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5(CCR5)在乳腺癌病灶和腋窝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收集72例乳腺导管浸润癌及其腋窝淋巴结组织,5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40例正常乳腺组织石蜡标本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CR5的表达情况;同时检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p53,Ki-67,ER,PR的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乳腺癌组织中CCR5蛋白表达阳性率达84.72%(61/72),乳腺纤维腺瘤组织中表达阳性率较低(14%,7/50),正常乳腺组织中不表达CCR5;(2)乳腺癌CCR5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X<'2>=4.982,P=0.026,r=0.305);(3)50例伴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乳腺癌原发灶及转移淋巴结同时表达CCR5阳性者39例,具有较高的同源性;(4)乳腺癌CCR5表达与癌基因C-erbB-2之间呈低度正相关(P<0.05,r=0.291);(5)乳腺癌CCR5表达与患者年龄、绝经与否、肿瘤最大径、肿瘤分期等临床特征无关(均P>0.05);(6)乳腺癌CCR5表达与p53,Ki-67,ER,PR无关表达(均P>0.05).结论 CCR5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起一定作用;CCR5可间接作为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在乳腺癌和乳腺良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ABC免疫组化法检测52例乳腺癌、30例乳腺纤维腺瘤并上皮增生活跃和1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中的BRCA1的表达。结果BRCA1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8%(20/52),在乳腺纤维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3%(22/30),而1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BRCA1阳性率为90%(9/10)(Χ^2=14.78,P〈0.01),在乳腺癌患者中腋窝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Χ^2=15.42,P〈0.01),BRCA1的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Χ^2=0.156,P〉0.05)、肿块大小(Χ^2=0.587,P〉0.05)无关。结论BRCA1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可能成为临床对乳腺癌诊断和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可能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及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66例乳腺癌、28例乳腺良性肿瘤、37例癌旁乳腺组织和29组腋窝转移淋巴结中OPN的表达,分析OPN表达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及其他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OPN的表达水平(4.83)明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1.86)和乳腺良性肿瘤(2.18)(P<0.01);乳腺癌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与阴性组之间、乳腺癌原发病灶与相应的腋窝转移淋巴结之间OPN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8,0.03)。乳腺癌c erbB 2阳性表达组OPN表达水平(5.22)高于c erbB 2阴性组(4.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乳腺癌OPN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转移淋巴结数量、组织学类型、肿瘤分级以及TNM分期无关(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48)。结论:OPN在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9(ADAM9)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聚合反应(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乳腺癌组织、距离癌旁≥5cm的正常乳腺组织及腋窝淋巴结组织中ADAM9的表达,并分析ADAM9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ADAM9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乳腺组织(未检测到ADAM9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ADAM9蛋白表达阳性率在乳腺癌组织中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5),其在乳腺癌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转移淋巴结及相应原发灶中的表达(P0.05).乳腺癌组织中ADAM9蛋白表达阳性率与其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结论ADAM9在乳腺癌中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了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met mRNA在乳腺癌患者术后腋窝引流液中表达的意义。方法用RT—PCR法检测乳腺癌患者术后腋窝引流液中c-met mRNA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及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的关系,以及5-FU加蒸馏水冲洗手术野对c—met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①c—met mRNA能在乳腺癌术后腋窝引流液中表达,其阳性率高于病理检查腋窝淋巴结转移的阳性率(P〈0.05)。②腋窝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与c—met mRNA的表达有关。③肿瘤ER、PR及c—erbB-2的表达与c—met mRNA的表达无关。④5-FU加蒸馏水冲洗手术创面能明显降低c-met mRNA的表达。结论c—met mRNA是乳腺癌微转移研究的理想特异性标志物,与常规病理检查腋窝淋巴结相比,RT—PCR检测腋窝引流液中c—met mRNA的表达能更早检测出肿瘤细胞在胸壁淋巴管中的转移,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观察乳腺癌中生存蛋白(survivin)基因的表达以及其与乳腺癌的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回顾性分析和检测66例乳腺癌survivin基因的表达并与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癌旁正常乳腺组织相比较。