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妊娠和分娩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妊娠期及产后的女性尿失禁发病率较高.影像学检查在评价妊娠分娩造成的盆底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与妊娠分娩相关的女性尿失禁影像学评价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诊治妊娠分娩相关性尿失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经会阴超声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女性产后盆底结构,为研究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提供影像学依据。方法初产妇69例,分为经阴道分娩组39例和剖宫产组30例,产后6~8周,经会阴超声分别在静息状态、瓦氏动作时测量盆膈裂孔面积、周长、前后径、左右径及膀胱颈移动度(BND)。结果经阴道分娩组静息状态下,盆膈裂孔面积、周长、前后径及左右径均大于剖宫产组(均P0.05);经阴道分娩组BND大于剖宫产组(P0.05);同组瓦氏动作时各参数大于静息状态(P0.01);两组瓦氏动作时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会阴超声观察产后盆底结构,为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早期防治提供辅助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是一个普遍性的妇女健康问题乃至社会问题,其中妊娠、分娩是导致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产后阶段尽早进行科学的盆底康复管理是有效预防和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重要手段,能够促进妊娠及分娩过程中损伤神经、肌肉和结构的修复与还原,降低近远期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风险。本文围绕育龄妇女围产期盆底损伤发生机制、产后盆底康复概念、产后盆底康复管理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产后盆底康复管理干预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提高医疗机构和社会公众对妇女产后盆底康复重要性的认识,并为临床医护人员开展规范的产后盆底康复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在孕龄期妇女盆底结构变化及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经会阴盆底超声测量167例单胎、顺产孕妇各孕期膀胱颈移动度(BND)、宫颈外口移动度(CD)、膀胱后角(RVA)、盆膈裂孔面积(LHA)、前后径(LR)、横径(HA),分析产程特点与产后盆底结构异常类型,总结盆腔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与康复效能的对比。结果:盆底超声指标BND、CD、RVA、LHA、LR、HA随孕周增加而增加,组间对比差异于孕晚期开始出现(P<0.05);观察组内比较,孕晚期、产时、产后与孕早期、中期有统计学差异,且在产时达到最大(P<0.05),孕早期与孕中期无统计学差异(P>0.05);产后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较长产程及机械助产与产后盆底结构异常存在相关性;参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未参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和阴道分娩可影响女性盆底结构,增加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风险,盆底超声能直观反映妊娠期、产时及产后女性的盆底结构,且具有无创、无辐射、可重复等突出优势,对预防及诊断妊娠期、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女性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由于盆底支持结构损伤所致。三维超声不仅能清晰显示盆底结构,而且还能从形态和功能方面为女性PFD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直观的影像学证据。本文就PFD的影像解剖基础及三维超声在PFD的诊断、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常见病,是盆底支持组织结构缺陷、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一系列疾病,主要表现为尿失禁(SUI)、盆腔脏器脱垂(POP)及性功能障碍等[1]。妊娠和分娩导致女性盆底结构和功能损伤,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独立因素[2]。产后早期进行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具有重要的预防作用。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更加注重性的心理感受,追求性的和谐与美满,也就是更关注性生活的质量。国外调查[3-5]显示,26%~47%的女性SUI 患者合并性功能障碍,25%的SUI患者在性交过程中有漏尿[6],并导致性欲减退等。马乐等[7]对北京妇产医院就诊的438例女性尿失禁患者进行性生活调查后发现,接受调查的251例患者中,84.5%的患者自觉尿失禁对性生活产生负面影响。本研究探讨仿生物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辅以各种场景下的反馈训练以及Kegel锻炼等联合进行盆底肌肉康复治疗对产后妇女盆底功能的康复作用。  相似文献   

7.
