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2 毫秒
1.
氯胺酮臂丛神经阻滞在手部手术中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起,伊斯坦布尔手显微外科就将臂丛神经阻滞作为麻醉方法用于上肢手术。局麻药Articain的起效很快,但对缺血性疼痛缺乏有效控制。而将氯胺酮与Articain配伍,不仅起效快,而且还能有效控制缺血性疼痛。为了研究Articain和氯胺酮两种麻醉药的效果,设计了三种组合进行对比研究,每组包括15例病人(25~40岁),1组:氯胺酮2mg/Kg+38mg生理盐水;2组:2%Articain40ml;3组:2%Articain40ml+氯胺酮2mg/Kg。记录止血带(300mmHg)从起始到出现疼痛的间隔时间。1组和3组麻醉后即刻便可开始手术,而2组麻醉后10分钟才能满足手术。在麻醉持续时间上,单…  相似文献   

2.
小儿氯胺酮基础麻醉下臂丛阻滞与静脉合用咪唑安定的观察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氯胺酮基础麻醉下行臂丛阻滞是小儿上肢手术常用的麻醉方法 ,但其并发症亦屡见不鲜。本文采用氯胺酮 咪唑安定静脉复合法与之对照 ,以探讨一种更为简便有效的方法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 2~ 10岁的小儿上肢手术 60例 ,分成A、B两组 ,每组 3 0例。A组为氯胺酮加臂丛阻滞组 ,B组为氯胺酮 咪唑安定静脉复合组。麻醉方法 术前 3 0分钟患儿均肌注苯巴比妥钠 2mg/kg、阿托品 0 0 2mg/kg。 ( 1)两组均于入手术室后臂肌注射氯胺酮 4~ 6mg/kg ,待入睡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 ( 2 )A组行肌间沟臂丛阻滞 ,估计…  相似文献   

3.
手法松解肩周炎臂丛阻滞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付华 《颈腰痛杂志》2000,21(3):258-259
1996~ 1998年共对 6 1例中、重度肩周炎患者在氯胺酮静脉麻醉 ,臂丛阻滞麻醉下行手法松解治疗 ,无痛下行牵拉推扳术。为了对比臂丛阻滞麻醉与氯胺酮静脉麻醉镇痛、肌松效果及对患者影响 ,对两种麻醉方法进行对比分析。临床资料  6 1例患者 ,共 6 3肩。男 2 5例 ,女 36例 ,年龄 37~ 73岁 ,病程 3.5月~ 30月 ,右肩 5 7,左肩 4,双肩 2。随机分成 3组。 组氯胺酮静脉麻醉量 1~ 2 m g/ kg; 组氯胺酮静脉麻醉剂量 0 .5~ 0 .8mg/ kg。 组臂丛阻滞麻醉用 1.5 %利多卡因 2 0~2 5 m l。所有患者术前行 ECG检查 ,其中 1例陈旧心肌梗死 ;1…  相似文献   

