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辅助化放疗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位直肠癌是大肠癌中最好发、最难治、疗效最差的一类。随着手术技术和手术器械的发展,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比例不断提高。但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保留肌门括约肌的手术仍是目前外科治疗的难点,施行新辅助化、放疗(术前放疗)后再行经腹直肠癌切除是保肛手术的最有效措施。我院2002年3月至2006年4月对21例局部进展期低位直肠癌患者先行新辅助化放疗后再行经腹直肌癌切除和经肛门结肠肛管吻合的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手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低位直肠癌是大肠癌中最好发、最难治、疗效最差的一类。随着手术技术和手术器械的发展,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比例不断提高。但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保留肛门括约肌的手术仍是目前外科治疗的难点,施行新辅助化、放疗(术前放疗)后再行经腹直肠癌切除是保肛手术的最有效措施。我院2002年3月至2006年4月对21例局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病理分期对新辅助治疗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我院接受新辅助治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52例中晚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生存状况。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各亚组3年无病生存率(DFS),并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全部患者的3年DFS为84.3%。T、N分期、淋巴结转移率、局部浸润因素、术前CEA、CA19-9水平的各亚组之间的3年DF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分期、淋巴结转移率、局部浸润因素和术前CEA水平是影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仍然推荐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分期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其中N分期、淋巴结转移率、局部浸润因素是其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3.0T多模态MRI用于术前评估直肠癌T分期及新辅助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直肠癌患者多模态MRI资料,包括T1WI、T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对比增强MRI(DCE-MRI)、体素内不相干运动DWI(IVIM-DWI),观察各序列评估直肠癌T分期及新辅助治疗效果的价值。结果 T1WI、T2WI/DWI、DCE-MRI、IVIM-DWI判断T1~T2期和T3~T4期直肠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CE-MRI和IVIM-DWI的诊断效能高于T1WI及T2WI/DWI(P均<0.05)。DCE-MRI与IVIM-DWI联合判断直肠癌T分期与病理学结果的一致性好(Kappa=0.943,P<0.05)。不同T分期直肠癌之间,容积转运常数(Ktrans)、真弥散系数(D)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80例接受新辅助治疗,疗效良好(n=32)与不良(n=48)患者Ktrans、D及AD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辅助治疗(术前化疗联合放疗)中低位直肠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将22例中低住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单纯手术治疗;实验组给予5-Fu化疗加放疗后再手术.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7.2%和30.%,差异显著,P<0.01.前者的5年累积局部复发率为9.1%,明显低于后组的35.0%,P<0.05.而且前组的远期毒副反应部分低于后组.结论:术前新辅助治疗可降低中低住直肠癌患者远期局部复发率,急性期毒副反应可耐受,但远期毒副反应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57例中低位直肠癌术前同步新辅助放疗保肛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术前完善相关检查,进行肠道准备、皮肤准备、放疗的护理,术后加强营养支持、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严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加强不同阶段的健康宣教。结果该组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对新辅助放疗患者术前的护理干预,以及术后的有效护理,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程新辅助治疗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的疗效及对病灶内恶性生物学标志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本院收治的74例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术前进行新辅助治疗,观察组术前进行全程新辅助治疗。