未产妇阴道不同水平横断面的三维盆底超声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未产妇不同水平阴道横断面及周围结构的三维盆底超声表现,为女性盆底支持结构的形态学观察提供有效的影像学方法 .方法 对50例无生育史年轻女性进行三维盆底超声检查,获得盆底横断面声像图,连续观察宫颈外口至阴道外口间阴道横断面及周围结构的声像图表现.结果 三维盆底超声清晰显示阴道全程的横断面声像图.不同水平的阴道横断面形态不同:近段阴道呈"唇形",中段阴道呈"蝶形",远段阴道呈"月牙形".不同水平的阴道周围结构不同:远段阴道水平可见会阴体,中段阴道水平可见尿道阴道隔、直肠阴道隔及阴道旁支持结构,近段阴道水平可见阴道周围结缔组织,阴道周围结构回声均匀致密完整.结论 未产妇阴道及周围结构在不同水平有不同的三维盆底横断面超声表现,这对盆底支持结构及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三维超声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肌力的变化和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情况。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正常初产妇683例,依据分娩方式分为剖宫产组303例,阴道分娩组380例。于分娩后6~8周进行复诊,观察2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压力性尿失禁、盆腔器官脱垂)发生情况;进行2组盆底肌力检测及盆底肌电图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剖宫产组压力性尿失禁(3.30%vs17.63%)、盆腔器官脱垂(16.83%vs30.26%)及盆底肌力异常(Oxford评分≤3分,20.46%vs50.79%)的发生率均低于阴道分娩组(P均<0.05);剖宫产组肌电图活力值、功值均高于阴道分娩组(P均<0.05)。结论近期观察经阴道分娩对盆底组织造成损伤较重,而剖宫产对盆底组织造成损伤较轻,产后盆底肌力发生异常较少,发生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较少。  相似文献   

9.
正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近年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逐步提高,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已成为妇产科医师关注的问题。妊娠和分娩是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但有关分娩方式对盆底组织影响的研究并未得到统一的定论~([2-4])。本研究应用经会阴超声评估产后女性盆底结构,旨在认识不同分娩方式产后早期前盆腔变化情况,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盆底超声在不同分娩方式产妇盆底功能障碍诊断及盆底康复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2月我院妇产科70例阴道自然分娩产妇与70例剖宫产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阴道分娩组、剖宫产组,产后均实施盆底超声检查.比较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的盆底超声检查指标、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以盆底肌...  相似文献   

11.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妇产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率20%~40%,严重影响初产妇的生活。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原因尚未完全阐明,大多认为妊娠、分娩时盆底肌肉损伤是主要原因,约40%的产妇产后有不同程度的盆底肌肉损伤。因此,探寻安全高效的产后女性盆底肌肉康复方法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tion,PFD)是由于盆底支持结构损伤、缺陷及功能障碍造成,其发病率较高且逐年上升[1]。分娩是其危险因素。盆底超声作为评估盆底功能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组通过比较同一批初产妇生产前后的盆底情况,探讨经会阴超声在产后早期盆底结构及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在我院门诊完成正规产  相似文献   

13.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是产后女性、老年女性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主要是由于妊娠与分娩导致盆底支持结构损伤所致。PFD的诊断目前大多依靠妇科检查与患者主观症状判断,缺乏客观性;治疗的效果也难于评定。三维超声能清晰得显示患者盆底结构,并且为诊断与治疗PFD提供直观的影像学依据。本文就三维超声对女性PFD的解剖基础、诊断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女性骨盆底由多层肌肉和筋膜构成,它封闭骨盆出口,主要作用为承托并保持盆腔脏器于正常的位置。妊娠过程中,子宫重量的增加、激素水平的变化、胎先露部对盆底组织的过度压迫以及基因水平决定的胶原纤维和结缔组织的脆弱均会造成盆底组织松弛。不同分娩方式会对女性盆底肌肉、纤维、神经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而在产后及老年期导致盆底肌肌力下降、压力性尿失禁(SUI)、盆腔脏器脱垂(POP)和大便失禁(FI)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随着肌电图、超声、动态MRI技术的发展,产后盆底功能的筛查已被予以重视,女性产后都应进行盆底功能的筛查,并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盆底肌肉训练、生物电刺激或生物反馈训练等方式恢复盆底功能。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将在以下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力评估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于本院妊娠分娩的90例产妇依据分娩方式分别纳入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单组各45例。两组产妇均于同期分别接受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力评估。对比两组受检后的盆底超声检查相关指标及盆底肌力水平。结果:依据产妇的具体检查结果可得知,剖宫产组的各项盆底超声检查相关指标数值均低于阴道分娩组(P<0.05);剖宫产组的盆底最大收缩力及持续收缩力指标数值均高于阴道分娩组(P<0.05)。