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房室消融术及永久起搏器植入可以缓解反复房颤病人的症状。对于阵发房颤患者安装双腔起搏可以在房性心律失常状况下维持正常房室节律,但阵发房颤进展至慢性持续房颤则限制双腔起搏器对这些患者的长期的效益,以往认为25%的阵发房颤患者1年后转为持续房颤,并且对阵发房颤患者进行双腔起搏时的心房率较快也限制了房室同步模式的应用。尽管房室消融术并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治疗方法已获得承认,但阵发房颤患者能够维持双腔起搏方式的能力没有被广泛认同,本文对这种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术中应用心房起搏的效果。方法6l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被随机分为心房起搏组(n=30)、常规组(n=31)进行射频消融术,比较两组消融放电次数、时间、能量及并发症、复发率等。结果与常规组比较,心房起搏组缩短总放电时间(132.6±48.2svs178.4±58.4sP<0.05),增加单次持续放电的成功率(93.3%vs6.5%,P<0.001),同时可减少术中并发症和降低术后复发率,常规组有3例术中出现一过性房室阻滞,1例永久性房室阻滞,3例术后1年内复发,而起搏组无一例出现上述现象。结论房室结射频消融术中采用心房起搏法进行放电比常规法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正> 双腔心脏起搏是近年来心脏起搏技术发展的重大成就。由于双腔心脏起搏能够维持正常的房室收缩顺序,特别是当窦房结功能正常时,应用DDD方式起搏可以窦实现房结控制心室律的快慢,这是目前最完善的生理性心脏起搏。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应用DDD起搏时,可发生以起搏器为媒介的心  相似文献   

4.
DDD起搏最佳房室延迟的设置及血流动力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不同房室延迟DDD起搏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评价,探讨DDD起搏最佳房室延迟的设置方法。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研究17例植入DDD起搏器患者不同AV间期时心排出量(CO)、舒张期二尖瓣返流(DMRD)、A波结束至二尖瓣完全关闭时间间期及同步心电图QT间期等的变化。结果(1)当 AV延迟调至(16.9±19.9)ms时,A波结束与二尖瓣关闭同时出现,此时将AV延迟分别延长20ms、40ms、60ms、80ms,A波结束至二尖瓣完全关闭的间期分别延长(13.9±3.7)ms、(31.5±5.1)ms、(52.8±4.1)ms、(72.4±4.0)ms,而且在此间期可发现舒张期二尖瓣返流;(2)CO最大时的AV延迟(即最佳房室延迟)与预测的最佳 AV延迟呈明显正相关(r=0.893,P<0.05);(3)临界AV间期与最佳AV间期有显著正相关(r=0.884,P<0.05),临界AV间期较最佳AV间期长;(4)临界AV间期及其后不同AV间期预测的最佳AV间期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1)临界AV间期可代表最佳AV间期的上限,可用临界AV间期减去A波结束至二尖瓣完全关闭的时间间期来预测最佳AV间期;(2)最佳AV延迟可按以下公式预测:先设置一个较长的AV间期,然后于超声心动图下测量A波结束至二尖瓣完全关闭的时间间期,则最佳AV间期等于此较长的AV间期减去A波结束至二尖瓣完全关闭的  相似文献   

5.
何方田  尹小妹 《心电学杂志》2011,30(4):355-356,360
房室结优先功能是指通过程控或起搏器自动调整A-V间期或转换起搏模式,以保证自身窦性激动能通过房室结顺传心室以获得正常的心室除极和收缩顺序的一种起搏器功能.它包括A-V间期自动搜索功能和心室起搏管理功能(MVP)两种.现结合我们所遇到的1例病例来介绍DDD起搏器房室结优先功能的心电图表现.  相似文献   

6.
DDD起搏的临床应用分析郭新贵,程祖亨,张爱伦,马依彤,买买提,宋希玲,王疆,张燕一(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二科乌鲁木齐830000)许力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内科乌鲁木齐830001)本文报道我科1991年5月至1993年5月植入的9例D...  相似文献   

