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膀胱癌等位基因缺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膀胱癌克隆演变(clonal evolution)过程中的遗传学机制。方法分别利用4个位于染色体9p21区和17p13区上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物,分析了18位膀胱癌病人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中等位基因的缺失或保留方式。利用显微切割技术在保存的石蜡包埋组织中获取基因组DNA。结果在原发癌和转移灶中总的等位基因缺失频率均为89%(16/18),而在原发癌中D9S161的缺失频率为86%,D9S171为67%,IFNA71%,TP5380%;在转移灶中各位点缺失频率分别为100%(D9S161),67%(D9S171),71%(IFNA),80%(TP53)。18例病例中,16例(89%)在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中所有位点均表现为相同的等位基因缺失或保留模式,而另外2例(11%)则显示不一致的等位基因缺失。这2例在原发癌灶表现为等位基因保留而在相应转移灶则为缺失。结论膀胱癌在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遗传组成上有相当一致性;当转移癌的原发癌不能确定来源时,这些位点的杂合性缺失(LOH)可作为膀胱癌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快速的等位基因测序方法.[方法]用银染方法对待检个体的血样本进行简短串联重复(shorttandemrepeat,STR)基因分型,将需测序的等位基因条带从凝胶图上切下,PCR扩增,产物经纯化作为测序模板.采用循环测序法测序.[结果]对D12S391、D11S554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Ladder及STR基因座(FGA、D12S391、D11S554)等位基因发生突变的19个家系的等位基因进行了测序.STR分型表现为杂合子或纯合子的等位基因用此方法测序都得到了清晰的信号.[结论]此方法不仅给等位基因测序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而且对于只要能利用电泳分离的混合的DNA片段,就能用此方法将各DNA片段分别测序.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探讨HLA-DRB1等位基因与免疫遗传的关系.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基因分型方法鉴定HLA-DRB1与天津地区支气管哮喘(asthmaAS)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DR3较健康对照明显升高(11.76%vs3.33%6,x2=4.25,P<0.05);而DR6(13)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虽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8.82% vs 4.44%,x2=1.25,P>0.05);支气管患者DR2(15)频率明显降低(5.88%6 vs 16.67%,x2=4.26,P<0.05).结论表明DR3与支气管哮喘易感性呈正相关,而DR2(15)与支气管哮喘抗性相关.  相似文献   

4.
等位基因测序的简便快速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一种简便快速的等位基因测序方法。方法:用银染方法对待检个体的血样本进行简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TR)基因分型,将需测序的等位基因条带从凝胶图上切下,PCR扩增,产物经纯化作为测序模板。采用循环测序法测序.结果:对D12S391、D11S554 STR基因座的等位基因Ladder及STR基因座(FGA、D12S391、D11S554)等位基因发生突变的19个家系的等位基因进行了测序。STR分型表现为杂合子或纯合子的等位基因用此方法测序都得到了清晰的信号。结论:此方法 不仅给等位基因测序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而且对于只要能利用电泳分离的混合的DNA片段,就能用此方法将各DNA片段分别测序。  相似文献   

5.
法国的研究人员发现,遗传父亲的多态现象与改变胰岛素基因表达相关的儿童发展为早期肥胖的危险性增高。巴黎St Vincent医院的Catherine Le Stunff及其同事对父母亲传递的两种可变的核苷酸串联重复(Variable nucleotide tandem repeat,VNTR)的多态现象进行了检查,这两种多态现象被称作Ⅰ类和Ⅲ类,可调控胰岛素基因(INS)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的表达。研究人员对中欧和北非的238名肥胖儿童及106名较瘦弱的同胞兄弟姐妹的基因型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选择了3个DNA探针,对胃癌病人最可能发生改变的3对染色体的基因位点进行了等位基因的丢失研究。应用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了32例原发性胃癌及其癌周正常胃粘膜组织的等位基因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认定一个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新等位基因.方法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PCR-SSO)基因分型发现可能的HLA新等位基因.用PCR直接测序及针对组特异性扩增产物测序.确认与最同源HL~等位基因序列的差异.结果 发现一个样本的HLA-A位点结果异常.其核苷酸序列与已知所有HLA-A位点等位基因序列不一致,与同源性最高的等位基因A*030103差异是在第2外显子区域的256位碱基发生了C→C的替换,257位碱基发生了A→C的替换.270位碱基发生了T→A的替换,导致相应的62位密码子由CAG→GGG,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酰胺(Gln)→甘氨酸(Gly),导致相应的66位密码子由AAT→AAA.编码的氨基酸由天冬氨酸(Asn)→赖氨酸(Lys).结论 该等位基因为HLA-A位点的一个新等位基因.2006年7月13日被WH0 HLA因子命名委员会正式命名为HLA-A*0323.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载脂蛋白E等位基因的多态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等位基因多态性在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68名SAD患者和66名正常老年人的apoE等位基因多态性分布。结果:SAD组apoE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poE4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oE2基因可能具有  相似文献   

9.
