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使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34例,健康对照组36例,使用高频线阵探头,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实时跟踪描记右侧肱动脉的运动轨迹,测量血管的收缩期最大内径(Ds)、舒张期最小内径(Dd)、僵硬度(β)、弹性模量(Eρ)、顺应性(AC)、膨大指数(AI)以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等数项指标.结果 (1)β、Eρ、PWVβ糖尿病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AC糖尿病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3)Ds、Dd、AI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间无统计学意义;(4)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糖尿病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能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具有简便、无创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定量评价不同血压水平对颈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高血压组(HP组)50例、正常高值血压组(HN组)30例和正常血压组(NP组)30例,常规二维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ET技术检测颈动脉弹性参数(Eρ、β、AC、AI、PWVβ),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研究对象均合并较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HN组较NP组排除混杂因素前IMT、Eρ、PWVβ差异值有显著性而排除混杂因素后仅PWVβ值差异显著(P=0.04),HP组较NP、HN组于排除混杂因素前后各硬化参数差异均显著。结论:血压升高与血管内皮功能损伤密切相关,但正常高值血压本身对颈动脉弹性无明显影响,其所合并的危险因素在动脉硬化及血压升高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高血压早期,即使颈动脉未发生明显病理形态学改变,血压已成为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racking)评价超重、肥胖对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大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糖尿病合并超重肥胖组(A组)、糖尿病未合并超重肥胖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共计160例,测定动脉弹性系数(Eρ)、硬化值(β) 及顺应性(AC),定量评价颈、肱、股动脉血管弹性功能.结果 A组颈、肱、股动脉的Eρ、β值高于B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AC低于B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B组颈、肱、股动脉Eρ、β值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颈、股动脉AC值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肱动脉AC值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 结论超重、肥胖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进一步受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利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racking)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大血管内皮功能.方法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糖尿病组、正常对照组共计99例,测定动脉弹性系数(Ep)、硬化值(β)及顺应性(AC),定量评价颈、肱、股动脉血管弹性功能.结果 糖尿病组颈、肱、股动脉的Ep、β高于正常对照组,AC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肱动脉Ep、β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C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能准确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5.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高血压病患者早期颈动脉硬化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本研究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轻度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进行检测,旨在探讨该技术评价早期颈动脉硬化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ET)技术评价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出现血管并发症之前有无血管内皮功能损害,并分析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GDM患者50例(GDM组)和正常孕妇50名(对照组),应用ET技术检测肱动脉,获得血管内皮功能参数,比较两组血管内皮功能参数和妊娠前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1 h血糖(P1hPG)、餐后2 h血糖(P2h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的差异;以BMI、FBG、P1hPG、P2hPG、TC、TG、IR为自变量,以血管硬化度(β)、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弹性系数(Eρ)和顺应性(AC)为因变量,行多因素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分析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GDM组β、PWVβ、Eρ、 BMI、FBG、P1hPG、P2hPG、TC、TG、IR均较对照组增高,AC较对照组减低(P均<0.05);IR、FBG对β,IR对PWVβ,TG对Eρ,BMI对AC有显著危险性(P均<0.05)。结论 GDM患者在出现血管并发症之前即有发生血管内皮功能损害的可能;产前有效调整及控制孕妇体质量、FBG、TG及胰岛素水平对防治G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管回声跟踪(E-Tracking,ET)技术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45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25例,子痫前期患者20例)及正常妊娠女性60例,应用ET技术测量双侧颈总动脉及肱动脉的硬化度(β)、弹性系数(Eρ)、动脉顺应性(AC)、膨大系数(AI)及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组和子痫前期组β、Eρ、AI、PWVβ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AC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痫前期组与妊娠期高血压组比较:β、Eρ、AI、PWVβ明显升高,AC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能够早期,简便、准确地反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使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RACKING)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内皮细胞损害,探讨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方法选择健康人群30人,2型糖尿病中血糖控制正常14例,血糖控制不正常16例,评价患者动脉硬化指标,压力应变弹性参数系数(Eр)、僵硬度(β)、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膨大指数(AI)之间的差异,比较与糖化血红蛋白之间的关系,判断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和HA1c之间的关系。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糖尿病组的颈总动脉β、Eр、PWVβ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I增高,差异无明显差异;(2)与糖化血红蛋白正常组相比,糖化血红蛋白增高组的颈总动脉β、Eр、PWVβ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A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I增高,但差异无明显差异。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可以评价早期动脉硬化程度,有助于早期治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弹性功能。方法选取40例2型糖尿病患者(A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左室舒张功能减退患者(B组),以及30例正常成人(对照组),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分别测量各组颈总动脉的僵硬度指数、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顺应性、增大指数及脉搏波传导速度,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B组颈总动脉的僵硬度指数、血管压力-应变弹性系数、增大指数及脉搏波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和A组明显升高,顺应性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颈总动脉的僵硬度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参数亦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能较早地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弹性功能受损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功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检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弹性特征。方法 糖尿病组57例,正常对照组39例。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估颈动脉硬化参数,包括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硬化参数(β)、顺应性(AC)、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和增大指数(AI),并对上述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组颈动脉Ep,β、PWV8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AC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AI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5)。结论 应用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功能改变。  相似文献   

11.
