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32岁.因发热伴烦渴、多尿5天,加重伴皮肤出血2天,于2000年4月24日入院.既往体健.查体:T38.6°C,BP 67.5/45.0mmHg;一般情况好,胸前、腹部散在瘀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眼睑无浮肿,结膜无充血,心肺正常,肝肋缘下2cm,脾肋下未触及,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浮肿.实验室及有关辅助检查:Hb 130g/L,WBC 10×109/L,PLT 91×109/L,血K+3.32mmol/L,Na+134.86mmol/L,Cl-95.66mmol/L,血糖5.3mmol/L,BUN 7.70mmol/L,血Cr 94.40mmol/L,尿蛋白阴性,尿比重1.005~1.010.24小时尿量5 900~9 050ml,肺X线片、心电图均正常.双肾B超:左肾10.6cm×6.0cm×5.1cm,右肾10.9cm×6.1cm×4.8cm,双肾皮质厚1.8cm,结构清晰.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阳性.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治疗经过:经补液、补充电解质及抗病毒治疗,口服双氢克尿塞25mg,3/日,尿量逐渐减少,入院第4天体温降至正常.入院第8天24小时尿量2 900ml,尿比重1.018.入院第12天24小时尿量1 720ml,尿比重1.020.于5月10日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2.
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我们收治一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 男性,65岁。因左侧睾丸无痛性肿块2个月,于1998年5月20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左侧皋丸4.5cm×3.0cm×3.0cm,质硬,表面光滑,轻压痛。B超示:左睾丸4.5cm×2.8cm大小,内部回声不均匀,并可见多处不规则低回声区。血流较左侧明显增强,CT盆腔及腹腔扫描,未发现肿大淋巴结。血常规正常。ESR5mm/h。AFP26.0ng/ml(正常值<50ng/Inl);HCG83.4mIU/L(正常值<120mIU/L);CEA4.0ng/ml(正常值<5.0ng/ml)。胸片示:双肺及纵隔未见转移性病灶。术前诊断:左侧睾丸肿瘤。于1998年5月25日在局麻下行根治性左睾丸切除术。病理检查肉眼所见:左侧睾丸4.5cm×3.0cm×2.5cm,质硬,表面光滑,白膜完整,左侧附睾精索未见异常。切面呈灰白色,鱼肉样。镜下所见:睾丸组织曲细精管萎缩,管壁玻璃样变,其中可见弥漫淋巴细胞浸润,其形态为小裂~无裂淋巴细胞,睾丸鞘膜、精索、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甚少见,国内偶见有报告。我院从1988年4月~1991年7月共收住甲状腺恶性肿瘤174例,其中发现3例为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例1.女性,41岁,以发现颈前肿物2个月,伴颈部压迫感、声嘶,活动时气促等于1988年4月22日入院。体检:脉率104,呼吸34,神志清楚,可平卧,双甲状腺Ⅲ°肿大;右甲状腺可触及肿物约6cm×6cm;左侧约5cm×3cm,界限不清,肿物质硬,稍固定,但可随吞咽上下移动。颈部及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同位素扫描示右叶冷结节,吸碘率正常。T_3 1.8nmol/L,T_4146.9nmol/L。B超示双甲状腺实性占位病  相似文献   

