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西药物相互作用的药代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荣环 《医学综述》2003,9(5):318-319
中西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中药 (单味、复方制剂、中成药或汤剂 )与西药合用或先后序贯使用时 ,所引起的药物 (中药、西药或二者 )作用与效应的变化。中西药物相互作用可使治疗作用增强或减弱 ,毒、副反应减少或增加 ,作用的持久性延长或缩短 ,从而导致有益的治疗作用 ,或有害的不良反应。中西药物相互作用的药代动力学是指中药 (或西药 )能使西药 (或中药 )的体内过程 (即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一个或多个环节发生变化 ,从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浓度 ,必然在药效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化[1,2 ] 。现根据作用机制分述如下。1 中西药物相互…  相似文献   

2.
浅谈中西药物相互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美兰 《右江医学》1996,24(1):38-40
浅谈中西药物相互作用机理隆林县人民医院(533400)黄美兰随着中西医结合的深入发展,中西药物并用于治疗的情况日趋普遍。中西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中药(单味、复方制剂、中成药或汤剂)与西药合用或先后序贯使用时,所引起的药物(中药、西药或两者)作用与效应的变...  相似文献   

3.
张曼  原永芳 《医学综述》2012,(24):4212-4215
中药是中国的传统药物,临床上使用较为普遍,常与西药联合应用,以提升治疗效果。中药在与西药联合应用时,往往会产生相互作用,从而使治疗效果增强或减弱。现根据相关文献,分别从药动学(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药效学(包括产生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两方面对这一现象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中西药物、掌握配伍禁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临床中西药联用日渐普遍,但联合用药后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药效改变及不良反应逐渐引起重视。该文从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4个方面,阐述中西药联用时的相互作用。其中,中药的酸碱性、胃肠蠕动和胃排空时间变化、螯合物、络合物、沉淀物形成等影响西药的吸收;中药可改变西药主要活性成分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亦可通过作用于肝微粒体酶和非微粒体酶影响西药代谢;通过胆汁与肾脏影响西药排泄;通过P-糖蛋白改变西药的体内转运过程。全文从药代动力学过程说明中西药联合用药的利弊,为临床指导中西药联合用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陈华 《西部医学》2004,16(3):200-200
中西药配伍治疗疾病,已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但在合用中西药时,由于多种中药可以通过抑制或诱导药物代谢酶,影响西药的代谢发生相互作用;一些中药可以与西药相互作用,引起药物不良反应。所以医务人员要重视和了解中西药因配伍不当引起的药理、物理、化学方面的配伍禁忌,避免给患者带来和危害。  相似文献   

6.
心血管疾病常用西药与中药的相互作用贡小慧(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10029)关键词心血管疾病药物作用合理配伍临床上治疗心血管疾病时,西药与中药的配伍或合并应用的情况日渐增多,而中药的品种也在不断增多。两者如合理配伍应用,可增强疗效,减少西药的用量,...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界医学技术不断得到发展和改善,将中民族医药和西药联合使用治疗疾病的状况越来越普遍,民族医药即中药,但此治疗方式也存在相互作用,即为中药和西药联合使用后出现的药物效应和作用变化,联合使用民族医药和西药可让治疗作用减低或增强,降低或增加毒、副作用,且持续的作用也有缩短和延长状况,进而发挥出治疗功效,或存在威胁的不良反应。中药和西药联合使用所出现的相互作用可在药物吸收之前,和体内运转构成中,也可在体内生物排泄或转化中等。本文目的则在于综述民族医药与西药联合使用的临床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合理性、科学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白云  马万里  王翠梅  孙丽娟 《中外医疗》2009,28(16):108-108
合理的中西药物联合应用的选择与发挥疗效,应建立在临床药理基础知识上,这样才可能预见或早期发现相互作用与预防毒性。由于西药与大部分常用中药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药理性质与效用、毒副反应等已有所了解;两者之间有着相同点和不同点,它们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可借鉴的西药相互作用的知识也逐渐丰富起来,对熟悉和掌握一些中药和西药相互作用的原理和配合应用的规律提供了有利条件,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的并用中西药物。  相似文献   

9.
服中药要“忌生冷”或“忌油腻”等,服西药亦要注意联合用药的配伍禁忌,而饮食与药物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则常为人们所忽视。食物种类繁多,成分各异,服药期间能与三餐饮食配合得好,可提高药效;如配合不当,则可改变药物活性,影响药物吸收与代谢过程,降低药效,有的还可产生毒副反应,造成不良后果,甚至死亡,因此服药期间,对饮食应适当选择。  相似文献   

