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政府在1959年宣布梅毒绝迹,可由于近年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们观念的转变,梅毒在我国的发病率又呈不断上升的趋势[1、2],增长速度居8种法定报告  相似文献   

2.
目的梅毒为临床中常见传染性疾病,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不同地区梅毒流行特征存在差异,分析梅毒疫情对制定预防措施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旨在分析2013-2016年新疆乌苏市梅毒发病流行特征,为评估现行防治策略及制定科学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2013-2016年乌苏市上报的176例梅毒患者信息进行分析,采用SPSS22.0对梅毒发病情况和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6年乌苏市共报告梅毒病例17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9.73/10万,各年发病率平稳,不同年份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94,P=0.002。乌苏市Ⅰ、Ⅱ和Ⅲ期梅毒、胎传梅毒、隐性梅毒分别占24.4%、35.2%、1.7%、4.5%、34.1%。农民和工人这两种职业发病率较高。城市发病率与农村未见差异,χ~2=0.041,P=0.841。结论 2013-2016年新疆乌苏市梅毒总体发病率平稳,防治工作有一定成效,但尚需重点干预重点人群与高危人群,以便对梅毒疫情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武进区梅毒的发病率及疫情形势,为制定梅毒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武进区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2016年期间,平均年报告发病率33.01/10万,其中隐形梅毒发病率最高,胎传梅毒发病率最低.不同年份梅毒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39岁年龄组中,女性发病数和发病率均高于男性,而>50~岁年龄组发病率男性始终高于女性.主要职业人群为家务及待业、工人和农民,且农民的占比不断上升.不同乡镇梅毒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我区梅毒流行情况形式不容乐观,应针对重点人群普及性病防治知识,加强梅毒筛查及疫情管理,实施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防治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4.
杭州市1993-2006年梅毒疫情及流行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杭州市1993-2006年梅毒的流行情况及流行特征,为今后制定杭州市预防和控制梅毒流行的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收集1993-2006年杭州市各级医疗单位、市公安局妇教所、看守所、市性病监测中心门诊部等部门报告的梅毒及其他性病疫情,并对梅毒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结果杭州市梅毒疫情呈逐年递增趋势,1993-2006年共累计报告梅毒21130例,以早期梅毒(Ⅰ、Ⅱ期)为主,占总数65.93%。患者年龄集中在20~29岁的年龄段。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的文化程度以中学文化最多。患者职业分布广泛,本地患者与流动人口患者的比例为1.22∶1。非婚性接触是梅毒传染的主要来源。发病季节主要集中在7月、8月、9月三个月。结论:杭州市需加大对梅毒的防制力度,积极控制梅毒流行;同时对减少重点人群HIV感染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营口市2006—2015年梅毒疫情流行情况及特征。方法对营口市2006—2015年梅毒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梅毒疫情资料对2006—2015年营口市梅毒流行趋势及特点等进行探究。结果营口市2006—2015年报告梅毒病例数共6 648例,梅毒平均发病率约为27.20/10万,且整体呈逐年增高趋势;隐性梅毒发病率最高,为66.62%,其次为一期梅毒(28.49%)及二期梅毒(3.08%),胎传梅毒(0.74%)及三期梅毒(1.07%)发生率较低,且2006—2015年隐性梅毒发病率增高最为迅速;梅毒病例主要由农民、家务及待业人员、离退人员组成,占病例总数的44.09%,其余人群分布主要包括工人、商业服务人员、干部职员及其他人员;梅毒患者文化程度以中学为主,占病例总数的54.54%,其余为小学(26.61%)、大专(6.30%)、文盲(12.55%);梅毒患者传染途径主要以非婚性接触为主,占病例总数的67.13%,其次为配偶间性传播(22.91%)、其他途径及不详(9.96%)。结论营口市梅毒发病率整体处于增高趋势,应根据梅毒疫情特征、职业、文化程度分布情况及传染途径等制定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降低梅毒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湘西自治州2005-2009年梅毒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志文  吴戈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8):1567-1569
目的了解湘西自治州2005-2009年梅毒流行状况与特点,为制定梅毒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湘西自治州2005-2009年梅毒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09年梅毒发病率平均为14.17/10万,连续5年快速上升。性别上男:女为0.83:1,男性发病率显著低于女性发病率;年龄上出现中老龄化特点与低龄化趋势;职业中农民居首位,占50.97%;梅毒类型中以Ⅱ期梅毒、胎传梅毒和隐性梅毒上升明显,而隐性梅毒占主导地位;各县市梅毒发病率以吉首市、永顺县和花垣县居前三位,但永顺县梅毒发病率上升最快,发病数最多。结论湘西自治州梅毒流行已处于快速增长期,应针对梅毒疫情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防制工作,遏制梅毒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7.