4.
1临床资料 患者,男,46岁,因左侧睾丸肿大7 年,术后2 月伴左颈部包块进行性增大于2005年10月3日入院.患者于2005年7月11日因左侧睾丸进行性增大(14cm×10 cm×7 cm),在当地医院行高位睾丸切除及精索结扎术,术后病理切片经当地医院会诊为精原细胞瘤.术后未行放、化疗,后发现左颈部1枚约2×2cm3包块,进行性增大,无疼痛,当地医院穿刺活检为转移癌(多系精原细胞瘤).体查:发育正常,左侧锁骨上可见6cm×5em大小包块,质硬,活动度差,无压痛,左侧腹股沟可扪及3枚直径1cm质硬肿大淋巴结,右侧腹股沟可扪及1枚直径2cm质硬肿大淋巴结.入院诊断:精原细胞瘤术后颈部转移Ⅳ期.入院后血分析:WBC:7.40×109/L,NEU:9.41×109/L,RBC:5.69×1012/L,HGB:145g/L,PLT:158×109/L,尿分析:UBG:17μmol/L,MS: ,肝功:ALT:48.7U/L,TBIL:9.5μmol/L,AST:49.7U/L,B超:肝、胆、胰、脾、双肾、输尿管、盆腔内未见确切异常,大便正常.入院后行VP-16、顺铂化疗,配合TDP照射左颈部,化疗期间予格拉司琼、胃复安防止恶心呕吐,别嘌呤醇防尿酸生成,化疗1疗程后复查:左颈部包块3×3cm3,左侧腹股沟扪及1枚直径1cm肿大淋巴结,右侧腹股沟肿大淋巴结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63岁,因发现颈前部肿物一月,于1990年4月入院,吞咽时有轻度梗噎感。入院前一年始有时有声音嘶哑,但无进行性加重。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甲状腺弥漫肿大,甲状腺弥漫肿大,左侧增大明显,约5cm×3cm,质中偏硬,表面不光滑,随后吞咽上下活动,无血管杂音。心肺及腹部未发现异常。辅助检查:血WBC3.9×10~9/L,N57%,L40%,Hb117g/L;T.1.98nmol/L,T.104.2pmol/L,B超:双侧甲状腺多发实性结  相似文献   

6.
右位主动脉弓畸形并右纵隔结节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大荣  刘雪梅 《四川医学》2004,25(4):435-435
患者 ,女 ,2 8岁。因刺激性干咳 2年 ,发现右上纵隔肿块 1周入院。无发热、盗汗、咯血、呼吸困难及消瘦。胸片示右上纵隔见鸡蛋大类椭圆形肿块 ,边缘光滑 ,密度均匀。主动脉弓位于右胸 ,肺野未见异常。CT示右上纵隔气管旁见 3.4cm× 2 .8cm× 4 .0cm软组织团块影 ,形态欠规则 ,与血管界线尚清 ,气管受压向左侧偏移。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位于右胸 ,右肺门见肿大淋巴结影。心电图示左房心律。血液学检查示Hb 12 7g/L、WBC 7.4× 10 9/L ,淋巴细胞 0 .2 36 ,球蛋白33.9g/L ,Ca2 + 2 .4 8mmol/L ,ESR 38mm/h ,PPD(- )。于2 0 0 3年 7月 8…  相似文献   

7.
<正>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60岁,农民,因反复发热、乏力、纳差、头痛12d,加重2d于1999年6月15日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入院体查:T35.5C,R20次/分,P110次/分,BP9/0kPa。神清,急性病容,四肢冰凉,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闻及少许湿性罗音,心率110次/分,心房纤颤律,肝脾肋下未及,左侧腹股沟区见一大小约0.2cm×0.2cm焦痂,如火山口样,基底潮红,平坦,双侧腹股沟区可扪及数个花生米样大小肿大淋巴结。双下肢无浮肿,神经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WBC11.6×10~9/L,RBC4.98×10~(12)/L,Hb127g/L,N0.828;血气分析示pH7.457,PCO_24.5kPa,PO_212.1kPa,[HCO_3~-]27.0mmol/L,SaO_297.6%;外斐氏反应示OX_2阳性,OX_(19)阳性;脑脊液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8.
刘旭伟  焦惠贤 《农垦医学》2004,26(5):396-396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65岁,因发现左侧乳房无痛性包块6个月,伴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为主诉,于1998年12月20日入院诊治。查体:左侧乳房外上象限距乳头5era处可触及一包块,包块大小4 cm×3 cm×3cm,活动度差,有深压痛。包块处乳腺皮肤有桔皮样外观,范围6 cm×5cm,累及乳头边缘。同侧腋下可触及多个肿大的淋巴结。常规实验室检查,B超检查及消化道钡餐透视均未发现异常。临床诊断:左乳癌。于1998年12月29日行左乳癌根治术。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65岁。因头晕乏力5月,黑便4月,于1988年4月30日以“胃癌”收住我院肿瘤外科。入院前曾在外院摄胸片发现右肺门有7×9cm大小密度增高阴影与纵隔相连。胃镜检查见胃体后壁小弯侧呈结节状隆起,表面坏死,活检报告为“胃小弯差分化腺癌”。既往史:左侧睾丸肿大已30余年。体检:重度贫血貌,面颈部轻度浮肿。锁骨上淋巴结不肿大,心肺、肝脾无异常发现。左侧睾丸肿大,双侧附睾表面有直径0.7cm大小硬结节。化验:红细胞1.8x10~(12)/L,血红蛋白50g/L,尿β-hCG400IU。胸片示右中上肺野可见巨大密度增高阴影10×12cm大小,侧位片病灶位于前中上纵隔区,考虑为右前中上纵隔区肿瘤。  相似文献   

