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比较晚期喉咽癌术后同步放化疗与术后单纯放疗的疗效。方法:72例晚期喉咽癌患者手术后接受单纯放疗37例(放疗组),其中保留喉功能(保喉)手术者20例,非保喉手术者17例;手术后进行同步放疗与化疗35例(同步放化疗组),其中保喉手术者24例,非保喉手术者11例。比较2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同时比较保喉者(44例)与非保喉者(28例)生存率。结果:放疗组患者3年生存率48.65%,5年生存率24.32%;同步放化疗组患者3年生存率71.43%,5年生存率48.57%,2组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咽瘘发生率以及吞咽、语言功能恢复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喉者3年生存率40.90%,5年生存率27.27%,非保喉者3年生存率60.71%,5年生存率39.28%,2组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喉咽癌患者术后进行同步放化疗比术后单纯放疗3年及5年生存率高,且不增加不良反应,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保喉手术与非保喉手术3年和5年生存率均无明显不同,可根据患者情况尽量保留喉功能。  相似文献   

2.
杨颜菲 《当代医学》2016,(21):73-74
目的:对行胃癌根治性手术后的患者采用放疗与化疗联合应用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接受胃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单纯化疗组与放疗联合化疗组2组,各50例。分别采用单纯化疗辅助治疗与化疗联合放射线辅助治疗两种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放疗联合化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8.00%)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6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联合化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单纯化疗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化疗联合放疗治疗胃癌根治手术后患者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ⅠB~ⅡA1期宫颈癌术后具有中危因素患者进行单纯化疗或放疗的预后和生活质量,探讨此类患者术后单纯辅助化疗的可行性。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7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术后病理具有中危因素的ⅠB~ⅡA1期患者11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辅助治疗方式分为化疗组56例,放疗组57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以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化疗组和放疗组在平均年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上均没有统计学差异。化疗组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92.8%和96.4%,放疗组患者3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91.2%和96.5%,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组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食欲及总体生活质量方面均优于放疗组。在不良反应方面,化疗组出现淋巴水肿、绝经症状的概率均低于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组的性生活保持率(66.1%,37/56)高于放疗组(40.4%,23/57),性满意度也显著高于放疗组(P<0.05),而放疗组患者更容易出现性焦虑和性生活障碍(P<0.05)。结论:对ⅠB~ⅡA1期宫颈癌根治术后具有中危因素的患者,采用单纯辅助化疗也可获得较好疗效,总体生活质量优于放疗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ⅡB、Ⅲ期)食管癌手术切除率及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应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行食管癌新辅助化疗患者24例,观察化疗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并与同期行单纯手术患者38例对比,比较两组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情况及生存率。结果:新辅助化疗组总有效率ORR(CR+PR)40.9%,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率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术后3年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较对照组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对食管癌术前新辅助化疗有助于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不良反应能耐受,不增加手术并发症,可提高患者3年及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Meta分析明确食管癌术前辅助化疗的价值。方法:用RevMan 5.0.2软件来完成Meta分析。结果:共有16项研究,2 594例患者纳入本分析,接受术前辅助化疗组与手术组1年生存率无统计学意义(RR=1.02;95%CI:0.95~1.10);5年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RR=1.31;95%CI:1.13~1.51;P=0.0003);手术死亡率无统计学意义(RR=0.89;95%CI:0.64~1.23)。结论:食管癌术前辅助化疗不增加手术风险,有利于提高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术后放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44例,其中单纯手术治疗20例(单纯手术组),手术后辅助放疗24例(术后放疗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单纯手术组5年生存率为51.6%,术后放疗组为65.6%,两组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放疗组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62.3%,明显高于单纯手术组的18.0%(P<0.05)。结论输尿管移行细胞癌术后放疗不能提高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但是能提高5年无复发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新辅助放、化疗(氟尿嘧啶+顺铂)并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近远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70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观察组采用新辅助同步放、化疗并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分割方式放疗,临床靶区剂量45~51 Gy;化疗采用氟尿嘧啶+顺铂方案,化疗后4~5周手术。比较两组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以及3年总生存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为91.4%(32/35),对照组为77.1%(27/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5%(10/35),对照组为22.8%(8/3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无围手术期死亡。