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了解淮安市艾滋病流行的现状和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2—2013年淮安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2年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381例,主要以医学临床检查(术前与产前)病人、哨点监测、感染者配偶或性伴检查、自愿咨询检测者为主,占报告总数的86.88%,病例分布全市8个县区。感染途径主要以性传播为主(占89.76%);男性多于女性,职业分布广泛,以农民、家务待业、工人、商业服务为主(占85.56%)。全市累计报告数最高的是淮安区65例,占17.06%。结论淮安市艾滋病疫情呈整体上升趋势,感染人群也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转移,波及各个职业的人群。应在向大众做好艾滋病防治宣传的基础上,重点强化娱乐场所高危行为干预,扩大VCT咨询覆盖面,探索MSM人群和吸毒人群监测管理、阳性告知等综合防治策略,降低艾滋病传播速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涟水县HIV感染现况与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防控艾滋病疫情传播和蔓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统计方法,对报告的涟水县艾滋病毒感染者/病人(HIV/AIDS)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20年涟水县累计报告HIV/AIDS 162例,年均报告感染率1.60/10万,死亡率0.31/10万,年均增长率11.40%;男女比为4.4∶1;全县16个镇(街道)均有病例报告,涟城街道病例数最多。发病主要集中在20~59岁年龄组,占91.36%;职业分布主要为农民。检测样本来源以医学临床检查(其他就诊者检测及术前检测)、自愿咨询检测、性病门诊为主,共占82.72%。感染途径均为性接触传播,异性占50.62%,同性占49.38%。结论 涟水县艾滋病疫情处于低流行状态,但2016年以来疫情上升幅度较大,防控形势严峻,需多措并举控制艾滋病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涟水县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与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艾滋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9年涟水县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例(HIV/AIDS)进行分析。结果涟水县累计报告HIV/AIDS 173例,年均报告感染率0.99/10万,累计死亡39例,年均报告死亡率0.22/10万;感染率总体呈上升趋势(P0.05),年均感染增长率为15.31%;全县16个镇(街道)均有病例报告,城镇、乡镇感染率分别为0.98/10万、0.99/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比为3.681,年龄6~74岁,主要集中在20~50岁年龄组(占75.72%);职业以农民为主(占45.09%)。病例发现以其他就诊者检测方式为主(占30.06%),其次为检测咨询(占26.59%)和术前检测(占13.87%)。感染途径以性接触为主,占97.11%,其中异性占51.4%,同性占45.7%。CD4+T细胞计数总检测率为91.33%,诊断1年内首次CD4+T细胞检测结果以200/μl为主(占40.27%)。结论涟水县艾滋病处于低流行态势,但疫情上升较快,应扩大检测和VCT门诊咨询覆盖面,阻止艾滋病疫情蔓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武汉市新洲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患者(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为艾滋病预防提供依据.方法 对武汉市新洲区2005-2015年上报的HIV/AIDS个案资料进行双录入核实和统计学分析,HIV/AIDS病例均为确证病例,且现住址均在武汉市新洲区所辖范围.结果 截止到2015年底,武汉市新洲区累计报告HIV/AIDS 145例,其中男性122例,女性23例,男女性别比5.3∶1;145例HIV/AIDS中同性传播85例,异性传播58例,共用注射器吸毒传播2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80岁,其中20 ~49岁共计100例,占比68.97%,50岁以上共计42例,占比28.97%;145例HIV/AIDS中,未婚56例,占比38.62%,已婚有配偶64例,占比44.14%,离异或丧偶25例,占比17.24%;小学及文盲33例(22.76%);初中52例(35.86%);高中或中专34例(23.45%);大专及以上26例(17.93%).结论 武汉市新洲区HIV/AIDS呈低度流行态势,近11年来发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性传播为AIDS主要传播途径,2011年以后通过MSM传播的比例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掌握苏州市高新区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及苏州高新区HIV/AIDS个案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3—2016年,累计报告HIV/AIDS病人298例,年均报告率为3.87/10万,疫情总体呈上升趋势;病例主要以20~49岁的男性青壮年为主;病例职业以商业服务居首位,占29.53%,其次为工人、民工(农民),占28.52%,学生占7.04%。性接触是主要感染途径,占97.98%,其中又以男男同性性行为感染为主,占性接触感染的74.65%。结论自愿咨询检测和其他就诊检测是发现HIV/AIDS病人主要途径,将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和医务人员主动提供艾滋病咨询检测(PITC)工作相给合能最大限度地发现感染者。  相似文献   

6.
