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春梅 《现代养生》2009,(11):39-39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从立冬开始至冬至前后是对身体“进补”的大好时节,大家称为“补冬”。专家提醒大家,进补应该注意因人而异,根据不同体质进补。  相似文献   

2.
《健康必读》2007,(1):64-64
中医养生认为,冬季是“进补”的大好时节。说到进补,很多人都理解为吃营养价值高的就好。其实进补是有讲究的,要因人、因时、因地进补,使其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具体地说就是要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适温寒、慎房事等综合调养,达到强身健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朱梅 《家庭健康》2007,(2):45-45
一名高二女生患有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因怕耽误功课未及时就医,阴道大出血伴鼻腔出血不止,造成重度贫血。血红蛋白最低只有3.2克,呈失血性休克。经过大量输血才得以挽救生命。这孩子虽然康复出院。但她不仅承担了可能引起输血感染的风险。其严重贫血造成的远期影响也十分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4.
《婚育与健康》2014,(12):10-10
秋冬季节天气寒冷,容易生病,强固身体则能抵挡疾病的困扰!但身体不能胡乱补,秋冬季该如何养生?如何进补?生活中,我们该怎样正确调理自己的身体?本刊特邀上海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教授、主任医师朱凌云和大家聊聊秋冬季进补和养生。本刊选录微记谈部分精彩内容与广大读者分享。  相似文献   

5.
俗话说 ,一年之计在于春 ,原意是强调春天对一年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实际上也适用于养生。春天 ,万物复苏 ,人体阳气萌动 ,人体新陈代谢加快 ,如同程序的启动阶段 ,启动顺利 ,程序才能正常运行。所以 ,春令养生是四季养生中十分重要的开端。1 春天的气候物候特点春季三月 ,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个节气。此时 ,冬寒将尽 ,冰雪消融 ,春归大地 ,一派“阳春白日风花香”的景象。从中医阴阳学说而言 ,春天意味着阴极阳生 ,自然界和人体阳气开始生长 ,表现为植物的柳绿花开 ,动物的蛰伏结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 :“春…  相似文献   

6.
夏令季节 ,万物华实 ,气象峥嵘。其时天气炎热 ,汗孔开张 ,出汗颇多 ,机体新陈代谢最为旺盛 ,体温消耗大为增加。又因伏天暑湿偏盛 ,以致人们常有食欲不振 ,入夜难寐 ,倦怠乏力 ,持续低热等征象。夏令养生 ,进补调理 ,既是增强人体对炎热气候适应能力的有效手段 ,又是冬季好发疾病调补固本的最佳时节。夏令养生调补 ,须注意以下忌宜。1 益气生津 ,崇尚清补夏季炎热多汗 ,代谢旺盛 ,消耗极大 ,容易出现精神疲乏 ,口渴欲饮等气阴两虚的表现 ,尤其对于体弱多病或年迈体虚之人 ,无疑会虚上加虚。伏天进补 ,除应重视个人不同的体质状态外 ,更要…  相似文献   

7.
8.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是匿藏精气的时节,由于气候寒冷,人体对能量与营养的要求较高,而且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对较强,适当进补不但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可把滋补品中的有效成分储存起来,为明年开春乃至全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一般国人的概念中 ,从立冬开始 ,经历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直至立春前 ,为冬季。在这为期三个月的严冬季节中 ,其气候特点 ,就是寒冷 ,从草木凋零 ,昆虫蛰伏 ,直至天寒地冻 ,万物生机皆闭藏潜伏 ,是一年中阴气盛极 ,阳气潜伏的日子。人体也表现为“阳气衰少 ,阴气坚盛 ,巨阳伏沉”(《素问·水热穴论》) ,人体的新陈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为了维护人体阴阳平衡 ,保障身体健康 ,冬令养生必须注意遵循“养藏”的原则 ,从多方面进行调摄 ,以保护体内元阳的生机。1 冬令起居宜避寒就温严冬之际 ,寒易伤人体阳气 ,人们生活起居 …  相似文献   