7.
正常功能的房室结可将一定频率的室上性激动1:1下传到心室,室上性激动超过一定频率时,房室结可出现生理性递减性传导,出现文氏或2:1下传,严重病变时,还可在房室结发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引起室上性激动与心室自搏性心律呈完全分离状态,DDD起搏器类房室结功能也有上述几种相似的工作模式。收集我院DDD起搏心电图54例,将其中几种类房室结功能的起搏心电图加以探讨,其目的是加深对其理解,更好地应用起搏心电图诊断起搏器功能。  相似文献   

8.
DDD起搏器不同房室延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笔者对 15例Ⅲ度房室阻滞置入DDD起搏器的患者 ,观察不同的AV间期时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 (EF)与心输出量 (CO)、血浆心钠素水平及平板运动试验参数的变化 ,以评价不同AV间期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的AV间期将产生不同的左室EF与CO及血浆心钠素水平 ,当AV间期最佳时 (15 3 .67± 18.75ms)将产生最佳左室EF与CO ,血浆心钠素水平最低。结论 :对置入DDD起搏器的病人应加强随访 ,调整AV间期可使起搏器发挥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国内DDD起搏的应用逐渐增多,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PMT)的报道也逐年增多,但房颤致DDD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报道极少.本文结合2例病历的处理,对其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连续护理在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于陆军总医院心内科行射频消融术的阵发性房颤患者75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37例)和连续护理组(38例),观察两组患者出院8周时的用药依从性、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主要出血事件及良好生活习惯维持情况。结果连续护理组良好生活习惯维持情况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用药依从性及INR达标虽然高于常规护理组,但未达统计学差异(P0.05)。常规护理组主要出血事件2例,1例为脑出血,1例为消化道大出血,连续护理组主要出血事件1例,为脑出血引起。结论连续护理可以明显改善阵发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的良好生活习惯维持情况,用药依从性、INR达标及主要出血事件的改善仍需进一步大规模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患者行VVI及DDD起搏后心功能、N-末端B型脑钠肽(NT-pro 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选取Ⅲ度AVB患者50例,按起搏方式分组。VVI组(n=25)植入单腔起搏器,起搏模式为VVI;DDD组(n=25)植入双腔起搏器,起搏模式为DDD。随访3年,比较患者起搏参数、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功能(E/A)、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右室内径(RV)、hs-CRP、NT-pro BNP等指标。结果两组心室电极感知、阈值、阻抗、右室起搏比例均无差异。术后LAD、LVEDD进行性扩大,LVEF进行性下降,CI较前改善,均以VVI组较为明显;SV指标VVI组术后逐年下降,而DDD组术后1年明显增加,随后下降。术后hs-CRP、NT-pro BNP进行性升高,均以VVI组较为明显。患者hs-CRP与LVEDD、LAD、NT-pro BNP之间、NT-pro BNP与LVEDD间存在正相关关系,hs-CRP、NT-pro BNP与LVEF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Ⅲ度AVB患者长期VVI及DDD起搏将不同程度导致心功能恶化,VVI起搏为甚,起搏术后心功能恶化与炎症反应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2.
AAI与DDD起搏方式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不同生理性起搏方式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60例患者因病窦综合征而置入DDD起搏器,随机通过程控分为AAI(R)与DDDS(R)起搏组各30例,并观察6个月,用超声心动图评估左房直径、左室收缩、舒张末期直径、左室短轴缩短分数的改变。随访结束时,AAI(R)组所有指标起搏前后未见明显变化,DDDS(R)组除左室舒张末期直径没变化外,其余指标均改变。结论:AAI起搏更接近生理性,对患者心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右房 -右室间隔上部顺序 DDD起搏 (RA- URIS)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的逆转效应。方法  37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房室传导阻滞伴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为 RA- URIS组 (1 8例 )和右房 -右室心尖起搏治疗 (RA- RVA)组 (1 9例 ) ,比较术前和术后 1 2个月的左室舒张期末径、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测试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RA- URIS组 1年后左室心肌重量指数 (1 0 2 .5± 1 6.3g/m2 )较术前 (1 1 0 .1± 1 8.5g/m2 )明显下降 (P<0 .0 5) ,左室射血分数 (38.3%± 1 0 .1 % )较术前 (30 .7%± 8.4% )明显提高 (P<0 .0 5) ;而 RA- RVA组上述指标较术前无明显变化。RA- URIS组术后 1年较 RA- RVA组左室心肌重量指数明显下降 (P<0 .0 5) ,左室射血分数 (33.7%± 5.5% )明显提高 (P<0 .0 5)。 RA- URIS组术后 1年 6 min步行距离测试明显提高 (386± 69m,330± 78m,P<0 .0 5) ,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 (2 3± 2 0 ,40±2 5,P<0 .0 1 ) ,而 RA- RVA组则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RA- URIS顺序起搏能逆转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重构 ,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笔者13年前为三尖瓣置换术后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安装起搏器,将剪去羽状侧突的心室被动电极经冠状静脉窦插入心中静脉成功实现DDD永久起搏。与经静脉跨三尖瓣右室起搏比较,经冠状静脉实现VVI/ DDD有非开胸心外膜起搏、不跨三尖瓣心室起搏、仿中心型心室激动等优势。该方法能否替代传统右室起搏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15.
英国自愿植入起搏器(PM)者中85%以上年龄大于65岁,哪种起搏方式对老年病人疗效更优尚不清楚,作者通过回顾性研究,对老年病人起搏方式与长期存活率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对象与方法选择1980年1月至1992年12月在Mayo医院植入PM的所有80岁以上病人,按病窦综合征(SND,心率持续<50/min,窦间歇>3s)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包括完全和Ⅱ度Ⅱ型AVB)分类,排除慢性房颤者,对照组选自明尼苏达同等年龄、性别的亡故人群。回顾性数据和随访信息来自Mayo医学中心。死因分为:心血管病(猝死、顽固室性心律失常、心衰、  相似文献   

