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心病无症状性缺血的心电图表现。方法 对 70例冠心病患者用动态心电图进行 2 4h监测。 62例 ( 88 6% )有心肌缺血发作 ,总计发作 2 0 2阵次 ,其中 150阵次 ( 74 3% )为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 ,陈旧性心梗组与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组比较。结果 两组发生率无显著性 (P值 >0 5) ,无症状与有症状心肌缺血的ST段压低程度及持续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P值 >0 5)。结论 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有昼夜规律 ,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陈旧性心梗组比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组明显增高 (P <0 0 1)。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常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经临床确诊为冠心病且发生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作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经Cohn分类均为Ⅰ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24 h心电图动态监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电图检测,分析诊断效果。结果两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好发时间为6:00至11:00,观察组有症状、无症状ST段下移时以及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的平均心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肌缺血发作阵次为100次,无症状发作阵次为79次(79%),有症状发作阵次为21次(2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效果显著,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冠心病患者的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clial ischemia 以下简称SMI)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根据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笔者试从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中,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观察了51例SMI,共监测出SMI发作92阵次。按SMI发作前、发作时、发作后的心率、心律及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辨证分型。本文探索SMI发作与中医“气、瘀、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古莉 《中国热带医学》2004,4(4):571-571,576
目的:了解动态心电图对诊断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例冠心病患者的24h心电资料,参照监测日志,分析24h动态心电图。结果:发生缺血性ST段下移432次,其中SMI发作383次(88.7%),有症状发作49次(11.3%),SMI发生于睡眠中(51.2%),及日常活动中(36.7%),有症状心肌缺血多发生在活动(8.4%),睡眠(3.7%).结论:动态心电图不仅用于心律失常而且是日常生活中监测一过性心肌缺血的最好方法,对早期检出SMI及时诊断及治疗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动态心电图诊断的心肌缺血患者19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研究,探究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特征表现。结果 198例心肌缺血患者共计检测出562阵次的ST段缺血性改变,其中有症状性心肌缺血238阵次(42.35%),无症状性心肌缺血324阵次(57.65%)。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在发作时的ST段下降幅度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在发作时持续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显著,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采取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效果良好,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诊断,为医疗服务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李金红 《吉林医学》2012,33(12):2586-2587
目的:观察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特点。方法:分析130例冠心病患者的24 h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结果:共检出113例心肌缺血(占86.9%)。缺血性ST段改变429阵次,其中74.1%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P<0.05)。在429阵次缺血性ST段改变中,发作时间在6:00~l1:00为181阵次(占42.2%);在11:00~l7:00的有59阵次(占13.80%);在17:00~23:00的有115阵次(占26.8%);在23:00~5:00有74阵次(占17.2%)。结论:动态心电图能指导冠心病患者SMI的预防和诊断,是临床检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用动态心电图对7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测,并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对本次研究的72例冠心病患者中53例ST段改变情况及心机缺血持续时间进行统计,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患者心肌缺血次数(395次)明显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患者(50次);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患者ST段下移次数[0.1~0.2 mV(360次)、>0.2 mV(35次)]明显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患者[0.1~0.2 mV(46次)、>0.2 mV(4次)];对比其心肌缺血持续时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患者明显高于有症状性心肌缺血发作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中,可以运用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该技术操作简便、诊断准确,能够在临床诊断中大力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探讨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动态心电图(DCG)的临床特点。