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5月~2006年5月,我们应用透明胶带保护安瓿上的字迹,经临床观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护士是发生锐器伤的高危人群,其发生原因中玻璃伤占32.4%,居第2位,而玻璃伤又多因掰安瓿所致。利用茂菲氏滴管制成简易安瓿折断器,经3年的临床应用,有效避免了护士玻璃划伤。现将简易安瓿折断器的制作及使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验塑料安瓿开启操作的便利性以及识别药品的方便性;了解护理人员对两种材质包装安瓿的接受程度;调查护士临床工作中发生的与安瓿使用相关的职业伤害情况。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结合问卷调查。选择31名护士分别开启玻璃安瓿和塑料安瓿各10个,比较塑料安瓿和玻璃安瓿在开启时间、安瓿开启的破损率、护士识别药品所花费时间和药品识别正确率等方面的差异;以问卷调查法调查170名护士对两种材质安瓿的接受程度及在临床工作中所发生的与安瓿使用相关的职业伤害情况。结果开启塑料安瓿用时明显少于玻璃安瓿[(20.10±3.50)s比(40.25±11.24)s;t=10.35,P〈0.01],但两者在辨认安瓿的用时和准确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P〉0.05)。有97.6%的护士更倾向于使用塑料安瓿,99.4%的护士认为使用塑料安瓿可减少手的割破伤,72.4%的护士认为塑料安瓿在临床能够得到全面推广。结论塑料安瓿比玻璃安瓿使用便利,可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有效预防玻璃割破伤,有利于护士职业防护,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玻璃微粒的污染及几种安瓿切割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一次性输液器的使用和护理人员无菌操作技术的提高、静脉输液器的污染环节已逐步减少。然而,对于玻璃安瓿所造成的玻璃微粒污染却一直未能引起临床医护人员的普遍重视。1976年日本山冈等人报道:将每毫升内含352毫克玻璃微粒的生理盐  相似文献   

5.
田顺亮  张黎黎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1):1043-1043
为了节省医护人员打开安瓿的时间,避免职业伤害,防止玻璃碎片的污染,并保证对断开装置进行消毒的方便,我们设计制作了一种简易安瓿断开装置。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临床中掰安瓿的小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美光  张玮陈冰 《现代护理》2006,12(13):1213-1213
张美光张玮陈冰临床操作中经常需要掰取玻璃安瓿来配制药液,从而使病人达到治疗目的。目前厂家提供的安瓿,其颈、体之间多有一环形凹痕,应用时仅需以双手手指分别持住安瓿体部和颈部末段,而后将安瓿轻轻屈折,便可使安瓿折段。如安瓿无上述凹痕,则可使砂轮在安瓿颈部划一道环形锯痕,用70%乙醇棉签擦拭锯痕后用手指屈折安瓿,使其折断[1],随后按照无菌原则抽取药液。但在临床操作过程中笔者发现,医护操作者的食指远端指间关节常常因在掰取安瓿时,被脱落的玻璃的细小碎碴划伤,从而引起出血,造成血液污染及医院内感染。笔者对此进行反复探索,总结…  相似文献   

7.
邓娇燕 《全科护理》2012,10(22):2108-2108
临床工作中,操作者掰安瓿时均会取一块纱布包住头部再掰开,以防手被割破。2011年9月笔者采用一种简易掰安瓿方法,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取一支10mL生理盐水聚乙烯包装瓶,剪去一端的1/4,留取另一端的3/4;消毒聚乙烯包装瓶腹部待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临床观察,我们发明了一种玻璃安瓿开瓶器,在应用过程中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两种简易掰玻璃安瓿方法的差异。方法:将我院各科室护士随机分为莫菲滴管组和安瓿助断器盒组,莫菲滴管组的护士为236人,安瓿助断器盒组的护士为223人,对两种方法发生输液微粒数及护士发生锐器伤数进行比较。结果:安瓿助断器盒组的输液微粒数为(10.3±4.6)个/ml,护士发生锐器伤次数为(3.4±2.4)次/人;莫菲滴管组的输液微粒数为(19.2±4.4)个/ml,护士发生锐器伤次数为(7.8±2.4)次/人。安瓿助断器盒组输液微粒数和护士发生锐器伤次数与莫菲滴管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安瓿助断器盒利用杠杆的物理原理,既省力,又避免了护士手割伤,还减少了不溶性微粒产生的机会,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此项操作简单,器具使用方便,体积小,便于携带,且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利于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杨美华  刘红 《护理研究》2008,22(17):1579-1579
护士是发生锐器伤的高危人群,其发生原因中玻璃伤占32.4%,居第2位[1],而玻璃伤又多因掰安瓿所致[2].利用茂菲氏滴管制成简易安瓿折断器,经3年的临床应用,有效避免了护士玻璃划伤.现将简易安瓿折断器的制作及使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用的针剂一般都用密闭的玻璃安瓿装。护士配药过程中,由于玻璃安瓿制作工艺上的缺陷及护士掰玻璃安瓿的方式不当致玻璃碎片增加,导致药品资源的浪费及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危害增加。现将掰玻璃安瓿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98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为206例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对其8例术后脱位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206例,其中术后发生脱位8例,男4例,女4例,65~93岁.近期脱位5例,其中1例93岁,1例为术后转至病房过程中脱位.远期脱位3例,2例有再次髋关节外伤史,1例有脑梗死病史.均突然发生髋关节活动性疼痛,关节运动受限,下肢缩短畸形,经X线摄片证实.8例患者均在脱位后均给以麻醉下闭合复位,下肢皮牵引6周获得稳定.  相似文献   

