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动脉粥样硬化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在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高达79.3%.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指在周围血管脂质代谢紊乱,致动脉壁脂质沉着,粥样硬化改变,动脉粥样物质的不断扩大和继发血栓形成,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使肢体出现慢性或急性缺血症状的一种病变,四肢动脉均可发病,但以下肢多见,好发于腹主动脉下端.  相似文献   

2.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主-髂动脉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主-髂动脉病变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CDFI对19例临床怀疑主-髂动脉病变引起的慢性肢体缺血进行检查,观察的内容包括腹主动脉下段及髂动脉管腔,有无动脉硬化斑块、狭窄甚至闭塞以及血流速度(PV)和阻力指数(RI),并与其他影像学检查对照分析.结果 19例患者超声所见大致可分三类:(1)主-髂动脉瘤3例;(2)主-髂动脉管腔完全闭塞3例;(3)主-髂动脉狭窄13例,包括单纯一侧髂动脉狭窄的6例.以上患者均做过MRA或DSA检查,其中5例行搭桥手术,7例行介入治疗.结论 CDFI对主-髂动脉病变诊断率高,能够客观反映病变部位、程度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同时能够有效地观察侧支循环的建立情况,为是否手术提供理论依据以及术后随访提供方便,因此超声是首选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3.
张文静 《天津护理》2007,15(4):246-247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由腹主动脉末端至下肢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硬化管腔不同程度狭窄、闭塞而造成肢体急慢性缺血的综合征。主要侵犯的是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股动脉等大中型动脉。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难治性溃疡下肢缺血、坏死等。临床上,根本治愈动脉硬化尚难以实现,外科实施动脉重建是当今治疗该类疾病的主要措施。现就动脉重建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措施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ArterialOcclusiveDiseaseofLowExtremity ,简称ASO)为动脉因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的慢性动脉闭塞性疾病 ,主要侵犯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股动脉等大、中型动脉。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 ,动脉中层变性和继发血栓形成而逐渐形成管腔闭塞 ,使下肢发生缺血。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肢发冷、麻木、疼痛、间歇性破行、动脉搏动消失、肢体组织营养障碍、趾或足发生溃疡或坏疽。随着国内饮食结构的改变 ,摄入含脂食物增多 ,人均寿命的延长及检查诊断技术的改进 ,被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  相似文献   

5.
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therosclerosis occlusive diseasc,ASO)是由于腹主动脉末端至下肢动脉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硬化管腔不同程度狭窄、闭塞而造成肢体急慢性缺血的综合征[1]。主要累及的是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股动脉等大中型动脉,临床表现为间歇性跛行、静息痛、难治性下肢溃疡缺血坏死等[2],临床上根本治愈动脉硬化尚难以实现。我院2006年1月~2008年10月应用髂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结合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多平面动脉硬化闭塞症31例,临床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我科共收治下肢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进行介入治疗患者31例,其中男25例女6例。年龄52~88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腔内血管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10例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 ,共植入 11个金属支架 ,其中国产支架 4个 ,Memotherm支架 5个 ,Symphony支架 2个。病变部位 :髂动脉 4例 ,髂股动脉 1例 ,锁骨下动脉 2例 ,腋动脉 1例 ,股动脉 2例。术中辅助应用钬激光技术 3例 ,辅助球囊扩张装置 9例。结果 :11个支架的植入技术均获成功 ;术后 1例发生了远端肢体动脉栓塞 ,1例发生了支架内血栓阻塞 ,其余 8例支架植入后随访 3~ 11个月 ,均保持通畅 ,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支架植入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效果良好 ,国产支架和进口支架的近期疗效没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7.
张岚 《天津护理》2005,13(2):113-113,120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指在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物质的不断扩大和继发性血栓形成,可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使肢体出现慢性/急性缺血症状。随着人工血管的合成应用,血管移植术已成为目前治疗动脉闭塞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我院2004年3月为1例腹主动脉一双侧髂总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实施了腋一双股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经精心的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人口结构老龄化日益加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发病率、死亡率逐年上升[1]。目前,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安全、疗效确切、可重复操作的优点,是血管疾病诊治的发展方向[2]。临床常用股动脉入路治疗,而双侧髂动脉和髂动脉近端狭窄闭塞及累及股浅动脉狭窄闭塞采用此入路有许多不利方面。本院自2010年8月—2013年9月共收治双侧髂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闭塞患者3例、单侧髂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闭塞患者5例,单侧近端髂动脉狭窄闭塞合并股浅动脉狭窄闭塞患者3例,均通过局麻下切开后直视下穿刺肱动脉进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并兼顾双侧及近端髂动脉,从而有效解决了这一棘手问题,临床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主髂动脉闭塞(aorioiliac occlusive disease,AIOD)是血管外抖常见的动脉闭塞性疾病,血管重建术是目前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的首选术式,具有较高的远期通畅率。由于该病多为老年病人,且合并有其他脏器病变,手术和麻醉风险大,甚至高于腹主动脉瘤手术。  相似文献   

