满意度优于B组(P0.05)。结论 :多媒体结合传统教学方法在CPR技能教学中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二维应变成像技术检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的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1例,分为非室间隔心肌肥厚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组(非室间隔肥厚组)30例和室间隔心肌肥厚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组(室间隔肥厚组)31例;选取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0例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集心尖四腔心切面、心尖两腔心切面和心尖左心室长轴切面的二维动态图像,应用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获取左心室18个心肌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的牛眼图、左心室3个心尖切面的峰值收缩总应变及左心室整体心肌应变。结果健康对照组、非室间隔肥厚组、室间隔肥厚组受检者心尖左心室长轴切面总应变分别为(-19.8±2.0)%、(-20.5±1.9)%、(-14.8±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3.84,P0.01);室间隔肥厚组与健康对照组、非室间隔肥厚组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q=13.79、15.72,P均0.01)。3组受检者心尖四腔心切面总应变分别为(-19.4±1.9)%、(-16.3±1.8)%、(-15.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82,P0.01);非室间隔肥厚组、室间隔肥厚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有意义(q=9.07、12.71,P均0.01);非室间隔肥厚组与室间隔肥厚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q=26.16,P0.01)。3组受检者心尖两腔心切面总应变分别为(-22.0±1.7)%、(-21.8±1.6)%、(-15.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0.62,P0.01);室间隔肥厚组与健康对照组、非室间隔肥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26.82、3.55,P均0.05)。3组受检者左心室整体心肌应变分别为(-20.5±1.8)%、(-18.9±1.7)%、(-15.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68,P0.01);非室间隔肥厚组、室间隔肥厚组与健康对照组,非室间隔肥厚组与室间隔肥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5.15、17.86、12.66,P均0.01)。结论二维应变成像技术能够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出现明显改变前显示部分心肌节段收缩功能的降低,从而为早期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病变提供了无创性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吸烟者颈动脉血管壁弹性,以探讨吸烟行为对颈动脉血管弹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吸烟者129例,按烟龄<1年,1~5年,6~10年分为吸烟A、B、C三组;另选同期46例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与吸烟组相似的非吸烟者为对照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测量各组颈总动脉的硬化度(β)、弹性系数(Ep)、顺应性(AC),同时测量内-中膜厚度(IMT),分析吸烟者颈动脉血管弹性功能的变化.结果 吸烟A β、Eρ及AC与B组、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吸烟A、B组β、Eρ及AC分别与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吸烟B、C组β、Eρ均较对照组有所增大,AC有所下降,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吸烟A组IMT值为(0.63±0.13) mm,与对照组(0.60±0.11) 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烟B、C组分别与对照组、吸烟A组比较,IMT均有所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能早期检测到吸烟者动脉弹性功能改变,血管弹性功能变化要早于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17.
赵峰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3):1758-1760
目的研究介入治疗在治疗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经实验室检查和血管造影诊断为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或闭塞的患者150例,分为介入治疗(A组)和外科手术(B组)两组,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 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出院时间分别为(45.2±2.1)min、(51.4±3.5)mL、(5.70±0.45)d,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经治疗6个月后,其收缩压、舒张压、肾小球滤过率以及血肌酐分别为(145.6±11.3)mm Hg、(75.6±7.2)mm Hg、(127.8±6.7)mL/min、(85.7±9.1)μmol/L,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在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组患者的成功率、再狭窄率以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3%、12.0%、17.3%,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大动脉炎肾动脉狭窄或闭塞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8.
川崎病患儿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内径Z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内径Z值定量川崎病(KD)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612例KD患儿急性期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内径及其临床表现。将冠状动脉内径转换为Z值,KD患儿按冠状动脉Z值的大小分为4组,无扩张组(ND)415例、小冠状动脉瘤组(SCAAs)133例、大冠状动脉瘤组(LCAAs)47例及巨大冠状动脉瘤组(GCAAs)17例,比较各组患儿间性别、年龄、典型病例比例、发热时间、实验室检查结果(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血小板),以及恢复期冠状动脉内径及其Z值变化。结果 ND组KD患儿发热天数为(7.75±3.12)d、SCAAs组为(8.50±4.12)d、LCAAs组为(8.57±3.58)d、GCAAs组为(11.88±4.33)d,各组KD患儿发热天数随冠状动脉Z值的增大有逐渐延长的趋势(F=22.375,P<0.05)。各组KD患儿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及白细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236、1.116、0.121,P均>0.05);但各组KD患儿血小板数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数量随冠状动脉Z值增大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以GCAAs组患儿的血小板数量最高(F=22.029,P=0.000)。与急性期比较,ND组的患儿在恢复期冠脉内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4±0.34)mm vs(2.33±0.36)mm,t=1.926,P>0.05],但其Z值的比较(0.41±0.82 vs 1.17±0.75)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32,P<0.05);并且SCAAs组(1.32±0.89 vs 3.40±0.62)、LCAAs组(3.12±2.27 vs 6.20±1.28)、GCAAs组(11.88±6.77 vs 20.4±9.70)冠状动脉内径Z值均比急性期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73、4.579、3.480, P均<0.05)。结论冠状动脉内径Z值是经体表面积校正的标准值,消除了病程中患儿年龄增长的因素,可准确反映KD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其恢复期变化过程。根据患儿的年龄和身体大小准确定量冠状动脉内径对KD管理及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比剂的两种注药流速以及扫描延迟时间对肾动脉CT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300例行肾动脉CTA检查的患者影像学资料,其中150例按对比剂注药流速随机分为2组,每组75例,分别以4.5ml/s以及5.0ml/s的注药流速进行扫描,分析比较两组图像质量。150例按扫描延迟时间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分别以20s、25s及30s不同的扫描延迟时间进行扫描,并分析比较3组图像质量。结果对比剂注药流速5.0ml/s组的肾动脉及各级分支的显示级别明显高于4.5ml/s组(P0.05),CTA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587±0.177)分和(3.885±0.189)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延迟时间为20s时肾动脉及各级分支显示级别明显高于25s及30s两组(P0.05),CTA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740±0.123)分、(4.065±0.119)分和(4.072±0.076)分,优于延迟时间为25s、30s(P0.05)。结论对比剂两种注药流速以及扫描延迟时间均可影响肾动脉CTA图像质量,采用较快注药流速结合最佳扫描延迟时间能获得优质的肾动脉及各级分支CTA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