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4层MDCT冠状动脉成像不同心率扇区重建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扇区重建技术在冠状动脉CT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8例受检者,根据心率分为3组,A组,心率〈75次/min,单扇区重建;B组,心率75~94次/min,双扇区重建;C组,心率95~115次/min,四扇区重建。分别测量冠状窦开口处增强前后CT值的变化,并计算强化率,同时测量受检者的受辐射剂量CTD和DLP值。对三维冠状动脉重建图像质量按5个等级进行主观评分:5分无伪影;4分轻微伪影,仅主干的某一段轻微模糊,诊断不受影响;3分为中等伪影,某一支冠状动脉主干的1/2以上模糊,但可以诊断;2分为严重伪影,某一支冠状动脉主干全长均模糊不清或不连续,诊断受限;1分为冠状动脉主干不能识别,不能作出诊断。其中4分以上因伪影的干扰较少定为优良。结果:①主观评分:A组:共29例,优良率为100%;B组:共20例,优良率为85%;C组:共9例,优良率为56%;②客观评估:3组病例的强化均值、强化率、CTD和DLP值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单扇区扫描获得的图像的强化效果最佳,且受检者在检查过程中的所受到的辐射剂量最小。结论:受检者在检查前服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并采用单扇区重建技术能获得理想的冠状动脉诊断图像。  相似文献   

2.
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与64层螺旋CT初步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双源CT与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方法对100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计为A组,男54例,年龄(57.9±11.3)岁]进行双源CT心电门控增强扫描,对另外100例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计为B组,男59例,年龄(58.0±11.1)岁]进行64层螺旋CT心电门控增强扫描。B组患者检查前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对两组图像进行质量评分、冠状动脉节段显示率和最佳重建时相分析。结果A组的心率显著高于B组,分别是(71±12)次/min,(61±6)次/min,P<0.05,两组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分别是1.31±0.53和1.25±0.50,P>0.05。A、B组可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显示率分别是98.9%和99.1%,P>0.05。平均心率<70次/min的患者,绝大多数最佳重建时相在50%~80%R-R间期范围内;平均心率≥70次/min的患者,绝大多数最佳重建时相在30%~80%R-R间期范围内。结论与64层螺旋CT相比,时间分辨力的提高使双源CT能够在相当宽的心率范围内提供优良的图像质量,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双源CT前置门控与回顾性门控扫描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比较。方法:选取临床行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者120例。60例行前置门控扫描,另60例行回顾性扫描。前置门控根据心率分为A(≤70次/分)、B(>70次/分)两组,分别采用步进-点射式扫描和适应性扫描。回顾性门控根据心率分为C(≤70次/分)、D(>70次/分)组,选取冠脉显示好的期相进行重建。采用4分法分析冠脉节段及图像质量,同时比较各组有效辐射剂量。结果:各组年龄、性别、BMI、平均心率、心率变异率、图像噪声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对2801段冠状动脉进行分析,A~D组合格率分别为95.9%(702/732),83.8%(547/653),97.1%(720/742),86.9%(586/674),其中A组与C组、B组与D组合格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有效辐射剂量分别为(3.28±0.23)mSv,(5.49±1.31)mSv,平均(4.35±1.44)mSv,C、D组分别为(15.29±0.55)mSv,(13.44±1.11)mSv,平均(14.51±1.32)mSv,分别降低78.55%和59.16%,平均降低70.03%。A、B组间辐射剂量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双源CT前置门控扫描能够对冠脉检查提供足够的诊断信息,并能够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因此能够用于可疑冠脉疾病的筛选。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分析心肌长轴应变,以此评价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66例疑似心绞痛患者行常规超声心动图,采集心尖四腔观、长轴观及二腔观图像,并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室17节段心肌长轴应变。于超声心动图检查24 h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检查,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CTA结果将冠状动脉灌注区域心肌节段分为3组:A组为灌注区域无血管狭窄节段(612个节段);B组为灌注区域血管狭窄〈50%节段(193个节段);C组为灌注区域血管狭窄〉50%节段(317个节段)。