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农村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为了解农村地区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免疫效果及影响因素 ,提出相应措施提高乙肝疫苗的保护效果。在南江、旺苍两县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 ,抽取 5 2 7名 2 0 0 0年出生儿童及其 4 99名母亲 ,采血检测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结果显示 :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率和全程免疫接种率分别为 99 0 5 %、95 4 5 % ;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及时接种率分别为 6 8 39%、6 1 6 9%。住院分娩和在家分娩儿童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 83 5 9%、5 6 90 % ,两者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 <0 0 1)。≥第 2胎儿童的首针及时接种率非常明显的低于第 1胎儿童 (χ2 =34 1178,P <0 0 1)。被调查儿童母亲的HBsAg阳性率为 6 6 1% ;儿童HBsAg阳性率为 1 5 2 % ,7例均为阳性母亲所生儿童。由此可见 ,在农村推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将大大降低HBsAg阳性率。在经济欠发达的边远地区和山区农村 ,对孕妇进行HBsAg筛查 ,重点对HBsAg阳性产妇的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 ,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云南省贫困山区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率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对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和景东彝族自治县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两个县1995~1999年和2000年产妇住院分娩率分别为43.77%和51.63%.1995~1999年和2000年出生儿童乙肝疫苗在出生后48h内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1.69%和31.48%,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分别为3.74%和46.07%,乙肝疫苗3针全程免疫接种率分别为30.43%和79.65%.实施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乙肝疫苗扶贫项目后,2000年出生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乙肝疫苗3针全程免疫接种率,均有明显提高.1995~1999年出生儿童及其母亲HBsAg阳性率分别为1.07%和3.74%,2000年出生儿童及其母亲HBsAg阳性率分别为1.15%和3.45%.  相似文献   

3.
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将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的实施提供本底资料 ,采用多阶段整群系统随机抽样方法 ,于 2 0 0 3年调查了 0~ 3岁儿童 5 6 70人 ,儿童母亲 12 16人。结果显示 :0~ 3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 76 16 %、73 4 4 %、32 6 6 %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与抗体 (抗 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 (抗 HBc)阳性率分别为 3 37%、4 0 18%、5 17%。与 1992年调查结果相比较 ,乙肝疫苗接种率提高了 77 6 1% ,HBsAg携带率由 9 6 8%降至 3 37% ,保护率为 6 5 19%。首针及时接种、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儿童的HBsAg、抗 HBc阳性率非常显著地低于未接种的儿童 ,HBsAg阳性母亲儿童的HBsAg、抗 HBc阳性率非常显著地高于其他儿童。提高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 ,降低阳性母亲儿童的HBsAg、抗 HBc阳性率成为今后乙肝控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乙型肝炎疫苗扶贫项目实施效果初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扶贫项目县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在涞水和巨鹿县随机抽取58个村514对2000年出生的儿童和母亲为调查对象,用胶体金试纸条法检测母亲和儿童血清HBsAg.结果显示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全程及时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2.2%、90.9%、92.2%;住院分娩和家庭分娩儿童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6.7%、80.8%,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36.9028,P<0.01);第1胎儿童首针及时接种率高于≥2胎儿童,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15.1274,P<0.01).被检测母亲HBsAg阳性者10人(1.95%),儿童HBsAg阳性者2人(0.39%).这2名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和全程接种均为及时接种,免疫失败原因是母亲HBsAg和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双阳性,宫内感染的可能性较大.儿童家长/监护人对乙肝和乙肝疫苗的有关知识回答正确率平均为81.8%,新生儿要接种乙肝疫苗的了解途径94.2%是从医生那里得来的.据此建议(1)加大其它途径的宣传,以便使儿童家长/监护人有更多渠道了解乙肝和接种乙肝疫苗的知识,有效地提高乙肝疫苗的接种率.(2)对孕妇进行筛检,尤其是在贫困地区对孕妇进行筛检,密切关注HBsAg和HBeAg双阳性母亲及其新生儿,对其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更有效地减少HBsAg携带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研究河北省城、乡监测点1—14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及乙肝病毒携带状况。[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查3个城市监测点和5个农村检测点1—14岁儿童1736人。[结果]1-14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和抗—HBs阳性率城市高于农村。