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回声跟踪(echo-tracking,ET)技术评价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血液透析患者(HD组)37例,慢性肾衰竭未行血液透析患者(non-hemodialysis,NHD组)31例,正常对照组105例,应用ET技术测量颈动脉硬化度β,压力弹性系数Eρ,顺应性AC,膨大系数AI,单点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结果 β,Eρ,PWVβ:HD、NHD组显著高于对照组,HD组显著高于NHD组(P<0.01);AC: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I:HD、NH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D组与NH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易早期发生动脉血管内皮功能损伤,ET技术有助于早期发现及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组采用依托咪酯和普鲁泊福作为全麻诱导药,观察其对70岁以上老年病人循环功能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病人 40例,男 15例,女 25例。年龄 74. 95± 5 .37岁(70~94岁),体重 55. 73± 10. 37 kg。 ASA都在 I~ II级。随机分为两组,组 I在诱导时用依托咪酯 0. 3~0.4 mg·kg-1,组 II用普鲁泊福 0.2~0.25 mg·kg-1.1.2麻醉方法 入手术室前 30 min肌肉注射鲁米那 0.1g,东莨菪碱0. 3 mg。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以 8—10 ml.…  相似文献   

13.
异丙酚与依托咪酯全麻诱导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异丙酚与依托咪酯全麻诱导过程中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40例ASAⅠ-Ⅱ级全麻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异丙酚组(P组,n=20)麻醉诱导P组异丙酚1.5-2mg/kg、E组依托咪酯0.3mg/kg,加用安定0.2mg/kg,芬太尼2μg/kg、维库溴铵0.04-0.06mg/kg和琥珀胆碱1.5mg/kg。分别记录诱导前后两组的SBP、DBP和HR的变化。结果 诱导后P组SBP、DBP和HR均明显下降(P<0.05),而E组则轻度下降或下降不明显,血流动力学与诱导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异丙酚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为严重,明显大于依托咪酯。  相似文献   

14.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糖尿病血管内皮功能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糖尿病(DM)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方法测定61例DM患者肱动脉血压计袖带阻塞前后及舌下含服500μg硝酸甘油前后肱动脉内径的改变.结果 DM组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弱(P<0.001).硝酸甘油介导的肱动脉内径扩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与病程明显相关.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早期即可发现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异丙酚用于硬膜外-全麻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40例择期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使用异丙酚硬膜外-全麻联合麻醉,对照组使用异氟醚硬膜外-全麻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术中血压(MAP)、心率(HR)变化以及术后拔管时间、苏醒评分差异。结果:两组在诱导插管后均出现一度的MAP及HR显著性下降(P<0.01),术中进腹探查时两组病人均出现一定程度的MAP回升,使用异丙酚者回升幅度稍大(P>0.05),以后两组病人术中MAP及HR均较平稳。观察组异丙酚术中注速平均为(4.7±1.3)mg/(kg.h)。观察组术中芬太尼的用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拔管时间:观察组为(3.5±5.7)min,对照组(3.6±8.6)min,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苏醒评分:两组在术后10 min、30 min时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在术后60 min以后苏醒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异丙酚用于硬膜外-全麻联合麻醉时,可使用较小剂量的异丙酚维持麻醉,诱导后和进腹探查时血压波动较大,且术中芬太尼用量较大,与使用异氟醚硬膜外-全麻联合麻醉的拔管时间及苏醒质量相似,不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6.
