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玉芝 《中外医疗》2009,32(10):20-20
目的观察高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经静脉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56例年龄≥75岁的老年进展性脑梗死志者随机分为溶栓治疗组28例和常规治疗组28例,溶栓组给予尿激酶100万U静脉滴注,同时应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对照组只应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结果溶栓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溶栓组出血率增加,但无致命性出血。结论静脉应用尿激酶治疗高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可以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疗效满意,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高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经静脉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56 例年龄≥ 75 岁的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溶栓治疗组28例和常规治疗组28例,溶栓组给予尿激酶100万U静脉滴注,同时应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对照组只应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结果 溶栓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溶栓组出血率增加,但无致命性出血.结论 静脉应用尿激酶治疗高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可以提高脑梗死患者的生存质量,疗效满意,且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3.
刘青建  杨金兰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4):151-151,15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经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陛。方法将50例年龄≥75岁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溶栓组给予尿激酶100万U静脉滴注,24h后口服阿司匹林;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和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结果溶栓组临床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溶栓组出血率增加,1例并发颅内出血,经颅内碎吸术抢救成功。结论静脉应用尿激酶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疗效显著,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静脉应用国产尿激酶溶栓和皮下注射国产低分子肝素钙抗凝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182例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组11例,小剂量尿激酶溶栓组73例,低分子肝素钙组98例.结果 大剂量尿激酶溶栓组14 d基本治愈,有效率比较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小剂量尿激酶溶栓组和低分子肝素钙组14 d基本治愈率、有效率相近.结论 早期大剂量尿激酶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脑梗死较为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措施,从而改善进展性脑梗死的预后.方法:将10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和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肝素组各50例,低分子肝素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ih每日2次治疗5d之后给低分子肝素钙5000Uih每日1次治疗2d: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肝素组给予尿激酶25万U/d治疗3d,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Uih每日2次治疗5d,之后,给低分子肝素钙5000Uih每日1次治疗2d.两组病人均同时应用706代血浆及胞二磷胆碱治疗14d.结果: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肝素组疗效明显优于低分子肝素组(P<0.01~0.05).低分子肝素组出现皮下出血1例;小剂量尿激酶+低分子肝素组出现皮下出血1例.结论: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优越,尿激酶用量25万U/d×3d,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Uih每日2次×5d,再给低分子肝素5000Uih每日1次×2d,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李志文 《中外医疗》2008,27(25):80-8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溶栓前、后使用低分子肝素的疗效差异.方法 治疗组溶栓前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每日2次,首剂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后给予尿激酶100万U,30min内滴完;对照组: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同治疗组,但低分子肝素钙在尿激酶静滴后12h开始应用.结果 治疗组30例中21例血管再通,再通率77.19%;对照组31例中14例再通,再通率60.32%,两组血管再通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出血发生卒差异无量著性(P>0.05).结论 志性脑梗死溶栓前应用低分子肝素较常规用法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脑梗死患者经静脉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年龄≥75岁的老年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溶栓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30例,溶栓组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0.9 mg/kg,1/10静脉推注,余9/10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1 h内静脉滴注,溶栓24 h后应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常规对照组只应用阿司匹林和低分子肝素钙。结果溶栓组总有效率为83.3%,常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6.7%,两组患者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溶栓组不良反应率高于常规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8)。结论早期静脉应用rt-PA治疗急性高龄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安全有效,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溶栓前、后使用低分子肝素的疗效差异。方法:治疗组溶栓前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2次/日,首剂应用低分子肝素钙后给予尿激酶100万U,30分钟内滴完;对照组: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钙用量同治疗组,但低分子肝素钙在尿激酶静滴后12小时开始应用。结果:治疗组30例中21例血管再通,再通率77.19%;对照组31例中14例再通,再通率60.32%,两组血管再通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溶栓前应用低分子肝素较常规用法有较高的血管再通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措施 ,从而改善进展性脑梗死的预后。方法 :将 10 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和小剂量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组各 5 0例 ,低分子肝素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 5 0 0 0Uih每日2次治疗 5d之后给低分子肝素钙 5 0 0 0Uih每日 1次治疗 2d :小剂量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组给予尿激酶 2 5万U/d治疗 3d ,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 5 0 0 0Uih每日 2次治疗 5d ,之后 ,给低分子肝素钙 5 0 0 0Uih每日 1次治疗 2d。两组病人均同时应用 70 6代血浆及胞二磷胆碱治疗 14d。