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在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体重160 ~ 180 g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采用高脂饲养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取造模成功后的糖尿病大鼠14只(D组),随机分为两组(n=7):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组(DI组)和糖尿病假手术组(DC组).年龄匹配的健康雄性Wistar大鼠14只作为对照(C组),随机分为两组(n=7):心肌缺血再灌注组(CI组)和假手术组(CC组).DI组和CI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分别测定基础状态、再灌注120 min时血清NO、ET-1的含量.结果 与基础状态时比较,CI组、DI组在缺血再灌注120 min时血清NO水平降低、ET-1水平升高(t值分别为4.96、4.69、19.04和3.35,P<0.05).与CC组比较,CI组NO水平降低、ET-1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F=18.07、11.97,P<0.05);与DC组比较,DI组NO水平降低、ET-1水平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F=4.15、8.04,P<0.05).DC组基础状态时血清ET-1水平高于CC组,具有统计学差异(=9.47,P<0.05).结论 血清中NO、ET-1在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预处置对急性缺血再灌注肝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预处置对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防护及其机制。方法:随机将家兔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预处置组,复制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模型,观察反复3次缺血5 min再灌注5 min(预处置)后再缺血45 min再灌注45 min,对血浆、肝组织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水平、谷丙转氨酶(ALT)值及肝细胞形态学改变的影响。结果:肝缺血再灌注期间,预处置组血浆及肝组织NO水平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而MDA水平和血浆ALT均显著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和P<0.01);且与仅行游离、不阻断肝血流的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肝细胞形态学异常改变也明显减轻。结论:预处置可通过提高体内NO水平及降低体内氧自由基水平而减轻HIRI。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丙泊酚(propofol)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期间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组)和非糖尿病对照组(N组),两组各24只.N组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只),即心肌缺血再灌注组(NI组)、心肌缺血再灌注+丙泊酚组(NP组)、假手术组(NS组);D组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只),即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组(DI组)、糖尿病心肌缺血再灌注+丙泊酚组(DP组)、糖尿病假手术组(DS组).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DI组和NI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h的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DP组、NP组在缺血前10 min开始静脉泵注丙泊白酚6 mg· kg-1·h-1至再灌注2h结束,DI组、NI组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DS组、NS组仅穿线不结扎.再灌注结束后,取部分病变心肌,光镜下观察缺血心肌形态学改变,测定基础状态、再灌注结束后血清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含量.结果 NI组与NS组比较,NI组NO水平降低、ET-1水平升高(F=12.18、14.37,P <0.05).与NI组比较,NP组NO水平升高、ET-1水平降低(F=14.99、15.521,P<0.05).DI组与DS组比较,DI组NO水平降低、ET-1水平升高(F=4.76、4.94,P<0.05),与DI组比较,DP组NO水平明显升高、ET-1水平降低显著(F=6.40、8.80,P<0.05).结论 丙泊酚能改善心肌内皮细胞功能,减轻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4.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家兔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家兔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及血浆和心肌组织NO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方法家兔24只 ,随机分为心肌缺血再灌注组 (IR ,n=8)、缺血预处理组 (IPC,n=8)和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缺血预处理组 (DS-201 IPC,n=8) ;TTC染色测定梗塞面积 ;HE染色病理组织学观察。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缺血前、缺血后30min和再灌注30min三个时点血浆及心肌组织NO代谢物含量。结果 (1)TTC染色称重结果显示 ,IPC组心肌梗死面积 (梗死区重量/缺血区重量为9.54±5.79)明显小于IR组 (梗死区重量/缺血区重量为35.48±3.84Δ ,P<0.05) ,DS201 IPC组心肌梗死面积 (梗死区重量/缺血区重量为5.66±1.6)明显小于IPC组心肌梗死面积 (P<0.05)。