10.
刘旭伟  焦惠贤  葛璘 《农垦医学》2005,27(3):246-246
1病例资料患者,女,64岁,因右乳房包块增大28年伴疼痛一月入院,患者诉一月前右乳包块约5cm×6cm大小,后肿块迅速增大至15cm×12cm×10cm,伴有疼痛和红肿,于2003年5月13日入我院诊治。查体:体温36.6℃,脉搏71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40/80mmHg。实验室枪查:白细胞6.4×109/L,淋巴细胞0.45,中性细胞0.55。CT示右乳房多囊性占位。专科检查右侧乳房正中可及15cm×12cm×10cm的质硬包块,境界不清,活动度差,有轻度压痛,右乳房腋下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左侧乳房未触及肿块。临床诊断:右乳腺包块性质待查。于2003年5月19日行右乳快速石蜡切片及根治术,术中快速石蜡切片报告为:右乳纤维肉瘤,即行右乳扩大根治术。  相似文献   

11.
粟连秀 《华夏医学》2004,17(3):311-311
1 病例介绍患者男,5 0岁。剑突下胀痛1 0年,加重2年于2 0 0 0年6月1 9日入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剑突下深压痛,肝脾未触及,未触及包块。周围血象:RBC3.84×1 0 1 2 /L ,Hb93g/L,WBC6 . 6×1 0 9/L,中性粒细胞0 .75 ,淋巴细胞0 .2 5。胃镜检查:胃体、胃窦溃疡恶变可能性大。手术见胃底部有一肿块约8cm×6 cm×2 cm,胃窦部肿块约2 cm×2 cm×1 .5 cm,胃窦部、胰腺旁及小肠系膜均见肿大淋巴结。行全胃切除术。病理检查:送检全胃一个,剪开见胃底有一溃疡型肿物,6 cm×5 cm×2 cm,切面灰白色、实性、鱼肉状、质脆;胃窦部见一溃疡…  相似文献   

12.
王阳 《四川医学》2005,26(5):493-493
患者 ,男 ,79岁。因发现右侧阴囊内包块 1年多 ,右膝疼痛 3个多月入院。 1年多前患者无意中发现右侧阴囊内包块 ,约 2cm× 2cm大小 ,质硬 ,无红肿热痛。1年前发现左颈包块 ,大小约 1cm× 1cm ,质硬。行B超示 :右侧阴囊上份实性占位 ,双侧附睾肿大伴钙化。患者于 2 0 0 3年 5月 2 9日入我院行右侧阴囊内包块、腹股沟包块切除术。 2 0 0 3年 6月 6日行左颈部包块切除术。术后病检示 :(右侧阴囊 )恶性间皮瘤伴右腹股沟淋巴结 (1/ 1)转移。左颈部包块 :恶性间皮瘤转移。术后行“健择 0 .8d1,d8及健择 0 .8d1,d8,d15”方案全身化疗 2个周期。住…  相似文献   