方法:对58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DCG监测。结果:402例有3884阵次缺血发作,其中307例2930阵次(75.44%)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其中60岁以上者发作2135阵次,占SMI的72.87%,无症状与有症状组心肌缺血的ST段压低程度差异无显著性,但无症状较有症状组心肌缺血持续时间长(P<0.05)。上午6:00~12:00SMI的发作频率最高(43.46%),明显多于夜间24:00~晨6:00的13.62%(P<0.01)。检出严重心律失常共327例,无症状与有症状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SMI检出率远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60岁以上者多见,容易引起患者忽视而得不到及时治疗,因此,更具有潜在危险,在诊治上应给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老年冠心病168例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行常规性心电图检查及Holter检查,对比分析二种检测方法的临床诊断效果。结果本组患者中经常规心电图检查共发现48例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症状,而Holter检查中则发现108例患者出现心肌缺血症状,二组患者心肌缺血检测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Holter诊断可知,ST段阵次改变次数为504次,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改变为352阵次,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阵次改变为152阵次,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发生率显著高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的发生率(P<0.05)。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发作具有昼夜性规律,在6:00—12:00的时间段内发作频率最高,而在0:00—6:00时段内发作频率最低。与有症状心肌缺血患者相比,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ST段下降的幅度及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有症状心肌缺血相比,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无症状心肌发生率高,症状不典型,常规的心电图检出率较低,采用Holter检测能及时发现无症状缺血心肌患者的存在,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生机制以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诊断无症状心肌缺血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61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根据检查结果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 有缺血性ST段改变156例(96.63%);有症状者57例(34.56%),无症状者88例(54.25%).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ST段压低650次,无症状者502次(77.53%);有症状者148次(23.17%);ST段降幅为0.1~0.25mV,心肌缺血发作时心率较发作前快.有症状心肌缺血57例,心率由发作前的(71.60±8.06)次/分增加到(80.14±6.21)次/分,差异有显著性;无症状心肌缺血89例,发作前心率为(70.02±4.13)次/分,发作后心率为(73.12±3.25)次/分,差异无显著性.无症状心肌缺血持续时间为28分/次,有症状心肌缺血持续时间为10分/次,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水平与C-反应蛋白(CRP)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关系。方法将12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分为脑梗死急性期组50例,脑梗死非急性期组4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36例,另选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血清PAPP-A、MMP-9和CRP水平。结果脑梗死急性期组和TIA组病人血清PAPP-A水平明显高于脑梗死非急性期组和对照组(F=39.43,q=9.72~11.87,P<0.01)。脑梗死非急性期组血清PAPP-A水平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梗死急性期组和TIA组血清PAPP-A水平与CRP、MMP-9水平均呈正相关(r=0.424~0.472,P<0.01)。结论血清PAPP-A水平升高与炎症机制相关,可能提示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头颈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张文静 《中外医疗》2016,(16):78-79
目的:探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短暂性缺血发作患者脑梗死关系。方法以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结果为判断依据,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颈动脉内径狭窄<7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跟CTA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溃疡斑块组(40例)﹑非溃疡斑块组(45例)﹑无斑块组(35例),针对3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发生脑梗死14例,发病率为11.7%,其中溃疡斑块组脑梗死发病率为25.0%(10/40)﹑非溃疡斑块组脑梗死发病率为6.7%(3/45)﹑溃疡斑块组脑梗死发病率为2.9%(1/30)。3组患者脑梗死发病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溃疡斑块组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脑梗死患者高于非溃疡斑块组和溃疡斑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CTA检查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分型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脑梗死发病风险非常有帮助,值得医学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前48h内的心绞痛发作对初次AMI临床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138例均为初次AMI患者,按发病前48h内有无心绞痛发作,分为缺血预适应(IP)组(n=54)和非缺血预适应(NIP)组(n=84),对比两组心肌酶峰值、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及院内死亡率。结果IP组临床及近期预后较好,表现为心肌梗死范围较小(P<0.05),心肌酶峰值较低(P<0.05),近期住院期间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明显心力衰竭、心源性病死率均低于NIP组(P<0.05)。结论初次AMI前48h内心绞痛的发作对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心肌缺血预适应有关。  相似文献   

14.