10.
主髂动脉闭塞症也称Leriche征,是常见的血管闭塞性疾病,且发病率逐年上升[1]。该病多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中层变性和间断发生血栓形成而逐渐导致管腔闭塞,使下肢供血减少发生组织缺血[2]。其症状包括严重下肢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组织坏死、缺血性神经病变和失用性肌肉萎缩等,给病人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主髂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因腔内治疗的微创优势,目前临床上将其作为主髂动脉硬化闭塞性疾病首选治疗方式的趋势显著增加。然而,由于操作者的学习曲线及腔内治疗本身具备的特性,仍有许多误区甚至陷阱需要我们规避。合理选择腔内治疗适应证,应用新型保护技术提高平肾动脉水平主髂动脉长段闭塞腔内治疗安全性,腔内操作谨慎小心,都是提高手术安全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髂动脉闭塞内膜下再通治疗与覆膜支架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内膜下再通和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髂动脉硬化闭塞病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5例伴有严重缺血症状的髂动脉完全闭塞病变患者,动脉闭塞长度2.5~12.0 cm.采用顺行途径(经右肱动脉穿刺3例,经对侧股动脉穿刺2例)对闭塞段血管行意向性内膜下途径再通,用直径8 mm球囊对内膜下通道扩张成形并植入镍钛合金覆膜支架,共植入覆膜支架6枚,另在1处狭窄病变植入覆膜支架1枚,1处长段闭塞病变覆膜支架远段和另1处髂动脉狭窄病变中各植入裸支架1枚.结果 内膜下再通操作全部获技术成功,无并发症出现.覆膜支架置放后血管腔内形态良好,血流通畅.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患肢踝臂指数(ABI)平均值由0.40±0.32上升至0.89±0.15.近中期随访无症状复发.结论 动脉内膜下再通术联合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髂动脉硬化闭塞病变安全、有效,近中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主髂动脉闭塞腔内治疗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2例慢性主髂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做好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果:本组除3例因主髂动脉病变闭塞严重管腔未通畅外,其余患者均管腔通畅,管腔通畅率为90.63%.21例患者临床症状中度改善,8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腔内治疗慢性主髂动脉闭塞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方法,围术期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eripheral atherosclerotic disease PAD)是糖尿病常见的大血管病变,是导致下肢截肢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20倍,并呈逐年上升趋势,70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到15%-20%以上。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及早期预防,可以有效的延缓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进展。本文通过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组与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组的胱抑素C(CysC)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对比,旨在探讨更有效的临床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5.
介入疗法治疗动静脉闭塞性疾病具有微创、安全和有效的特点 ,但对护理工作提出了一些特殊要求。我院于 1996年 5月至 1999年 3月 ,采用血管内治疗技术治疗各类重症动静脉闭塞性病变 18例 2 2段血管 ,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血管闭塞性病变 18例 2 2段 ,病变长度 1 5~ 2 1cm ,平均4 5cm。男 10例 ,女 8例 ,2 9~ 85岁 ,平均 6 2岁。动脉性病变 12例 15段 ,涉及腹主动脉、髂总动脉、肾动脉、股动脉、肱动脉和颈内动脉等。静脉性病变 6例 7段 ,涉及上腔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髂总、髂外静脉等。…  相似文献   

16.
鲁华 《家庭护士》2009,7(11):987-987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全身性疾患,好发于大、中型动脉,如腹主动脉下段、髂动脉和腘动脉等处.其主要症状是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和肢体远端的溃疡或坏疽,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我院2000年5月-2007年5月对35例病人施行主动脉-双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小板膜糖蛋白在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不同部位和不同严重程度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80例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分别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CD61、CD41a、CD42b、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黏附、聚集试验,根据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踝肱指数(ABI)检查区分不同部位和严重程度,并比较其差异。结果:2型糖尿病ASO患者髂股动脉端狭窄闭塞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较腘动脉以下闭塞患者明显升高,CD62p、CD63与ABI无相关性。结论:检测血小板膜糖蛋白对于判断2型糖尿病病变部位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刘峰  刘卫 《齐鲁护理杂志》2002,8(3):174-175
动脉硬化闭塞症 (ASO)是一种全身性动脉性疾病 ,是由于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物质不断扩大和继发性血栓形成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而造成肢体急、慢性缺血的一组临床证候群。近年 ,ASO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 ,好发于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动脉等处。1994年 2月至 2 0 0 1年 9月我们共收治ASO 18例 ,均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 13例 ,女 5例 ,37~6 9岁 ,平均 5 8岁 ,均有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其中 2例出现足趾干性坏疽 ,5例合并冠心病 ;血糖均正常 ,所有患者均…  相似文献   

19.
主髂动脉闭塞症是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以经典的外科旁路术为代表的外科手术治疗及近年兴起的介入治疗。随着介入技术的不断进步及经验的积累,介入治疗的应用越来越多,对于复杂的主髂动脉闭塞症的治疗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介入与手术杂交手术等各种新技术的发展,给主髂动脉闭塞症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介入治疗现已成为治疗主髂动脉闭塞症的首选治疗方案。本文对AIOD介入治疗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47岁。以“双下肢间歇性跛行1年,加重伴下肢凉麻、疼痛1个月”入院,1年前人北京军区总医院后行双下肢CT血管造影(CTA)检查示:平肾动脉腹主动脉闭塞,拟行腹主动脉双髂动脉搭桥术,因腹主动脉下端钙化明显无法阻断肾下腹主动脉,病情未控制。今因双下肢凉麻、疼痛再次就诊于我院,诊断为平肾动脉腹主动脉闭塞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