比较两组近期抗肿瘤疗效、病灶切除情况,统计两组病灶内生物学标志基因表达情况、药物安全性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R0切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切除病灶的基质金属蛋白酶-11(MMP-11)、Slug相对表达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切除病灶的微管相关肿瘤抑制基因1(MTUS1)、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Runx3、p53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足综合征、恶心、呕吐、腹泻、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存活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总存活率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新辅助治疗可提高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近期疗效及手术R0切除率,抑制癌细胞侵袭,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治疗的国际标准为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对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能否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CR),需要通过术后病理得知,但通过组织学评价pCR无法为术前治疗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目前,关于影像学技术评价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的pCR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在低位直肠癌放疗术后分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经直肠端视式探头对12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常规进行放疗前超声分期,放疗后1周,3,6,12个月经直肠超声评估病灶。结果放疗术后1周经直肠超声检查,对直肠癌病灶T1、T2期有过度分期的现象,而T3期病灶则有过低分期的现象,对T4期的病灶的分期准确率最为一致。随着放疗后时间的推移,病灶周边淋巴结数目增加,T3、T4期病灶复发的增多与淋巴结转移病灶增加的趋势相关。结论经直肠超声分期对直肠癌放疗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但是端视式腔内探头有一定局限性,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3.0T MR DWI评价进展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54例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直肠癌且术前MR分期为T3、T4期;均于新辅助放化疗前及治疗后术前1周接受DWI联合常规MR序列扫描;根据Dworak's肿瘤消退分级标准,其中敏感组(TRG 3~4级)21例(21/54,38.89%)、不敏感组(TRG 0~2级)33例(33/54,61.11%)。测量直肠癌病变区治疗前后长度、厚度及ADC值,计算治疗前后的差值(Δ长度、Δ厚度、ΔACD)及变化率(长度%、厚度%、ACD%)。结果 54例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后病变区较治疗前长度缩短、厚度减低、ADC值升高(P均<0.01)。新辅助放化疗后敏感组ADC值、ΔADC值及ADC%均高于不敏感组(P均<0.05)。结论 新辅助放化疗对进展期直肠癌有效,治疗后病变区ADC值、ΔADC及ADC%指标对疗效有评价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对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治疗疗效的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动态增强磁共振(DCE—MRI)能否在术前判断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疗效,比较常规T2WI与DCE—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的准确性。方法收集术前或术后病理确诊的直肠癌患者40例。其中行术前新辅助治疗者22例,未进行术前新辅助治疗者18例。所有患者均在GE1.5T Twinspeed HD MR扫描仪行盆腔动态增强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2WI压脂、T1WI、DWI,快速三维容积T1加权脂肪抑制成像增强扫描(3DLAVA)。分析动态增强瞌线的各项参数在新辅助治疗前后的变化,观察癌灶曲线上升速率。结果①对未进行术前治疗的直肠癌分期的准确性:DCE—MRI与常规T2WI对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性分别为83-3%和66.7%,对环周切缘阴性判断准确性为88-2%和70.6%。T2WI及DCE—MRI均能发现直径≥2mm的淋巴结。②对新辅助治疗后直肠癌再分期的准确性:DCE—MRI对T、N再分期的准确性可达86.4%:和81.8%,对环周切缘情况判断准确性为100%。而T2WI进行T、N再分期较困难。③治疗前癌灶的曲线上升速率明显高于正常肠管;治疗后达病理完全缓解组原癌灶部略低于下段正常肠管,但是差异不明显;治疗后未达病理完全缓解组癌灶部仍高于下段正常肠管。结论DCE—MRI对术前直肠癌分期的准确性高,并能够准确判断新辅助治疗后痛周切缘情况。癌灶与参照肠管的上升速率比较有助于在术前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MRI(HR-MRI)、DWI序列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直肠癌患者MR资料,辨识TME相关结构,常规序列及其结合HR-MRI、DWI序列分别对直肠癌患者进行TN分期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结合HR-MRI、DWI序列对直肠癌T1-T4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96.43%,85.71%,92.86%及100%;N分期准确率82.14%,灵敏度为87.5%,约登指数0.625,均较常规序列的0.458高,两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值=0.012)。结论 HR-MRI和DWI序列相结合可提高术前T、N分期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locally advanced rectal cancer,LARC)患者新辅助放化疗(neoadjuvant chemoradiotherapy,nCRT)的疗效及预后的临床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335例接受nCRT后并进行根治性手术的LARC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多学科模式下新辅助放化疗联合高压氧序贯治疗对直肠癌患者疗效的临床研究.