城、乡儿童HBsAs阳性率分别为0.63%、1.67%,抗-HBc阳性率为1.32%、4.78%;乙肝疫苗全程及时接种与未及时接种儿童的HBsAg阳性率比较P〈0.05;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的城市与农村儿童HBsAg阳性率比较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农村儿童HBsAg阳性率和抗—HBc阳性串较高主要是由于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较低造成,须进一步加强农村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比较乌鲁木齐市1~14岁维、汉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与乙肝病毒携带状况。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调查1~14岁儿童1229人。结果 l~14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和抗-HBs阳性率汉族均高于维吾尔族。维、汉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分别为79.39%、96.63%;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73.77%、91.52%;全程接种率分别为74.71%、96.26%;抗-HBs阳性率分别为58.66%、74.45%;HBsAg阳性率分别为2.34%、0.50%。维、汉2个民族的儿童上述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14岁维、汉儿童HBsAg阳性率和抗-HBs阳性率均有统计学差异,主要与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有关。需进一步加强维吾尔族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贵德县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效果,为指导和落实乙肝免疫预防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3~2010年贵德县乙肝疫苗接种资料、2008~2010年每年对托幼机构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的1~6岁儿童开展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3~2010年合计接种新生儿10 720人,应接种10 955人,全程接种率为97.85%;首剂及时接种9 247人,应接种11 088人,首剂及时接种率为83.40%。全程、首针及时报告接种率,2003年分别为90.23%、40.30%,2010年分别为99.67%、98.73%。2008~2010年合计调查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的儿童1 446名,抗-HBs阳性的1 125人,阳性率为77.80%。抗-HBs阳性率,各年份分别为71.60%、78.87%、81.75%(P<0.01);城镇、农村、牧区分别为81.87%、78.09%、65.50%(P<0.01);≤2岁为82.05%、3岁为83.51%、4岁为77.72%,5岁为76.19%,6岁为69.17%(P<0.01)。[结论]贵德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和首剂及时率逐年提高,但抗-HBs阳性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池州市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现况和免疫效果 ,于 2 0 0 2年 12月 2 0日~ 2 0 0 3年 1月 2 0日 ,对所辖4个县 (区 ,下同 )进行了调查。 4个县 2 0个乡 (镇 )按 <1岁、1岁、2岁共抽查 4 2 0名儿童 ,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抗体 (抗 HBs)。结果 :池州市农村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达 99 2 9% ,首针及时接种率为 73 81% ;池州市农村乙肝疫苗接种主要有 3种方式 ,即分娩医院接种、首针分离接种和接种点接种 ,其中分娩医院接种和首针分离接种符合接种要求 ,其首针及时接种率 >93% ,全程及时接种率 >87% ;HBsAg阳性 3人 ,阳性率 0 71% ,抗 HBs阳性 2 75人 ,阳转率 6 5 4 8% ;另有 14 2名 (33 81% )儿童HBsAg和抗 HBs双阴性。因此加强农村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管理 ,明确分娩医院和接种点各自的职责 ,规范乙肝疫苗接种是确保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获得高质量、高效果的关键。同时提高农村孕妇住院分娩有助于提高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四川省≤3岁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率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采用组群抽样法,全省分成三层,城市一层,农村按经济状况分为一般农村和贫困农村,于2002年5~7月对3 558名适龄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1~3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和全程及时接种率分别为79.93%、55.11%、66.13%、50.12%;城市儿童的四项接种率均非常明显地高于农村儿童(χ2=266.870、371.268、71.170、302.387,P均<0.01).<1岁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为86.49%.城市<1岁儿童首针及时接种率为79.02%,非常明显地高于农村儿童(χ2=40.498,P<0.01).住院和在家分娩儿童的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66.67%和22.01%,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χ2=477.096,P<0.001).该人群HBsAg携带率为3.06%,较1992年同年龄组人群HBsAg携带率下降了60.21%;城市儿童HBsAg携带率明显低于贫困农村儿童(χ2=8.095,P<0.05);有接种史的儿童其HBsAg携带率非常明显地低于无接种史的儿童(χ2=31.997,P<0.001).因此,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提高农村,特别是贫困农村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广安市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基线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解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及时接种率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以便为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提供本底资料.2002年5月对广安市0~3岁儿童进行了整群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的3 601人中,乙肝疫苗接种率为60.18%,首针及时接种率为35.05%,全程及时接种率为32.80%,全程接种率为50.54%;检出HBsAg阳性者150人,携带率为4.17%.  相似文献   

11.