分析南京市浦口区艾滋病流行病学特点及趋势,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相关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该区艾滋病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3-2013年共报告HIV/AIDS病例121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01/10万,疫情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10-2013报告病例占病例总数的79.34%。报告病例男女比为7.64∶1,年龄集中在20~50岁青中年组,占92.56%,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76.03%,其中男男性行为传播占42.97%。结论南京市浦口区近年来艾滋病疫情发展迅速,防治任务艰巨,需全面落实防控措施,遏制艾滋病的传播与蔓延。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梁溪区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与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控制艾滋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20年梁溪区发现和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例(HIV/AIDS)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20年,梁溪区累计报告HIV/AIDS 2552例,其中HIV感染者1549例,AIDS病人1003例,年均发病率为26.4/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P<0.01).男女比例为10.55∶1,以20~59岁年龄段为主(86.3%).婚姻状况主要是未婚1242例(48.7%),教育程度主要是大专及以上838例(32.8%).有性病史329例(12.9%),感染途径以性传播途径为主,其中同性传播1779例(69.7%),异性传播739例(28.9%).病例发现途径以检测咨询(25.0%)、性病门诊(21.0%)和其他就诊者检测(20.7%)为主.结论 无锡市梁溪区艾滋病疫情整体呈低流行态势,性传播为主要传播方式,应采取以切断性传播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宜兴市2004-2013年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宜兴市2004-2013年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04-2013年宜兴市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259例,其中AIDS病人78例,HIV感染者181例,死亡33例,病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病例以20~49岁组为主,共185例,占71.43%,男女比5.17∶1,以农民、外来务工人员为主。传播途径以经性传播为主(占76.07%),其中异性性传播、同性传播分别占54.83%、21.24%;其次为注射毒品,占21.62%。样本来源于医疗机构133例,占51.35%;来自疾控中心126例,占48.65%。主要发现途径居前3位的分别是羁押人员体检(占29.73%)、门诊检测(占20.85%)、住院及术前检测(占20.46%)。结论宜兴市HIV/AIDS病例数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和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2017年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2010-201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精准防控措施和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我国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下载2010-2017年HIV/AIDS报告历史卡片,采用例数、构成比和率等描述相关疫情特征,采用χ2检验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0-2017年广西HIV阳性率12.53/万(85 182/67 959 000),新发现HIV/AIDS病例和当年死亡病例数分别累计有85 182例和24 783例,2010-2011年分别增加了22.34%(新发现HIV/AIDS病例数从11 648例增加到14 250例)和32.83%(当年死亡病例数从2 900例增加到3 852例),2012-2017年均呈连续6年下降趋势(新发现HIV/AIDS病例数分别为12 229、10 877、9 460、9 190、8 848和8 680例;当年死亡数分别为3 888、3 316、2 914、2 717、2 595和2 600例);HIV/AIDS晚发现比例均>50.00%(50.53%~57.06%)。2012-2017年新发现病例的男女性别比为2.47:1(60 639/24 543),≥ 50岁的男女性别比为2.71:1(28 654/10 557)。25~49岁占47.40%(40 377/85 182),≥ 50岁占46.03%(39 211/85 182)。职业为农民占68.40%(58 262/85 182),家政、家务及待业占11.21%(9 546/85 182),学生占0.86%(729/85 182)。传播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占90.60%(77 171/85 182),男男性行为传播占3.13%(2 669/85 182),注射吸毒占4.60%(3 924/85 182),母婴传播占0.73%(619/85 182)。结论 2010-2017年广西新发现HIV/AIDS病例数和当年死亡数自2012年连续逐年下降,但是晚发现比例均>50.00%,传播途径以异性性传播为主。广西艾滋病流行模式面临新变化和新挑战,应创新防治策略和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如东县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如东县2004—2011年艾滋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如东县共发现艾滋病患者25例,死亡10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9例。感染者中男性占85.14%,女性占14.86%;年龄以25~44岁青壮年为主,占52.70%;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39.19%,职业以农民为主,占31.08%;传播途径以异性性接触传播为主,占64.46%。结论 2004—2011年如东县艾滋病疫情呈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健康教育,遏制艾滋病的传播流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2006-2015年淮安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15年淮安市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运用Excel2010和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全市共报告梅毒8 076例,报告发病率从3.02/10万上升到22.47/10万,发病呈逐年增长趋势(x2 =6.10,P=0.014),年平均增长24.98%;Ⅰ期和Ⅱ期梅毒所占梅毒构成比减少,隐性梅毒构成比逐年增加,且渐成流行的主要类型,不同类型梅毒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98.10,P<0.001);梅毒发病以20~49岁年龄组为主,男女性别比为0.79:1;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为主,共占62.23%.结论 2006-2015年淮安市梅毒增长迅速,性活跃人群仍是防治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加强性病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强化隐性梅毒疫情报告管理是当前梅毒防治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2001—2012年广东省台山市人群艾滋病流行情况,为综合防制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2001—2012年台山市艾滋病感染病例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1—2012年台山市累计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患者(HIV/AIDS)共计3 096例,年龄集中在30~49岁;男性2 614例,女性482例,男女性别比为5.42∶1;职业以农民为主(46.09%)。