13.
患者王某,男,30岁,新疆人,因"反复剑突下隐痛不适6mon”,于1998年10月5日入院治疗.院外B超检查提示:胰腺组织回声强弱不均,胰头上方可见一约6cm×5cm的占位病变,其内可见少许液性暗区.我院胰腺CT检查提示:胰腺组织明显增大,其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强光点,胰头后上方有一约5cm×4cm的肿块,包膜较完整,腔内有少量液性暗区.胰腺后方腹主动脉旁可见一肿大的淋巴结,约2cm×1cm大小.血淀粉酶分别为40 IU/L,56 IU/L(参考值:0~120).入院诊断考虑:①胰腺炎后胰腺假性囊肿.②胰头癌腹腔转移.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胰腺组织增大,质地较硬,表面有多个大小不等的结节,胰腺后方腹主动脉旁的肿大淋巴结约2cm×1cm大小,质硬,剖开后可见干洛样组织.术中冰冻及术后切片示:胰腺慢性增生炎症,送检肿块及淋巴结分别为增生性肉芽肿组织及淋巴结结核.术后给予正规抗结核治疗.随访6mon病人已治愈.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向某,男,40岁,主因"右侧睾丸无痛性肿大2月"入院。查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右侧睾丸明显大于左侧,约5cm×4cm×3cm大小,质地较硬,有沉重感。彩超示:右侧睾丸约5.3cm×3.9cm×3.0 cm内回声不均质。盆腔MRI示:双侧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53岁,因反复胸痛5个月,加重10 d于2015年4月18日入院.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痛,休息5 min可缓解.近10 d休息时亦觉胸痛,拟急性冠脉综合征收入心血管科.入院后全血细胞减少,肝脾肿大,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遂转入血液科.既往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病史10余年,规律服用药物,血压、血糖控制可.体格检查:体温36.5℃,脉搏11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4/79 mmHg;全身皮肤、黏膜苍白,中度贫血貌,下颌及右侧腹股沟触及多个肿大的淋巴结,最大约2 cm×1.5 cm.腹饱满,腹软,肝肋下4 cm,脾肋下4 cm.双下肢轻度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血红蛋白 69.00 g/L、血小板计数 53.00×109·L-1、网织红细胞计数百分比1.95%;白细胞计数2.42×109·L-1;β2-MG 4.30 mg/L;免疫球蛋白:κ-轻链0.656 g/L、λ-轻链0.896 g/L、κ/λ 0.732;IgA 0.50 g/L、IgG 2.82 g/L、IgM 0.15 g/L;血免疫固定电泳λ-轻链(+);尿免疫固定电泳阳性;尿本周蛋白:阳性.余项无异常.腹部B超:胰头旁低回声光团,考虑肿大淋巴结.  相似文献   

16.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68岁,因"突发意识障碍2 h"入院,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尿毒症病史,已规律血液透析治疗5年。患者呈浅昏迷状,右侧巴彬斯基征阳性。脑CT示左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出血灶约4.5 cm×3cm×2 cm。血生化示血肌酐1 023μmol/L,尿素氮28.4 mmol/L,血钾5.8 mmol/L,血红蛋白82 g/L,B型尿钠肽1 872 pg/mL,动脉血气分析示代谢性酸中  相似文献   

