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细胞色素C、caspase-8及caspase-9在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细胞色素C(Cyt C)及凋亡相关因子caspase-8和caspase-9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探讨线粒体凋亡途径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关系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对45例原发性肝癌及30例正常肝组织中Cyt C、caspase-8和caspase-9 mRNA进行了检测.结果 Cyt C、caspase-8在正常组与肝癌组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33%(19/30)、88.36%(38/44)和60.00%(18/30)、84.10%(37/44),均呈升高趋势,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spase-9基因在正常组及肝癌组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0.00%(24/30)和75.00%(33/44),均呈高表达,两组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癌组caspase-8及caspase-9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等因素无关.肝癌组Cyt C阳性率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及远处转移等因素无关;但随着分化程度的升高,阳性表达率也逐渐升高,高、中和低分化者阳性率分别为100%(7/7)、91.18%(31/34)和25%(1/4),高、中分化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中分化与低分化者相比,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肝癌组织中凋亡基因Cyt C、caspase-8、caspase-9的高表达表明,线粒体内源性凋亡途径在原发性肝癌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肿瘤分化程度越好,CytC表达率也越高,提示Cyt C表达程度有可能成为判断肝癌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并成为通过内源性凋亡途径靶向治疗的主要靶点.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兔肝脏VX2肿瘤射频消融(RFA)治疗术后残余瘤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8(caspase-8)表达变化的意义.方法 超声引导下将VX2肿瘤细胞接种于23只新西兰白兔肝脏内,行RFA治疗,人为造成肿瘤组织残余,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治疗后残癌组织中caspase-8的表达情况.结果 RFA术前caspase-8在兔肝VX2肿瘤组织中呈低表达,为(9.4±2.3)%,治疗后即刻组残存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2.6±2.9)%;治疗1周后caspase-8于残存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5.8±12.8)%;治疗2周后的阳性表达率为(76.7±15.5)%.治疗后4周组的阳性表达率为(96.6±18.3)%.结论 RFA可诱导兔肝VX2肿瘤残余瘤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凋亡,从而起到进一步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Rho相关卷曲螺旋形成蛋白激酶1(ROCK-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测定200例结直肠癌及其癌旁组织ROCK1表达及其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不同组织ROCK1阳性表达率及其mRNA相对表达量,并分析结直肠癌组织ROCK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织ROCK1阳性表达率、ROCK1 mRNA表达分别为70.00%、(0.935±0.253)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8.00%、(0.234±0.128),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直径、分化程度结直肠癌患者ROCK1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不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患者ROCK1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ROCK1高表达,且ROCK1表达与结直肠癌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富含AT序列特异性结合蛋白2(SATB2)在结直肠癌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检测108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SATB2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癌组织SATB2表达阳性率为53.70%(58/108),低于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的85.19%(92/108)(P<0.01);浸润深度T3~4、TNM Ⅲ~Ⅳ期、合并淋巴结转移、合并远处转移患者SATB2阳性表达率低于浸润深度T1~2、TNM 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患者,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性别、年龄、肿块大小SATB2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SATB2阳性组,2年生存率为60.34%(35/58),低于SATB2阴性组的80.0%(40/50),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低SATB2表达与患者2年生存率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SATB2表达是影响患者2年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低SATB2表达在结直肠癌发生、浸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中起重要作用,且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胞分化抑制因子1(Id1)和HtrA1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卵巢上皮癌组织(其中化疗敏感、耐药各20例)、10例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Id1和HtrA1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与卵巢上皮癌临床病理参数关系。结果 Id1和HtrA1在卵巢上皮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5%和22.5%,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阳性表达率(均为4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7、4.372,P〈0.05);与正常卵巢组织(30.0%和6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5、5.357,P〈0.05)。Id1和HtrA1在卵巢上皮癌耐药组中的阳性率为95.0%和5.0%,与敏感组(60.0%和40.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4、14.824,P〈0.05)。卵巢癌病人术前CA125水平、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均与Id1和HtrA1的表达密切相关(χ2=4.215~10.753,P〈0.05)。卵巢上皮癌组织中Id1和HtrA1的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186,P〉0.05)。结论 Id1和HtrA1与卵巢上皮癌形成可能有关,且Id1高表达和HtrA1低表达与卵巢上皮癌的化疗耐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 Apaf-1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Caspase-3及Ki-67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大肠癌(肠癌组)、腺瘤(腺瘤组)及正常黏膜组织(正常组)标本,每组各100例,免疫组化 SP 染色方法检测 Apaf-1表达,并分析其与Caspase-3、Ki-67相关性。结果肠癌组、腺瘤组及正常组中,Apaf-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9.00%、88.00%、95.00%;Caspase-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00%、83.00%、91.00%,肠癌组中 Apaf-1、Caspase-3阳性率低于腺瘤组及正常组(P <0.05);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00%、26.00%、8.00%,肠癌组中Ki-67阳性率高于腺瘤组及正常组(P<0.05)。