8.
白2005年开始实施性病网络直报以来,呼和浩特市加大了对各类性病病例报告的管理和督导工作,使我市的性病病例报告日趋规范,报告病例数也呈现上升趋势,其中以梅毒报告病例数上升最为明显。现将呼和浩特市2005—2010年网报梅毒病例按报告地区进行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分析凉山州近年来梅毒发病水平和流行特征,为制订梅毒防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凉山州2005-2010年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10年凉山州共报告梅毒病例290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1.62/10万,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各年度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梅毒各型构成中,以隐性和I期梅毒为主,占总患者数的81.48%。无明显季节高峰。女性患者高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0.69:1,男性年均发病率为9.19/10万,女性年均发病率为14.20/10万,男女梅毒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年龄以20-39岁的青壮年为主(66.47%);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61.34%)。结论2005-2010年凉山州梅毒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人群防范意识和防范水平,加强高危人群梅毒筛查和检测,实施有效的综合干预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梅毒传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宁波市北仑区1995~2005年梅毒疫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病中梅毒对人的健康危害相对较大,为了解近年来梅毒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制订防治对策,对高危人群进行干预,现就宁波市北仑区1995~2005年梅毒疫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漯河市梅毒流行特征,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结果 2004-2012年漯河市报告梅毒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发病率由2004年的4.46/10万,上升到2012年的35.30/10万;发病率排序由2004年的11位上升到2012年的第5位;发病人群向大年龄组转移,70岁以上年龄组占总发病数的19.31%;隐性梅毒所占比重增加,占51.59%。结论漯河市梅毒发病率正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梅毒防控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对人群健康教育,加强对临床医生的培训,及时发现和治疗现症病人,规范疫情报告,遏制疫情快速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04-2007年永定区肺结核发病水平及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肺结核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根据<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对登记病人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4年间永定区肺结核年平均发病率为152.93/10万,涂阳登记率为69.14/10万,涂阳发现率为45.21%;以青壮年发病数为最高,发病随年龄增加而上升,男多于女,以农民为主,城区及城郊发病率高于农村;初治涂阳患者治愈率高于复治. 结论 重视城市流动人群的肺结核防治,继续坚持推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提高肺结核病人发现率,加强归口管理和督导治疗.  相似文献   

13.
1960年嵊泗县成为浙江省首批基本消灭梅毒县,1996年再次发现梅毒病例报告,随后几年梅毒疫情逐渐攀升。为分析当前本地梅毒疫情流行特点及影响因素,探讨其流行规律,现将嵊泗县2004—2008年网络直报梅毒疫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郴州市2007-2015年艾滋病新发现病例流行特征,为制定郴州市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源于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利用直方图、趋势分析、卡方检验等统计学方法描述、分析郴州市2007-2015年新发现艾滋病病例年龄、职业、传播途径等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7-2015年,郴州市共发现并报告艾滋病病例数1 319例,年均发病率为3.13/10万;2009年后HIV/AIDS新发现病例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339.22,P<0.01)。新发病例中男女性别比为2.59:1,年度间男女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分布以20~59岁人群为主(占77.9%),2009年后,60岁以上老年人群所占比例明显增大,年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8.60,P<0.01);病例以农民及民工为主,占46.7%,年度间各职业总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207.33,P<0.01);各地地区间病例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66,P<0.01),以永兴县、北湖区和资兴市为主,占总病例数的40.86%;年度间各感染途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 020.94,P<0.01),传播方式由静脉注射毒品传播为主转变为以性行为传播为主,异性性传播感染从2007年的31.8%上升到2015年的79.9%,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χ_(趋势)~2=51.60,P<0.01),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结论郴州市新发现艾滋病病例数逐年增加,艾滋病传播主要以性接触传播为主,老年病例也在不断增加,需针对郴州市艾滋病流行特点积极探索针对性的有效干预措施,控制艾滋病疫情在郴州市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15.
