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木文报道了一种从浙江鼎突多刺玫以干药材商品中新发现的混伪品蚂蚁——红胸多刺蚁。文中分别对这二种蚂蚁作了原昆虫性状描述及鉴别比较,为今后药用蚂蚁的鉴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松林  李丽 《中药材》1995,18(1):32-34
本文对血红林蚁与鼎突多刺蚁挥发油进行了GC-MS分析。从血红林蚁挥发油中分离出48占总量的87.67%。  相似文献   

3.
鼎突多刺蚁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鹰  余国祥 《中药材》2001,24(7):499-501
目的研究鼎突多刺蚁对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测定正常小鼠和免疫功能异常小鼠给药后的免疫功能指标考察鼎突多剌蚁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结果鼎突多刺蚁(0.25g@kg@d-1×10d、0.5g@kg-1@d-1×10d、1.5g@kg-1@d-1×10d)给小鼠口服,对正常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免疫器官的重量)及细胞免疫(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均无明显作用;在利用氢化可的松(ig.5×10-1g@kg@d-1×5d.)诱导免疫低下后,同样剂量给药,对免疫低下小鼠的体液免疫(溶血素测定法)、非特异性免疫(碳廓清法)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作用;对于用环磷酰胺(cy)诱导的免疫亢进(ig.250g@kg-1@d-1×10d)及低下(ig.80mg@kg-1@d-1×1d)小鼠,鼎突多剌蚁(1.5g@kg-1@d-1×10d)能调整其异常的细胞免疫(DTH).结论鼎突多刺蚁具有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血红林蚁与鼎突多剌蚁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血红林蚁和鼎突多刺蚁中氨基醚、无机元素、粗蛋白、粗脂肪和维生素B1、B2、E、B12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血红林蚁中游离氨基酸、水解氨基醚、部分无机元素,特别是被认为是蚂蚁活性成分之一的锌,以及粗蛋白、维生素B1、B2、E的含量均较鼎突多刺蚁高。  相似文献   

5.
李松林  周平 《中药材》1994,17(9):21-23
本文对血红林蚁和鼎突多刺蚁进行了药材性状和粉末显微特征的鉴别研究,为临床用药、药理和化学成分研究提供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6.
鼎突多刺蚁的生物学特性与放养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立荣 《中药材》1995,18(10):494-496
本文报道了鼎突多刺蚁的形态特征,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引种与放养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鼎突多刺蚁蚁油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和蚁油的化学成分.方法:超临界CO2萃取蚁油正交试验,GC-MS作成分鉴定与各种成分相对含量测定,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铅、锌、锰含量.结果:鼎突多刺蚁蚁油的超临界CO2萃取最佳条件为萃取温度50℃、压力30 MPa、时间2 h,蚁油得率11.4%~14.3%.蚁油含[E]-9-十八碳烯酸、9-烯油酸乙脂、胆甾醇、棕榈酸等51种成分,含不饱和脂肪酸64.58%,含铅0.80 μg·g-1,含微量元素锌0.54 μg·g-1、锰0.15 μg.g-1.结论:该法具有收率高,萃取时间短,蚁油品质好,无溶剂残留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CO2萃取鼎突多刺蚁蚁油的正交试验和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鼎突多刺蚁蚁油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和蚁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超临界CO2 萃取蚁油正交试验 ,GC-MS作成分鉴定与各种成分相对含量测定 ,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铅、锌、锰含量。结果 :鼎突多刺蚁蚁油的超临界CO2 萃取最佳条件为萃取温度 5 0℃、压力 30MPa、时间 2h ,蚁油得率 11. 4 %~ 14 . 3%。蚁油含 [E] 9 十八碳烯酸、9 烯油酸乙脂、胆甾醇、棕榈酸等 5 1种成分 ,含不饱和脂肪酸 6 4 . 5 8% ,含铅 0. 80 μg·g-1,含微量元素锌0 5 4 μg·g-1、锰 0. 15 μg g-1。结论 :该法具有收率高 ,萃取时间短 ,蚁油品质好 ,无溶剂残留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崔熙  綦国红 《中药材》1998,21(1):6-7
本文对血红林蚁与鼎突多刺蚁乙醚提取物进行了GC-MS分析。从血红林蚁的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出38个峰,鉴定出9种成分,占总量的93.58%;从鼎突多刺蚁的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出46个峰,鉴定了17种成分,占总量的84.25%。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血红林蚁与鼎突多刺蚁乙醚提取物进行了GC-MS分析。从血红林蚁的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出38个峰,鉴定出9种成分,占总量的93.58%;从鼎突多刺蚁的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出46个峰,鉴定了17种成分,占总量的84.25%。  相似文献   

