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法行肝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原发性肝癌行肝切除术患者60例,其中行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法肝切除术28例(选择性肝血流阻断组),行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肝切除术32例(全肝血流阻断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与全肝血流阻断组比较,选择性肝血流阻断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谷丙转氨酶较低,术后前白蛋白及胆碱酯酶水平较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术后在院观察时间较短,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手术时间、胆红素及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性肝血流阻断组并发症发生率(7.1%)低于全肝血流阻断组(28.1%)(P〈0.05)。结论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法行肝切除术可有效控制出血,术后肝功能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3种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在肝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方法将74例肝肿瘤患者根据肝血流阻断方式分为3组:A组(n=40)行pringle法,B组(n=23)行全肝血流阻断(THVE),C组(n=11)行解剖性肝血流(肝动脉、门静脉及肝静脉)阻断。并观察3组肝血流阻断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A组和B组手术时间均较C组显著缩短(均P〈0.01),B组肝门阻断前1min和肝门开放后1min中心静脉压均显著高于肝门阻断后(均P〈0.01),B组和C组出血量均较A组显著减少(均P〈0.01),A组和B组术后3dALT、AST水平均较c组显著升高(均P〈0.01),3组肝血流阻断后均未发生肾脏及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结论肝肿瘤行肝切除术时行pringle法血流阻断是一种简便方法,但出血量多;全肝血流阻断是一种减少出血的有效方法;解剖性肝血流阻断技术要求高,但术中肝损伤小,可避免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肝囊性包虫病手术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2年来手术中使用了入肝血流阻断的42例肝囊性包虫病患者的资料,依照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分成2组:第一肝门阻断法(Pringle法)组24例和半肝血流阻断法组18例,比较其手术时间、血流阻断时间、出血量、术后5 d内血谷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峰值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半肝血流阻断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方面优于Pringle法组(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血流阻断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合适的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肝囊性包虫病手术中具有重要意义,具体采用Pringle法或半肝血流阻断法应根据患者病情、术中探查及医疗水平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应用全肝入肝血流阻断(Pringle法)与选择性半肝全血流阻断(HVC法)在右半肝切除术中对术中出血以及术后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肝脏肿瘤行半肝切除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入肝血流阻断方法不同分为:H组41例,应用HVC法阻断;P组,33例,应用Pringle法阻断;两组术中均使用低中心静脉压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断肝时间、手术失血量、血酮体比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肝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P组和H组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 <0.05);阻断后酮体比率P组降至(0.54±0.08),显著低于HVC组(0.79±0.06)(P<0.05),且H组复流后酮体比率回升明显快于P组(P<0.05);两组胆漏、胸腔积液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H组术后肝功能损害较Pringle组轻(P<0.05).[结论]半肝血流阻断不仅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还可防止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王波  丁楠  常波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1):2022-202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存在的情况及其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及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89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HBC)患者及64例慢性肝炎患者(CHB)血清中自身抗体阳性率,将两组阳性率进行统计比较。将89例HBC患者按照自身抗体存在情况分成自身抗体阳性组和自身抗体阴性组,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肝功指标,并与90例正常对照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组自身抗体检出情况与慢性乙型肝炎组相比,AMA、AMA-M2升高最为明显(P〈0.01),ANA检出率也显著增高(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指标中,自身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ALP升高最为明显(P〈0.01),AST、TBA值显著升高(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LT、AST、TBil、DBil、GGT、ALP、TBA值均显著升高(P〈0.01)。自身抗体阴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LT、AST、TBil、GGT、TBA及DBil显著升高(P〈0.01或P〈0.05),AL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对肝脏损害更大,在肝病患者中检测自身抗体将有助于判断肝病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6.