13.
刘富秋  于彦 《现代护理》2006,12(4):324-324
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在折断安瓿时,划破右手指皮肤的现象时有发生。2003年至今,笔者在折断安瓿时,垫用一次性注射器的塑料包装袋,避免了划破右手指的现象,提高了安全性,且简便易行,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在临床工作中,锯玻璃安瓿是一件非常烦琐的工作,尤其是为患者配制大量药液时,需要往一套输液瓶中加入安瓿制剂的药物多支,一个一个锯开安瓿,浪费时间,使药液配制速度减慢,患者的治疗就不能按时进行,尤其是老年人输液速度不能过快,如果治疗过晚不仅会影响到患者中午的进食,甚至因患者的不理解而产生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探索出一种快速锯多支玻璃安瓿的方法,现介绍如  相似文献   

15.
根据《麻醉药品管理法》的有关规定,重复使用的麻醉药品:如芬太尼注射液,要求凭空安瓿及医生的处方,并查对使用药品的生产批号,与之相符的,才给予发药。我科所备的芬太尼止痛剂基数规格统一为0.1mg/支,共60支。为整齐美观及便于交接班清点,在固定的6个芬太尼避光塑料盒外标上醒目的药品名称、批号及失效期,已使用和未使用的芬太尼均按顺序集中放进这6个盒子内,收纳在保险柜。  相似文献   

16.
安瓿药物抽吸中的误操作与玻璃微粒污染的关系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相似文献   

17.
护士是置身于特殊职业环境的特殊职业群体,与病人接触密切,既担负技术工作,又从事一定的体力劳动。但护士对职业中的危害及潜在的危害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为提高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并加强自我防护,现就本院收治1例玻璃安瓿碎裂致肌  相似文献   

18.
在常规情况下,打开安瓿抽取药物,一般常规消毒砂轮,瓶颈,用砂轮刻划后,掰开安瓿,既繁琐又容易刺破操作者的手指,尤其是5 ml以上的大安瓿.为此,我们设计制造了一种安瓿开启器,用他操作,可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达到安全、省力、实用、易操作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吸痰操作规程中要求,暂停吸痰时,连接吸痰器橡胶管的玻璃接管,应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后置消毒液瓶或试管内备用。实际操作中发现,放置在消毒液瓶或试管中不够稳定,经常脱出掉在地上而造成污染或摔碎,影响正常使用及造成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我科用5 m l一次性注射器针筒来放置和保护吸痰器的玻璃接管,效果好,现将使用方法介绍如下。1材料与方法取5 m l一次性注射器1支,去掉针头、活塞部分,将空筒用胶布固定在病床床头上方近吸痰器侧,乳头端朝下。每次吸痰后分离吸痰管,将连接吸痰器橡校管的玻璃接管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后,插注射器空筒内即可…  相似文献   

20.
张美光  张玮吕琨 《现代护理》2006,12(14):1319-1319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常常遵照医嘱进行配置药液,然后再进行静脉输入。在配置药液前,护士需严格按照“三查七对”将床号、姓名、加入药品名称、剂量等有关信息用蓝黑色钢笔填写于独立液体瓶的标签空白处,以便静脉输液操作中、后的查对。但在实际操作中,时常因为书写错误或其它原因而需进行涂改或用新标签进行粘贴,为此在紧急情况下易导致混乱并浪费时间留下隐患。在临床实践中,笔者找到一种简易去除液体瓶上书写字迹的方法,并在石药集团、三九益民制药、中国大冢等公司生产的液体瓶出厂所粘贴标签上实验,均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