观察组与对照组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2.8%,57.1%,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2.8%,31.4%,两组生存率比较(P〈0.05)。结论:与单纯手术治疗组相比,局部晚期食管癌新辅助放化疗能显著提高根治性手术切除率,提高术后生存率,且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限性晚期宫颈癌(ⅡB-Ⅳ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995~2009年入院的局限性晚期宫颈癌患者156例进行对照性治疗,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给予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和放射治疗,对照组单纯进行放射治疗。结果:观察组3年和5年手术后生存率分别为80.7%和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2.5%和42.3%。3年和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1.8%和5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2%和34.6%。结论:观察组78例经先期化疗后67例可行手术,提高了手术可行性,其中48例术后病理证实宫旁病变完全消失。观察组和对照组3年和5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在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病理检查确诊的228例Ⅲ期初治NSCLC患者,于手术前随机分成两组,即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组(试验组)106例和单纯手术组(对照组)122例,观察新辅助化疗对肿瘤患者的缓解率和毒副反应,对比手术治疗后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切除率和远期疗效。结果:试验组化疗总有效率为66.98%;化疗反应患者可耐受;术后试验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81%、25.4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切除率为91.35%.对照组为81.97%,两组间切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6.35%、36.54%和38.52%、13.93%,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新辅助化疗安全有效,能降低Ⅲ期NSCLC患者病期,提高手术切除率,改善患者术后长期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高卉  李苗 《中国热带医学》2007,7(2):251-251,285
目的回顾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治疗方式分析其对生存率的影响。方法①97例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单纯行根治术者为Ⅰ组(49例),根治术后辅以放疗者为Ⅱ组(48例),比较其5年生存率。②97例宫颈癌患者:手术后病理检查有危险因素存在(淋巴结转移、宫旁组织浸润、深肌层浸润)为A组(47例):A组中单纯行根治术者为a组(22例),根治术后辅以放疗者为b组(25例),比较两组5年生存率;手术后病理检查无危险因素存在为B组(50例):B组单纯行根治手术者为c组(27例),根治术后辅以放疗者为d组,比较两组5年生存率。结果Ⅰ组与Ⅱ组比较,5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与b组比较,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c组与d组比较,5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有危险因素存在的Ⅰb-Ⅱa期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行辅助放疗可提高5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多西他赛+奈达铂方案新辅助化疗并手术治疗胸中下段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月64例经病理学证实的胸中下段局部晚期食管鳞癌,采用多西他赛+奈达铂方案新辅助化疗,多西他赛75mg/m2,d1,奈达铂80mg/m2,d2,每3周重复,应用两周期,化疗结束后3周进行手术评估并行手术治疗.结果 新辅助化疗的不良反应多为1~2级反应,其中3~4度血液学毒性累计:白细胞计数减少15.6%(10/64),血小板计数减少3.1%(2/64).化疗有效率为58.3% (35/64),手术切除率为96.7%(60/64),完全性切除率为91.7%(56/60),无围术期死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定期随访,随访率为100%,1年、2年的生存率、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以及无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6.7%(52/60)和71.7(43/60),73.3%(44/60)和65.0% (39/60),88.3% (55/60)和78.3%(47/60).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奈达铂新辅助治疗胸中下段局部晚期食管鳞癌近期疗效高,两年生存率较高,不良反应可耐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早期期宫颈小细胞癌(SCCC)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和预后,为临床进一步了解SCCC提供帮助。方法对于肿瘤直径大于4cm的患者先行2~3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化疗方案为EP(铂类+VP16)或VAC(长春新碱+阿霉素+环磷酰胺),手术方式为子宫广泛性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如有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则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后辅助化疗4~5个疗程,化疗方案仍为EP或VAC,部分患者辅助放疗。结果ⅠB1期10例、ⅠB2期2例、ⅡA期8例,深间质浸润、脉管及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5%、40%、25%;Syn、NSE、CgA阳性率分别为75%、90%、80%,CerB2、p53阳性率分别为30%、35%。单纯放疗及手术治疗各1例,术前接受新辅助化疗5例,术后辅助化疗3例,辅助放疗或同步放化疗15例。平均随访36个月,11例患者出现淋巴结和远处转移,2、3年生存率分别为75%和50%,平均生存期417个月。结论SCCC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术后深间质浸润、脉管、淋巴转移率高,常早期发生远处转移,预后较差,术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放化疗可以一定程度的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新辅助化疗后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30例ⅢA期NSCLC患者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为观察组,同期直接手术的ⅢA期NSCLC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前采用紫杉醇脂质体+奈达铂方案化疗2个周期,对照组术前未进行化疗,术后行辅助化疗。观察两组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及预后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手术切除率为93.3%,对照组手术切除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对照组发生率为28.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86.7%,对照组为68.0%;观察组3年生存率为63.3%,对照组为52.0%;两组1、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辅助化疗能有效提升NSCLC手术切除率,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并且化疗不良反应均在可控范围之内。