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对肝叶切除术后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ringle阻断和半肝阻断对肝叶切除术后肠道细菌易位的影响。【方法】94例因各种原因接受肝叶切除的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47例,分别接受Pringle肝血流阻断(A组)和半肝血流阻断下肝叶切除术(B组)。在进腹后和关腹前分别进行门静脉血、腹腔积液和回盲部肠系膜淋巴结取材,均进行需氧和厌氧细菌培养,判断肠道细菌易位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进腹后门静脉血、腹腔积液及回盲部淋巴结均未有阳性细菌培养。而关腹前A组肠道细菌易位发生率为25.5%;B组发生率为6.4%(χ2=6.425,P=0.011),OR值为5.209,95%CI为1.207~29.428。两组共培养出大肠埃希菌10株、肠球菌6株、产气肠杆菌2株。主要为肠道兼性厌氧的G-杆菌(61.1%),其次为G+兼性厌氧球菌(22.2%)。细菌易位的部位以肠系膜淋巴结最多见(60.0%)。经多因素调整后,A组较B组细菌易位发生的OR值为5.106,95%CI为3.228-6.984。【结论】肝叶切除术中采用半肝血流阻断较Pringle阻断肠道细菌易位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7.
201例肝病患者血清肝脏酶谱测定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肝病患者血清肝脏酶谱酶活性的改变情况。方法测定201例肝病患者血清肝脏酶谱酶活性,并与98例非肝病患者肝脏酶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例肝病患者血清肝脏酶谱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4项酶活性均高于非肝病患者,其中急性肝炎各种酶显著增高,以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最为显著,最高者达2915U/L,与非肝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肝炎各种酶亦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硬化组以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增高较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2项无明显差异;肝癌患者ALP、GGT增高极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ST升高不明显;酒精性肝炎时,以GGT升高较突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AST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P无显著性差异。其他肝病组各酶系升高程度不一,AST、GGT、ALP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ST仅轻度升高。结论肝病患者定期进行肝脏酶谱的检测和结果分析对肝病的诊疗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渐进式肝门阻断法在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2例肝切除病例,术中采用Pringle手法阻断肝门。根据肝门阻断方式分为渐进组36例与对照组26例。比较2组肝门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渐进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肝门阻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而术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及术后48 h腹水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渐进式肝门阻断法能够显著减轻因肝门阻断导致的肝损伤及腹腔渗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半肝血流阻断法与Pringle法在肝切除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h e Cochrane Library(2013年第8期)、PubMed、EMbase、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查找所有比较半肝血流阻断术与Pringle法应用于肝切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13年8月。同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个RCT,包括624例患者。结果显示:①手术安全性方面:Pringle法的手术时间少于半肝血流阻断法[SMD=0.34,95%CI(0.02,0.66),P=0.04],但两者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需求比、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指标无明显差异。②有效性方面:半肝血流阻断法的术后第3天ALT水平[SMD=–0.71,95%CI(–1.28,–0.14),P=0.02]、第7天ALT水平[SMD=–1.73,95%CI(–2.85,–0.62),P=0.002]、第1天AST水平[SMD=–0.74,95%CI(–1.38,–0.09),P=0.03]、第7天AST水平[SMD=–0.99,95%CI(–1.26,–0.71),P<0.000 01]、第3天TBIL水平[SMD=–0.34,95%CI(–0.57,–0.10),P=0.005]及第7天TBIL水平[SMD=–0.52,95%CI(–1.02,–0.01),P=0.04]均低于Pringle法。结论与Pringle法相比,半肝血流阻断法在减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以及促进肝切除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方面更好。因纳入研究的数量及样本量较少,且受质量限制,一些主要的测量指标报道过少,缺乏足够的信息进行分析,所以上述结论仍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高质量的RCT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0.