Apaf-1与Caspase-3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345,P <0.01),与Ki-67阳性表达呈负相关(r=-0.361,P <0.01)。结论 Apaf-1、Caspase-3、Ki-67均参与了大肠癌的发展过程,推测大肠癌患者 Apaf-1受到抑制,进而Caspase-3活化减少,肿瘤细胞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组织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9和凋亡抑制蛋白因子(Livin)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65例甲状腺癌组织和4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aspase-9、Livin表达情况,分别比较Caspase-9、Livin在两种不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分析Livin、Caspase-9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分析Livin、Caspase-9在甲状腺癌组织表达的相关因素。结果 Livin、Caspase-9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细胞质内,表现为小片状分布的棕黄色或黄褐色颗粒;甲状腺癌组织中Caspase-9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χ2=38.149,P=0.000),Livin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χ2=43.161,P=0.000);Livin、Caspase-9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肿瘤的大小、病理类型无关(P0.05),而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和包膜浸润有关(P0.05);Livin、Caspase-9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346,P0.05)。结论甲状腺癌组织中Caspase-9表达下调,Livin表达升高,二者的异常表达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Livin、Caspase-9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甲状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神经前体细胞发育下调表达蛋白(NEDD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EDD9在92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NEDD9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NEDD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阳性68例,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阳性12例,差异有显著性(χ2=65.35,P〈0.01);NEDD9在结直肠癌组织表达与TNM分期及其中的pT、pN、pM有关(χ2=3.960-11.476,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NEDD9高表达病人5年总生存率低于35%,NEDD9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25)。结论 NEDD9与结直肠癌的侵袭与转移密切相关,NEDD9高表达有可能成为判断结直肠癌病人预后的一个标记物,并为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高尔基糖蛋白.73(GP73)在大肠癌及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的意义及在大肠癌诊断上的应用前景。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30例正常大肠组织、43例大肠癌组织中GP7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GP73蛋白在正常大肠组织及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3%、48.84%;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JP〉O.05)。结论GP73在大肠癌组织和正常大肠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在正常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组织,在癌组织中,分化越差表达越低,GP73低表达可能与大肠癌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Dpr2及Nodal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qRT-PCR检测结直肠癌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Dpr2 mRNA、Nodal 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 Dpr2及 Nodal蛋白的表达。生存率统计采用 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比较采用 Log-Rank检验,预后分析采用 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结直肠癌组织中 Dpr2 mRNA的表达低于对应的癌旁组织(0.0015±0.008 vs.0.004±0.0004,P<0.000),Nodal mRNA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0.0091±0.0014 vs.0.0048±0.0014,P<0.000)。相对于癌旁正常组织而言,结直肠癌组织中Dpr2蛋白的表达降低(P=0.001),而Nodal蛋白表达则增加(P<0.001)。同时,结直肠癌中Dpr2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位置、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及TNM分期无关,结直肠癌中Nodal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相关(P<0.05),而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经生存分析及 Cox 风险模型显示,Dpr2及Nodal是结直肠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Dpr2/Nodal通路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肿瘤形成及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及大肠腺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差异,探讨端粒酶激活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端粒重复片段扩增方法研究了37例大肠癌、50例大肠腺瘤、2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1)端粒酶活性检出率在大肠癌组织、大肠腺瘤组织分别为86.5%、20.0%,而正常大肠组织中无表达,癌组织中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织(P<0.001).(2)端粒酶活性与大肠癌的病理分化程度、病理分期、肿瘤大小、部位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呈高表达,端粒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希望成为大肠癌诊断和治疗的理想标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及大肠腺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的差异,探讨端粒酶激活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端粒重复片段扩增方法研究了37例大肠癌、50例大肠腺瘤、20例正常大肠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1)端粒酶活性检出率在大肠癌组织、大肠腺瘤组织分别为86.5%、20.0%,而正常大肠组织中无表达,癌组织中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织(P〈0.001)。(2)端粒酶活性与大肠癌的病理分化程度、病理分期、肿瘤大小、部位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呈高表达,端粒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希望成为大肠癌诊断和治疗的理想标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7月354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收集术前白蛋白及有关临床病理资料。