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近期,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T管经剑突下戳孔引出1例。拔除T管后形成戳孔疝,现报告如下。患者,男性,61岁。因反复右上腹疼痛1个月,加重伴发热3 d入院。查体,体温38.5℃,巩膜黄染,右上腹压痛明显,Muphy征阳性。B超及CT示肝内外胆管扩张、胆管多发结石。完善术前准  相似文献   

2.
邱振雄  刘维藩 《吉林医学》2010,31(21):3537-3538
目的:探讨经T管窦道胆道镜探查在多发胆管结石取石术后常规应用的价值。方法:对多发肝内外胆管结石(结石>2个)行胆管探查T管引流患者,术后45d常规行经T管窦道胆道镜探查了解胆道有无残存结石。结果:98例患者共发现残留结石20例,都经胆道镜取除。结论:对多发肝内外胆管结石(结石>2个)行胆管探查T管引流患者,术后45d常规行经T管窦道胆道镜探查对清除残余结石,减少术后复发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阐释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1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采用电视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在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基础上,经胆道管插入纤维胆道镜探查或取石3例,经胆总管切开插入纤维胆道镜探查或取石9例。术毕夹闭胆囊管,对切开胆总管者放置T管引流。结果:本组12例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阳性探查9例。阴性探查3例。6例术后3周经T管造影通畅后拔管,3例术后3周造影示胆道残余结石,则通过纤雏胆道镜取石拔管。术后无死亡、无大出血、胆瘘及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的优点,为胆道结石的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4月-2007年11月,对29例胆囊结石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然后切开胆总管用胆道镜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结果:1例因胆囊三角区粘连严重而中转开腹,1例因术后1个月发现胆总管结石而行ERCP,其余27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肝外胆管探查T管引流术。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临床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胆囊切除术中胆管造影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0月。2001年10月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患者737例。结果:胆囊切除后根据造影结果再行胆总管探查312例,胆总管结石阳性率94.1%;胆囊切除后直接行胆总管探查114例,结石阳性率53.5%;单纯胆囊切除311例,术后胆管残余结石3例。结论:胆囊切除术中胆管造影在减少胆总管阴性探查、降低胆管残石率、防止胆管损伤和提高胆石症治愈率等方面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及比较胆总管切开探查胆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54例患者行胆道探查,取尽结石,检查胆总管下段通畅,经胆囊管胆道造影或胆道镜检查后一期缝合胆管。结果胆总管1期缝合患者,49例胆总管结石,5例探查结果阴性,术中胆道造影及胆道镜检查肝内外胆管无异常。术后4例少量漏胆,进行保守治疗,全组术后9d-12d治愈出院;对术中T管引流患者,54例胆总管结石,术后7例胆漏,17例T管周围炎,9例T管胆瘘形成,全组术后15-32d治愈出院。结论肝外胆管结石已取尽,术中胆道造影及胆道镜检查证实肝内外胆管无异常,胆总管切开探查后胆管一期缝合较之T管引流安全、节约、有教。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继发胆总管结石病T管引流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继发胆总管结石病例临床资料。结果64例继发胆管结石行T管引流,术中见无结石9例,术后残石1例,胆漏5例;7例经胆囊管探查胆道后直接缝闭,术后顺利康复。结论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胆囊萎缩无功能、胆总管轻度扩张者,常规胆道探查和安置T管的必要性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张乔迁  陈本鑫 《安徽医学》2012,33(5):558-559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残余结石发生时间约术后6个月~15年,均经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治愈。结论术前全面检查、术中规范操作及合理选择术式,对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更应重视,可以采取术前CT、MRCP,术中胆管造影,既可降低胆管残余结石的发生率,又可避免不必要的阴性胆总管探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T管窦道及胆总管上段入路探查取石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纤维胆道镜探查治疗1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51例患者中行胆总管探查和经T管窦道取石者术后均常规留置T管引流,拔管前均行常规T管造影。本组35例继发于胆囊结石切除术后,术后10例胆管残余结石经T管窦道胆道镜探查取石;90例同时合并有胆囊结石,27例既往曾有胆绞痛病史,其中69例经胆囊管入路探查胆总管取石成功,经胆囊管入路者术后未留置T管;21例行胆总管探查取石,16例同时合并有左、右肝管结石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留置T管引流者128例。1次取尽141例,9例经T管窦道取石1次成功,1例取石2次,经胆囊管及胆总管上段入路探查取石均成功。术后胆红素均在3~5 d降至正常范围,血清CA199术前与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胆道镜是治疗胆总管结石和胆总管残余结石的重要措施,经胆囊管及胆总管上段入路探查安全可行,均可获得良好疗效;经T管窦道取石也可取得较高的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腹腔镜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探查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腹腔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结石残留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胆道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1.
胆囊切除术中,胆囊多发小结石既往有黄疸、胰腺炎或胆囊多发小结石不合并黄疸,但术中见胆总管轻度扩张(1.0cm~1.5cm)病例,是否进行胆总管探查,临床有时难以决定。有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病例不探查,可能遗漏结石;阴性探查增加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而且易发生胆道狭窄及其他并发症。对有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病例行术中胆道造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胆道探查。我院外科自1996年至2003年行胆囊切除术966例,对102例有胆总管相对探查指征的病人术中行胆道造影,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方法.方法 单纯的胆总管结石,结石直径≤5mm.采用经胆囊管途径胆道镜取石.单纯胆总管结石,结石直径> 5mm或经胆囊管途径取石失败,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术.胆总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结石,胆道无狭窄,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T型管引流术.单纯胆总管结石伴梗阻性黄疸,术前ERCP置鼻胆管 引流,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结石取尽后,胆总管一期缝合.鼻胆管继续留置引流减压,3-5d黄疸消退,拔除鼻胆管.胆总管下端大结石嵌顿,腹腔镜下取石困难,辅以腹壁小切口,将结石取出.结果 本组58例,经胆囊管途径取石10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7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T型管引流28例,其中术后胆道残余结石21例,1次胆道镜取尽结石18例,2次胆道镜取尽结石7例,3次胆道镜取尽结石3例,4次胆道镜取尽结石1例.需要碎石后取石19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鼻胆管引流7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辅助小切口取石6例,手术全部取得成功.结论 根据肝胆管结石的部位,选择不同的腹腔镜手术方式,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但术中取石仍是腹腔镜手术的难点所在,需要进一步探索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胆管造影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春辉  王道勤  赵豹  董磊 《安徽医学》2011,(9):1268-126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及术中胆道造影的方法。方法对2005年3月至2009年9月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胆管造影的18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造影失败但经胆囊管切口见胆总管内泥沙样结石流出1例,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1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16例,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2例。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胆管造影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并可了解肝外胆管有无变异,减少了胆道损伤和胆总管探查的几率。  相似文献   