结论:与剖宫产分娩相比,阴道分娩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更大,盆底超声检查和盆底肌力评估的相应检查结果数据在评价女性盆底功能方面具有较高水平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阴道分娩初产妇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FD)认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100例阴道分娩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我院自制的《初产妇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认知和护理需求调查问卷》于产后2个月内对初产妇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阴道分娩初产妇发生产后盆底功能障碍认知的影响因素。结果阴道分娩初产妇对产后PFD认知度不够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月收入、产后是否有专人指导、产后康复训练频率和产后心理状况是对盆底功能恢复的保护因素;会阴损伤和便秘史是对盆底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年龄是产后PFD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阴道分娩初产妇对产后PFD认知水平不够高,除医护人员宣教外,需加强网络、社区和其他宣教,针对发生产后PFD的重要影响因素,采取合理预防和康复措施,提高产妇产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经会阴四维超声成像检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8年3月到2019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76例发生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阴道分娩96例,剖宫产80例,另择取同期无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患者102例设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静息状态、Valsalva动态下经会阴四维超声成像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双侧肛提肌厚度、盆膈裂孔前后径(LHAP)、盆膈裂孔左右径(LHLR)以及面积(LHA),以及观察组内不同分娩方式患者膀胱膨出率。结果:四维超声不同状态下检测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双侧肛提肌厚度、LHAP、LHLR和LHA高于对照组,同时阴道分娩患者双侧肛提肌厚度、LHAP、LHLR和LHA高于剖宫产患者,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内阴道分娩患者GreenⅡ、Ⅲ型膀胱膨出率高于剖宫产组,GreenⅠ型膀胱膨出率低于剖宫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经会阴四维超声对产妇产后进行成像检测,可发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的测量结果有显著改变,有利于进行疾病诊断,便于开展针对性治疗,对患者预后有积极影响,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将142例分娩42 d复诊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产妇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55例进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哑铃组42例进行阴道康复器锻炼,对照组45例进行 Kegel 训练,产后3个月后再次进行询问症状、妇科检查,盆底肌力评定及盆底功能障碍情况。[结果]产后3个月治疗组盆底肌力的恢复优于哑铃组,哑铃组盆底肌力的恢复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压力性尿失禁(SUI)有效率高于哑铃组,哑铃组 SUI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产妇产后盆底肌力,降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实验分析利用盆底超声检查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将本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168例,作为研究对象,定为实验组,将同期健康体检的人群16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同时进行盆底超声检查。结果:实施检查后,实验组患者膀胱颈角度(静息)、膀胱颈角度、膀胱旋转角度等指标,均出现了明显的改变,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在静息的情况下,两组患者的肛提肌裂孔容积、肛提肌裂孔前后径以及耻骨内肌厚度参数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盆底超声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进行检查,可明显发现相关指标的异常,符合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特征,具有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补片在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补片(mesh)在女性盆底重建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15例不同程度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采用了放置补片的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加经阴道阴道旁修补术(VPVR)或骶棘韧带固定术(SSLF)。结果:15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55 min(50~7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90 mL(50~120 mL);住院时间平均为4~7 d,全部顺利完成手术,且无一例膀胱、尿道、直肠损伤并发症发生。结论:补片在女性盆底重建手术中的应用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并发症少、术后患者近期复发率低,新的术式对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疗效明显、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