结果survivin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乳腺纤维腺瘤组织和正常乳腺组织(P〈0.025)。survivin在乳腺癌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survivin在不同病理类型和TNM分期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基因在乳腺癌的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对判定乳腺癌病灶的潜在转移能力和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乳腺癌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 complex,NAC)隐匿浸润(occult involvement),讨论NAC浸润与临床病理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取42例肿瘤原发灶、乳晕组织和乳头组织并记录其临床病理相关参数。对原发灶标本CEA mRNA呈阳性表达病人的乳头、乳晕分别进行RT-PCR检测。结果:在原发灶CEA阳性的26例乳腺癌标本中,共有9例病人NAC呈阳性反应,阳性率为34.61%,而术后常规病理HE染色仅4例阳性(15.38%),两种方法检测的结果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084)。NAC浸润和原发灶的大小显著相关(P=0.0300),与原发灶所在位置(P=0.0084)、原发灶边缘至乳晕的距离(P=0.0001)有非常显著相关。而与病人年龄、腋淋巴结有无转移、总体TNM分期无相关。原发灶距乳晕不同距离段内乳晕肿瘤的浸润率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056)。当原发灶边缘距乳晕的距离〉2.2cm时.NAC浸润率为0。结论:CEA的RT-PCR分析能更敏感地反映NAC的浸润情况,从而提高NAC浸润的检出率。NAC浸润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原发灶至NAC的距离、肿瘤原发灶的大小及肿瘤所处的位置(中央型)。肿瘤原发灶在向乳头浸润和乳晕浸润的方式上有所不同,乳头组织较乳晕组织更易发生肿瘤浸润。当肿瘤原发灶至乳晕的距离〉2.5cm时.手术时保留NAC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CD24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不同模式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3例乳腺纤维腺瘤及4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D24的表达。结果: 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组织中CD24在细胞膜和细胞浆都有表达,阳性率为80.43%;乳腺纤维腺瘤CD24仅在细胞膜上局灶性表达,阳性率为53.85%。CD24在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浓度明显高于纤维腺瘤(P<0.05);并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正相关(P<0.05);CD24细胞膜表达与雌、孕激素受体阳性表达密切相关(P<0.001),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肿瘤分期、分级、Her 2及p53等因素无相关性(P>0.05)。结论:CD24高表达参与乳腺癌的侵袭与转移,CD24细胞膜表达可能与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抵抗作用相关,CD24可作为乳腺不良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uPA)mRNA在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乳腺癌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方法分析 2 5例临床乳癌标本及腋窝淋巴结组织中uPAmRNA水平的表达 ,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 5例乳腺癌组织中 ,uPAmRNA阳性表达率为 84%。癌旁组织uPAmRNA阳性表达率为 2 4%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腋窝淋巴结苏木素 伊红 (HE)染色阴性uPAmRNA检测表达阳性率为 3 3 .3 % ,淋巴结HE染色阳性uPAmRNA表达阳性率为 62 .5 %。结论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mRNA水平在乳腺癌及腋窝淋巴结组织中明显升高 ,且与乳腺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微小转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扩增乳腺组织特异性基因hMAM mRNA作为检测乳腺癌血行微小转移方法的可能性。方法:利用逆转录RT-PCR检测hMAM mRNA在乳腺癌细胞系SKBR3的表达,将FQ-PCR与普通PCR的敏感性进行比较,并利用FQ-PCR对乳腺癌等不同病种患者101例及健康志愿者31例的外周血进行检测,分析hMAM mRNA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普通巢式PCR扩增hMAM mRNA在10^6个白细胞中可检测出1个SKBR3细胞,而巢式FQ-PCR可在10^7个白细胞中可检测出1个SKBR3细胞,63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19例hMAM mRNA阳性(阳性率30%),随肿瘤分期进展阳性率增高,其他病种患者外周血中均阴性,而31例健康献血员中有1例阳性,结论:巢式FQ-PCR是检测乳腺癌微小转移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E-钙黏附蛋白(E-ca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乳腺单纯性增生、30例乳腺导管内癌、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VEGF和E-cad的表达情况。结果:COX-2在乳腺单纯性增生、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0.0%、46.6%、72.8%,乳腺单纯性增生与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导管内癌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在乳腺单纯性增生、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3%、50.0%、65.7%,乳腺单纯性增生与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导管内癌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d在乳腺单纯性增生、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3.3%、43.30%、32.8%,乳腺单纯性增生与乳腺导管内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导管内癌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VEGF、E-cad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与年龄、肿瘤大小无关。