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传染病医院住院患者对陪护的需求现状,针对传染病医院的特殊性,提出管理对策.方法 对81例传染病医院的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合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6.7%的住院患者表示在住院期间需要陪护,其中87.7%希望家属做陪护.56.8%的患者认为传染病医院有必要限制陪护.同时,他们希望陪护人员具有相应的消毒隔离、饮食指导和疾病护理等相关知识.结论 传染病医院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陪护的质量控制是影响医院护理质量及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因素,医院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描述晚期癌症住院患者家属的需求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7年7-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晚期癌症住院患者家属需求调查表",对上海市15家医院的649名晚期癌症住院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晚期癌症住院患者家属需求的总体水平介于"一般需要"和"比较需要"之间,各纬度中以疾病知识需求得分最高,丧葬支持和临终关怀知识需求得分最低.家属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家属的职业、家属与患者的关系、照顾其他类似患者的经历以及患者的医疗负担情况.结论 晚期癌症住院患者家属存在一定程度的需求,各纬度中对疾病知识、患者症状控制和医护相关行为的需求较高:对患者身体舒适的关注多于心理支持;对丧葬和临终关怀知识的需求较低.家属需求受患者医疗负担、家属职业、家属的照顾经历及家属与患者关系影响,临床上护理晚期癌症患者时应综合评估家属的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方案,以满足家属的有效需求,提高晚期癌症住院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医院陪护家属存在原因的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陪护家属存在的主要原因,探讨如何减少陪护家属,规范病房管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医院消化科124名陪护家属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陪护家属存在原因以及对陪护工作的认识.结果:大部分陪护家属认为陪护工作包括生活照顾(106例)、与患者交谈(95例)、观察输液(74例)等;陪护存在的重要原因有:给予患者生活照顾(114例),担心患者病情(83例),给予患者心理支持(78例)等.不同性别的陪护家属对陪护是否影响工作的认识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文化程度的陪护家属对医院采取减少陪护人员措施的看法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强对陪护家属的管理,从整体护理的角度出发,重视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减少患者对陪护家属的依赖,降低住院陪护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精神专科医院开放式心理康复病房青少年患者陪护家属的心理需求,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开放式心理康复病房35例青少年患者的陪护家属心理需求进行调查.结果 陪护家属心理需求占70%以上的选项有:希望尽快将患儿病治疗好;希望医护人员医疗技术水平高;希望用效果最好的药物;希望住院环境好;希望与医护人员沟通中多了解病情.文化程度低及年龄大的陪护家属在不愿让人知道住专科医院、担心药物影响、想多了解病情、想知道注意事项这四项需求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治疗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同时要重视陪护家属的心理需求;开展健康教育;加强护士业务技能培训,使陪护家属了解更多的精神卫生知识,减轻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患者对陪护的需求及无陪护期间可能涉及的法律和纠纷问题。方法:参考有关文献和《侵权责任法》自行设计住院患者陪护需求调查表,抽样调查某日住院患者200例,了解患者对陪护的需求以及无陪期间涉及法律问题时的态度。结果:患者对陪护的需求较高(68.5%),54.5%的患者及家属对无陪护期间患者病情变化及意外情况不予接受,46.5%的患者家属表示无陪期间患者发生紧急情况时不愿意医院擅自处置,存在法律及纠纷隐患。结论:住院期间亲人陪护是中国亲情文化的需求,无陪护病房存在一定的法律及纠纷隐患,应因地制宜,按需控制陪护,满足患者需求,规避医疗及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家市级老年医院,阳光服务是我们永恒的主题,.为住院患者提供热心、耐心、细心、同情心是护理服务的宗旨.我院护士编制不足,护理工作量大,现有护理人员难以包揽患者的全部护理,特别是生活护理、情感支持等.有调查表明,90%以上的住院患者希望有人陪护,陪护人员给患者带来的情感满足、生活方便及安全感有时是医务人员无法替代的,可见陪护人员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1].作为陪护人员直接面对患者,是护理服务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服务行为是体现护理质量的窗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健康知识的需求越来越高,单纯的看护远远不能满足患者及家属的需求.为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减少安全隐患,解决患者家属的后顾之忧,我院于2004年6月正式启动助理护士服务工程.对助理护士进行上岗前规范化培训与管理,根据患者或家属的需求,为患者提供24 h不间断的服务,受到患者、家属的赞誉,取得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不同陪护类型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陪护类型对脊髓损伤患者躯体功能恢复及心理的影响。