赵继先  柯昌巧 《河北医学》2016,(8):1271-1273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预适应对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心肌损伤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为 STEMI 患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 STEMI 行溶栓治疗的患者96例进行分析,根据心肌梗死发病前48h 内有无心绞痛发作将96例患者分为心肌缺血预适应组49例和无缺血预适应组47例,采用心脏超声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采用Elisa 法检测心肌酶和心肌损伤情况,以及对两组患者溶栓后随访4周,观察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组前,缺血性预适应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无缺血预适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预适应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和左室收缩末内径均短于无缺血预适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缺血性预适应组心肌肌钙蛋白(cTnI)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低于无缺血预适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缺血预适应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对保护心功能、减轻心肌损伤以及降低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有着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扫描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5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和45例脑梗塞患者的颅外段颈动脉和颅内大脑中动脉。检测分析指标为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狭窄度、超声分型和颅内大脑中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并将有症状侧和无症状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无症状侧颅外段颈内动脉中度以上狭窄发生率(37.0%)明显高于有症状侧(11.1%,P<0.01);脑梗塞患者无症状侧重度以上狭窄发生率(17.8%),明显高于有症状侧(2.2%,P<0.01),其中1例无症状侧颅外段颈内动脉完全闭塞。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梗塞组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以扁平斑和软斑最为多见,其次是硬斑和溃疡斑。且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塞组患者无症状侧软斑发生率明显高于有症状侧(P<0.01)。③脑梗塞组无症状侧大脑中动脉血流缓慢有31例(68.9%),明显高于有症状侧(P<0.01)。结论:颅内,外段颈动脉粥样硬化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这一发现对于临床上预测无症状人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进展至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55例急性TIA患者按年龄分为老年组(166例)、非老年组(89例),根据临床表现及头颅TCD分为颈动脉系统TIA组(146例)、椎-基底动脉系统TIA组(109例),结合相关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55例TIA患者中有96例(37.6%)发生脑梗死,其中老年组脑梗死发生率45.8%(76/166),非老年组脑梗死发生率22.5%(20/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24 h内发生TIA的频率相关(P〈0.01)。此外,脑梗死的发生与TIA首次发作至治疗时间、血压、血糖、胆固醇水平等因素相关(P〈0.05)。结论在高海拔地区脑梗死的发生率与年龄和TIA发生频率相关;伴相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粘度、高血糖者TIA进展至脑梗死的危险性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无症状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0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共检出缺血型ST-T改变115例、608阵次。其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476阵次(78.3%),发作时间高峰在6:00~22:00(79.8%)。结论动态心电图是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的重要方法,对其病情的判断及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吴娜 《中外医疗》2012,31(21):15-16
目的探讨急性脑缺血患者血清抵抗素的含量变化及其在脑缺血病情进展过程中的作用与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80例研究对象的血清抵抗素含量,急性脑缺血患者60例,其在稳定型脑梗死组、进展型脑梗死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各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结果①进展型脑梗死组血清抵抗素水平高于稳定型脑梗死组.而稳定型脑梗死组抵抗素水平高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急性脑缺血患者血清抵抗素含量变化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r=0.657,P=0.001)。结论检测急性脑缺血患者血清抵抗素的含量变化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示抵抗素水平与急性脑缺血病情进展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李晓玲 《疑难病杂志》2007,6(8):460-462
目的探讨血小板形态在脑梗死发病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ICD)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急性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稳定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结果脑梗死急性期PLT明显低于TI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P<0.01),TIA组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脑梗死急性期MPV和PDW明显高于TI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TIA组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急性进展型缺血性脑卒中PLT低于急性稳定型缺血性脑卒中(P<0.01),MPV和PDW高于急性稳定型缺血性脑卒中(P<0.01)。结论血小板的形态在脑梗死之前就发生变化,动态观察血小板3项参数对脑梗死的预防、诊断及判断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后冠脉血管再通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6例AMI并进行尿激酶溶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分为心绞痛组(IP)与非心绞痛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心肌酶浓度、冠脉再通率、左室功能及心脏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1)IP组尿激酶溶栓血管再通率及再通速率高于对照组(P〈0.05);(2)IP组AMI后血清心肌酶峰值、梗死面积及心脏主要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IP组AMI后EF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对梗死前心绞痛的缺血心肌起明显的保护作用;可提高AMI溶栓后血管再通率。从而减少梗死面积和心肌损害程度。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