刘雅芬  柳晓丹 《职业与健康》2010,26(12):1388-1389
目的掌握沈阳市苏家屯区梅毒流行特征,为制定防制规划提供准确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区梅毒疫情资料。结果 2004—2008年沈阳市苏家屯区梅毒年均发病率为27.06/10万;季节分布差异不明显;男女性别比为1.03∶1,男女梅毒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49岁年龄组占63.30%。结论加强卫生宣教,提高人群防范意识,依据梅毒流行特征,实施综合干预,降低梅毒传播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公主岭市性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为今后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公主岭市1998-2007年性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998-2007年全市报告性病7种688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6.26/10万。1998年发病率为4.66/10万,1999年上升较快,发病率为12.99/10万,至2001年期间维持相对较高水平,2002年明显下降为3.26/10万,至2006年维持在3.26/10万以下,2006年以后明显上升,2007年为12.30/10万。累积发病数居3位的性病依次为淋病(290例)、尖锐湿疣(155例)、非淋菌性尿道炎(134例)。结论性病疫情形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06-2010年江油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10年全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江油市本地梅毒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江油市梅毒报告发病数持续增长,年平均报告发病率28.43/10万,隐性梅毒增长明显,2010年所占比例有所下降;报告发病年龄以20~49岁最高,占发病总数的72.10%;男女性别比为1∶1.32(χ2=8.771,P>0.05);职业以农民、工人、家政最多,占总病例数的69.60%;以初高中(含中专)文化为主,占82.09%;已婚占到了87.11%;病例主要分布在城区的中坝镇、太平镇和三合镇,占到了55.95%。结论江油市梅毒发病处于快速增长期,应切实加大梅毒防治知识宣传和梅毒检测力度,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减少传染源,有效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18.
黄艳 《职业与健康》2014,(3):378-380
目的分析2008--2012年江苏省沭阳县梅毒流行情况与发展趋势,探讨其流行规律,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2年沭阳县的梅毒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2年沭阳县共报告梅毒病例40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4.64/10万,年平均增长速度27.17%;梅毒病例中以隐性梅毒为主,占31.92%;年龄分布以20—49岁段居多,占70.07%;男女性别比为1:1.3;职业构成以农民和家务待业居多,占48.38%;县城、乡镇病例各占21.70%、78.30%。结论沭阳县梅毒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对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采取有效的医疗干预和行为干预措施,控制梅毒流行。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了解宣威市梅毒流行趋势及流行特点,为制定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3年宣威市传染病疫情中的梅毒病例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宣威市2005-2013年共报告梅毒1038例,年平均发病率7.69/10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发病率从2005年的1.28/10万上升至2013年的12.49/10万;近年来男性报告发病率有所下降,女性报告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女性报告发病率均高于男性,男女性别比为1:1.35;高发年龄组为20~49岁性活跃人群,占报告发病总数71.68%;重点人群是农民、家务待业人员和离退人员;近年来隐性梅毒上升较快,其它梅毒有所下降,梅毒患者中隐性梅毒居多占67.24%,隐性梅毒中女性报告发病数高于男性。[结论]宣威市梅毒流行呈上升趋势,应针对梅毒疫情的特点,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防治工作,遏制梅毒的流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