结果:A组长轴应变收缩期峰值(peak systolic longitudinal strain,LSp)为(-21.38±4.70)%,高于B组和C组[(-17.15±6.49)%和(-13.07±6.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LSp的ROC曲线下面积0.80(95%可信区间:0.771~0.831,P〈0.01),以LSp=-16.69%为截断点,判断灌注区域血管狭窄程度〉50%的敏感性为75.0%,特异性为75.9%。A组、B组和C组收缩早期心肌出现矛盾运动的发生率升高,分别为12.91%(79/612)、29.53%(57/193)及68.77%(218/317);且对应应变值增大,分别为(0.34±0.64)%、(0.70±1.30)%和(0.83±1.12)%(P〈0.01)。结论: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能够评价心肌主动收缩能力,可用于节段心肌收缩功能的量化评价,其与冠状动脉CTA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心率对双源CT(dual-source CT,DSCT)冠状动脉成像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97例可疑或确诊冠心病的患者行DSCT冠状动脉检查,根据心率的快慢分为5组,利用最佳收缩期或舒张期图像进行重建,评价各段冠状动脉的图像质量,比较不同心率组最佳收缩期及舒张期图像质量的差异并分析心率与DSCT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97例患者增强扫描时心率为52 ~ 120次/min,平均(80.49 ± 14.99)次/min,心率与最佳舒张期图像质量间呈负相关;心率> 80次/min时,最佳收缩期和舒张期部分节段图像质量开始出现差异.结论:心率≤80次/min者,采取最佳舒张期图像重建,心率> 80次/min时,结合双期图像进行重建,或者采用收缩期图像进行重建,可获得优良图像,提高工作效率及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率因素在64排螺旋CT冠脉CTA前瞻性心电触发门控单扇区扫描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单扇区扫描模式间的对比。方法回顾性筛选最高心率≤75次/分、心率波动≤10次/分的冠脉CTA病例229例(女106例,男123例),前门控115例,后门控114例,两组平均年龄分别为49.71±7.55(岁)、48.85±6.86(岁),平均心率分别为59.02±3.66(次/分)、60.18±5.51(次/分),平均心率差分别为2.18±1.92(次/分)、2.44±1.76(次/分),选择两组病例共有的9段冠脉进行图像质量主观5级评分。将两组病例间的年龄、心率、心率差、各段冠脉评分进行差异性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前后门控两组病例在年龄、平均心率与心率差上t检验P值分别为0.367、0.062、0.294,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两组病例间各段冠脉图像质量评分进行对比分析有统计学价值,所选段冠脉间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最高心率≤75次/分、心率波动≤10次/分范围内,64排螺旋CT冠脉CTA前瞻性心电触发门控单扇区扫描模式与回顾性心电门控单扇区扫描模式获得的图像质量具有一致性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第二代双源CT大螺距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flashspiral)在高心率患者行CT冠状动脉成像(CTCA)中的图像质量及有效射线剂量,探讨最佳采集数据时间。方法接受第二代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1321例患者中,选择心率≥70次/min和心率<70次/min者各70例(A组和B组)。两组患者均采用flashspiral模式,A组患者采集图像时间为RR间期20%,B组患者为RR间期55%。比较两组患者CTCA图像质量与有效射线剂量等的差异性。结果 (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扫描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图像质量:A组不可诊断冠状动脉节段(评分3分)20段(2.1%),B组不可诊断冠状动脉节段14段(1.5%),两组不可诊断血管节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可诊断节段均常发生在右冠状动脉和左冠脉回旋支。(3)射线剂量:A组平均有效射线剂量为[1.00±0.15(0.7~1.82)]mSv,B组[1.01±0.16(0.65~1.82)]mSv;两组有效射线剂量均在1mSv左右。结论 (1)高心率患者可采用大螺距进行前瞻性心电门控单个心动周期扫描成像。(2)扫描时间窗选择RR间期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心房颤动患者采用第二代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模式(Flash Spiral模式)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及有效射线剂量,初步观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Flash Spiral模式冠状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入选我院接受大螺距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心房颤动患者54例,随机分为2组:A组采用Flash Spiral模式扫描(n=34);B组采用Spiral模式扫描(n=20)。