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莉芬 《右江医学》2003,31(2):176-176
我院门诊注射室从 1995年以来 ,对日平均 5 0人次的采血 ,应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 ,安全快捷 ,操作方便简单 ,成功率高 ,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1.材料 采用 7号一次性静脉采血针 :双针头 ,末端有一密封橡皮套 ,无菌、无毒、无热原、EO灭菌。标有 5ml刻度的无菌真空采血管。2 .操作方法 ①穿刺部位 :成人取肘关节部位的头静脉、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或桡静脉等较粗直且弹性好的血管 ;幼儿取肘关节的大血管或下肢大隐静脉。②选取血管后 ,按静脉输液常规消毒 ,扎止血带 ,右手持采血针沿静脉方向呈2 0°角刺入血管 ,左…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5号半头皮针接注射器及真空采血器进行婴儿头皮静脉采血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2月份116例门诊采血的婴儿进行A、B分组。A组采用5号半头皮针接注射器采血,B组采用真空采血器采血。结果 A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为95%,B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为74%。结论采用5号半头皮针接注射器进行婴儿头皮静脉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真空采血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近二年我们医院儿科对新生儿采血部位和方法进行了改良,一共68例,一次成功率达96%以上。具体方法:取5号或SK头皮针,在无菌条件下剪去远端,留近端约70厘米接针头。系血部位取大隐静脉。此静脉易固定、易穿刺。如果新生儿需静脉点滴采用此方法易固定。接5毫升无菌空注射器抽血。此方法具有如下优点:()成功率高,提高了儿科护士工作效果。2)痛苦小,家长易接受。(3)系血后可以直接用静脉点滴,减少了对其它血管的破坏,70厘米胶管有利于固定外头。如果是单纯采血可将头皮计胶管留到25厘米更有利于抽血。传统采血方法的缺点:()…  相似文献   

4.
患儿做生化检查时 ,均须静脉抽血 ,但新生儿及婴幼儿血管较细、弹性较差及不能很好的配合等原因 ,采血比较困难。我院 1 997年 5月至 2 0 0 0年 1 1月 ,对 4 8例新生儿及婴幼儿采用头皮静脉采血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 资料 本组采用头皮静脉采血 4 8例 ,年龄在 3天至3岁 ,男 2 8例 ,女 2 2例 ,1次成功 4 6例 ,2次成功 1例 ,失败 1例。2 操作用物及方法2 .1  用物 将 5号半头皮穿刺针取其 (4~ 5 )cm长 ,将针柄接好 ,浸泡于 75 %酒精中备用 ,使用前用 0 .9%无菌盐水冲洗后即可进行静脉穿刺采血。2 .2   方法 认真选择头皮静脉 ,…  相似文献   

5.
杨春霞  刘金凤 《吉林医学》2013,34(11):2181-2182
目的:对两种真空静脉采血方法进行比较,提高临床静脉采血效果。方法:将220例需静脉采血患者按采血日期随机分为两组,单日期为观察组122例,双日期为对照组98例。观察组采取先用无菌敷贴固定针头再采血,拔针时先慢后快拔针的采血方法;对照组采取只用右手无名指固定针头,拔针时快速拔出采血针的采血方法。结果:观察组采血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而针头脱出、穿刺部位疼痛、皮下淤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先用无菌敷贴固定针头再采血,拔针时先慢后快拔针的采血方法,可有效减少针头脱出、患者穿刺部位疼痛和皮下淤血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应用头皮针进行小儿静脉采血10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8月~2004年10月,我们应用头皮针进行小儿静脉采血100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小儿静脉采血1000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患儿年龄在6个月以内31例,6个月~1岁173例,1~2岁249例,3~6岁311例,7~13岁236例,采血量2~5m l。分别在头皮、手背、足踝处进行采血。2方法2.1器材10m l注射器1具、5号头皮针1个。另备皮肤消毒剂、止血带、无菌棉签及试管。2.2选择血管(采血部位)根据患儿的年龄大小、静脉血管显现情况以及配合程度来选择。一般情况下,1岁以内小儿选择头皮静脉,1~2岁小儿选择内踝静脉,3~13岁小儿选择手背静脉即可。2.3采…  相似文献   