支气管哮喘HLA-DRB1等位基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探讨HLA DRB1 等位基因与免疫遗传的关系。方法 :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 SSP)基因分型方法鉴定HLA DRB1 与天津地区支气管哮喘 (asthmaAS)的相关性。结果 :表明支气管哮喘患者的DR3 较健康对照明显升高 (11 76 %vs3 33% ,χ2 =4 2 5 ,P<0 0 5 ) ;而DR6(1 3 ) 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虽有升高 ,但无统计学意义 (8 82 %vs 4 44 % ,χ2 =1 2 5 ,P >0 0 5 ) ;支气管患者DR2 (1 5) 频率明显降低 (5 88%vs 16 6 7% ,χ2 =4 2 6 ,P <0 0 5 )。结论 :表明DR3 与支气管哮喘易感性呈正相关 ,而DR2 (1 5) 与支气管哮喘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等位基因多态性在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68名SAD患者和66名正常老年人的apoE等位基因多态性分布。结果:SAD组apoE2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apoE4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oE2基因可能具有保护SAD发病的作用;不支持apoE4是中国人SAD发病高危因素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症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宿主的易感性)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共同起作用。大量研究表明RA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随着免疫遗传学的发展,已经有研究证实RA与HLA-DR抗原的某些特定基因相关。现将HLA-DR4与RA相关性研究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前列腺癌克隆演变(clonal evolution)过程中的遗传学机制。方法采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从保存的石蜡包埋组织中获取基因组DNA;利用6个位于染色体8p12-21、8p22、17q21上的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对25例患者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中等位基因的缺失或保留进行分析。结果在24例信息病例中,14例(58%)在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中所有位点均表现为相同的等位基因缺失或保留模式,而另外10例(42%)则显示不一致的等位基因缺失。10例中有8例原发癌表现为等位基因保留,而在相应转移灶则为缺失,另外2例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位点表现为不同的等位基因缺失模式。结论前列腺癌在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遗传组成上的差异可能与其内在异质性、整体遗传不稳定性及克隆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前列腺癌克隆演变(clonal evolution)过程中遗传学机制. 方法 采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从保存的石蜡包埋组织中获取基因组DNA;利用6个位于染色体8p12-21、8p22、17q21上的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对25例患者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中等位基因的缺失或保留进行分析. 结果 在24例可供信息的病例中,14例(58%)在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中所有位点均表现为相同的等位基因缺失或保留模式,而另外10例(42%)则显示不一致的等位基因缺失.这10例中有5例原发癌表现为等位基因保留而在相应转移灶则为缺失,另外5例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位点表现为原发癌等位基因缺失而在相应转移灶保留. 结论 前列腺癌在原发癌及相应转移灶遗传组成上的差异可能与其内在异质性、整体遗传不稳定性及克隆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4.