10.
古月 《药物与人》2010,(10):50-51
炎热的夏季一过,便是凉风习习的秋天了,为了弥补夏日丢失的营养,人们往往要进食一些补品,于是便有了"秋日进补"之说,有人常用"秋令进补,冬令打虎"来说明秋季进补的道理。老年人秋补以滋阴为佳,这是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决定的。老年人消化吸收功能下降,口渴阈值降低,饮水减少,因而老年人机体常处于缺水状态,即口干舌燥而不欲饮水。因此秋季进补时宜选择平补之药,既不寒不热、不燥不腻之品,如山药、连米、大枣、扁豆、枸杞子、枣皮、芡实、桂元及新鲜蔬菜、瓜果等。  相似文献   

11.
木禾 《自我保健》2013,(2):10-11
专家表示:冬令进补不仅禁忌多,而且个体情况不一样,方法也不同,所以千万不要盲目乱补。  相似文献   

12.
郭振东 《现代养生》2010,(11):32-33
出"点"汗冬季属阴,养生应以固护阴精为本,宜少泄津液.故冬"祛寒就温",预防寒冷侵袭是必要的.但也不可暴暖,尤其不能厚衣重裘,向火醉酒,烘烤腹背,暴暖大汗.这样"暖"是达到了,但是"暖"过头了,反而容易引发病症.  相似文献   

13.
舒振宇 《长寿》2004,(11):11-11
秋天,有利于调养生机,去旧更新,为人体较适宜进补的季节,因此,稍加滋补便能收到祛病延年的功效。在冬季易患慢性心肺疾病者,更宜在秋天打好营养基础,以增强体内应变能力,在冬季到来时减少病毒感染和防止旧病复发。  相似文献   

14.
陈浩 《自我保健》2013,(11):24-25
冬天进补,最为简单方便的办法,就是吃火锅。在全国各地,火锅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首先归功于其暖身暖胃的功效。冬季天寒,冷的还有我们的五脏六腑,吃火锅能提高机体抗寒能力,抵御疾病来袭。同时,因汇聚肉类、蔬菜、菌类等食材,火锅兼具有补身作用。不过,吃火锅也要科学合理。下面为大家介绍几款价廉物美的平民养生火锅,在暖身暖胃的同时,还有袪寒健脾、补肾润肺、补益气血等功效。  相似文献   

15.
不少人都认为夏季不能进补,其实并不尽然.养生学认为,万物都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只有保证春夏的正常生长和旺盛的成长孕育,才能有秋令的收获和冬季的收藏和蕴力.故夏季进补得当,同样可以起到养生健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秋天到了,酷暑退去,天气一天天变得凉爽宜人。但从养生角度看,秋季很是关键。因为漫长炎夏当中,人体的消耗很大,特别是今夏的酷暑,更是对身体的一次“煎熬”。  相似文献   

17.
古今中外有关"养生"的思想和理沦,可以说是浩如烟海;我们现在经常接触的养生方法,也是多种多样、难以尽数.如何将这些理论和方法纳入一个统一的框架内来综合分析与利用,以便人们能够更好地达到自己的养生目的,已经成为一个令人十分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养生有许多方式,有些人认为少动不动是长寿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年事已高的老人不愿意活动。但是从医学的角度来说,生命在于运动,成语“坐以待毙”原意为“兵谷既单,器械穷尽,而求救无望,坐待殄毙。”也可以解释为久坐不动,反而会生出许多病来,不利于健康。  相似文献   

19.
贺也闲 《药物与人》2004,(10):25-25
秋季是天高云淡,干燥凉爽,果实累累的季节。秋季的特点是由暖转寒,天气干燥,中医学将夏末秋初称为漫燥,秋末冬初称为凉燥,饮食养生方法有所不同。秋季饮食养生的总原则是:1、饮食荤素搭配;2、多食清凉多汁的蔬菜水果;3、适量初充蛋白质和无机盐。  相似文献   

20.
《健康》2013,(11):57-57
立冬,又叫“交冬”,民间有“入冬日补冬”的食俗。古人认为天转寒冷,要适时补充身体营养。近年来,较流行的补冬方式是食人参、鹿茸、狗肉、羊肉、鸡鸭炖八珍等山珍海味,甚至有的饭店还推出了十全大补汤迎合大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