多普勒血管超声检测高血压病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多普勒超声检测高血压病(CH)患者的肱动脉内皮细胞的功能,方法 采用超声显像法对44例 EH患者和22例正常组肱动脉测定,静息状态下血管内径,血流速度,反应性充血时的内径及血流速度,和舌下含服0.3mg硝酸甘油后5min测血管内径和血流速度。结果 EH组反应性充血诱发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反应性充血时的肱动脉血流速度EH组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服药后诱发血管扩张内径百分变化率EH组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H组血管内皮功能受损,硝酸甘油诱发的扩血管反应也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7.
高分辨力超声评价高胰岛素血症患者内皮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高分辨力超声评价高胰岛素血症肱动脉血管内皮功能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放免法测量患者血浆胰岛素 (INS)水平并据此将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分为高胰岛素血症 (HI)组 17例以及非高胰岛素血症 (NHI)组 30例 ,正常对照组 2 0例。应用 Celermajer的方法 [1 ] ,通过超声检测反应性充血后及舌下含服 0 .5 mg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变化来评估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原发性高血压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受损 (P<0 .0 5 ) ,HI组较 NHI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受损更为明显 (P<0 .0 5 )。而 3组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无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应用高分辨力超声能够准确、简便、有效地评价动脉血管内皮功能。高胰岛素血症对 EH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紊乱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无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且未服用影响神经精神系统功能的药物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择期全身麻醉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65~80岁)40例,随机分为2组,Ⅰ组(n=20)患者以七氟醚、芬太尼、维库溴铵全麻诱导并维持麻醉;Ⅱ组(n=20)患者以靶控输注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全麻诱导并维持麻醉.术中监测麻醉期间心率、无创血压、脉氧、呼末二氧化碳值、脑电双频指数,并根据以上监测调节麻醉深度;术后镇痛采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术前、术后1d、7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麻醉时间及术后镇痛效果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后1d及7d与术前比较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超声评价高脂血症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利用高分辨率超声评价高脂血症 (hyperlipidemia,HL P)患者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 将 80名研究对象分为 4组。 组 2 0人为正常对照组 , - 组分别为高胆固醇血症组、高甘油三酯血症组和混合性高脂血症组。应用高分辨率超声分别观察记录静息状态下、反应性充血和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的肱动脉内径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高脂血症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降低、尤以混合性高脂血症组为甚 (11.3± 3.1) %比 (5 .7± 3.2 ) % ,(5 .4± 3.0 ) %比 (3.8± 2 .4 ) % ,P均 <0 .0 5 )。结论 HL P患者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较正常人明显受损 ,高分辨率超声能准确可靠地检测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或依托咪酯全麻在腹腔镜妇科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腹腔镜妇科手术80例,随机分成瑞芬太尼-异丙酚组(RP组)和瑞芬太尼-依托咪酯组(RE组),各40例。两组全麻诱导用药相同,维持麻醉RP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RE组采用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记录基础值、诱导后、插管后1 min、3 min、气腹时、气腹后10、20、30、40 min的动脉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记录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睁眼、拔除气管导管、恢复定向能力的时间;记录清醒即刻及清醒后1、2、4、8、12、16、20、24 h患者疼痛程度,采用VAS评分;记录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SBP、DBP均在诱导后明显低于基础值(P〈0.01),插管后恢复,气腹开始后趋于平稳;两组HR均在诱导后减慢(P〈0.01),插管后及气腹开始时恢复。RP组自主呼吸恢复、呼之能睁眼、拔除气管导管及恢复定向能力的时间均明显短于RE组(P〈0.01)。麻醉清醒即刻、清醒后1、2、4、8h VAS评分RE组明显低于RP组(P〈0.05),12、16、20、24 h VAS评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发生恶心呕吐患者数RP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全麻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时,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或依托咪酯都能缓解气腹及手术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术后苏醒快且能明显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但术后疼痛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