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当病人被确诊患有癌症之后.医生、家属及亲友,要么将病情如实告诉病人.要么隐瞒病情。医学上称前者为“公开性”。后者为“保护性”。由于种种原因。现实生活中把病情如实告诉病人的还是少数:而隐瞒病情的做法相当普遍。  相似文献   

2.
陈鹏 《家庭保健》2012,(19):61-61
28年前曾因癌症被医生判过“死刑”的她,依然耳聪目明,精神矍铄。她说:“许多癌症患者是被吓死的,我活到今天,实践证明要战胜癌症,必须首先战胜自己。”今年85岁的陶珍是湖南省邵阳市第十中学的离休教师。1985年6月初,陶珍的小腹疼得厉害,医院诊断为卵巢癌,而且最多也只能挺过3年。陶珍坚持医院治疗的同时,每天开中药调理,继续参加社会活动,丝毫不像一个医学上宣判过“死刑”的病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被隐瞒病情的癌症患者护理。方法:采取针对性护理。结果:未发生因隐瞒病情而导致的护士与患者和家属之间的纠纷。结论:面对隐瞒病情的癌症患者,应灵活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满足临床护理需求。  相似文献   

4.
目前在肿瘤病人诊治过程中,病人家属要求向病人隐瞒病情的现象很普遍。除了在病房里不使用“肿瘤科”的名称外,医护人员还要禁止对病人直接说“癌”、“肿瘤”等字样,以免给病人造成心理负担。如此千方百计地隐瞒病情,对病人来说有意义吗?  相似文献   

5.
男子检查前无不适,得知患癌症3天后竟然被"吓死"。专家提醒,临床上约有三成癌症患者死于恐慌情绪,告知病情一定要讲究方法。马先生是荆州人,身体一向不错。一月前做B超发现肝脏有肿块,随即又做了肿瘤标志物等多项检查,被确诊为晚期肝癌。得知结果,马先生呆若木鸡,回到家中茶不思饭不想,第三天就去世了。马先生真的是被吓死的吗?专家解释,由于对癌症缺乏正确认识,一些患者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得知病情后,会产生心理应激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前,癌症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命的一大疾病, 人们往往谈癌色变,许多人认为得了癌症就等于判了死刑,因此,对病人的病情总以各种理由搪塞和“欺骗”病人。在护理工作中,我亲眼目睹由于病人家属说话不注意“透漏”真实病情,导致病人的情绪一落千丈,病情迅速恶化,甚至出现了意外。由于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由过去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化,  相似文献   

7.
当科学家们认为攻克癌症前景光明时,中华医学会心身学会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何裕民教授却认为“人类不可能攻克癌症”; 当人们对癌症讳莫如深,认为是绝症时,何教授认为它只是一个慢性病; 当众多癌症患者的家属千方百计“隐瞒”病情的时候,何教授认为在抗癌的过程中,患者同样是“主角”。  相似文献   

8.
黄丽 《健康博览》2001,(5):22-22
在临床治疗中,一旦诊断确立,是否及时告知病人是一个棘手的问题。如果告诉病人身患绝症,对病人无疑是残酷的打击;而如果隐瞒病情,病人也迟早会知道,至死不悟者极少,这种隐瞒会造成医患关系的隔阂,影响病人治疗的依从性。所以,是否将诊断的消息告诉病人一直是医学界争议的话题,关于是否将病情告诉病人存在着三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传统模式,即将病情隐瞒不告诉病人。其理论假设是,医生是疾病治疗的决策者,所以不告诉病人病情可使病人免受心理冲击。在我国,迄今为止大部分肿瘤医生和病人家属赞同这一模式,也即所谓的“保护性医疗措施”。在美国,60年代前也基本如此,而现在大  相似文献   

9.
癌症也能吓死人 不久前,家在湖北的马先生做B超发现肝脏有肿块,随即又做了肿瘤标志物等多项检查,被确诊为晚期肝癌.得知结果后马先生呆若木鸡,回到家中茶不思、饭不想,第三天就去世了.马先生是被癌症吓死的吗? 由于对癌症缺乏正确认识,一些患者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然得知病情后,的确会产生心理应激障碍,使身体的免疫功能、内分泌、神经功能以及各脏器功能紊乱,加速死亡.因此,建议家属针对癌症患者的性格、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对癌症知识的了解情况,和主治医生商量是否告诉病人真实病情.对于心理承受能力强的患者,告知真实病情有利于让患者配合治疗.而对于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患者,则应该暂缓告知病情,以免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冲击.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癌症患者有一半是被吓死的,此话虽然过分,但心理因素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上确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我们如果对癌症患者在患病的不同阶段所产生的不同心理状态给以不同的心理治疗,将会大大增强病人的抗癌能力。  相似文献   