病理学检测显示 ,与IR组相比 ,IPC组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与IPC组相比 ,DS201 IPC组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 (2)缺血30min和再灌注30minIR组血浆NO代谢产物[缺血30min(11.2±3.9)μmol/L,再灌注30min(11.6±5.6)μmol/L]和心肌组织NO代谢产物[再灌注30min末(23.0±5.3)μmol/mg]显著低于缺血前[血浆NO代谢产物为(28.5±6.8)μmol/L,心肌组织NO代谢产物为(49±18.3)μmol/mg](P<0.05) ;缺血30min和再灌注30minIPC组血浆NO代谢产物[缺血30min(19.5±2.5)μmol/L,再灌注30min(1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阿魏酸川芎嗪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1)假手术组;(2)缺血再灌注组;(3)川芎嗪(4 mg/kg)组;(4)阿魏酸川芎嗪低剂量(4 mg/kg)组;(5)阿魏酸川芎嗪高剂量(8 mg/kg)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的方法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大鼠于再灌注前10 min分别颈静脉注射给药,于再灌注结束后,进行血清生化及心肌组织学检测。结果:阿魏酸川芎嗪能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功酶、乳酸脱氢酶、心肌钙蛋白I和丙二醛的水平,提高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心肌Bcl-2蛋白的表达,减少心肌Bax蛋白的表达, 提高Bcl-2/Bax 的比值和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阿魏酸川芎嗪各项指标优于川芎嗪(P<0.05或P<0.01)。结论:阿魏酸川芎嗪能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抗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其上调Bcl-2蛋白和下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及心肌微血管完整性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雄性大白兔30只,随机分成以下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对照组和Ang-(1-7)治疗组,每组10只.Ang-(1-7)治疗组经置入式微量泵持续颈静脉给予Ang-(1-7)(25 μg·kg-1·h-1)3 d.假手术组和I-R对照组经微量泵只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每组均在3 d预处理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2 h,再灌注2 h.测定缺血前、后和再灌注2 h时血清NO含量及光镜下心肌灶性出血发生率的变化,并采用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观察心肌梗死范围.结果 心肌缺血前Ang-(1-7)治疗组NO已显著升高(P<0.01);心肌缺血后2 h时,各组NO均比缺血前显著降低(P<0.01),但Ang-(1-7)治疗组比I-R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再灌注2 h后,各组NO均比缺血2 h时进一步降低,但Ang-(1-7)治疗组仍比I-R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心肌灶性出血发生率在I-R对照组为65.00%,而Ang-(1-7)治疗组为27.50%(P<0.01).心肌梗死面积在I-R对照组为(28.70±5.45)%,而Ang-(1-7)治疗组为(15.46±4.32)%(P<0.01).结论 静脉持续给予Ang-(1-7)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时血清NO水平,可保护心肌微血管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良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造模方法。方法:将45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垫线组和改良置管组,每组15只,通过阻断左前降支血流30 min后再灌注90 min建立MIRI模型,比较不同方法缺血造模时心电图的变化;采用伊文思蓝-氯化三苯基四氮唑双染检测缺血/梗死面积范围,ELISA法及生化仪检测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心肌钙蛋白I(cTnI)水平,HE染色分析MIRI心肌组织病理损伤,TUNEL染色分析MIRI心肌组织细胞凋亡。结果:在缺血各时间点上,改良置管组大鼠心电图Ⅱ导联ST段抬高电压幅度均较垫线组更高,且迅速达到峰值;改良置管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比例显著高于垫线组(P<0.01);改良置管组大鼠血清LDH、CK-MB和cTnI水平均高于垫线组(P<0.05);改良置管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损伤较垫线组严重,其绝大部分心肌细胞肿胀变形,肌丝断裂,组织间隙水肿和白细胞浸润较明显;改良置管组大鼠心肌组织平均细胞凋亡率(35.86%)显著高于垫线组(26.48%;P<0.01)。结论:经过改良的大鼠MIRI造模方法可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3(Toll like receptor-3,TLR3)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能的作用与意义。方法 72只实验SD大鼠随机分3组(n=24):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放置穿线但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压迫结扎LAD 30 min后再灌注2 h。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为压迫结扎LAD 5 min松开5 min,共3个循环,再停灌30 min,最后再灌注120 min。模型成功后进行心肌梗死面积(TTC)、RT-PCR、Western blots、ELISA、免疫组化学检测。结果假手术组TLR3 mRNA及蛋白呈微弱表达;缺血再灌注组中缺血区心肌细胞肿胀,周围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血清LDH(lactate dehyhrogenase)、CK(creatine kinase)活性及TNF-α水平升高(P0.01,vs假手术组),缺血区心肌细胞TLR3 mRNA及蛋白呈强烈高表达(P0.01,vs假手术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区心肌细胞TLR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低(P0.01,vs缺血再灌注组),血清LDH、CK活性及TNF-α水平也明显下降(P0.01,vs缺血再灌注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假手术组TLR3呈微弱表达于胞浆,而缺血区TLR3主要强烈表达分布于细胞核与细胞浆。同时免疫荧光结果提示,TNF-α与TLR3部分细胞有共表达。