7.
不同采血方式采集的血细胞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细胞标本的采集方法据采血部位不同而分为静脉采血法和毛细血管采血法。一般要求用静脉采血法。因为静脉采血不易受取血部位的皮肤、环境温度的影响。但是对于少数取静脉血有困难的患者,如婴儿、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或需频繁采血进行检查的病例,就要采用毛细血管采血法。虽然静脉采血法与毛细血管法的测定结果有差别,但是采集指血更易被患者接受。因此在某些基层医院仍然沿用毛细血管采血法。本文就此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股静脉斜穿刺采血和股静脉直穿刺采血对新生儿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将580例需取血进行化验的刚出生患儿和1个月以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使用股静脉斜穿刺术和直穿刺术采血,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股静脉斜穿刺采血时患儿面部表情,哭声,口周、鼻根皮肤颜色,采血侧下肢皮肤颜色与股静脉直穿刺采血,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穿刺1次采血成功率97%,穿刺操作时间5分钟,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8%,标本溶血率4%.直穿刺1次采血成功率为77.7%,穿刺操作时间为10分钟;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为20%,标本溶血率11%.结论新生儿股静脉斜穿刺采血比股静脉直穿刺采血对患儿机体影响小,患儿痛苦轻,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不易发生意外,应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9.
黄艳益 《右江医学》2001,29(6):538-538
婴幼儿采血通常选择股静脉、颈外静脉 ,操作难度大 ,技术要求高 ,且股静脉穿刺易出现瘀斑、血肿 ,颈外静脉穿刺易发生神经反射性呼吸暂停。 2 0 0 0年 1月至 12月 ,我院对 2岁以下的婴幼儿试用头皮针经前额静脉、颞浅静脉、耳后静脉采血共 6 87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6 87例中 ,男性 32 5例 ,女性 36 2例 ,日龄2~ 70 0天 ,采血量为 1~ 5ml,其中经前额静脉采血 2 2 6例 ,颞浅静脉采血 2 0 7例 ,耳后静脉采血 2 5 4例。采血做电解质检测 42 1例 ,肝功能 143例 ,免疫学检查 5 2例 ,血培养 18例 ,其它 5 …  相似文献   

10.
叶丹玲 《中外医疗》2014,(12):93-94
目的:探讨婴幼儿静脉采血穿刺技巧,提高婴幼儿静脉采血一针见血成功率,减少患儿及家属的身心痛苦。方法选取该院需要进行静脉采血的患儿2000例,根据采血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00例,研究组患儿采用真空负压的方式进行取血,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直接穿刺的方式取血。对2000例患儿的穿刺成功率进行了统计总结。结果对照组患儿首次取血成功人数为872例,成功率为87.2%;研究组患儿首次取血成功人数为989例,成功率为98.9%;两分组在首次取血成功率的比较上,真空负压组优于传统方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空负压静脉穿刺采血法是一种既安全可靠又方便易行的采血技术,家长易接受,临床应用上首次穿刺成功率优于传统静脉采血的方式,适合在临床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11.
吸毒是艾滋病病毒(HIV)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来我院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就诊的吸毒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需要采血化验.采血是疾病诊断治疗中一项基本操作,由于长期吸毒,饮食不规律,多数吸毒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抵抗力低下,如用一般采血方法选择血管,穿刺时易刺破血管,针头进入血管经常抽不出血,或抽出血量有限,成功率低.护士能否熟练掌握静脉采血技术,合理选择采血部位为吸毒人员一次采血成功,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满意度,保障临床治疗.对此护士应果断选择股静脉或颈外静脉穿刺采血,以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常规静脉采血,进针方向与血流方向一致,在静脉管腔较大的情况下,取血针的刺入对血流影响不明显.如果穿刺的是小静脉,血流就会被取血穿刺针阻滞,针头部位就没有血流或血流不畅,不容易取出来.小静脉逆行穿刺采血是针头指向远心端,针头迎着血流穿刺,针体阻止血液回流,恰好使针头部位血流充盈,更有利于取血.近3年来,我们采用此方法与常规进行比较,采血成功率明显提高,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宁克颖  武治国  张文生 《安徽医学》2013,34(11):1643-1646
目的探讨婴幼儿不同部位静脉采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360例行静脉采血婴幼儿的临床资料,比较不同年龄及采血部位的穿刺成功率、血标本合格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婴儿股静脉穿刺成功率最高,大隐静脉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幼儿以大隐静脉采血和按压时间最短、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程度最低。结论静脉采血建议婴儿选择股静脉,幼儿选择大隐静脉,但仍需因人而异,根据实际情况和采血量灵活掌握。  相似文献   