COX-2、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4,P〈0.01),COX-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与E-cad的表达呈负相关(R=-0.26,P〈0.05)。结论:COX-2、VEGF的高表达及E-cad的低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检测其表达异常对判断临床进展、推测预后以及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下乳腺真空旋切系统(EnCor)进行乳腺病灶切除活检的切口选择。方法采用7G旋切探针进行操作,直径5 mm。良性可能性大的病灶,应尽量考虑美容效果好的腋下皮纹线、腋中线及乳晕切口;恶性可能性大的病灶应尽可能选择病灶附近的切口。结果良性病灶均完全切除。1例选择病灶表面皮肤穿刺活检,该患者B超、钼靶、临床均高度怀疑乳腺癌,但巴德针穿刺活检阴性;1例因2处触诊不可及的可疑病灶而选择乳房表面2处切口,并且分别使用2把活检刀;3例选择乳房表面病灶附近的切口;乳晕切口32例;腋下皮纹线切口75例;其余285例均选择在腋中线切口。术后病理:乳腺纤维腺瘤299例,乳腺增生病伴纤维腺瘤样结构形成47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11例,乳腺囊性增生病26例,乳腺潴留囊肿8例,重度不典型增生2例,导管内癌1例,浸润性导管癌3例。3例浸润性导管癌,其中2例肿物位于左乳肿物外上象限距离乳头1 cm,择期行乳癌根治术;1例肿物在右乳外上象限距乳头3 cm,择期行保乳术联合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B超术前BI-RADS分类与术后病理对比,阳性预测值75.0%(3/4),误诊率(假阳性)0.2%(1/393),漏诊率(假阴性)25.0%(1/4),准确率99.5%(395/397)。393例良性病变随访6~24个月,切口隐蔽,愈合良好,乳腺外形美观。结论拟诊为良性的病灶优先考虑美容效果选腋下皮纹线、腋中线、乳晕切口;拟诊为恶性的病灶应尽可能选择病灶附近的切口。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乳腺珠蛋白mRNA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i S  Li J  Luo C  Yu B  An P  Cai H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3):168-170
目的 探讨乳腺珠蛋白 (hMAM )mRNA在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方法检测 5 6例乳腺癌、8例乳腺增生和 8例正常乳腺者外周血中hMAMmRNA的表达 ,并比较了hMAMmRNA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特性的关系 ,术后早期化疗对hMAMmRNA表达的影响。 结果  5 6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hMAMmRNA表达阳性率为 30 4 % (17/ 5 6 ) ,8例慢性乳腺增生者和 8例正常乳腺者hMAMmRNA表达均为阴性 ,2组hMAMmRNA表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χ2 =19 76 6 ,P <0 0 1)。hMAMmRNA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原发癌灶大小 ,临床分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χ2 =1 2 5 6 ,P >0 0 5 )。 17例hMAMmRNA表达阳性者经术后早期短程化疗后 ,转阴率为4 1 2 % (7/ 17) ,手术前hMAMmRNA表达阴性者无一例表达阳性。 结论 hMAMmRNA特异表达于乳腺癌患者外周血 ,有可能成为诊断乳腺癌和判断预后的一个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14.
Dual-energy projection radiography was applied to breast examination. To perform the dual-energy subtraction radiography using a digital radiography unit, high and low-energy exposures were made at an appropriate time interval under differing X-ray exposure conditions. Dual-energy subtraction radiography was performed in 41 cancer patients in whom the tumor shadow was equivocal or the border of cancer infiltration was not clearly demonstrated by compression mammography, and 15 patients with benign diseases such as fibrocystic disease, cyst and fibroadenoma. In 21 cases out of the 41 cancer patients, the dual-energy subtraction radiography clearly visualized the malignant tumor shadows and the border of cancer infiltration and the daughter nodules by removing the shadows of normal mammary gland. On the other hand, benign diseases such as fibrocystic disease and cyst could be diagnosed as such, because the tumor shadow and the irregularly concentrated image of mammary gland disappeared by the dual-energy subtraction.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is new technique will be useful in examination of breast masses.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缺损再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介绍对早期乳腺癌既达到肿瘤根治性切除,又保留乳房美观外形的一种手术方法。方法:对早期乳腺癌患者在保留乳头的基础上,经腋下切口行肿瘤根治切除术,同时切除肿瘤表面皮肤,用背阔肌肌瓣(或背阔肌岛状皮瓣)行一期乳房再造。结果:1995-1997年共治疗10例,术后随访2年以上6例,3年以上4例,均无肿瘤复发及转移,外观效果优7例,良3例。结论:本手术方法简单,损伤小,达到了肿瘤根治性切除,且切口隐蔽,保留了乳头、乳晕,使再造乳房外形美观逼真,手感良好。手术适应证较宽,对I、Ⅱ期乳腺癌除肿瘤侵犯乳头、乳晕或胸肌、皮肤等外均可采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th factor, VEGF)、p53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60例乳腺癌组织(A组)、22例乳腺良性增生组织(B组)及10例乳腺癌旁正常组织(C组)中的Survivin、VEGF及p53蛋白进行检测.结果:Survivin阳性表达率在A组和B组分别为76.7%(46/60) 和18.2%(4/22),在C组不表达(P<0.05);Survivin表达与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级、HER2表达有关.VEGF阳性表达率在A组和B组分别为73.3%(44/60)和31.8%(7/22),在C组为10%(1/10)(P<0.05);VEGF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分级、HER2表达及临床分期有关.p53阳性表达率在A组和B组分别为51.7%(31/60)和13.6%(3/22),在C组不表达(P<0.05);p53表达与乳腺癌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组织学分级、HER2表达及临床分期均有关.