方法2001年12月~2006年10月对不同陪护类型(家属、请专人陪护、护工陪护、无陪护)的87例脊髓损伤伴有躯体功能障碍患者在入院3d内、住院后1个月采用Zung忧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用功能独立性评价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t measures,FIM)评估患者躯体功能恢复情况。同时住院期间对患者及陪护者进行脊髓损伤相关知识及康复知识培训。结果入院时4组陪护的患者SDS、FIM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院后1个月由家属陪护的患者SDS得分下降,FIM得分提高,与其他陪护类型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专人陪护、护工陪护、无陪护3种陪护类型患者SDS得分下降不明显,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专人陪护、护工陪护、无陪护3种陪护类型患者FIM得分有提高,但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家属陪护的患者FIM得分较前3种陪护类型患者得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不同陪护类型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及心理状态有直接影响,家属陪护对患者更有安全感,在治疗中更能帮助、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无陪护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为无陪护病房的开展提供依据。方法使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对50例有陪护的冠心病患者和50例无陪护的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家属陪护对患者社会支持的影响。结果两组社会支持总分及社会支持利用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陪护组家庭社会支持得分、主观社会支持得分低于陪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家庭外社会支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陪护组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与家庭内社会支持得分低于陪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家属陪护对住院患者的主观社会支持影响明显。推广无陪护病房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指导家属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指导冠心病患者利用身边支持,促进自身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传染病医院住院患者对陪护的需求现状,针对传染病医院的特殊性,提出管理对策。方法对81例传染病医院的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合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6.7%的住院患者表示在住院期间需要陪护,其中87.7%希望家属做陪护。56.8%的患者认为传染病医院有必要限制陪护。同时,他们希望陪护人员具有相应的消毒隔离、饮食指导和疾病护理等相关知识。结论传染病医院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对陪护的质量控制是影响医院护理质量及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因素,医院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陪护家属存在的主要原因,探讨如何减少陪护家属,规范病房管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医院消化科124名陪护家属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陪护家属存在原因以及对陪护工作的认识。结果:大部分陪护家属认为陪护工作包括生活照顾(106例)、与患者交谈(95例)、观察输液(74例)等;陪护存在的重要原因有:给予患者生活照顾(114例),担心患者病情(83例),给予患者心理支持(78例)等。不同性别的陪护家属对陪护是否影响工作的认识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文化程度的陪护家属对医院采取减少陪护人员措施的看法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加强对陪护家属的管理,从整体护理的角度出发,重视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需求,减少患者对陪护家属的依赖,降低住院陪护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对性陪护需求在住院患者不同病情阶段中的应用。方法:调查1 377例住院患者了解处于不同病情阶段的患者陪护需求,并采取不同的陪护制度。观察并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或家属对陪护需求、陪护费用的满意率及陪护率。结果:实施前后患者或家属对陪护需求、陪护费用的满意率及陪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病情阶段的住院患者采取针对性陪护方式,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家庭经济负担,降低医院陪护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赵桂霞 《现代护理》2007,13(12):1101-1103
目的探讨精神专科医院开放式心理康复病房青少年患者陪护家属的心理需求,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开放式心理康复病房35例青少年患者的陪护家属心理需求进行调查。结果陪护家属心理需求占70%以上的选项有:希望尽快将患儿病治疗好;希望医护人员医疗技术水平高;希望用效果最好的药物;希望住院环境好;希望与医护人员沟通中多了解病情。文化程度低及年龄大的陪护家属在不愿让人知道住专科医院、担心药物影响、想多了解病情、想知道注意事项这四项需求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治疗青少年心理疾病的同时要重视陪护家属的心理需求;开展健康教育;加强护士业务技能培训,使陪护家属了解更多的精神卫生知识,减轻其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3.