17.
巨大淋巴结增生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 女性,33岁,因头昏、乏力和心慌4年于1986年6月13日入院.查体:腹部未发现异常包块,血Hb 48/L,RBC 1.66×1012/L,Ret 0.6%,WBC 6.0×109/L,N 76%,L 24%,白/球倒置.B超显示:胰头右下方,腔静脉前方可见一5.5 cm×4.5 cm的实质性肿块,呈椭圆形,包膜完整较厚,提示腹膜后包块.术中探查发现:腹膜后方有一7 cm×4.5 cm大小的实性肿块,质中等硬,有包膜,界限尚清,肝脏及脾脏均增大,肿块周围未发现肿大的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亦无增大.病理检查:不规则灰白色结节状肿物一块,大小5.8 cm×4.7 cm×4 cm,部分有包膜,切面灰白色,实性,可见细颗粒状.镜下见肿块为淋巴结组织,见较多的滤泡结构,有活跃的生发中心,淋巴窦扩张,有大量成熟的浆细胞及一些组织细胞及系列化淋巴细胞.病理诊断:腹膜后巨大淋巴结增生(浆细胞型).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7岁。因发现蛋白尿12 d入院。既往无肾病史。体检:Bp13/11 kPa,眼睑无水肿,两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约6 cm×5 cm、4 cm×4 cm,质硬,无压痛,边界尚清,可移动,余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肝脾未扪及,无腹水征,双下肢无水肿。Hb85 g/L,WBC3.4×10~9/L,NO.64,PL117×10~9/L。尿蛋白(+++),RBC15~20/HP,WBC8~10/HP,24 h尿蛋白定量12.35 g,血BUN6.8  相似文献   

19.
高福平  魏谨  马平 《疑难病杂志》2011,10(4):277-277
<正>例1.77岁。因发现双侧腹股沟肿块,阴茎水肿10d入院。专科检查:患者左侧腋下、双侧腹股沟可及多发性肿大淋巴结,最大直径1.5cm,无明显融合,无压痛。初步诊断:浅表淋巴结肿大,恶性淋巴瘤?行右侧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术。病理检查:肉眼见淋巴结直径2cm,切面灰白质中。镜检示淋巴结结构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因“右腹股沟包块1年余,进行增长大伴右下肢疼痛半年”于2007年7月7日入住我院骨科。入院时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双侧腹股沟区可扪及数枚肿大淋巴结,呈串珠样排列;右侧腹股沟内侧扪及一约13 cm×11 cm大小包块,质中、不活动、边界不清、无压痛、皮温不高。院外CT检查示:右侧髋臼、耻骨梳部骨质破坏吸收,邻近软组织影明显肿胀;活检提示:梭形细胞瘤。入院后MRI检查示:右侧髋臼及右耻骨上支骨质破坏,并有一约10 cm×6 cm×7 cm大小软组织肿块形成,考虑骨转移性肿瘤可能。2007年7月12日在持续性硬膜外麻醉下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呈外生性生长,探查发现外露肿瘤约10 cm×6 cm×4 cm,与耻骨、坐骨相连;外膜表面有数个直径约3 mm扩张的静脉支分布;切开肿瘤包膜,内为白色质韧实质组织,实质组织与包膜之间无明显界限,中间有液化或坏死组织。考虑肿瘤浸及较广泛,血供丰富,手术切除困难,遂切取2块肿瘤组织送活检。术后病理:右腹股沟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图1A);免疫组化染色示:波形蛋白(vimentin)(+)(图1B),CD34(+),S-100蛋白、结蛋白(desmin)、EMA 、NSE均为阴性。2007年7月21日转入我科行放射治疗,给予6 MeV X线,SAD照射。射野:14 cm×18 cm;照射方式:连续常规分割。放疗过程中患者右下肢疼痛逐步减轻,右腹股沟包块进行性缩小;照射剂量达20 Gy 时患者右下肢疼痛消失,右腹股沟区包块为5.5 cm×4 cm×3 cm。2007年8月7日进行缩野照射,射野:12 cm×14 cm,其余同前。照射剂量共40 Gy,放疗于2007年8月19日结束,查体右腹股沟包块明显缩小为5 cm×4 cm×3 cm,遂转入骨科行肿瘤切除术。手术顺利,肿瘤被完整切除,随访1年无复发及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