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TLR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LR3表达水平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进展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Toll样受体3(Toll like receptor-3,TLR3)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可能的作用与意义。方法 72只实验SD大鼠随机分3组(n=24):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假手术组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放置穿线但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压迫结扎LAD 30 min后再灌注2 h。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为压迫结扎LAD 5 min松开5 min,共3个循环,再停灌30 min,最后再灌注120 min。模型成功后进行心肌梗死面积(TTC)、RT-PCR、Western blots、ELISA、免疫组化学检测。结果假手术组TLR3 mRNA及蛋白呈微弱表达;缺血再灌注组中缺血区心肌细胞肿胀,周围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血清LDH(lactate dehyhrogenase)、CK(creatine kinase)活性及TNF-α水平升高(P0.01,vs假手术组),缺血区心肌细胞TLR3 mRNA及蛋白呈强烈高表达(P0.01,vs假手术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预处理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区心肌细胞TLR3 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减低(P0.01,vs缺血再灌注组),血清LDH、CK活性及TNF-α水平也明显下降(P0.01,vs缺血再灌注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假手术组TLR3呈微弱表达于胞浆,而缺血区TLR3主要强烈表达分布于细胞核与细胞浆。同时免疫荧光结果提示,TNF-α与TLR3部分细胞有共表达。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TLR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TLR3表达水平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进展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心肌缺血预处理的整体动物模型 ,观察川芎嗪预处理对麻醉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动物麻醉后 ,在人工呼吸状态下 ,开胸 ,结扎左冠状动脉。单纯缺血再灌注组 :结扎冠脉 3 0min ,其后再灌 12 0min ;缺血预处理组 :冠脉结扎5min ,再灌 5min ;然后 ,再次结扎冠脉 3 0min ,其后再灌 12 0min ;药物预处理组 :川芎嗪 2 0mg·kg-1 连续静脉给药 5min ;5min后 ,结扎冠脉3 0min ,其后再灌 12 0min ;假手术组 :冠脉下穿线 ,不做任何处理。实验结束后 ,腹主动脉采血 ,分离血浆。用放免法 (RIA)测ET ,TXB2 /6 酮 PGF1α,降钙素相关基因肽 (CGRP)。结果 :川芎嗪预处理降低缺血再灌后ET及TXB2 的释放 ,而 6 酮 PGF1α的释放增加 ,对CGRP没有影响。结论 :川芎嗪可能通过预处理途径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所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缺血预适应对心肌微循环内皮功能的作用。方法 复制套扎前降支冠状动脉犬模型。缺血预适应组先给予缺血5min,灌注5min,反复4次,然后缺血1h,再灌注2h;缺血再灌注组给予缺血1h后再灌注2h;两组分别于基础、缺血1h、再灌注2h采集冠状窦血对比分析一氧化氮和内皮素水平,并于再灌注2h对比分析注射乙酰胆碱前后心肌声学造影强度变化,最后用Evan氏兰和TIC双染。结果(1)正常心肌注药后声学强度增强,而缺血心肌反而下降,与再灌注组相比,预适应组缺血区心肌声学强度下降程度显著减轻(P〈0.01);(2)两组缺血后一氧化氮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再灌注2h下降更为明显(P〈0.05),然而预适应组缺血1h与再灌注2h下降程度均小于再灌注组(P〈0.05);(3)预适应组于缺血1h、再灌注2h内皮素水平比基础有所下降,再灌注组与基础比反而呈升高趋势,但未达统计学水准(P〉0.05),两组相比,预适应使缺血1h和再灌注2h的ET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缺血预适应对心肌微循环内皮依赖性舒血管反应及一氧化氮和内皮素水平的调节具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本工作研究Batroxobin对狗心脏I/R损伤过程中ET水平的.针狗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30min,恢复血流90min,造成I/R模,于缺血前或缺血后15min静注Batroxobin(1U/kg),测定血浆,心肌ET浓度以及血浆CK和LDH活性。结果表明,I/R组心肌组织及血浆ET水平明显升高,心肌组织明显损伤Batroxobin能够显著降低再灌期血浆及心肌ET水平,降低CK及LDH活性,减轻心肌组织I/R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低浓度外源性精胺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缺血/再灌注损伤(I/R)组、盐水对照(NS)组和精胺干预(Sp)组(n=10)。结扎冠脉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Sp组缓慢静脉推注 0.5 mmol/L 精胺 2 mL/kg。观察指标:心电图,心功能参数,血清SOD、LDH、NO、MDA水平和心肌超微结构等。结果: I/R组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达90%,心肌超微结构损伤严重,LVSP 和±dp/dtmax明显降低,血清中NO、MDA及LDH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或P<0.01 vs Sham组)。Sp组与I/R组及NS组相比,上述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 低浓度外源性精胺能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和减轻氧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4.