传播途径主要以静脉注射毒品传播(77.10%),其次为异性性接触传播(15.18%)。结论台山市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艾滋病防治工作形势严峻,应采取综合有效的防制措施,控制艾滋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析1998-2020年柳州市报告学生AIDS的流行病学特点, 为制定学生AIDS预防及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对199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柳州市报告的学生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简称HIV/AIDS)信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截至2020年12月31日, 柳州市累计报告学生HIV/AIDS患者201例, 其中HIV感染者127例, 占63.2%, AIDS患者74例, 占36.8%。学生HIV/AIDS新发人数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2011年之前AIDS患者多于HIV感染者, 之后HIV感染者逐渐增加, 2017年达到高峰。2013年以前传播途径以母婴传播为主, 之后异性性传播为主, 1998之后同性性传播增加迅速。学生HIV/AIDS中男性共152例, 占75.6%, 女性共49例, 占24.4%, 男女性别比例为3.1:1.0。年龄以14~20岁为主, 占47.3%;学历以高中及以上为主, 占64.2%。截至2020年12月31日, 累计报告死亡13例, 不同传播途径和文化程度的病死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  柳州市学生HIV/AIDS人数增长迅速, 近5年来同性性传播为主要的传播途径, 应加强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措施, 以控制AIDS在学生中的传播和流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钦州市钦北区2005-2012年艾滋病的流行状况,为今后政府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2年钦北区艾滋病疫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2年钦北区艾滋病发病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0—29岁发病人数最多(32.92%),其次是30—39岁(28.35%);初中文化程度发病人数最多(43.81%),其次是小学文化程度(36.99%);男性艾滋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3.15:1;农民发病最多(24.69%),家务及待业人员次之(10.72%),再次是民工(10.72%)和工人(4.49%)。新棠、大寺、平吉、城区、大直5个镇的患者所占的比例较多,分别是15.54%,12.47%,10.06%,9.31%,8.89%,那蒙、贵台、长滩、那香等4个镇所占的比例较少。从传播途径来看,主要有非婚异性性接触史(51.21%)、注射毒品史(21.78%)、配偶/固定性伴阳性(10.89%)。结论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年龄在20—39岁、农民和民工及待业人员是艾滋病防治的重点对象,新棠、大寺、平吉、城区、大直是防治的重点地区,要严防“非婚异性性接触”和“注射毒品”行为,杜绝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德阳市2009-2017年艾滋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地区性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2009-2017年德阳市HIV感染者的流行概况、时间分布、人群特征、地区分布等相关资料做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7年德阳市共检出3 724例HIV感染者,感染率1.07‰,发病率0.38‰,死亡率0.10‰;感染HIV的人群中有35.41%发展为艾滋病,且呈逐年下降,有8.99%死亡。德阳市HIV感染者的高速增长时间集中在2011-2013年间,从2014年逐渐趋于相对较低的增长速度。2009-2017年间德阳市HIV感染者的男女比例3.25〖DK〗∶1,以21-50岁的人群为主,占60.89%,但51-70岁的感染者构成比呈明显上升趋势,感染者职业以农民为主,占40.14%,婚姻状况为已婚的占62.26%,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的占75.54%,人群类型以临床病人为主,占54.81%,医院、疾控是HIV感染者的主要检出机构。德阳市HIV感染者的地区分布与人口结构相关,区域性特征突出。结论 德阳市艾滋病已逐渐进入低速增长和低发病的流行态势。目前感染者人群特征呈现为男性、青壮年、已婚、低学历;但人群特征多元化、年龄老龄化、分布区域化、检出集中化等成为主要的特征趋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宜昌市手足口病的发病趋势,掌握流行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中国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监测的2008-2015年宜昌市手足口病病例特征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比较不同病例构成特点.结果 8年间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34 205例,重症2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发病率在54.07/10万~166.80/10万间呈稳定性波动,每年春末夏初及冬季为发病集中月份;病例年龄分布以“1 ~岁”组构成比最大,为79.77% (27 286/34 205);宜昌市西陵区病人构成比最高,伍家岗区发病率最高;散居儿童、托幼儿童为发病的主要人群;病例报告主要来自县级医院,实验室确诊病例中,病毒分型以EV71型为主.结论 宜昌市手足口病的发生存在明显季节、地区、年龄差异,防控工作重点为托幼机构.及时接种疫苗、开展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调查研究,有助于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济南市艾滋病流行特征与趋势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全面了解济南市艾滋病流行特征,探讨切实有效的防治模式.[方法]对济南市近年来有关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8年以来,累计发现抗-HIV阳性者95例,其中HIV感染者65例,艾滋病病人30例.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逐年增加.95例中,流动人口80例;男性71例,女性24例;20~39岁青壮年71例;经性接触感染者29例,静脉注射吸毒感染者28例.[结论]济南市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逐年上升,以性接触、静脉吸毒途径感染为主,外来流动人员占多数.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中的伦理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中应遵循的生命伦理学原则。方法 通过理论分析方法,对生命伦理学原则在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适用性进行论证。结果 尊重原则、有利、不伤害原则和公正原则是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重要原则。结论 遵循生命伦理学原则是艾滋病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永嘉县艾滋病流行现状,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传染病网报系统导出永嘉县2004~2008年HIV/AIDS数据库,核对流行病学调查表,使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结果艾滋病疫情逐年上升,以外地流动人口为主,男女比为1.41:1,年龄集中在20~44岁人群,文化程度低,传播途径以性接触(75.38%)传播为主。结论艾滋病流行速度加快,应加强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尤其是对流动人口的宣传,同时要加大干预力度,以遏制艾滋病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