对住院患者陪护安全问题分析与思考探讨如下。 1影响陪护安全的原因分析 1.1陪护人员方面的因素目前,在各大医院做陪护工作的人员很杂,有患者家属或亲朋好友、有临时找来的闲杂人员、也有中介机构或医院委派的护工。存在这种现象,除了人们的习惯、认识及经济方面的原因外,主要与医院的服务有关。目前多数医院不提供住院陪护服务,无奈,患者家属只好多方求解。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患者、患者家属及临床医师、护士对推行无陪护管理模式的认同情况.方法 采用"无陪护管理模式调查问卷"对195名患者、155名患者家属以及临床110名护士、50名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患者家属认同率分别为61.0%、63.9%,医师、护士认同率分别为30.09%、30.9%.医患双方对推行无陪护管理模式的认同存在差异,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患双方认为目前医院中"护士人手不够"、"解决患者就餐"、"住院环境需改善"、"解决衣服换洗"4个指数分列前4位,成为医院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结论 无陪护管理模式的推行,需要医患双方转变观念,取得基本一致的价值认同,且医院层面应在启动该模式之前有效解决好上述4个关键问题,并充分完善好各方面的前期准备.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徐州和上海两地患者对基础护理和无陪护的意愿,为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徐州和上海两地4所三级医院的164例住院患者,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和生活自理能力问卷进行调查。结果99.4%患者能接受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徐州、上海两地住院患者对基础护理承担者的看法“应由家属或陪护做”及“护士帮我做.让我觉得很不好意思”2个条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自理能力的患者对“无陪护”的看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强护士承担基础护理的作用和意义的宣传;无陪护的推行应遵循按需、自愿原则,并积极推进护士参与分级护理决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方法:采用住院患者护理服务需求问卷对某省12所医院3451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护理服务的需求。结果:住院患者对安全需求最高,对生理需求最低。90个条目得分≥4分,32个条目得分4分。结论: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样化的,医院护理管理者应提供能够切实满足患者需求的护理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17.
王云仙  温爱玉 《护理与康复》2011,10(10):846-847
目的了解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的认知及护理需求。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对71例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家属中,83.09%对精神病患者接受保护性约束有心理准备、87.32%对精神病患者接受保护性约束持支持态度,大部分患者家属有陪护需求。结论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家属对保护性约束有一定认识,大部分家属的护理需求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住院HIV/AIDS患者的陪护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医院制定科学合理的陪护管理制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6—8月于上海市某艾滋病定点诊疗机构住院的208例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208份,研究对象中139例(66.8%)有陪护者,其中护工占12.9%,家庭成员及朋友、性伴侣占87.1%。154例患者有陪护需求,陪护需求率为74%。宗教信仰、确诊为HIV阳性的时长、HIV告知情况、患者的陪护需求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影响住院HIV/AIDS患者陪护率的因素(P0.05)。结论住院HIV/AIDS患者的陪护率和陪护需求较高,家庭成员陪护为主要的陪护方式。多种因素影响住院HIV/AIDS患者的陪护率,医院管理者应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自理能力、陪护率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点来制定科学合理的陪护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患者家属陪护人手卫生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以便加强感染防控措施。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查看的方式,对某医院部分患者家属陪护人手卫生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共调查患者家属陪护人192名,手卫生依从率为27.60%。患者陪护人的职业、对手卫生的认识、洗手设施、对洗手指征和方法的了解等因素影响患者陪护人手卫生的依从性。结论患者家属陪护执行手卫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严格管理患者陪护人的手卫生对防控医院感染有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儿童医院患儿住院陪护探视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科学合理的陪护探视制度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取问卷式调查,对600名患儿家属进行调查,内容包括陪护需求、探视原因及探视方式等。结果:住院患儿家属对陪护探视需求明显高于我院实际控制的陪护探视率。结论:从实际出发,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适当提高陪护探视率,同时加强管理和引导,对提高医疗质量,促进患儿身体尽快康复,维护医院正常医疗秩序,塑造良好医院形象,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