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hs-CRP)、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意义。方法:检测150名(发病在72小时之内)急性脑梗死患者,15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的浓度,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间浓度的差异,进一步比较病例组中神经功能缺损、吸烟两项指标的差异。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1);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重的患者血清CRP、Hcy水平高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轻的患者,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吸烟患者的CRP、Hcy水平均明显高于不吸烟患者。结论:CRP、Hcy的水平均与急性脑梗死密切相关,且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的预防及脑梗死患者病情监测的重评判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C反应蛋白(CRP)和尿酸(UA)分别与急性脑梗死(AC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经诊治明确的55例ACI病人作为ACI组,并按照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标准分为轻型组(18例)、中型组(26例)和重型组(11例).将同期55名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2组分别检测Fib、D-D、CRP和UA.观察血清Fib、D-D、CRP和UA水平及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ACI组病人血清Fib、D-D、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UA水平在ACI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CI病人组中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加重,Fib、D-D、CRP水平呈现出逐级增高的趋势(P<0.05~P<0.01).血UA在ACI病人分组中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I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Fib、D-D、CRP水平有相关性,对病人的诊断治疗具有指导意义.UA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未见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及与神经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50例为脑梗死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Hcy水平,对脑梗死患者采用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方法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分析患者血清Hcy水平与NIHS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急性期Hcy(18.1±4.6)μmol/l,恢复期(11.3±2.5)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cy(7.9±1.4)μmol/l,显著低于脑梗死急性期及恢复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急性期NIHSS(7.9±1.1)分,恢复期(4.5±0.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与NIHSS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者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r=0.733,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显著升高,尤其在急性期,恢复期有所下降,Hcy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内脂素(Visfantin)、脂联素(APN)和C-反应蛋白(CRP)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7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根据血管病变情况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另选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Visfantin、APN、CRP水平,比较不同程度病变者血清Visfantin、APN、CRP的差异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Visfantin、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PN水平显著于低于对照组(P<0.01)。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血清CRP、Visfantin水平及Gensini积分均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多支病变组血清Visfantin、CRP水平及Gensini积分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P<0.05)。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的APN水平均低于单支病变组(P<0.05),但双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Visfantin与CRP(r=0.929,P<0.001)、Gensini积分(r=0.777,P<0.001)呈正相关,与APN(r=-0.351,P<0.001)呈负相关;APN与CRP(r=-0.873,P<0.001)、Gensini积分(r=-0.740,P<0.001)呈负相关;CRP与Gensini积分呈正相关(r=0.692,P<0.001)。结论血清Visfantin、APN、CRP均可能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对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尿酸水平变化与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59例,按梗死体积分为小体积梗死组(≤5 cm~3),大体积梗死组(>5 cm~3);根据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为轻中度损伤组(0~12分),重度损伤组(≥13分),比较不同梗死体积和损伤程度患者溶栓前后尿酸水平变化。结果重度损伤组尿激酶溶栓患者较轻中度损伤组溶栓第2天尿酸水平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体积梗死组尿激酶溶栓治疗后较小体积梗死组溶栓第2天尿酸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溶栓后第7天、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梗死体积越大者尿酸水平下降越显著;同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高者尿酸水平下降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叶斌  郑岚 《中华全科医学》2012,10(5):719-720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尿酸(Uric acid,UA)与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对急性脑梗死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尿酸检测。结果急性脑梗死组患者hs-CRP、UA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神经功能缺损轻、中、重型患者的UA浓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型患者的hs-CRP浓度分别与轻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s-CRP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UA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关而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男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Hcy)与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c(LDL-c)和颈动脉斑块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3月~2010年4月收治的120例男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的120例男性单纯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Hcy、血脂及颈动脉斑块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1)观察组与对照组Hcy及L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G、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各组患者的Hcy及LDL-c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Hcy及LDL-c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呈现正相关性(r=0.813,P<0.01;r=0.572,P<0.01)。