4.
芬太尼辅助氯胺酮在小儿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胺酮是一种具有镇痛效果确切、安全、迅速,已经广泛应用于小儿全身麻醉中的麻醉药物。但单独应用氯胺酮时往往会出现喉痉挛、心动过速、苏醒烦躁等副作用的发生。本研究主要是观察氯胺酮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小儿麻醉中的可行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3岁患儿30例,男22例,女8例,ASAⅠ~Ⅱ级,体重9~15kg。手术种类:隐睾下降固定、疝气修补、精索静脉曲张、鞘膜积液等短小手术。手术时间30~1.5min。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例,两组患儿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手术类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麻醉方法:术前均肌注阿托品0.02mg/kg,安定0.…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唇腭裂修复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为患者提安全有效的手术麻醉方式。方法:选取我2011年3月~2012年3月间,在我院就诊的38例唇腭裂修复手术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静吸复合组(n=19)和静注复合组(n=19)。术前6h禁食、禁饮,静吸复合组:面罩吸入氧气,氧流量为2~5L/mi n,同时采用4%~7%体积浓度的七氟烷诱导麻醉,手术操作中采用1.5%~2%体积浓度的七氟烷维持麻醉;静脉复合组:肌肉注射氯胺酮行基础麻醉,而后采用静脉注射氯胺酮根据患儿体重,每2~3mg/kg进行麻醉诱导,手术操作中同样按照每2~3mg/kg以氯胺酮维持麻醉。两组患儿麻醉前均进行1%利多卡因和1:100000的肾上腺素分别对唇裂和腭裂患儿进行眶下神经和口腔内麻醉,术中均采用芬太尼诱导并维持。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麻醉前后血压、心率以及术后记录苏醒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麻醉前、麻醉后10mi n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吸复合组术后苏醒时间、并发生的发生率均低于静注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麻醉效果良好,术后苏醒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唇腭裂修复术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婴幼儿常用的两种麻醉方法氯胺酮复合硬膜外麻醉和氯胺酮复合安(异)氟醚吸入麻醉的优缺点。方法:将78例病人随机分为氯胺酮复合硬膜外组、氯胺酮复合安(异)氟醚组,分别在围麻醉期对其生命体征、麻醉诱导时间及清醒时间、麻醉药物用量等方面观察。结果:氯胺酮复合硬膜外组麻醉诱导时间20±3min、氯胺酮平均用量16mg/kg、术中比术前血压下降10±5mmHg、术后清醒时间5±3/min、术中复用安定4例;氯胺酮复合安(异)氟醚吸入组麻醉诱导时间7±2min、氯胺酮平均用量13.6mmHg、术中比术前血压下降3±1mmHg、术后清醒时间1±1min、术中复用安定0例。结论:氯胺酮复合安(异)氯醚吸入组在麻醉诱导时间、氯胺酮用量、术后清醒时间、对循环系的干扰方面明显优于氯胺酮复合硬膜外组。  相似文献   

7.
本观察对比氯胺酮静脉麻醉中是否复合应用异丙酚 ,在隆胸手术中 ,对术中及麻醉苏醒期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ASAⅠ~Ⅱ级隆胸手术住院病人 10 0例 ,年龄2 1~ 4 5岁 ,体重 4 2~ 61kg。术前均无明显心肺疾病史 ,手术时间为 4 5~ 82分钟。1.2 麻醉方法 麻醉前常规禁饮 ,术前肌注阿托品 0 .5mg ,安定10mg。诱导时 ,先静注芬太尼 0 .1mg ,氟哌啶 5mg ,然后A组 (n =50 )病人静注氯胺酮 1~ 1.5mg·kg 1,手术中根据麻醉深度间断追加氯胺酮 0 .5~ 0 .8mg·kg 1。B组 (n =50 )在A组用药基础上 ,用异…  相似文献   

8.
氯胺酮自60年代用于临床,由于安全系数大,镇痛效果好,且有升压作用等优点,最初评价很高。随着不良反应的不断出现而限制了广泛的应用。近年来多采用复合麻醉以增强麻醉效果,减少副作用。我科1978~1980年,按不同配方分三组观察了154例氯胺酮复合麻醉手术,以确定合适的配方,有利于临床开展。其中男96例,女58例。平均年龄40(1~74)岁。手术部位有头颅、颌面、颈、胸、腹及四肢脊柱。手术时间为35分钟~11小时。麻醉方法麻醉前用药:成人常规阿托品0.5mg、哌替啶50mg肌注;小儿阿托品0.015mg/kg肌注。6岁以上小儿可加哌替啶1mg/kg肌注。麻醉诱导:成人以2.5%硫贲妥钠12~20ml及琥珀胆硷80~100mg静注,气管插管。小儿以安定0.25~0.3mg/kg静注或以2.5%硫贲妥钠15~20mg/kg肌注。麻醉维持共分三组:第一组为氯胺酮—安定复合麻醉共17例,即10%葡萄糖溶液300ml加入氯胺酮300mg和安定30mg混合液持续静滴。第二组为安定氯胺酮—普鲁卡因复合麻醉共45例,  相似文献   