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于廊坊市人民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7)和观察组(n=63).对照组采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与新辅助放化疗,同时结合高压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分辨MRI (HR-MRI)对直肠癌术前TN分期及手术方式选择的价值。方法 对104例直肠癌患者行直肠高分辨MRI检查,进行T分期和N分期,拟定手术方式,并与病理和最终手术方式对照。结果 104例直肠癌患者中,97例手术方式符合最终手术方案,术式符合率为93.27%(97/104),58例中高位直肠癌拟定术式符合率为98.28%(57/58),46例低位直肠癌拟定术式符合率为86.96%(40/46),拟定术式与实际术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直肠癌MRI表现T分期符合率93.27%(97/104),N分期符合率67.31%(70/104)。结论 直肠高分辨MRI在直肠癌T分期及拟定手术方式准确率高,对术前手术方案制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MRI相控阵线圈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3例经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术前应用MRI体表相控阵线圈检查.将术前MRIT分期结果及淋巴结转移诊断与术后病理组织学对照.结果 43例直肠癌病例术前T分期诊断准确率81.4%.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83.7%.敏感度78.9%,特异度87.5%.转移性淋巴结在T2WI上表现为混杂信号,边缘形态不规则.结论 MRI体表相控阵线圈检查对于直肠癌T分期有着较高的诊断准确率,转移性淋巴结在MRI上具有一定特异性征象,MRI相控阵线圈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TRUS)对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准确性及其与血清癌胚抗原(CEA)的关系。方法 对65例直肠癌患者术前行TRUS检查并进行术前分期,同时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CEA水平,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TRUS对直肠癌术前分期准确率为84.6%,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率为76.9%。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CEA水平与肿瘤浸润肠壁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P〈0.05)。联合应用TRUS和血清CEA水平对直肠癌术前分期准确率明显提高,高达95.4%。结论 TRUS对直肠癌术前分期及淋巴结转移诊断准确率较高;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CEA水平对TRUS术前分期有参考价值;若联合术前血清CEA水平,可提高对直肠癌术前分期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视野T2WI对直肠癌T分期的应用价值以及肿瘤体积与其T分期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搜集经肠镜证实为直肠癌的患者90例,于术前行磁共振常规序列和小视野、薄层T2WI序列扫描,由2名医师同时对其进行T分期,并逐层勾画肿瘤边界,获得每层肿瘤面积,计算并记录肿瘤体积。比较磁共振小视野T2WI对直肠癌T分期与病理T分期的一致性,分析小视野T2WI测得的肿瘤体积与病理T分期的相关性。结果应用小视野T2WI诊断直肠癌T分期与病理T分期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771),诊断准确率为84.44%,其中T1期肿瘤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67%、80.00%、97.65%;T2期分别为88.89%、80.00%、92.31%;T3期分别为86.67%、82.05%、90.20%;T4a期分别为96.67%、95.24%、97.10%。磁共振上测量的肿瘤体积与病理T分期呈中度相关(r=0.657,P0.05)。结论小视野T2WI在直肠癌T分期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术前肿瘤T分期的评估及治疗方案的制订具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经直肠超声(ERUS)和体部线圈MRI对直肠癌T分期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术前未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直肠癌患者,对所有患者均于术前1周行ERUS和MR检查、后行一期手术切除。以术后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ERUS和MRI对直肠癌T分期的诊断效能。结果 31例患者中,术后病理诊断T1期7例,T2期6例,T3期18例。ERUS显示病变累及肠管长度约(28.18±13.30)mm,MRI显示约为(35.58±18.24)m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97,P=0.002),但两种检查所测得病变下缘距肛门距离、病灶厚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ERUS诊断直肠癌T1、T2、T3、T4期的准确率分别为93.55%,93.55%,87.10%和100%,总准确率为93.55%;MRI诊断直肠癌T1、T2、T3、T4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7.10%,70.97%,64.52%和93.55%,总准确率为79.03%;ERUS、MRI诊断的直肠癌各期以及总准确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ERUS和MRI均为直肠癌术前分期诊断的可靠检查方法,ERUS对于T分期的准确性稍高于MR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