11.
红林蚁与拟黑多刺蚁化学成分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翁丽丽  姜大成  董方  宋利捷 《中药材》2004,27(10):716-718
从蚁体微量元素、脂肪酸及氨基酸成分分析比较,结果:红林蚁的化学成分与拟黑多刺蚁相似,有的成分含量还高于拟黑多刺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检索表的形式介绍了浙江产三种桑螵蛸(团螵蛸、黑螵蛸和长螵蛸)性状及六种原昆虫(枯叶大刀螳、中华大刀螳、勇斧螳、广斧螳、棕污斑螳和绿污斑螳)形态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13.
拟黑多刺蚁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蚂蚁是一种古老的社会性昆虫 ,分布较广全世界约有 2 60属 1 0 0 0 0多种蚂蚁 ,我国估计也有 2 0 0 0种。拟黑多刺蚁是其中的一种 ,为蚁科动物Polyrhachis Vicina Roger,又称鼎突多刺蚁、大黑蚁、大黑蚂蚁。味咸 ,性平 ,蚁卵味甘、入肝肾 ,主要产于贵州、云南、广西等省。拟黑多刺蚁作为食用与药用的记载及流传已有悠久的历史 ,民间有用拟黑多刺蚁制成蚁粉或蚁酒服用 ,以健身或预防多种疾病。近十多年来 ,国内对拟黑多刺蚁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本文拟就近期的一些研究情况综述如下。1 拟黑多刺蚁的成分拟黑…  相似文献   

14.
浙江产三种螵蛸及六种原昆虫的鉴别检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立荣 《中药材》1994,17(12):15-16
本文以检索表的形式介绍了浙江产三种桑螵蛸(团螵蛸、黑螵蛸和长螵蛸)性状及六种原昆虫(枯叶大刀螳、中华大刀螳、勇斧螳、棕污斑螳和绿污斑螳)形态的鉴别特征。  相似文献   

15.
金银花及两种混伪品的TLC鉴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6.
拟黑多刺蚁蚁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及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拟黑多刺蚁蚁油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工艺和蚁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方法,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为因素,考察超临界CO2萃取蚁油的最佳工艺,并通过GC-MS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超临界CO2萃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6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50min;从蚁油中分离出60个色谱峰,共鉴定了45个成分,主要含有(Z)-9-十八碳烯酸(48.278%)、棕榈酸(17.574%)、(Z)-9-十六碳烯酸(4.912%)、胆固醇(2.957%)等,蚁油成分以脂肪酸为主,还有多种直链烷烃结构。结论超临界CO2萃取可快速、有效提取出拟黑多刺蚁的脂溶性成分,为拟黑多刺蚁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7.
拟黑多刺蚁对实验动物血糖和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唐春萍  徐伟  谭载友  黄凌虹 《中草药》1998,29(9):612-614
拟黑多刺蚁能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C和TG的含量及AI水平,并升高血清LCAT活性,且对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有明显降血糖作用,但对正常小鼠血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拟黑多刺蚁乙醇提物石油醚部位(简称"石油醚部位")抗痛风作用及其物质基础研究。方法:给小鼠腹腔注射次黄嘌呤复制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石油醚部位对高尿酸血症小鼠尿酸水平的影响;给大鼠足跖注射微晶型尿酸钠结晶,复制痛风性炎症模型,观察石油醚部位对痛风性炎症的影响,二甲苯耳廓肿胀法观察石油醚部位的抗炎作用;热板法、扭体法观察石油醚部位的镇痛作用;GC-MS分析石油醚部位的主要化学成分。结果:与模型对照组相比,石油醚部位在高剂量和中剂量时(8g药材/kg、4g药材/kg)可以显著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的血液尿酸水平;在高剂量时可显著抑制微晶型尿酸钠引起大鼠足跖肿胀,可显著抑制由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在高剂量时可提高小鼠热板痛阈值及减少由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次数;石油醚部位的主要成分为十八碳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结论:拟黑多刺蚁乙醇提取物石油醚部位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尿酸水平,具抗痛风性炎症、镇痛作用,其主要成分为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19.
<正> 金银花为常用中药,主要来源于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有些地区也把红腺忍冬L.hypoglauca Miq.的花蕾作金银花药用。在应用过程中尚发现同科植物金银木 L. maackii (Rupr.) Maxim.的花与金银花性状特征相似,极易混淆,同时曾有用瑞香科芫花Daphne genkwa Sieb. et Zucc.的花伪充金银花的现象发生。为保证临床用药的准确有效,笔者用TLC方法对它们进行了比较鉴别研究,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1 实验方法 将各样品分别粉碎,过40目筛。分别称取1g,加甲醇15ml,室温下浸泡24h,滤液在水浴上挥干甲醇,残  相似文献   

20.
皂角剌及五种混伪品的鉴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静  陈俊华 《中药材》1991,14(5):2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