广西支气管哮喘儿童HLA等位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检测,分析广西哮喘儿童HLA基因遗传分布情况。方法选择居住广西、无血缘关系的84例哮喘儿童为研究组,168例无哮喘和特应性疾病的健康个体为对照组。采用PharmciaUniCAP系统检测哮喘儿童的血清总IgE水平,同时完成10种吸入性过敏原皮肤实验和肺功能检查。应用基因芯片法检测HLA-B的27个和HLA-DR的21个基因位点。结果支气管哮喘组HLA-B56等位基因和HLA-B58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36%和14.2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89%和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44,P〈0.01;χ2=5.421,P〈0.05);OR分别为6.6(95%可信区间1.737-25.076)和2.09(95%可信区间1.115-3.912)。HLA-B46等位基因和HLA-B61等位基因频率哮喘组(分别为6.55%和1.19%)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80%和4.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5.197和4.308,P〈0.05);OR分别为0.438(95%可信区间0.213-0.902)和0.232(95%可信区间0.055-1.100)。支气管哮喘组HLA-DRB1*070X等位基因和HLA-DRB1*11XX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98%和13.69%)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3%和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5,P〈0.05;χ2=9.478,P〈0.01)OR分别为10.57(95%可信区间1.215-91.986)和2.79(95%可信区间1.429-5.449)。HLA-DRB3(52)*010X等位基因频率哮喘组为7.14%低于对照的的13.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4,P〈0.05);OR为0.429(95%可信区间0.214-0.862)。结论HLA-B56和HLA-58等位基因,HLA-DRB1*070X和HLA-DRB1*11XX等位基因与广西哮喘儿童易感性相关,为哮喘发病机制的危险因素;而HLA-B46等位基因和HLA-DRB3(52)*010X等位基因对机体则可能有保护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人群中HIV-1辅助受体趋化因子受体5(CCR5)及其突变体CCR5Δ32等位基因的频率.方法:以60名土生土长的广西壮族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CCR5Δ32碱基缺失位置采用3对特异性引物,用PCR扩增全血DNA样本,根据扩增结果判断CCR5野生型和CCR5Δ32突变体.从中随机抽取3份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通过测序结果与野生型的U95626序列比较来验证PCR扩增结果.结果:60份样本均为CCR5野生型,未发现CCRΔ32突变体.结论:广西壮族人群对HIV-1病毒感染可能具有较高的遗传易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用DNA测序的方法确定HLA新等位基因.方法:用SSO流式荧光微珠技术(LABMAS)进行常规HLA-A、B、DRB1中低分辨检测,用DNA 测序的方法鉴定HLA*A新等位基因.结果:应用3种常规的HLA检测试剂检测该标本,均无法得到确切的A位点的结果,合成特异性引物对A位点2、3外显子进行扩增测序,发现在HLA*A 的2外显子区域出现295 C>A,该改变不引起氨基酸变化,无新的抗原产生.结论:该新的基因经WHO HLA因子命名委员会(IMGT)注册确认为A*110202,注册号为HWS 10003507-DQ354441.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研究方法LiPA(Line Probe Assay)分析VacA等位基因的表达,了解幽门螺旋杆菌致病机理的理解。方法从三个不同城市87位进行胃镜检查患者的胃粘膜中培养出幽门螺旋杆菌,提取DNA,用LiPA方法分析VacA等位基因。结果(1)87位患者以sic(88.5%)和m2a(63.2%)分布为主,未发现s1b和s2;(2)混合菌株感染率为41.4%,远远高于西方国家,其中上海的混合感染率最高(62.5%),与北京(41.0%)和南宁(20.8%)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北京、海、南京三个不同城市s1、m等位基因亚型分布率存在差异;(4)溃疡病和非溃疡病患者m1和m2的分布率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我国幽门螺旋杆菌多重菌株感染率较高,不同的m基因型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无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学论坛报》报道,近日,广州血液中心输血研究所副所长叶欣,收到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白细胞抗原(WHOHLA)命名委员会主席史蒂文(StevenGE)教授的签名信函,接收并命名该所发现的MICA人类新等位基因为“MICA*61”。其相关信息将在国际专业期刊上公布。  相似文献   

19.
常洁  林仲秋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3,38(7):781-783,786
目的:探讨人类第6号染色体短臂HLA-DQB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广东汉族宫颈癌家系的关系。方法:采用基于DNA测序的分型方法对75个核心家系的DQB1基因型进行检测,并利用家系为基础的关联性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DQB1*030302(P<0.01)和DQB1*0602(P<0.05)可能会增加宫颈癌的发病风险。结论:HLA-Ⅱ类基因上的部分等位基因可能是广东汉族人群宫颈癌的易感基因。DQB1*030302、DQB1*0602由杂合子父母优势传递给患病子女或者与正常同胞相比更容易传递给患者,它们与宫颈癌的发病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亲权鉴定中遇到的可疑FGA等位基因,确定属于稀有等位基因还是新等位基因.方法 结合STR-PCR分型结果对可疑FGA等位基因片段进行特异扩增,并克隆测序分析.结果 亲权鉴定中被检测父子二人的基因位点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且可疑FGA等位基因测序结果一致,为FGA-13.结论 亲权鉴定中遇到的可疑FGA等位基因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