9.
七氟醚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 观察七氟醚麻醉诱导与氯胺酮麻醉诱导在患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30例3~7岁的患儿,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和氯胺酮组.观察两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麻醉费用以及对循环、呼吸功能的影响.结果 七氟醚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短于氯胺酮组(P<0.01);七氟醚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氯胺酮组小(P<0.05);两组的呼吸抑制作用都较轻;七氟醚组入室时SpO<,2>低于氯胺酮组(P<0.05),但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两组患儿的麻醉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七氟醚麻醉诱导起效快,苏醒快,对循环呼吸影响小,手术室停留时问短,麻醉费用低廉,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10.
小儿脐以下手术应用蛛网膜下隙阻滞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患儿脐以下手术应用氯胺酮基础麻醉加0.5%布比卡因蛛网膜下隙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拟施脐以下手术患儿70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n=35)为氯胺酮基础麻醉加氯胺酮静脉麻醉;B组(n=35)为氯胺酮基础麻醉加L3~4间隙蛛网膜下隙阻滞.观察氯胺酮基础麻醉后(T0)、手术切皮时(T1)以及手术结束时(T2)患儿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及手术期间的肢动挣扎、恶心呕吐发生率、氯胺酮总用量和术后患儿麻醉恢复室(PACU)滞留时间.结果A组SBP、DBP、HR在T1、T2与T0相比,均显著升高.B组SBP与DBP三时间点无明显改变,但在T1、T2均较A组为低;B组HR在T1、T2较T0以及A组相应时间点减慢.两组SpO2无变化.B组氯胺酮总用量及术后PACU滞留时间均较A组减少.B组肢动挣扎例数显著少于A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氯胺酮基础麻醉后,应用蛛网膜下隙阻滞对于患儿脐以下手术无血液动力学和SpO2方面的改变,可稳定HR,减少氯胺酮用量,其麻醉效果安全确切,但阻滞作用维持时间较短暂.  相似文献   

11.
氯胺酮基础麻醉下小儿硬膜外穿刺时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采用脉搏血氧饱和仪对小儿在氯胺酮基础麻醉下行硬膜外穿刺时血氧饱和度(SpO_2)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53例手术患儿,分成学龄前组23例,1~6岁,均在氯胺酮基础麻醉下行硬膜外穿刺;学龄组30例,均在7岁以上,能合作,入手术室,待安静时测SpO_2,于侧卧位后1/2、1、2、5、7min及穿刺毕仰卧时连续监测SpO_2作为观察值,常规监测脉搏、血压、呼吸。学龄前组在硬膜外穿刺前静脉注射1%的氯胺酮2mg/kg,在这前后各侧一次SpO_2,于平静后1min内取右侧卧穿刺体位,其后测SpO_2的时机同学龄组。  相似文献   

12.
小儿氯胺酮麻醉中连续监测血氧饱和度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40例小儿氯胺酮麻醉应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连续监测SpO_2,40例小儿年龄8个月~10岁,体重8~38kg,施行择期眼科及口腔科等小手术,手术时间20~75min,均采用以氯胺酮为主的全麻。分为4组,每组10例:(1)单纯氯胺酮肌注(氯肌组);(2)单纯氯胺酮静注(氯静组);(3)氯胺酮复合安定肌注(氯安肌组);(4)氯胺酮复合羟丁酸钠静注(氯羟静组)(表1)。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随机双盲的方法比较咪唑安定复合不同小剂量氯胺酮镇静在整形外科局麻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恢复期反应。资料与方法随机选择 6 0例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病人 ,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行皮肤扩张器植入 ,瘢痕切除皮瓣转移 ,面部除皱 ,鼻部整形手术。全部病人均为ASAⅠ级 ,年龄 18~ 6 0岁 ,体重 4 0~ 6 0kg。按氯胺酮的输入浓度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0例。有心、肺、肝、肾疾病 ,或有精神障碍 ,术前预测有气道维持困难及术前 2周服用镇静镇痛药者除外。所有病人都由专人术前夜访视 ,并告之镇静的目的及病人所需的配合。麻醉方法 术前常规禁…  相似文献   