ET-NO系统与心肌胶原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缺氧状态下局部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与心肌胶原代谢的关系。方法:应用异丙肾上腺素(ISP)注射大鼠,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和心肌坏死模型。检测血清内GOT、CK、LDH、ET含量,并检测心肌组织匀浆内ET、NO含量变化和胶原蛋白含量以及细胞外间质(ECM)的增殖情况。结果:注射ISP后,血清GOT、CK、LDH活性增加,与此同时,心肌匀浆内ET含量上升和NO含量下降,ECM效应细胞增殖和心肌胶原含量升高。结论:心肌缺血缺氧后,心肌局部合成释放ET增加,NO合成减少,胶原蛋白含量增加,说明ET等生物因子与心肌间质胶原代谢变化相关  相似文献   

15.
血红素氧化酶-1在离体大鼠心肌缺血预处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功能、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血红素氧化酶-1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等容收缩灌流模型行离体大鼠心脏灌流。缺血预处理方案为停灌5 min后再灌5 min反复3次,持续缺血再灌方案为停灌40 min后再灌20 min,监测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组(IR)和缺血预处理组(IPC)心功能指标的同时,测定冠脉流出液LDH活性、心肌MDA含量和HO-1活性变化。结果:IPC组再灌20 min时的心功能恢复率显著高于IR组(P<0.01),心肌血红素氧化酶-1活性也明显高于IR组(P<0.05),而LDH活性及MDA含量显著少于IR组(均为P<0.01)。结论:血红素氧化酶-1活性增高可能与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心肌的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6.
大鼠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与综合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并评估大鼠活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的实验动物模型。 方法: 将清洁级成年SD雄性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结扎组和I/R模型组, 手术的两组全麻下开胸暴露心脏,假结扎组只过线不结扎,模型组使用"U形金属管"进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持续心电图监测,并于再灌注2 h与4 h后进行血浆生化﹑心肌组织学的检测。结果: 与正常组和假结扎组比较,I/R模型组心电图有明显ST-T改变和再灌注后病理性Q波,再灌注2 h和4 h时存在比较明显的ST-T改变;血标本检测示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心肌钙蛋白I(cTnI)、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T-SOD水平在2 h和4 h也应激性升高(P<0.05);心肌组织病理学检测显示模型组左心室心肌损伤疤痕明显,且2 h模型组左室心肌存在间隔性梗死区域,4 h模型组心肌组织区域性梗死和梗死面积明显增加;TUNEL法与Bcl-2﹑Bax蛋白实验显示2 h和4 h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明显增加;Bcl-2/Bax蛋白表达阳性细胞比值下降显著(P<0.01)。 结论: 成功建立大鼠活体心肌I/R模型,模型大鼠的心电图、血清学、心梗面积﹑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组织病理学等发生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17.