14.
自动定量静脉采血技术是临床常用的一项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掌握正确的静脉采血方法可以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也能够有效减少漏渗血、皮下淤血等常见问题,提高体检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笔者在体检工作中发现护士在采血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常见问题,探讨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体检中心2011年5月-2013年11月共有38 560名体检者采血,均采用真空负压静脉采血,使用7号一次性静脉采血针及标有刻度的无菌真空采血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型一次性防菌型中心静脉采血器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50例患者,中心静脉采血采用一次性防菌型中心静脉采血器进行(观察组),外周静脉采血采用一次性真空静脉采血器进行(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化验结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一次性采血成功率达98%,显著优于对照组(84%)(P<0.05);观察组化验结果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血液标本行血培养证实样本中无菌生长;观察组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显著优于对照组(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防菌型中心静脉采血器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冼秋霞  许敏昭 《广西医学》2009,31(1):148-148
静脉采血是协助临床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的重要保证。为了提高婴幼儿静脉采血的成功率,并保证检验数据的可靠性,我科对病房224例婴幼儿,采用注射器接头皮针或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进行静脉穿刺采血,发现用注射器接头皮针采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血液标本质量合格率高,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浅谈小儿股静脉穿刺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梅 《新疆医学》2010,40(6):139-140
股静脉穿刺是小儿一种采血方法,也可用于输液,多用于婴幼儿。 以前,我们多采用四肢静脉及颈静脉采血,由于颈静脉抽血后危险性大,特别是呼吸系统疾患易导致窒息危及生命,四肢静脉采血,由于小儿四肢静脉细,穿刺不易成功,即便成功也常因血流量少,抽出的多是泡沫,或凝固在管内,所取的血量不能满足检验需要,所以股静脉取血可避免以上情况。  相似文献   

18.
真空静脉采血法和输液头皮针接注射器采血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思文  蔡书萍 《四川医学》2010,31(10):1571-1572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的采血方法的效果。方法 100例患者被随机分为真空静脉采血组和头皮针接注射器组,观察一次采血成功率、采血时间、护理人员手及被服污染率以及溶血率等因素。结果两组一次采血成功率、采血时间、护理人员手及被服污染率以及溶血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真空静脉采血针采静脉血可提高采血成功率、缩短采血时间、对护理人员安全性及检测结果准确性高等优点,故临床工作中应用静脉采血针采集血标本,避免用头皮针接注射器采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肘静脉采血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11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5例,采用肘静脉采血;对照组55例,采用股静脉采血,分别记录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标本合格率(无溶血或凝血)、采血时间、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 结果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观察组96.4%,对照组83.6%;标本合格率:观察组98.2%;对照组 87.3%;采血时间:观察组(4.0±1.05)min;对照组(6.2±1.38)min;穿刺部位血肿发生率:观察组3.6%,对照组18.2%; 两组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 新生儿肘静脉采血比股静脉采血一次性成功率高,操作省时、标本合格率高(无溶血及凝血)、穿刺损伤小,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新生儿采血方法,家长易接受.  相似文献   

20.
宋爱珍 《吉林医学》2012,33(17):3777-3778
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结合真空采血器采血在心内科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对50例患者在静脉留置针末端接一次性采血针再接真空采血器进行采血,采血后利用该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结果:除2例患者血标本溶血外,其余标本均为合格标本。结论:静脉留置针结合真空采血管采血有助于及时获取血标本,及时使用药物,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