陕西省扶贫项目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了解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 (HepB)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在乙肝扶贫项目县礼泉、眉县抽取 5 11名 12~ 18月龄儿童及其母亲为调查对象 ,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HBsAg)。结果为 :儿童HepB全程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及时接种率分别为 95 5 %、94 9%、89 0 % ;母亲HBsAg阳性率 2 2 % ,儿童无 1例HBsAg阳性。分析提示 :第 1胎儿童HepB全程接种率显著地高于≥ 2胎 (χ2 =4 5 5 8,P<0 0 5 ) ;不同文化程度母亲的儿童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间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 =10 0 88~ 12 5 4 ,P <0 0 5 ) ,全程及时接种率间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 =2 1 4 9,P <0 0 1) ;儿童首针HepB接种全部在出生地点 ,第 2、3针主要在乡村级 ;加强培训和开展广泛的宣传是提高HepB接种率的关键 ;借助医生和媒体宣传是最好的宣传方式 ;开展孕妇HBsAg筛查 ,对其阳性者的新生儿及时接种HepB是降低乙肝发病的最佳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住院分娩产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情况、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卡介苗接种情况。方法对2012年温州市瓯海区设产科的医疗机构产妇HBsAg检测和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接种、卡介苗接种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595名产妇HBsAg检查率为85.72%,HBsAg阳性率为7.78%。活产儿6595名,首针乙肝疫苗接种率为97.91%,及时接种率为97.79%。HBsAg阳性母亲新生儿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及时接种率为82.05%。卡介苗接种率为91.22%。未接种原因前3位乙肝疫苗分别为新生儿窒息(42.75%);低出生体重(25.36%)和早产(21.74%)。卡介苗分别为产科未开展接种(51.64%),新生儿窒息(13.82%)和头皮血肿等其他原因(11.57%)。结论2012年瓯海区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率与接种及时率较高,但产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还较高,其新生儿采用乙肝疫苗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及时率尚有待提高,卡介苗接种率还偏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山东省临朐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5921名新生儿进行调查。结果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8.14%、97.10%,母亲HBsAg阳性率1.30%。结论临朐县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开展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坊子区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方法 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5 921名新生儿进行调查.结果 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8.14%、97.10%,母亲HBsAg阳性率1.30%.结论 坊子区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开展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了解农村儿童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接种率、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及时接种率及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 Ag)携带率和抗 - HBs阳转率 ,以便为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提供本底资料。方法 :2 0 0 2年 12月对安庆市农村≤ 3岁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 :调查的 930人中 ,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 74 .30 % ,首针及时接种率为 36 .4 5 % ,全程及时接种率为 2 9.4 6 % ,首针及时接种率以 0岁组最高 (χ2 =2 3.2 3,P<0 .0 1) ;检出阳性者 15人 ,携带率为 1.6 1% ;调查合格接种乙肝疫苗儿童 6 31人 ,抗 - HBs阳性 4 93人 ,抗 - HBs阳转率为 78.13%。平原地区的首针及时率为 38.4 0 % ,高于山区 (χ2 =4 .5 6 ,P<0 .0 5 )。住院和在家分娩儿童的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 4 8.74 %、14 .6 3% ,差异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χ2 =10 7.6 7,P<0 .0 1)。结论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 ,提高农村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及时接种率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2004年全国(未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计划免疫审评不同免疫覆盖率县的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接种及乙肝病毒(HBV)血清学标志物状况,为制定农村控制乙肝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6个省(自治区)的6个县2 639名2~13岁常住儿童进行HepB接种状况调查,并采集静脉血,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则HBV血清学标志物[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结果新生儿出生后24h内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为34.0%,全程接种率为51.8%,HBsAg阳性率为2.5%。有HepB接种史的儿童其HBsAg阳性率低于未免疫的儿童。随着年龄的推近,HBsAg阳性率逐渐降低,抗-HBs逐渐增高。结论农村地区HepB接种应着重提高新生儿HepB首针及时接种率和全程接种率,降低HBV感染。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昌乐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5 921名新生儿进行调查。[结果]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8.14%、97.10%,母亲HBsAg阳性率1.30%。[结论]昌乐县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开展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对海口市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从海口市的各小区各家庭随机选取1~15岁城市儿童,选取于2002年之前(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前)出生的512名城市儿童为对照组,于2002年之后(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出生的806名城市儿童为观察组;统计两组儿童接种免疫的情况,观察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方法测定儿童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的阳性情况,计算两组儿童乙肝病毒感染情况。结果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的城市儿童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全程及时接种率优于对照组(P<0.05);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前儿童的抗-HBs阳性率较低,观察组免疫效果较好(P<0.05);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儿童的HBsAg阳性率和抗-HBc的阳性率降低,观察组的乙肝病毒携带率降低(P<0.05);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的儿童乙肝病毒感染率为5.71%,相比于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利于儿童及时全面接种免疫,减少了乙肝病毒携带情况,降低了乙肝病毒感染率,有利于对乙肝进行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9.
杭州市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了解杭州市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后,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4 36 2名新生儿进行调查。结果 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率、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5 . 87%、95 .76 % ,母亲HBsAg阳性率7. 83%。结论 杭州市医院产房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的接种工作开展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大理州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免疫效果,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3—2015年,用分层整群抽样法,抽取8月龄至5岁儿童为调查对象,调查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免疫效果,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表面抗体(HBsAb)。结果 3年共调查儿童6 668人,乙肝疫苗接种率99.7%,首针及时接种率89.7%(其中住院分娩儿童首针及时接种率90.7%,在家分娩儿童首针及时接种率仅50.0%),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98.6%。随年龄增长HBsAb阳性率呈下降趋势,8~17月龄组阳性率92.0%,4~5岁组降至49.0%;HBsAb阳性率随免疫次数增加呈升高趋势(0剂次阳性率33.3%、接种3剂次达73.9%)。结论大理州8月龄至5岁儿童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较高,但首针及时接种率不够理想,HBsAb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建议≥4岁儿童条件许可时可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