10.
在临床药物治疗中,中、西药物配伍应用的情况经常可见,但由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较为复杂,特别是某些中药制剂的成分多样,难以完全掌握,若盲目配伍应用由于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有时会发生降效、增毒、甚至危及生命。为安全合理用药,现将部分常用中药及其制剂的主要成分、作用等因素与其些西药相互作用简介如下,供临床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消核冲剂对实验性乳腺增生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和增生乳腺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物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可能机制.方法:Wistar雌性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模型组)、消核冲剂组(中药组)、他莫昔芬组(西药组),每组15只.肌注苯甲酸雌二醇(E2)、黄体酮复制大鼠乳腺增生模型.模型复制后灌服药物,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性激素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乳腺组织PCNA的表达.结果:中药组和西药组血清E2、孕酮(P)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CNA阳性细胞数目和阳性细胞面积中药组和西药组均明显减少.中药组各项指标的改变与西药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复方消核冲剂对乳腺增生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具有调节作用,同时也能够下调PCNA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12.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琰 《中外医疗》2008,34(34):157-157
本文从中西药的药理出发,将临床常用中西药不合理联用按中药功效分类进行陈述,具体讲解了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常用中成药和几十种西药之间相互作用产生不良药物反应的药理学基础,试图为中西药联合用药禁忌找出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药结合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血清CGRP、ET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针药结合对血管性痴呆模型大鼠血清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及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 -再灌注造成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 ,利用跳台实验观察大鼠行为学改变 ,利用放射免疫学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CGRP及ET含量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各观察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针刺组、西药组和中药组各有不同改变 ,针刺加西药组、针刺加中药组改变明显 ,但以针刺加西药组改变最为显著。结论 针刺、中药、西药对各项指标的改变不完全相同 ,表明它们之间有不同的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制。但针刺与中药、针刺与西药的结合使用 ,在本实验中表现了协同作用 ,而尤其以针刺加西药明显。这可能与它们能改变机体中舒缩血管物质的含量 (CGRP、ET) ,从而改善脑组织血液供应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依据近年来国内医药学期刊中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不 溶性微粒的影响因素,整理分析,旨在安全使用中药注射 剂。 1 药物相互作用 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各厂家制备工艺不同,使有效成 分的提取和杂质除尽有较大的差异,一些成分如色素、鞣 质、沉淀、蛋白质等以胶态形式存在于药液中。药物与输液 或其他中西药注射液混合后由于pH值发生变化;由于过度 稀释影响助溶剂或稳定剂而改变药物的溶解度导致分解或沉  相似文献   

15.
临床常见中西药联用药性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 ,中药药理学的深入研究 ,中西药物联用或组方制剂在临床中较为普遍。中西药物合理联用或合理组方大多可提高疗效、降低化学药物的用量或毒副作用、缩短疗程和促进体质恢复 ,并能发挥单独使用中药或西药所不能取得的治疗作用 ,显示出较大的优越性。但随着联合用药的增多、患者病情的复杂性 ,也使给药方案出现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中西药联用时药物相互作用 ,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毒副反应等方面可能出现较为复杂的情况。1 常见的中西药联用药性辨析1)鹿茸类制剂 (如鹿茸片、参茸片 ) :临床上有些糖尿病患者在服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医药卫生界对中药、汉方药以及其他药用天然成分(以下简称中药)的再认识,中药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但中药起效慢,临床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时通常合用西药.现在中药与化学药物(以下简称西药)的合用非常普遍,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药物相互作用是极其复杂的,它涉及到药物的理化性质、作用机理、体内过程、受体或作用部位效应;食物或环境污染物质对药物的影响;遗传基因以及药物对临床检查值的干扰等许多方面因素,概括起来,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1.物理、化学的相互作用:物理化学的配伍禁忌。根据作用形式又可分为: (1) 形成非吸收性螯合物:四环素族抗生素与Ca~(++)、Mg~(++)、Bi~(++)、Al~(++)等盐类制酸剂或铁剂形成非吸收性螯合物,从而使抗生素吸收降低,影响各自  相似文献   

18.
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治疗疾病日趋增多,已逐渐成为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为许多疾病寻求新的治疗方法开辟了广阔的途径。然而,药物的相互作用,总兼有利有弊两方面。中西药的不合理配伍,不仅造成药物的浪费,而且可能加重毒副反应,降低药物效果,延误治疗时间,甚至产生药源性疾病等严重后果,因此熟悉中西药药理知识,做到择利避害,辨证论治,是中西药联合应用的基本原则。笔者浅析几种常用西药与中药的不合理配伍,供临床工作者用药时参考。一、不宜与四环素同用的中药 1.含多价离子的中药四环素能与二价或三价金属离子产生螯合反应,影响四环素的吸收而降低其疗效。中药石膏、海螵蛸、牡弼、瓦楞子含钙离子,  相似文献   

19.
魏令敏 《中外医疗》2011,30(19):191-192
目的探讨中药和西药的不合理配伍,减少或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方法通过文献查询,搜集整理中药和西药不合理配伍的相关知识。结果中西药的不合理配伍应用,不但不能提高疗效,反而会增加毒副作用,降低药物的疗效,导致药源性疾病。结论研究中西药物的配伍禁忌及相互作用,对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药物警戒(Pharmacovigliance)是发现、评价、理解和预防不良反应或其他可能与药物有关的科学研究,其最终目标是帮助患者合理、安全地用药[1].感冒药是非处方药,既有中药,又有西药,为临床最常用药物之一和家庭常备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