3)对照组发生颈内动脉斑块43例,患病率为35.8%;观察组发生颈内动脉斑块79例,患病率为65.8%。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cy、LDL-c与颈动脉斑块形成可作为协助诊断脑梗死的重要指标,对脑梗死的发展及预后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水平,并分析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2月确诊的ACI患者168例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将观察组根据不同中医证型分为阴虚风动型(46例),风火上扰型(58例),风痰瘀阻型(64例)3个亚组。分别检测各组血清Hcy、IMA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观察组血清Hcy、IMA水平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Hcy、IM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风痰瘀阻型患者Hcy、IMA水平均高于阴虚风动型和风火上扰型(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CI患者血清Hcy、IMA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分数)之间均呈正相关(r=0.735,r=0.786,P<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CI患者血清Hcy、IMA水平与短期预后情况(mRS评分)之间均呈正相关(r=0.907,r=0.889,P<0.001)。结论ACI患者血清Hcy、IMA水平升高。各证型中,风痰瘀阻型患者血清Hcy、IMA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证型。ACI患者血清Hcy、IMA水平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短期预后情况密切相关。血清Hcy、IMA水平可以作为诊断ACI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短期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D-二聚体(D-D)水平与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 2011年8月至2013年4月期间,对深圳市龙岗区平湖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98例ACI患者(急性脑梗死组)和8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进行血清Hcy、hs-CRP和D-D检测,比较急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之间、急性脑梗死组不同梗死范围和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患者之间血清Hcy、hs-CRP和D-D水平。结果研究组血清Hcy、hs-CRP和D-D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急性脑梗死组轻度、中度和重度神经功能缺损ACI患者血清Hcy、hs-CRP和D-D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91、2.65、11.42,P<0.05),ACI患者血清Hcy、hs-CRP和D-D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r=0.61、0.74、0.96,P<0.05);小梗死、中等梗死和大梗死组患者血清Hcy、hs-CRP和D-D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86、2.45、10.87,P<0.05)。ACI患者血清Hcy、hs-CRP和D-D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57、0.65、0.86,P<0.05).结论 ACI患者血清中Hcy、hs-CRP和D-D水平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于ACI的诊断和病情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血脂、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颈动脉狭窄比例的影响。方法对106例确诊为脑梗死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治疗组(50例),两组均予以脑梗死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加用通心络,分别观察治疗后1个月、3个月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降低、临床疗效、血脂、颈动脉斑块及管腔狭窄程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的程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的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都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血脂均明显降低(P<0.05),且分别均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后斑块数目、大小和管腔狭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均有明显变化,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可降低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脂水平、颈动脉斑块及管腔狭窄,进而提高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头针配合脉络宁治疗脑梗死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青峰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3):4212-4213
应用头针配合脉络宁治疗发病在1个月内的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并设对照组28例,对其用药前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按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30d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果表明头针配合脉络宁治疗急性脑梗死早期治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与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脑梗死病人120例,均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及血Hcy水平和常规生化指标检测.按血管狭窄程度、有无颈动脉硬化斑块、TOAST分型对病人分组,比较颅内动脉狭窄程度、有无颈动脉硬化斑块以及不同类型脑梗死与Hcy水平的关系,并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RS)对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分析心脑血管事件、mRS评分与血Hcy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无狭窄组的Hcy水平显著低于狭窄组(P<0.01).不同狭窄程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无斑块组的HHcy发生率、Hcy水平均显著低于斑块组(P<0.01).大动脉粥样硬化(LAA)和心源性脑栓塞(CE)、小动脉闭塞性卒中或腔隙性卒中(SAA)、其他原因所致的缺血性卒中(SOE)和不明原因的缺血性卒中(SUE)各组HHcy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各组Hcy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LAA组高于CE组、SAA组、SUE组和SOE组(P<0.05~P<0.01).随访后,HHcy组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高于Hcy正常组(P<0.05);且HHcy组的mRS评分显著高于Hcy正常组(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颅内动脉狭窄严重程度、TOAST分型、有无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血Hcy相关,HHcy是导致脑梗死预后不佳的一种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研究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浆Hcy、fibulin-5及UCH-L1水平、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50%(37/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0%(2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ibulin-5、UCH-L1、Hcy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降低血浆fibulin-5、UCH-L1、Hcy水平,提高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效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ADMA)与急性脑梗死病灶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依据病灶面积大小分为腔隙性、小、中、大梗死4个亚组,按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评分(NIHSS)评估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ADMA浓度,比较各组间血浆ADMA水平。