结果 :小剂量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组疗效明显优于低分子肝素组 (P<0 .0 10 .0 5 )。低分子肝素组出现皮下出血 1例 ;小剂量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组出现皮下出血 1例。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效果优越 ,尿激酶用量 2 5万U/d× 3d ,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 5 0 0 0Uih每日 2次× 5d ,再给低分子肝素 5 0 0 0Uih每日 1次× 2d ,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措施,从而改善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预后。方法 将12 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和小剂量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组各6 0例,低分子肝素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 0 0 0u皮下注射每天2次,治疗5d之后给低分子肝素钙5 0 0 0u皮下注射每天1次治疗3d ,小剂量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组给予尿激酶0 5 /kg万u治疗3d ,同时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 0 0 0u皮下注射每天2次,治疗5d之后给低分子肝素钙5 0 0 0u皮下注射每天1次,治疗3d。两组患者均同时应用血塞通、钾镁液及对症支持治疗。结果 小剂量尿激酶 低分子肝素组疗效明显优于低分子肝素组(P <0 0 1)。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李元芳  罗雪 《吉林医学》2014,(20):4453-4453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尿激酶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血栓通、胞二磷胆碱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作为基础治疗方案。溶栓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尿激酶静脉强化溶栓效果。结果:溶栓组患者在神经功能体征改善程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早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顾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4,(32):4325-4327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UK)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发病6 h后症状仍旧没有得到改善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比较2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2例患者发生局部皮下瘀血,没有给治疗带来不利影响,无严重出血性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3.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30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 3 0例采用活血化瘀、营养神经、抗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观察组 3 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生理盐水 2 50 ml加尿激酶针 3 0万 U,2 h滴完 ,每日 1次 ,连续 3 d。尿激酶滴完 6h后用低分子肝素钙 50 0 0 IU脐周皮下注射 ,每 12 h 1次 ,连续 7d。结果 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死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住院的进展性脑梗死患者60例,治疗组30例应用尿激酶联合依达拉奉,对照组3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钙,二组其他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明显下降。结论尿激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大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分为溶栓组、对照组,溶栓组应用生理盐水150ml+尿激酶1000000~1500000 U,在30min内滴完,溶栓12h后用低分子肝素钙4000 U皮下注射,每12h1次,2次/d,连用14d;对照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4000 U,2次/d,2次/d,连用14d。于溶栓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评定。结果:溶栓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大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明显降低病死率、致残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韦冲 《海南医学》2005,16(1):75-76
目的 探讨尿激酶(UK)加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为急性脑梗塞患者寻求一种更有效的联合溶栓治疗方案。方法 用尿激酶对15例超早期(6h内)脑血栓形成患者进行静脉溶栓,一小时后即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后续抗栓治疗,并进行疗效及副作用分析。结果 15例病人两周后均基本治愈,且未见明显的出血不良反应。结论 小样本观察,尿激酶溶栓后继续用低分子肝素钙后续抗栓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能促进血管完全再通,防止血管再闭塞,其疗效显著,未见明显出血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7月~2010年10月于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治疗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每晚饭后口服一次,低分子肝素钙针5000 U,皮下注射,每12 h一次,连用7 d.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3周后基本治愈率、显著进步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针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溶栓组、对照组。溶栓组应用100万U尿激酶加入0.9%氯化钠溶液200ml静滴,30min内滴完,溶栓12h后用低分子肝素7500U皮下注射,1次/24h,共5~7d。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24h、2周及4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溶栓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脑梗死疗效好,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9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7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在治疗组基础上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改变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全血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聚集、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胸痛2h缓解率、ST-T段2h回降>50%率、12h内血管再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有效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龄(≥75岁)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2例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和常规治疗组。溶栓组32例,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加皮下注射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常规治疗组30例,除不用尿激酶及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外,其余治疗均与溶栓组相同。结果冠状动脉再通率溶栓组为65.6%(21/32),常规治疗组为16.7%(5/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溶栓组病死率为6.3%(2/32),而常规治疗组病死率为23.3%(7/3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是可行性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