分别测量两组患者主动脉根部CT值、对比信噪比(CNR)冠状动脉图像质量评分及有效辐射剂量并比较;记录患者的心率、心率变异性,分析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心率、心率变异性、扫描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扫描时间显著短于B组[(0.27±0.01)s vs.(5.81±0.93)s,t=34.72,P<0.001]。(2)两组间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1±4.2 vs.13.8±5.1,t=0.48,P=0.31)。A组平均图像质量评分优于B组[(1.10±0.49)分vs.(1.21±0.70)分,t=-2.48,P=0.013]。基于节段分析,A组不可诊断节段低于B组(2.2%vs.5.1%,χ2=4.70,P=0.03),基于患者评价,A组与B组不可诊断病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vs.16.7%,χ2=2.97,P=0.08)。(3)两组不可评价血管病例的平均HRV均显著高于可评价血管病例的平均HRV[A组(21±7)次/min vs.(38±4)次/min,t=-6.194,P=0.001;B组(22±7)次/min vs.(34±12)次/min,t=-2.73,P=0.014]。(4)A组有效辐射剂量显著低于B组[(0.89±0.127)mSv vs.(11.03±2.57)mSv,t=-23.09,P<0.001]。结论与传统的回顾性心电门控螺旋扫描相比,心房颤动患者采用第二代双源CT Flash Spiral模式冠状动脉成像成功率较高,图像质量较好,有效辐射剂量明显减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高心率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方法48例高心率(≥90次/min)患者根据心率分成三组,并行冠状动脉CTA检查。以静脉法增强扫描,前置性心电门控数据采集,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技术重组,以MIP图像评价冠状动脉管腔,以VR图像5级记分评价图像质量。结果全部患者均成功获得冠状动脉影像,冠状动脉各主要分支显示图像质量优良。部分分支随着心率的提高出现轻中度伪影,但不影响诊断。C组与A、B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源CT能够对高心率患者进行冠状动脉成像,并取得满意效果,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浓度碘对比剂配合低电压的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连续收集体质量指数(BM I)小于24 kg/m2的临床疑诊冠心病者59例,随机分为3组:A组(25例)及B组(14例)分别应用270 mgI/mL及320 mgI/mL的碘对比剂,管电压分别为80 kV和100 kV ,C组(20例)应用370 mgI/mL碘对比剂,管电压为120 kV。三组所有病例均采用心电门控触发序列扫描,有效辐射剂量(ED),测量主动脉根部的平均CT值,并对所有病例的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进行评分。【结果】A组、B组和C组的ED分别为(2.00±0.56)、(2.51±0.52)及(4.17±1.55)mSv,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A、B、C组主动脉根部增强程度分别为(486.8±113.980)HU、(407.43±83.63) HU、(439.73±72.12) HU ,经统计分析,仅A、B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2.28,P <0.05)。A组、B组及C组分别显示225个、126个和180个冠脉节段,图像优秀率分别为94.67%、89.68%和95.56%,经统计学分析,B、C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00,P <0.05),A、B组和 A、C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3.03和0.17,均P>0.05)。【结论】对标准及低体质量人群应用低浓度碘对比剂同时采用低管电压冠状动脉CTA扫描,能够在获得满足诊断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碘注射量及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T段抬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梗)伴不同aVR导联ST段改变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梗死面积及心功能情况。【方法】110例急性下壁心梗患者根据入院时心电图aVR导联ST段改变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A组为aVR导联ST段均不压低;B组为aVR导联ST段压低<0.1mV;C组为aVR导联ST段压低≥0.1mV【结果】胸痛发作到入院时间三组患者差别无显著性;心肌酶学CK最大值A组最低,C组最高[A组:(1380±531)IU/L,B组(1834±920)IU/L,C组(2177±1120)IU/L](P<0.01);左室射血分数A组最高,C组最低[A组:(55.8%±8.7%);B组:(46.9%±6.9%);C组:(40.5%±7.8%)](P<0.01);住院期间发生充血性心衰比率(A组:4.0%;B组11.8%;C组28.0%)(P<0.01)和入院时心率[A组:(66±17)次/min;B组:(70±18)次/min;C组:(75±20)次/min](P<0.01)A组最低,C组最高。【结论】在急性下壁心梗的患者中aVR导联ST段压低的患者有更大的心梗面积和更差的心功能,可能意味着存在心尖部和正后壁透壁性心梗。  相似文献   

12.