14.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43岁,因间断右上腹疼痛伴恶心呕吐20余年,加重4天入院。症状发作时伴发热,无黄疸,曾以“胆囊炎”治疗,效果欠佳。无家族胆道病史及内脏转位病史。入院查体:T36.8℃,发育正常,皮肤黏膜无黄染,心尖波动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心浊音界位于左胸。右上腹压痛明显,无反跳痛及肌紧张。Murphy征弱阳性,右肋弓下扣痛明显。肝浊音区位于左季肋部,胃泡鼓音区位于右季肋部。胸片未见明显异常。腹部彩超示肝内胆管结石(多发),胆囊大,胆囊壁水肿。CT证实为腹腔脏器先天转位,左旋心。肝内胆管、肝总管、胆总管多发结石并“肝原右叶”胆管感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不同腹腔镜胆管探查术在肝外胆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接诊的135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依据胆管探查术式差异分为A、B、C 3组,3组均为45例。A组采用经胆囊管方式,B组采用胆总管Ⅰ期缝合方式,C组采用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方式,对比3组手术效果。结果C组与A、B 2组手术与住院时间、费用、术后患者引流与正常生活所用时间均存在较大差异,C组各项均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3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方式腹腔镜胆管探查术均有其适应证,对适宜患者,采用经胆囊管胆管探查术效果更确切,颇具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乔迁  陈本鑫 《安徽医学》2012,33(6):716-717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胆囊切除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临床资料。结果 29例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残余结石发生时间约术后6个月~15年,均经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后治愈。结论术前全面检查、术中规范操作及合理选择术式,对可疑胆总管结石患者更应重视,可以采取术前CT、MRCP,术中胆道造影,既可降低胆道残余结石的发生率,又可避免不必要的阴性胆总管探查。  相似文献   

17.
<正>1一般资料男性患者,58岁,2018年1月18日因右上腹疼痛3月余入院,近期体重减轻3公斤,既往体健。入院行CT及MRI提示:肝外胆管中上段多发结石并肝内外胆管扩张,慢性胰腺炎,胰头处胆管多发结石并胰管扩张。于2018年1月24日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胆总管切开探查,胆道镜取石术,胆肠吻合术,肠肠吻合术及胆囊切除术,术中见上腹部粘连严重。切除胰头送病理检查示: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部分胰管伴有鳞状上皮化生及胰腺上皮内瘤变(Pan IN-1),建议随诊、复查。术后持续予抗炎、保肝及对症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治疗肝外胆管结石7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常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加T管引流(LCHTD)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方法技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2年2月至2007年11月实施的71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行常规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的临床资料.结果 70例胆石症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因冰冻胆囊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50~120min,中位数70min.术中失血20~60mL,住院时间5~9d,术后残余结石3例(4.3%),均行经窦道胆道镜取石成功.术后28~35d经T管造影后拔除T管,无胆漏发生.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至4年,未发现胆道狭窄和结石复发.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安全、可行、简便、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外科38例采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资料.结果:本组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成功率97.4%(37/38),1例中转开腹,1例术中探查胆总管未见结石,1例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1枚,2例合并肝内胆管多发结石,均于术后6~8周经T管窦道行胆道镜取石.手术时间90~190 min,术中出血量10~200 mL,术后住院5~10 d.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微创、安全、疗效肯定、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单纯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首选术式 ,但当合并有胆管结石时 ,目前仍以开腹手术为主。为此 ,我们尝试应用超细胆道镜 ,经胆囊管探查胆管系统取石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5 6岁 ,右上腹反复疼痛 4年余 ,加重 1月入院 ,皮肤、巩膜未见黄染 ,腹平软 ,右上腹压痛( ) ,无肌卫 ,Murphy氏征 (— ) ,WBC 6.3× 10 9/L ,N 86% ,SGPT 15 6U(赖氏法 ) ,AKP 4 63U /L ,γGT4 2 4U/L。B超显示 :胆囊炎、胆囊多发性结石。ERCP显示 :胆管多发结石。手术方法 :在腹腔镜下解剖胆囊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