卡方检验分析术前低白蛋白血症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Cox多因素风险模型分析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对结直肠癌术后生存的独立影响。结果:卡方检验显示术前低白蛋白血症与年龄(P=0.000)、部位(P=0.02)相关。Cox多因素回归模型显示术前低白蛋白血症是影响术后总生存的独立不利因素(HR=1.88;95%CI=1.27~2.77;P=0.002)。结论:结直肠癌术前低白蛋白血症在年龄大于60岁、右半结肠癌者多见,并在结直肠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需要在临床中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的生物标记物HER-2、EGFR和Ki-67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244例结直肠癌中HER-2、EGFR和Ki-67的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这些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EGFR蛋白阳性表达率是31.5%,其中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6.4% vs.19.7%,P=0.011),有远处转移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远处转移组(45% vs.28.9%,P=0.045);HER-2蛋白阳性表达率是50.8%,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4.9% vs.40.8%,P=0.046);Ki-67蛋白阳性表达率是89.7%,有淋巴结转移者比无淋巴结转移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92.5% vs.83.1%,P=0.028),肿瘤大体类型中,隆起型、溃疡型和浸润型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9.4%、92.5%和77.8%,其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3).HER-2阳性率在EGFR阳性组(67.5%)高于在EGFR阴性组(43.1%),HER-2和EGFR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227,P<0.001).结论 HER-2、EGFR和Ki-67的表达水平增高与结直肠癌患者转移增强和预后较差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结直肠肿瘤中Bcl-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取42例结直肠腺癌、1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以免疫组化方法(S-P法)检测其中Bcl-2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结直肠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Bcl-2、Survivin在正常组织和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和Survivin与大肠癌分级有关(P< 0.05),但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腺癌组织中Bcl-2和Survivin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对大肠癌及腺瘤进行Bcl-2和Survivin基因检测有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Abelson相关基因(Arg)和皮层蛋白(Cortactin)在人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80例大肠腺癌组织、30例大肠腺瘤组织及30例癌旁结肠组织中Arg和Cortactin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结果 Arg和Cortactin阳性表达在大肠腺癌组织中为70%和67.5%,均显著性高于癌旁结肠组织(0和0)和大肠腺瘤组织(0和0)。Arg和Cortactin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Dukes分期均显著相关(P<0.05);Arg和Cortactin高表达生存期低(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P>0.05);Arg和Cortactin在大癌组织中表达有相关性(P<0.01)。结论 Arg和Cortactin可能参与了肿瘤生长和发展的共同通道,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bFGF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bFGF在肿瘤血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结直肠腺癌组织、25例结直肠腺瘤组织和40例正常对照组织中bFGF、CD34的表达,以图象分析软件进行半定量测定。结果:以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在癌症组、腺瘤组、正常对照组间呈递减改变。bFGF在癌症组中阳性率为90%(36/40);在腺瘤组中阳性率为76%(19/25);在正常对照组中阳性率为7.5%(3/40)。CD34在三组中均100%表达阳性。bFGF的平均积分光密度癌症组比腺瘤组和正常对照组高(0.260 2±0.066 34vs0.163 5±0.045 76vs0.081 3±0.022 70,F=90.782, P<0.01),CD34的平均积分光密度癌症组比腺瘤组和正常对照组高(0.258 4±0.07325vs 0.164 8±0.048 33 vs 0.083 4±0.016 23,F=89.224, P<0.01),bFGF和CD34在癌症组织、腺瘤组织中均呈两两相关。bFGF和CD34的表达在癌症组、腺瘤组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1和0.840。结论:结直肠腺癌组织中bFGF表达增多对肿瘤血管生成起促进作用。关键词:bFGF、CD34;结直肠腺癌 相似文献
20.
Zhenqian Wu Xiaodong Han Jun Yan Ye PanJianfeng Gong Jianzhong DiZhe Cheng Zhiming JinZhigang Wang Qi Zheng Yu Wang 《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2012
The expression of chemokine receptor CXCR3 has been associated with tumor dissemination and poor prognosi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However, it is still unclear whether CXCR3 can be used as an independent molecular marker for predicting the prognosis of colonrectal carcinoma (CRC) patients. In this study, we found that the relative level of CXCR3 mRNA expression in primary colorectal cancer tissu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orresponding non-tumor colon tissues. CXCR3 protein expression was also detected in 98 of 112 primary CRC patients. Thus, CXCR3 might play a vital role in the progress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By analyzing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linicopathological factors of patients and expression of CXCR3 protein, we showed that high level of CXCR3 protein expression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umor differentiation, tumor size, lymph node metastasis, distant metastasis, and Dukes’ classification, but not with other factors of CRC patients including gender, age, tumor location and tumor invasion. Furthermore, patients with high CXCR3 expression showed poorer overall survival than those with low CXCR3 expression. Univariate and multivariat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status of CXCR3 protein expression might be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marker for CRC patients. Therefore, CXCR3 is an indicator of a poor prognosis and a promising target for cancer therapy in colorectal cancer.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