11.
疫情防控中,最大的敌人便是隐瞒病情。隐瞒疫区归来和朋友外出聚餐造成传播,隐瞒发热等症状蒙混过关,隐瞒轨迹行踪导致密接排查遗漏……在隐瞒病情背后,往往隐藏着病耻感,而这又往往来源于大众对疾病的污名化。何为疾病的污名化肺结核曾被认为是由于患者意志脆弱、情感过于强烈所引起的偏执意象造成的;癌症被视为邪恶、野蛮的化身。这种现在看来荒唐至极的认知,在当时可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医学界有这样的说法,死亡的癌症患者中,有1/3是被吓死的,1/3是用药过度病人无法耐受而死,还有1/3才是治疗无效而死。癌症被人们视为不治之症,得了癌症后人们往往陷入恐慌之中,害怕不知哪天生命就会终结。近期,在"广州肿瘤骨转移高峰论坛"上,专家表示,癌症患者不应该过度恐惧癌症,一定要纠正"肿瘤一定要治愈"的错误观念。  相似文献   

13.
正癌症很恐怖。医学上有三个三分之一的说法:癌症病人中三分之一是被吓死的,三分之一通过医治延长生命,三分之一被治愈。那么,有些癌症患者是何以被谁吓死的呢?答案是:愚昧无知,自我恐惧。2007年4月,我突患膀胱癌,那年49岁,死神不期而至,犹如晴天霹雳,脑子里一片空白。当时我在一家三甲医院就医,医疗资源极其紧张,全国各地的求医者拖家带口,排着长队挂号。白  相似文献   

14.
《医药与保健》2012,20(6):39-39
当一个人被确诊为癌症后,大多数病人的家属首先都会想到要对病人"封锁消息"、保密。过去,根据"医疗保护制"的要求,担心让病人知道自己患的是癌症后会增加精神负担,因而医生对患者隐瞒实情。现在看来这种作法弊多利少。首先,癌症非"绝症",患了癌症并不等于被宣判"死刑"。在我国,早  相似文献   

15.
当亲人突然患上癌症,该不该将这个坏消息告诉患者本人呢?很多家属担心亲人在得知自己患上绝症后,有被判“死刑”的想法。但实践证明,许多癌症患者由于心理调节适当,端正心态接受治疗而最终战胜病魔。相反,一些心理素质不稳定、意志消沉的患者则很难配合医生的治疗,恢复的机会也微乎其微。如何向患者通报真实病情,并调整好患者的情绪,是癌症治疗中直接关系治疗效果乃至挽回生命的一个关键因素。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因人而异、区别对待、讲究策略是关键。对文化层次较低的患者一般最好隐瞒病情,采取“避重就轻”的方法。比如:把肺癌说成是“肺炎”、“肺结核”,把肝癌说成是“肝硬化”。尽量避  相似文献   

16.
<正>癌症是一大类恶性肿瘤的统称。由于癌细胞的无限制、无止境地增生,以及癌细胞可转移到全身各处生长繁殖的特点,癌症的治愈率一直不高。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属和医生总是对患者善意地隐瞒病情,将恶性说成良性,将晚期说成早期,这样虽然给患者换取了短暂的心理安慰,但对癌症的治疗和康复却埋下了严重的隐患。那么,对于不幸罹患癌症的病人,应该如何正确面对癌症呢?患者态度:合作并保持乐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描述和分析上海市闵行区结核病患者患病后的隐瞒病情行为及其对结核病控制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对上海市闵行区186名新诊断的流动人口及本地人口结核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对闵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七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进行访谈。结果上海市流动人口结核病人患病后,50%左右的病人会对邻居、同事和朋友隐瞒病情。流动人口怕失去工作,怕房东拒绝其继续租用临时住房。隐瞒病情行为是目前城市防治工作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结论病人隐瞒病情的行为,给结核病防治工作增加了难度。做好对病人隐私权的保护工作和加强对居民的卫生宣传教育工作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人有旦夕祸福”,原本就是无从选择的命运,但面对“祸福”,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患上癌症,无疑是人生中最痛苦的悲剧,可到头来,却并不是只有一个结局:有些人早早失去了生命,有的人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甚至变成了一个健康人。这之中,固然不能忽视医生、技术、药物的作用,可更重要的还在于个人的心态。“有时候,人是被癌症吓死的!”  相似文献   

19.
许多人都曾出于善意,对癌症患者隐瞒病情,但是调查发现,癌症患者不但希望被告知病情,同时渴望知道更详细的相关讯息 王丽的全家以为母亲中风,急忙送她到医院才发现,原来是转移到脑部的恶性肿瘤压迫神经,才造成身体半边麻痹。不只是头,癌细胞也蔓延至其他部位。因为母亲个性较悲观,全家人决定瞒着她,即使后来有位轮值的住院医生,曾在不知病人任何背景情况下,  相似文献   

20.
赵化南 《长寿》2010,(1):28-28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德纳,原来是一名医生。他认为,在美国死于癌症的病人中,75%的病人是被吓死的,因此竭力反对把实情告诉癌症患者。加德纳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个死囚躺在一张床上,并告诉他将被执行死刑,然后用手术刀的刀背在他的手腕上划了一下,接着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个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