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抵挡汤临床应用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抵挡汤是活血化瘀的名方,古代主要用此方治疗"蓄血证",近年来,一些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很多内伤杂病都表现为瘀热互结,亦可使用抵挡汤治之,应用此方治疗各科疾病,临床屡有报道,文章对此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桃核承气汤是张仲景《伤寒论》的经典名方,由桃仁、大黄、桂枝、甘草、芒硝5味中药组成,古代主要用此方治疗"蓄血证"。近年来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表明该方应用十分广泛,很多内伤杂病只要表现为瘀热互结,亦可应用桃核承气汤治疗。该文通过综述其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医彻.蓄血》认为:“其人或劳倦,或跌仆,或闪挫或郁怒,皆足以阻其血,而停蓄成淤”。它阐明了血淤证在临床上的普遍性,是活血化淤疗法日益广泛用于临床的重要依据。近年来,我院应用活血化淤治疗眼科多种疾病,疗效较满意,现介绍如下。一、血淤证在眼科临床的表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伤寒论》蓄血证理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行性。[方法]通过跟师学习,结合《伤寒论》中蓄血证相关理论,从病机、证候、治疗几方面阐述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蓄血证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列举验案加以分析佐证。[结果]从临床角度看,蓄血证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相似之处,离经之血瘀滞,瘀热互结下焦是其病因病机,以少腹硬满胀痛、血下则缓为主要临床表现。破结逐瘀是其治疗大法,以抵当汤为治疗主方。临证施治时,根据月经周期、患者体质,在破结逐瘀泻热基础上,佐以补肾、健脾、温经、解痉,并配合针灸治疗。文中所附子宫内膜异位症病案,皆为瘀热互结下焦,从蓄血证论治,以水蛭、地鳖虫祛瘀消散离经之血,以大黄、猫爪草等泻热解毒,并防止病灶的异常出血,取得较好疗效。[结论]以《伤寒论》蓄血证理论治疗下焦瘀热互结的一类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十枣汤为仲景方,见于《伤寒论》及《金匮》。临床观察本方对胸腹水饮停蓄证,如渗出性胸膜炎等是有效的。但至今尚未见使用此方治疗尿频者。笔者将十枣汤改作煎剂治疗尿频效果显著,兹作一介绍供同道参考。谬误之处,敬请赐正。  相似文献   

6.
桃核承气汤、抵当汤和抵当丸被称为蓄血3方,是张仲景用来治疗蓄血证的重要方剂。三者的病机都是瘀热互结,但是偏瘀偏热的程度不同。其中,桃核承气汤证热重于瘀,抵当汤和抵当丸证是瘀重于热。抵当丸和抵当汤,两者药物相同,均用于蓄血重症,但两者用量和煎服方法不同,抵当汤药量大,药力峻猛,荡涤瘀邪;而抵当丸并非"丸剂缓也",做丸之后再以水煮,实际上增强了散逐瘀血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水蛙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破瘀通经之品,多用于治疗蓄血、症痕、积聚和妇科病。翟老在临床上根据其特点,灵活地应用于内科杂病中.收到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抵当汤(丸)证的病位及药物作用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抵当汤(丸)首见于<伤寒论>,分列该书第124、125、126、237、257条中,是治疗太阳、阳明蓄血证的方剂.但后世对蓄血的具体部位,尤其是太阳蓄血的部位,众说纷纭.笔者认为太阳蓄血证的病位在于下焦小肠,而对该方药物治疗作用机理的认识,则过于粗略,尤应详加剖析.现对这两个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用药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伤寒论》方独特的用药和组方,至今被临床广泛应用,不仅用于治疗外感疾病,而且广泛地用于内伤杂病。本文从组方遣药、配伍、用量、煎服法、药后调护等方面探讨了《伤寒论》方用药组方特点,旨在加深对经方的配伍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临床遣方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从学习《伤寒论》蓄血证方引发的思考到认为大黄与活血祛瘀药配伍是治疗瘀血证的主要治疗方法。同时阐述活血化瘀伍用大黄的起源、历代医家伍用大黄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许润三  经燕 《中国医刊》1999,34(12):39-39
四逆散用于治疗少阴枢机不利,阳气不得宣达的四肢逆冷证。由于四逆散的主要病机为肝气郁结,气机不利,以致肝胃不调,肝脾不和,故临床上常以此方加味作为治疗胸胁满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的基本方。笔者将此方运用于妇科临床,治疗盆腔炎、输卵管不通、闭经、痛经、经期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诸多中医药专家潜心于临床或实验,制定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方。该文就常用于治疗肝纤维化的参甲软肝方、抗纤胶囊、柔肝化纤颗粒、肝康颗粒、安络化纤丸、健脾软肝方、强肝丸7个经验方的研究进展,分别加以归纳总结,以期对该病的治疗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瓜蒌薤白半夏汤临床应用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瓜蒌薤白半夏汤是用来治疗胸痹症的专方,现代临床医生均把胸痹一病作为冠心病对待,所以临床中逐渐把瓜蒌薤白半夏汤作为治疗冠心病的专方。笔者认为胸痹一病应包括一切具备“胸痹不得卧,胸痛彻背”或类似症状者。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胃痛、神经官能症、胆囊疾病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单行方的临床运用源远流长,从最古老的《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到后世众多医籍均有大量相关记载。临床中单行方用于治疗脾胃病,或单用,或配合主方使用,具有佐助增效、兼治他证、引药归经、减毒避害及长期调理等作用。在以脾胃病为代表的慢性疾病治疗中,单行方对提高患者依从性,减少中药毒副作用和降低医疗费用有积极意义。未来可通过挖掘更多简便易行的单行方,在更多慢性疾病治疗中就其使用方法、剂量及疗效等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5.
补阳还五汤是治疗中风病的要方,多数医家用于治疗中风病后遗症,现行中医学院五版教材中也把补阳还五汤作为治疗中风病后遗症的主要方剂。笔者用于中风先兆,证属气虚血瘀者,疗效甚佳,论述如下。 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6.
《严氏济生方》小蓟饮子对后世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紫癜性肾炎等以尿血或血淋为主症的疾病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其组成为生地、小蓟、滑石、木通、蒲黄、藕节、淡竹叶、当归、栀子、甘草。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来辨证分析《严氏济生方》中小蓟饮子方药组成及配伍,其方药以泻为主,补泻相结合,标本兼顾,临床应用时每遇尿血、血淋之下焦瘀热,蓄聚膀胱证者,灵活加减,每每可收到奇效。撰写本文以便更好指导、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半夏泻心汤为《伤寒论》中名方,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取得满意的疗效。笔者运用该方加减治疗痞证、泄泻、胃脘痛、不寐等疾病为例,分析该方应用的病机特点及用药特点,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中药灌肠Ⅰ号方及其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方法,以及用于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中药灌肠Ⅰ号方及其制备工艺,质量控制方法,以及用于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炎,子宫肌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从师临证,总结经验,介绍祝肇刚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经验。祝氏认为围绝经期往往责之于肾虚肝旺,芩连四物汤是祝氏用于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常用方,本着是之证用之方的原则进行加减,临床往往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