心率变化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率变化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和相应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心率变化患者1100例,正常无明显心率变化患者500例,根据心率变化幅度分组,无明显心率变化患者500例为对照组,即A组,心率变化2~6次/min患者500例为试验组B组,心率变化7~12次/min患者500例为试验组C组,心率变化12次/min以上患者100例为试验组D组,均进行64层螺旋CTA检查,将试验组各组结果分别与对照组相比较,判断二者之间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心电编辑前试验组各组与对照组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心电编辑功能处理后试验组B组、C组与对照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试验组D组与对照组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运用64层螺旋CT心电编辑功能软件能够有效地提高心率变化患者冠状动脉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心率及其波动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心率及心率波动对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16-MSCT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 不同心率、心率波动患者89例行16-MSCTA,以0.4秒/周扫描.根据心率分为下列四组:A组,<60次/分(beat per minute, BPM);B组,60~69 BPM;C组,70~79 BPM;D组,≥80 BPM.根据心率波动范围上述患者分为三组:第一组,范围≤6 BPM,第二组, 7~10 BPM,第三组,>10 BPM.结果 冠状动脉图像质量与心率、心率波动均呈负相关,P<0.001.心率波动1 BPM以下时,欲获得符合诊断要求的冠状动脉图像,允许的最高心率不超过64.5 BPM.统计显示:A、B、C、D各组及第一、二、三组冠状动脉节段显示率总体差别有显著性意义,两两比较,A与B组间差别不明显(P=0.017), A与B组合并后与其它各组间及第一、二、三组各组间差别均显著(P均<0.005).结论 不同心率、心率波动患者,图像质量迥异,欲获得高质量图像心率仍应尽量低、心率波动应尽量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个性化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与DSA冠脉造影对比,探讨CTA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156例患者分为4组:A组78例为前瞻性门控扫描,心率<80次/min,其中36例行冠脉DSA造影检查;B组78例为回顾性门控扫描,其中60例行DSA检查,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再分为3组,B1组(BMI< 18 kg/m2) 25例、B2组(BMI 18~25 kg/m2)25例、B3组(BMI>25 kg/m2)28例.应用Philips 256 iCT,管电压120 kV,管电流A组992 mA,B1组500 mA、B2组580 mA、B3组660 mA.扫描完毕后计算有效辐射剂量(ED).采用主观评分(4分法)和客观噪声测量2种方法评价图像质量.比较组间心率、ED、噪声及图像评分的差异,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A组与B组间心率、ED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组间ED平均值相差7.45 mSv,相比较B组,A组ED平均降低50.41%.A、B两组间BMI、图像噪声和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B1~B3组间比较,图像质量评分、心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组间两两比较,E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噪声B1组与B2组、B1与B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2与B3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CTA诊断冠心病(与DSA比较),A组的敏感性91.19%,特异性95.64%,准确性94.23%,Kappa值0.87;B组敏感性96.11%,特异性98.06%,准确性97.65%,Kappa值0.93.结论:冠状动脉CTA检查可以通过心率、BMI、管电流等因素对检查者进行分类,在保证图像质量、诊断准确率的前提下,达到个性化基础上有效减低辐射剂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与传统滤波反投影(FBP)重建比较,评价管电压100kV下双源CT(dual.sourceCT,DSCT)基于原始数据的迭代重建(SinogramAffirmedkerativeReconstruction,SAFIRE)在超重患者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处于超重患者(男性:25kg/m2≤BMI〈30kg/m2;女性:24kg/rn2≤BMI〈29kg/m2)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患者按扫描,管电压随机分成A组(120kV)、B组(100kV),采用FBP重建,对B组采用SAFIRE重建得到C组图像。对三组的图像质量、平均CT值、图像噪声、信号噪声比(signal—to-noise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ratio,CNR)及辐射剂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图像质量分别为(3.51±0.70)分、(3.49±0.33)分和(3.55±0.4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平均CT值、图像噪声、SNR及CNR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或C组)两组问平均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平均CT值最低。B组与A组(或c组)两组间图像噪声、SNR及C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且A组较高。A、C两组间图像噪声、SNR及C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或C组)辐射剂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或C组)较A组辐射剂量下降约34%。结论对于超重患者,采用100kV管电压结合SAFIRE行冠状动脉CTA检查,可改善图像质量,显著降低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源CT低剂量自适应扫描序列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51例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的患者(心率≥65 bpm)采用自适应序列门控扫描模式,数据采集期相根据屏气时心率设定:A组24例患者(65 bpm≤心率〈75 bpm),采集期相设为70%R-R间期,B组27例患者(心率≥75 bpm),采集期相设为40%R-R间期。管电压根据体质量指数(BMI)调整:BMI≥25 kg/m^2,120 kV;BMI〈25 kg/m^2,100 kV。