张宇  李金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20):2666-2667,2670
目的探讨在半肝切除术中分别应用三种不同的肝血流阻断法,观察其应用效果及对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在新桥医院住院需实施半肝切除术的患者共120例,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字原则分为A、B、C组,每组40例,A组患者采取Pringle法进行肝血流阻断,B组患者采取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术,C组患者采取肝悬吊法联合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术。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肝血流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平均输血量较B、C组多;A组患者的血清清蛋白含量明显低于B、C两组,而血清总胆红素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较B、C两组高;A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50%,明显高于B、C组的发生率15.00%、12.50%;术后2年内,B、C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72.50%、75.00%,明显高于A组患者,A组患者的预后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术在半肝切除术中不仅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还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肝功能的损害程度,且术后2年内的生存率较高,预后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地氟醚预处理对心肺旁路术后早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30例行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替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不用吸入麻醉药,地氟醚预处理组在气管插管后至体外循环转流前吸入地氟醚,使地氟醚呼气末浓度达到1MAC左右,累积维持时间不少于30min。分别于主动脉阻断前、开放后30min及1h抽取抗凝动脉血,测定PMN表面CD11b的表达、血浆sICAM-1浓度、MDA、SOD浓度。结果:(1)主动脉阻断前,组间比较血浆sICAM-1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开放后30min、60min血浆sICAM-1浓度较主动脉阻断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P〉0.05)。(2)主动脉阻断前,组间比较PMN表面CD11b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但地氟醚预处理组开放后30min、60minCD11b的表达较主动脉阻断前明显升高(P〈0.05),PMN表面CD11b的表达较对照组有降低趋势,主动脉开放后30min地氟醚预处理组CD11b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3)体外循环前,组间比较血浆SOD、MDA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体外循环主动脉开放后30min、60min,MDA的血浆浓度较主动脉阻断前明显升高(P〈0.05),SOD较主动脉阻断前明显降低(P〈0.05)。地氟醚预处理组,体外循环主动脉开放后各时间点,SOD有升高趋势;MDA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地氟醚预处理可降低心肺旁路术后早期MDA的释放,增加SOD活性的趋势,与再灌注早期地氟醚预处理可降低PMN表面CD11b有关,地氟醚预处理在心肺旁路术后早期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与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无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全雄激素阻断(双侧睾丸切除+抗雄激素药物)与全雄激素阻断结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方法: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40例,其中12例应用全雄激素阻断治疗(A组),28例应用全雄激素阻断结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B组)。比较治疗前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变化及术后3年生存率。结果:术后1个月2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均快速下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B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3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及全雄激素阻断结合^125I放射微粒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均是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方法,而后者疗效更加肯定。  相似文献   

13.
李晔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2):1915-1916
目的观测不同波长设置时,3种溶血程度对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的影响。方法用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清中血红蛋白(Hb)浓度。应用Olympus 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波长设置于340nm和340/660nm时检测20例住院患者,在不溶血和溶血程度在Hb为2.0、5.0、8.0g/L时ALT指标的变化。结果应用配对设计差值均数t检验得出,波长340nm时,与无溶血比较,Hb-2.0g/L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Hb=5.0g/L时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Hb-8.0g/L时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波长340/660nm时,与无溶血比较,Hb-2.0g/L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5.0g/L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8.0g/L时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溶血标本在两种波长设置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定的溶血会影响ALT检测,不同波长设置抗干扰能力不同,340/660nm优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阻断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临床作用。方法本院6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4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联合肌瘤剔除术,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随访子宫肌瘤复发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2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病率低、肌瘤复发率低、月经改善率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先行子宫动脉阻断再行肌瘤剔除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降低肌瘤复发率,明显缓解月经过多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动脉阻断钳、门脉钳在半肝血流阻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来62例采用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进行大肝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62例术中均采用动脉阻断钳阻断肿瘤侧半肝入肝血流,门脉钳阻断出肝血流的半肝血流阻断方法.结果:62例大肝癌切除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00~150 min,平均120 min.术中出血量50~750 mL,平均360 mL,未输血40例;术后恢复良好并痊愈出院,无肝功能衰竭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采用动脉阻断钳、门脉钳进行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不但获得了良好血流阻断效果,使出血更加容易控制,而且最大限度保护了患者的肝功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肝脏血流阻断工具.  相似文献   

16.