在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与VEGF、p53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Survivin、VEGF及p53 在A组的表达明显高于B组和C组,并与转移和病理分级等生物学特征有关,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Survivin有望成为乳腺癌基因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miR-196b和HoxB8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在结直肠癌组织中miR-196b与靶基因HoxB8表达的关系。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30例结直肠癌组织及对应的正常黏膜组织中miR-196b mRNA和HoxB8 mRNA的表达量,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oxB8蛋白的表达。结果 miR-196b mRNA和HoxB8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其在对应的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量(P〈0.05)。miR-196b mRNA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Ⅰ+Ⅱ与Ⅲ+Ⅳ)及远处转移均有关(P〈0.05),而与肿瘤部位、大小、大体类型、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患者的年龄及性别均无关(P〉0.05);HoxB8mRNA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的上述临床病理特征均无关(P〉0.05)。miR-196b mRNA与HoxB8 mRNA的表达存在负相关(r=-0.458,P〈0.05),而与HoxB8蛋白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236,P〉0.05)。结论 miR-196bmRNA及HoxB8 mR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均呈高表达,miR-196b mRNA的高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miR-196b可能通过与靶基因HoxB8 mRNA的3′非编码区结合抑制HoxB8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探讨人类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8(kallikrein gene8,KLK8)在乳腺疾病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09年7月,我院经病理证实的61例乳腺癌组织与相应癌旁组织标本以及26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与相应瘤旁组织标本,分别通过实时PCR和Western印迹法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检测KLK8在乳腺疾病中的表达情况。结果:KLK8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其相应癌旁组织低(P〈0.0001),在乳腺良性肿瘤中未发现该现象(P=0.424),并且其在正常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比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表达低(P=0.001)。KLK8的表达与乳腺癌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存在相关。结论:KLK8在乳腺癌中呈低表达,可能是乳腺癌预后良好的一个肿瘤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中是否存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方法:采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定量检测3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或乳头溢液和18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肿瘤组织中13种高危型HPV DNA的含量。结果:3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组织或溢液中有3例呈阳性(检测值〉1),阳性率为10%,而18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肿瘤组织中未发现高危型HPV的感染。3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中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11例,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19例,3例阳性者均为中央型,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的HPV阳性率与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存在高危型HPV的感染,HPV感染的来源可能是通过乳管的开口进入乳腺,不能支持高危型HPV感染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发展及癌变有关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α、βⅡ、ε、ζ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4例原发性结肠癌(其中管状腺癌52例,包括高分化腺癌9例,中分化腺癌28例,低分化腺癌15例;黏液腺癌12例)及其淋巴结转移灶中PKCα、βⅡ、ε、ζ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KCα、βⅡ在管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黏液腺癌,P〈0.05;而PKCε在管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黏液腺癌,P〈0.05。在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灶中PKCα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原发灶,P〈0.05。PKCε在管状腺癌高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低分化组,P〈0.05,在各个肿瘤类型中,PKCζ的阳性率均较高,在90.0%以上。结果表明,PKCα、βⅡ、ε表达可能与结肠癌病理类型有关,而PKCε在黏液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能与黏液分泌有关;PKCα可能在结肠癌的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PKCε高表达可能与结肠癌分化程度有关,PKCζ的阳性率较高,可能与肿瘤细胞的增殖或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