16.
NT-proBNP在房颤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T-proBNP水平与房颤复发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受试者60例,其中阵发性房颤患者30例,另外选取性别、年龄、血压与房颤组相匹配的窦性心律患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脑钠素水平及房颤组经射频消融治疗成功恢复窦性心律与治疗不成功射频治疗术后房颤复发患者的脑钠素差别。结果阵发性房颤组患者血浆NT-proBN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房颤经射频消融术成功24例,比较射频消融术前术后监测脑钠素值变化,成功者术前、术后监测脑钠素明显差异,术后脑钠素明显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88P〈0.01)。结论房颤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升高,监测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有助于房颤患者复发的预测。  相似文献   

17.
冷冻消融术是利用冷冻标测和冷冻粘结技术,具有(1)通过电传导特性的改变可观察消融的有效性;(2)紧贴靶点,防止移位,避免损伤房室传导组织;(3)消融过程中不出现结性心律,使观察房室传导更精确;(4)在标测过程中出现的房室传导阻滞都是可逆的特点,使冷冻消融术在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与射频消融相比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冷冻消融术是利用冷冻标测和冷冻粘结技术,具有(1)通过电传导特性的改变可观察消融的有效性;(2)紧贴靶点,防止移位,避免损伤房室传导组织;(3)消融过程中不出现结性心律,使观察房室传导更精确;(4)在标测过程中出现的房室传导阻滞都是可逆的特点,使冷冻消融术在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与射频消融相比有其无法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20.
磁导航系统是一种新型的介入操作平台,其在心血管介入治疗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现就其在起搏导线植入术及心律失常导管消融术中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