胸腔镜术与开胸术治疗术后乳糜胸回顾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术治疗术后乳糜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11例术后乳糜胸病人施行胸导管结扎术的临床资料,其中6例行开胸手术(开胸组),5例行VATS(VATS组)。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胸导管结扎术,VATS组的手术时间明显较开胸组延长(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开胸组(P〈0.05),手术切口的愈合时间(P〈0.05)、术后住院时间(P〈0.05)均较开胸组明显缩短。术后疼痛评分(P〈0.05)、术后强止痛药(吗啡)用量(P〈0.05)明显少于开胸组,胸管引流时间(P〉0.05)、胸管引流量(P〉0.05)、血常规恢复至正常时间(P〉0.05)两组差异无显著性,两组均无术中、术后并发症,随访6-12个月,随访率100%,均无复发。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术后乳糜胸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术后切口愈合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为治疗术后乳糜胸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甘草二铵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丙氨酸转氨酶(ALT)恢复正常、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HBeAg/乙型肝炎病毒e抗体(抗HBe)转换比例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HBV—DNA转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层黏连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层黏连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LT,AS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替卡韦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幽门螺杆菌(Up)感染及食管运动功能特点,为老年RE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来经内镜诊断并行食管测压及食管24hpH值监测的老年RE患者56例与同期检出的中青年RE患者58例,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内镜、Hp感染及食管运动功能特点。结果老年组反酸、胃灼热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轻中度食管炎发生率低于中青年组,重度食管炎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食管裂孔疝(HH)合并率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0.05)。老年组伴发Barrett食管(BE)7例(12.5%),中青年组3例(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Hp阳性率29.6%;中青年组Hp阳性率26.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下食管括约肌压力(LESP)、食管体部压力明显低于中青年组(P〈O.05)。反流〉5min次数老年组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结论老年RE患者的典型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中青年人,非典型症状高于中青年人。RE食管黏膜破损程度随年龄增加而加重。老年RE患者HH的发生率增加,BE发生率较中青年人有增高趋势,Hp感染率与中青年RE患者相近。老年人RE患者抗反流能力减弱、食管酸廓清能力下降明显,可出现更严重的食管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魏酸对阻断家兔主动脉血流所致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损伤组和阿魏酸组。采用阻断腹主动脉血流40min、再灌注7d制备脊髓I/R损伤模型;阿魏酸组于阻断腹主动脉前15min一次性静脉注射阿魏酸50mg/kg;假手术组仅松套腹主动脉,不阻断血流。分别测定腹主动脉阻断前10min(C-10)、开放前即刻(C40)及开放后60min(R60)和处死前即刻(R7d)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检测脊髓凋亡神经元以及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观察术后动物后肢神经功能评分。结果①I/R损伤组MDA含量明显高于C-10值及假手术组相应时间点值(P〈0.05或P〈0.01),SOD活性变化与MDA变化相反;阿魏酸组MDA含量明显高于C-10值(P〈0.05),但显著低于I/R损伤组相应时间点值(P〈0.05或P〈0.01),较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SOD活性变化与MDA变化亦相反。②I/R损伤组Bax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Bcl-2蛋白表达则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阿魏酸组Bax蛋白表达明显低于I/R损伤组,但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1和P〈0.05),Bcl一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I/R损伤组及假手术组(P均〈0.01)。③I/R损伤组脊髓神经元凋亡指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阿魏酸组明显低于I/R损伤组,但高于假手术组(P〈0.01和P〈0.05)。④阿魏酸组瘫痪发生率明显低于I/R损伤组,其后肢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I/R损伤组(P均〈0.01)。结论阿魏酸能显著抑制阻断家兔主动脉所致脊髓神经元凋亡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抗氧化反应进而抑制Bax蛋白、增强Bcl-2蛋白的表汰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TBA,CHE与常规肝功指标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断扣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健康人、慢性迁延性肝炎(以下简称慢迁肝)、慢性活动性肝炎(以下简称慢活肝)、肝硬化扣肝癌等人群血清中TBA,CHE,ALT,AST,TBIL,ALP和GGT。结果 各肝病组血清TBA活性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以急性肝炎最高,肝硬化次之,即急性肝炎〉肝硬化〉慢活肝〉肝癌。另外慢性肝病组血清TBA异常率显著高于常规肝功指标(P〈0.01);血清CHE测定中,肝病组CHE活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其活性依次为肝硬化〈慢活肝〈慢迁肝〈肝癌〈急性肝炎,且除急性肝炎、慢迁肝和肝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与其余肝病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血清TBA,CHE与常规肝功指标联合检测,对各类肝病特别是慢性肝损害的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