分别对两组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进行评价。结果:A组共评价299段冠状动脉,B组共评价345段冠状动脉。两组可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评分为3-4分者分别占91.3%和92.2%;评分为1-2分者右冠状动脉(RCA)最多,其次是左回旋支(LCX);心率波动范围3-44 bpm。A组图像质量总体平均评分为(3.53±0.73)分,B组为(3.59±0.63)分。A组总体平均有效剂量为(2.85±0.93)mSv,B组为(3.10±0.86)mSv。结论:双源CT行低剂量自适应序列门控扫描能够显著降低辐射剂量,在心率≥65 bpm的患者中也可以获得满足临床诊断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应用低浓度对比剂在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中的可行性。【方法】连续收集临床疑诊或确诊冠心病拟行冠状CTA,使用低浓度对比剂并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者243例(观察组),按体质量指数(BMI)不同分为A组(100例)、B组(112例)和C组(31例),均使用低浓度对比剂(270mgI/mL),另外选择使用常规扫描(高浓度对比剂370mgI/mL,扫描电压120kV)的150例(对照组),按同样BMI分成三组进行配对比较,即A1、B1和C1组,每组各50例,比较各组辐射剂量(ED)、主动脉根部(AR)、左主干(LM)、右侧冠脉(RCA)近段CT值和标准差(SD),计算图像的信号噪声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并对所有病例的冠脉图像质量按节段进行评分。【结果】相同BMI、同样的对比剂浓度组之间的辐射剂量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A1组AR的CT值、图像噪声及SN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侧冠脉近段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B1组、C组与C1组间仅S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C1组间可诊断率有显著差异(P<0.05),而A组与A1组、B组与B1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低浓度对比剂采用低管电压扫描能够获得满足诊断的冠脉CTA图像,可降低对比剂碘注射量及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单扇区重建算法改善高心率患者非预期自由呼吸640层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 2011年3月1日~8月31日期间,行640层CT冠状动脉成像时发生非预期自由呼吸的31例心率大于65次/min的患者被纳入本研究。31例患者的CT原始数据均采用单扇区重建算法、多扇区重建算法进行CT容积数据重建。由两名心血管放射医师以优(1分)、良(2分)、差(3分)3个等级独立评价每个病例的15个冠状动脉节段和左、右肺血管的图像质量。比较两种重建算法的信噪比、对比噪声比。结果采用单扇区重建算法,图像质量可诊断(优+良)的冠脉节段占97.9%,相比较于多扇区重建算法69.5%的可诊断率,两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1)。两组间肺血管的图像质量也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01)。单扇区重建组的信噪比显著低于多扇区重建组(14.0±3.4.比17.6±4.2,P0.001)。两种重建方法的对比噪声比在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初段、中段和末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扇区重建技术可以改善非预期自由呼吸病例的640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一种基于非刚性配准的运动校正算法智能边缘修复技术(intelligent boundary registration,IBR)已应用于冠状动脉CTA成像。通过与双扇区重组图像质量的比较,评估IBR技术应用于冠状动脉成像的效果。方法本回顾性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收集本院行能谱CT冠状动脉CTA检查且平均心率为65次/min(范围58~75次/min)的70例可疑心肌缺血患者,在最佳心动时相进行双扇区图像重组(SSB2),即为SSB2组;在最佳心动时相进行单扇区图像重组,基于最佳单扇区重组执行IBR重组以生成IBR图像,即为IBR组。采用5分制评分(5=图像质量优秀;1=不能满足诊断要求),评价指标包括:整体图像质量、血管的评估(连续性、有无运动伪影、血管的边缘模糊与否)。由两位心血管放射学医师通过双盲和独立观察比较,对SSB2和IBR处理后的图像分别进行冠状动脉整体水平和冠状动脉节段评分。结果共分析了70位患者冠状动脉的984个节段。两位医师的评分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0.81),SSB2组和IBR组的平均评分分别为(4.02±1.28)和(4.45±1.01),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Z=-9.22,P0.01)。在基于冠状动脉节段的分析中,可接受的图像质量不低于3分的百分比分别为88.3%和91.2%,具有统计学差异(X~2=5.68,P0.05);可接受的图像质量不低于4分的百分比为分别为73.3%和88.5%,具有统计学差异(X~2=6.47,P0.05)。在重组的血管中不可评估的节段IBR组明显低于SSB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2%与9.5%,X~2=12.13,P0.01)。结论能谱CT冠状动脉IBR技术可以提高冠状动脉CTA的图像质量,减少阶梯状伪影。  相似文献   

20.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时心率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评价患者的心率对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时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100名患者因怀疑有冠心病或冠心病治疗后复查进行了冠状动脉CTA检查。所有患者没有服用控制心率的药物。扫描用飞利浦64层CT进行,扫描后常规75%时相重建,有运动伪影时增加其他重建时相。冠状动脉的血管分段按AHA的15段分类法进行。对每例患者的2mm以上的血管段进行分析。血管的成像质量按Ⅰ:无伪影;Ⅱ轻度伪影和Ⅲ严重伪影分类。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和Fisher's exac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患者共有1353个血管段大于2mm。冠状动脉CTA的质量主要受患者的心率影响(P=0.000),当心率小于60次/min时,无任何伪影;心率为60~70次/min时,11.2%的患者图像在一些血管段有Ⅱ级伪影,但不影响诊断;心率大于70次/min时,58.6%的患者图像有Ⅱ级伪影,其中一个血管段为Ⅲ级伪影。并且随着患者心率的增加,重建的时相增多,后处理时间延长。结论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心率的快慢仍然是影响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较快的心率出现伪影的机会增多,后处理的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