14.
<正> 以往多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剖宫产手术,近年来我们采用小剂量氯胺酮(0.4mg/kg左右)复合硬膜外麻醉并与单纯硬膜外麻醉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剖宫产400例,年龄22~30岁,体重60~80kg,孕龄39~41周,剖宫产指征为珍贵儿、头盆不称,活跃期阻滞。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术前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0.1,选L_(2-3)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丙泊酚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术中的应用效果并筛选出其适宜剂量。方法 120例择期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取卵术的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40例):艾司氯胺酮0.3 mg/kg组(S1组)、艾司氯胺酮0.4 mg/kg组(S2组)、艾司氯胺酮0.5 mg/kg组(S3组)。在其他麻醉相同基础上, 3组患者术前1 min静脉注射相应剂量的艾司氯胺酮和丙泊酚1.0~1.5 mg/kg。记录3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1 min(T1)、取卵开始后5 min(T2)、苏醒时(T3)、苏醒后10 min(T4)的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 丙泊酚用量及追加次数, 苏醒时间, 苏醒后清醒镇静(OAA/S)评分, 苏醒后5 min、10 min、30 min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 苏醒后30 min内不良反应(幻觉、眩晕、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 S1组、S2组T1~T3时心率、MAP降低(均P<0.05)。与S3组比较, S1组T1~T3时心率、MAP较低(均P<0.05)...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随机双盲的方法比较咪唑安定复合不同小剂量氯胺酮镇静在整形外科局麻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恢复期反应。资料与方法随机选择 6 0例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病人 ,在局部浸润麻醉下行皮肤扩张器植入 ,瘢痕切除皮瓣转移 ,面部除皱 ,鼻部整形手术。全部病人均为ASAⅠ级 ,年龄 1 8~ 6 0岁 ,体重 4 0~ 6 0kg。按氯胺酮的输入浓度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30例。有心、肺、肝、肾疾病 ,或有精神障碍 ,术前预测有气道维持困难及术前 2周服用镇静镇痛药者除外。所有病人都由专人术前夜访视 ,并告之镇静的目的及病人所需的配合。麻醉方法 :术前常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儿童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喉手术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患儿氯胺酮静脉麻醉治疗,观察组给予患儿七氟烷吸入麻醉治疗,对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儿麻醉前平均动脉压、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前、术后10、30 min及手术结束时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麻醉诱导时间、苏醒时间、镇痛评分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喉手术患儿七氟烷吸入麻醉治疗可取得良好麻醉效果,且术后镇痛作用好,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8.
氯胺酮用于腹腔镜麻醉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氯胺酮对腹腔镜手术硬膜外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40例腹腔镜手术用氯胺酮复合硬膜外麻醉,同期40例腹腔镜手术用单纯硬膜外麻醉,观察2组麻醉效果及呼吸循环系统的变化。结果:氯胺酮组术中麻醉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且血流动力学稳定。结论:氯胺酮可弥补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手术中的不足,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两种麻醉方法的效果。方法:将46例患者分为普鲁卡因静脉复合麻醉组(A组)26例,异丙酚氯胺酮静脉复合麻醉组(B组)20例,术中均行机械通气、监测血压、心率及SpO2,并观察术前、术后肝功能改变。结果:A组麻醉期间SpO2较B组下降明显,术后苏醒也较B组延迟,术后肝功能检查B组明显优于A组(P<005)。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麻醉选择以选用异丙酚氯胺酮静脉复合维持麻醉为佳。  相似文献   

20.
包皮环切术是治疗小儿包皮过长或包茎的基本手术,常在氯胺酮全麻下进行。包皮具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对疼痛反应敏感,患儿术后疼痛和躁动的发生率高[1]。本研究观察阈下剂量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阴茎背神经阻滞在小儿包皮环切术的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择期行包皮环切术患儿46例,ASAⅠ级,年龄5~10岁,体重16~40kg。随机均分为氯胺酮组(K组)和氯胺酮复合罗哌卡因组(L组)。麻醉方法患儿术前禁食8h,禁饮4h。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02mg/kg及苯巴比妥钠2mg/kg。入室后监测BP、HR、SpO2,建立静脉通路后缓慢推注咪达唑仑0.06mg/kg。K组于切皮前3min静注氯胺酮2.0mg/kg,L组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