分析血浆ADMA水平与病灶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急性脑梗死各亚组及对照组血浆ADMA浓度分别为(39.67±29.48)、(56.73±25.41)、(73.55±24.54)、(90.51±23.66)、(21.93±7.03)μmol/L,组间多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ADMA水平与病灶大小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存在正相关(r=0.633、0.3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ADMA水平升高,其与梗死灶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70例高脂血症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7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同时饮食控制和改变生活方式,对照组未用任何调脂药物,治疗组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次,1次/d,1个月后观察血脂及CR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1个月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与甘油三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血脂参数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血浆CRP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浆CRP浓度的降低与血浆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降低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与血浆高密度脂蛋白的升高呈显著负相关(r=-0.22,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可短期内安全有效地降低血浆CRP水平,且独立于降血脂作用,可有效减少CHD事件发生,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干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脑梗死后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高Hcy伴认知功能障碍的住院脑梗死病人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甲钴胺片,每天3次,每次500 mg.于病人治疗前(入院次日)和治疗4周、3个月及6个月后,分别检测2组病人Hcy水平,并应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Barthel指数(BI)评价病人认知功能.结果 :治疗4周、3个月及6个月后,对照组Hcy水平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Hcy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1).2组病人治疗前的MMSE和B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个月后的BI评分则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而观察组治疗3、6个月后的MMSE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且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BI和治疗6个月后的MMSE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降低Hcy水平有助于改善脑梗死病人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7.
钟桂香  张英芬  杨洪亮 《医学综述》2009,15(16):2538-253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其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相关性。方法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轻型35例、中型36例、重型25例,均采空腹静脉血3 mL,分离血清,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对hs-CRP进行检测;选取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方法同上。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hs-CR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2周后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各组间血清hs-CRP含量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患者hs-CRP含量与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结论hs-CRP作为一种炎症标志物,在脑梗死的形成和进展中起关键性的作用,能反映脑梗死病情的严重程度,对于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判定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 选择发病48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视病情轻重及并发症给予对症治疗,其中治疗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400 mg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每天1次.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4 d时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采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7、14天血清CRP浓度.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第7、14天CR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第7、14天CRP水平与对照组同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有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浓度、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新平 《疑难病杂志》2008,7(8):482-483
目的探讨β-七叶皂甙钠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及其在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方面的作用。方法10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静脉滴注血塞通0.4g,每日1次。治疗组50例,β-七叶皂甙钠20mg及血塞通0.4g静脉滴注,每日1次。应用免疫比浊法检测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14天血清hs-CRP水平变化,并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和治疗后7 d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第7天、第14天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第14天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β-七叶皂甙钠能使ACI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下降,炎性反应减轻,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B型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湖南中医院大学附属宁乡医院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按处理方式分为常规清除组(n=38)和微创抽吸组(n=42),前者给予开颅骨窗血肿清除术治疗,后者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并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得分情况;BNP、CRP、Hcy水平(ELISA法);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血肿清除率、并发症、死亡情况及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的生活质量(ADL).结果 与常规清除组比较,微创抽吸组治疗前NIHSS得分和BNP、CRP、Hcy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微创抽吸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清除组(90.48%vs.71.05%),NIHSS得分低于常规清除组,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均减少,血肿清除率增加,BNP、CRP、Hcy水平均降低,治疗后1、3、6个月ADL得分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治疗较开颅骨窗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血肿清除更具改善作用,降低血浆BNP、CRP、Hcy水平,减少并发症,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