刘思泰  邓燕  王华  傅航  黄德嘉 《微循环学杂志》2006,16(1):17-19,22,F0004
目的:探讨腺苷对心肌梗死再灌注无复流的保护作用,以及这种保护作用与腺苷对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影响的关系。方法:制作离体兔心急性心肌梗死模型。30只兔心随机分为三组:A:假手术组,B:心肌梗死再灌注组,C:腺苷+心肌梗死再灌注组。分别取灌流开始5min和再灌流90min时冠脉流出液2ml,测定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内皮素(ET)及一氧化氮(NO)含量。灌流结束时,测量无复流区域面积的百分比,并在光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1)A组灌流开始与结束时和B组、C组开始灌流时冠脉流出液中LDH、CK含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2)B组各项化验指标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其结果有统计学差异。(3)灌流结束时,B组与C组相比NO的降低和ET的升高有统计学差异。(4)C组和B组比较无复流区域面积百分比明显缩小,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腺苷对心肌梗死再灌注无复流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腺苷升高NO和降低ET的作用可能是其发挥保护作用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高血压与应激性高血压大鼠NO/NOS、ET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强物理因子诱发高血压后,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系统和内皮素(ET)的作用。方法:电击大鼠足底结合噪音刺激制作慢性应激性高血压大鼠(CSHR)模型,采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和化学比色法,检测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Wistar-kyoto WKY)大鼠,以及CSHR和正常血压Wistar大鼠心肌ET、NO和NOS的含量。结果:(1)SHR的尾动脉收缩压(CASP),左心室重量指数(LVW/BW)明显高于WKY大鼠(P〈0.01)。SHR的心肌ET水平明显高于WKY大鼠(P〈0.05)。(2)CSHR的CASP明显高于Wistar大鼠(P〈0.01),而LVW/BW及右心室重量指数(RVW/BW)与Wistar大鼠无差异(P〉0.05)。CSHR的心肌ET水平明显高Wistar大鼠(P〈0.01),而心肌NO及NOS水平则低于Wistar大鼠(P〈0.05)。结论:ET的增多以及NO/NOS系统功能低下可能参与了自发性高血压与慢性应激性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NO/NOS系统和ET可能参与了SHR心肌肥厚的发生和发展。在CSHR中,应激四周可以造成血压升高,ET增多以及NO/NOS系统功能低下,但来发生心肌肥厚。  相似文献   

19.
川芎嗪调节血浆NO/ET、保护严重烧伤早期心脏功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庆连  李国辉  蔡晨 《中国微循环》2006,10(4):259-261,F0003
目的 研究川芎嗪对严重烫伤大鼠早期血浆NO/ET的比值与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和损伤特异性指标cTnI变化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0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烫伤组(烫伤组)和烫伤+川芎嗪治疗组(川芎嗪组),对照组8只;烫伤组和川芎嗪组各48只,它们又分为伤后1、3、6、12、24、48h六个时相点,检测血中NO、ET含量并计算NO/ET比值以及血浆cTnI含量,观察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烫伤组血浆NO/ET比值伤后3h即下降,12h比值达最低,以后逐渐回升,到48h仍未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川芎嗪组NO/ET比值下降幅度比烫伤组小.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烫伤组cTnI伤后1h即有升高,伤后6h升高幅度明显,12h达峰值(是伤前的82倍),以后逐渐下降,到48h尚未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川芎嗪组cTnI升高幅度明显小于烫伤组,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烫伤组伤后6h和12h心肌细胞水肿明显、肌原纤维断裂、线粒体空泡变,24h损伤有所恢复,而川芎嗪组各时相点心肌细胞损伤程度明显轻于烫伤组。结论 烧伤早期血中NO/ET比值的降低与反映心肌细胞损伤指标cTnI的异常升高以及心肌细胞损伤呈现明显的时间一致性,均在伤后12h最严重。NO/ET引起的血管舒缩功能异常、心肌供血下降可能是导致心肌细胞损伤原因之一。川芎嗪通过改变NO/ET比值调节血管舒缩功能,从而改善心肌供血起到保护严重烧伤早期心肌细胞。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揭示地奥心血康(DK)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抗氧化作用与机制。方法:用成年杂种犬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多道生理记录仪监测心功能指标;酶法测定AST、CK、LDH含量;荧光法测血清与心肌细胞膜MDA含量;电子自旋共振(ESR)记录微分谱线进行体外羟自由基捕捉实验。结果:①生理盐水对照(NS)组随着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LVSP,±dp/dtmax呈进行性下降;而DK组缺血再灌注后LVSP和±dp/dtmax虽有下降,但显著高于NS组(P<0.05);②血清中AST,CK,LDH含量随缺血/再灌时间延长均增高,于再灌120min后DK显著低于NS组(P<0.05);③血清MDA含量于再灌注240min时DK组显著低于NS组(P<0.05);④DK组心肌细胞膜MDA含量也显著地低于NS组(P<0.05);⑤在DK浓度为0.71%、1.43%和2.14%时,羟自由基强度分别减少66%、80%和100%。结论:DK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犬的心功能和心肌细胞膜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很强的清除羟自由基的功能是实现这种保护效应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