因此,ⅢA期的NACLC患者术前新辅助化疗加手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107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均进行化疗,以同期单纯手术的87例病人为对照,对比其疗效。结果手术、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相比,切除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淋巴结转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1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年及3年生存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前后化疗可提高手术切除率,提高远期生存率,对中晚期食管癌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与单纯同期放化疗治疗非手术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局部晚期食管鳞癌非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观察组)49例,同期放化疗(对照组)53例.放疗技术采用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同期化疗或辅助化疗方案采用顺铂及5-氟尿嘧啶方案或顺铂及紫杉醇方案.比较两组近期疗效、生存情况及急性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8%、88.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6%、64.9%、44.1%,对照组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6.8%、50.6%、30.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1.9%、50.8%、15.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20个月,对照组的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0.1%、26.3%、7.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3.5个月,观察组的无进展生存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放疗期间3级以上急性毒副反应总发生率及各项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期放化疗联合辅助化疗可延长非手术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且不增加急性毒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Ⅰ期肺腺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的预后。方法:选择在我院收治手术切除Ⅰa+Ⅰb期肺腺癌患者160例,分为单纯手术组和术后化疗组,并对这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160例Ⅰ期肺腺癌患者中,Ⅰa期单纯手术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6.25%、87.50%、78.75%,术后辅助化疗组为98.75%、93.75%、86.25%;Ⅰb期单纯手术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5.00%、66.25%、58.75%,术后化疗组为95.00%、77.50%、68.75%。Ⅰa、Ⅰb期术后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相比,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Ⅰ期肺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均比单纯手术预后好,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新辅助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新辅助化疗治疗Ⅲ~Ⅳ期晚期卵巢癌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晚期卵巢癌患者的诊治情况。2003年之前收治的99例Ⅲ~Ⅳ期卵巢癌患者为A组,行一期手术治疗。2003年之后收治的105例Ⅲ~Ⅳ期卵巢癌患者为B组,其中有39例在进行1~3疗程新辅助化疗的基础上行肿瘤细胞减灭术,为B1组,另66例行一期手术治疗,为B2组。入组患者术后均行6~8疗程卡铂、环磷酰胺联合干扰素的化疗。结果:B1组患者围手术期一般状况优于B2组(P0.05)。B组患者三年生存率高于A组(P0.05)。结论:对Ⅲ~Ⅳ期的晚期卵巢癌患者而言,有选择性的应用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其手术满意率、围手术期一般状况以及三年生存率。满意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即残留病灶<2cm可以提高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10例Ⅲ期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行辅助化疗者62例,单纯手术者48例。比较两组患者3年复发转移率、无病生存时间及辅助化疗组的不良反应。结果辅助化疗组3年复发转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4.2%vs 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辅助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18个月和1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脱发及色素沉着为辅助化疗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但患者大都可耐受。结论Ⅲ期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行辅助化疗可显著提高患者无病生存时间,不良反应大都可耐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改良根治性/根治性子宫切除在降低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局部复发中的价值。 方法 对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本院行改良根治性/根治性子宫切除的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患者的复发和生存情况。应用Kaplan-Meier法对所有患者的复发、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18例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中474例行改良根治性/根治性子宫切除 + 双附件切除 ± 盆腔淋巴结清扫 ± 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 腹水/腹腔洗液细胞学检查,12例(2.5%)患者术前接受放、化疗,73例(15.4%)患者术后补充放、化疗。中位随访30个月后,16例患者最终复发转移。8例远处转移,4例阴道残端复发,4例盆腔复发。3年、5年阴道残端累积复发率为1.4%和2.0%, 局部复发(阴道 + 盆腔)比率为2.5%和3.1%,3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均为98.1%。Ⅰa、Ⅰb、Ⅰc期5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3%、3.7%和0 (P=0.649),5年生存率分别为98.3%、97.8%和100% (P=0.399)。淋巴结清扫与否不影响局部复发率以及生存率(P值分别为0.525和0.665)。中位手术时间为135 min,中位出血量300 mL,输血比率为15.4%,术中、术后手术相关并发症为7.0%,无手术相关死亡病例。结论 改良根治性/根治性子宫切除有效地提高了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局控率,可望作为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另一治疗选择,急需进行随机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其在Ⅰ期子宫内膜样腺癌治疗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