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肖志刚 《中国药业》2013,(16):76-77
目的预防和减少院内深部真菌感染。方法回顾性调查并分析医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院内真菌感染患者的病历。结果院内真菌感染者41例,占同期院内感染的10.05%;好发于呼吸道(35.18%)、消化道(31.08%),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占78.28%);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均有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的用药史,部分患者应用过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结论合理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及皮质激素类药物,是预防深部真菌感染及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43例应用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抗菌药物继发院内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发病率和疾病谱,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5月我院出院患者真菌培养的阳性病例。结果应用抗菌药物继发真菌感染占同期真菌感染的45.74%,白色念珠菌是院内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占44.19%。继发真菌感染多发于老年患者,占感染病例的52.6%。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最多。诱发真菌感染的药物以头孢菌素类为主。结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应及时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为依据,尽量减少多联抗菌药物的使用,防止频繁更换品种和连续长期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院内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情况与应用抗菌药物的关系,促进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对我院近6年83例老年真菌性肺部感染的病历做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感染患者大多有严重的基础病,机体免疫力低,广谱高效抗菌药物的长时间应用是引起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药物治疗主要应用三唑类抗真菌药(84.7%).结论: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是引起老年患者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及时、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是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关键.氟康唑对合并用药复杂的老年危重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为首选.  相似文献   

4.
我院院内深部真菌感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预防和减少院内深部真菌感染。方法 :回顾性调查并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2年12月发生院内真菌感染患者的病历。结果 :院内真菌感染者43例 ,占同期院内感染的10 54 % ,好发于呼吸道 (34 88 % )、消化道 (30 23 % ) ,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 (占77 78 % ) ;43例患者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 ,均有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的用药史 ,部分患者应用过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结论 :合理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及皮质激素类药物是预防深部真菌感染及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预防和减少院内真菌感染。方法查阅我院2002年10月~2004年9月发生院内真菌感染患者的病历并进行分析。结果在107例院内真菌感染者中,60a以上者占72%;好发于呼吸道(81.3%)、消化道(14.0%)、泌尿道(10.3%),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92.5%);感染者均有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史,部分患者应用过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结论合理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是预防院内真菌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预防和治疗减少外科手术后切口真菌感染机会。方法:回顾并分析2003年5月—2007年12月发生切口内真菌感染患者。结果:其中发生切口真感染者35例,占同期院内感染的8%,主要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占72%);35例均有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史,部分患者应用过肾上腺皮质激素类或者其他免疫抑制剂类药物。结论:合理应用广谱抗菌药物及皮质激素类药物、减少免疫抑制剂类药物应用是预防切口真菌感染及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老年患者院内真菌感染与抗真菌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钟慧 《中国药房》2003,14(5):285-286
目的 :安全、合理和有效地应用抗真菌药物 ,提高老年患者院内真菌感染的治愈率。方法 :调查我院1996年1月~2002年6月126例老年住院患者真菌感染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 :≥60a的老年患者主要应用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抗菌药物诱发真菌感染达103例 (81.7% ) ;真菌感染主要为肺部念珠菌感染。结论 :及时、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是防治深部真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李月翠  胡伟跃  李进  骆红霞 《中国药房》2011,(34):3224-3227
目的:调查重型肝炎合并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006年11月-2010年6月重型肝炎合并真菌感染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重型肝炎合并真菌感染率为26.1%(30/115),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50.0%;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占76.7%;其感染因素为广谱抗菌药物、激素应用、白细胞减少、侵入性操作及疾病严重程度(P均<0.01);研究组与对照组病死率分别为70.0%(21/30)和50.6%(43/8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死亡危险因素为侵入性操作、血白细胞减少和疾病严重程度。抗真菌治疗有效的患者肝功能呈好转趋势。结论:了解重型肝炎合并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对疾病的预防、诊疗及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吕良忠 《医药导报》2006,25(11):1220-1221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继发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药物经济学情况。方法查阅2005年6~12月出院的10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病历,对其所使用抗菌药物种类、使用时间、糖皮质激素应用情况、真菌感染部位和真菌菌种、抗真菌药物使用情况、住院费用及平均住院天数进行分析。结果广谱抗菌药物长期大量应用是造成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合并应用糖皮质激素也是院内真菌感染的重要发病因素。继发院内真菌感染明显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结论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减少继发院内真菌感染,对遏制医疗费用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梅州市人民医院真菌感染原的分布及其药物敏感性,通过促进合理用药来预防和治疗院内真菌感染。方法依据真菌感染体外试验报告、并追踪归档病历对用药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对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间本院真菌感染病例共计453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53例真菌体外药敏试验报告表明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占70.19%,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真菌感染治疗方面存在不注意采取措施预防真菌感染,不重视治疗基础疾病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不合理选择和更换抗真菌药物,过渡担心药物毒性DrugToxicity等问题。结论近几年院内真菌感染主要由白色念珠菌引起;感染的预防及治疗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状况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心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 对临床2008年至2010年>65岁的老年医院感染病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调查1560例住院患者,期中>65岁的有989例,发生院内感染45例,感染率占2.8%.中呼吸道感染32例(肺部感染28例),泌尿系感染9例.引发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基础性疾病,长期住院,侵入性操作,大量抗生素的使用.肌体免疫力下降,引发院内感染.结论 老年患者是心血管科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开展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真菌感染临床特点、抗菌药使用情况,真菌感染的诱发因素,寻找遏制方法和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别对2003年1月-2004年6月期间住院患者中的真菌感染病例以及该患者所用抗菌药品种和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真菌感染病例301例次,均为念珠菌属,涉及126份病历,共检出真菌7种301株,其中白色念珠菌最多,197株(65.45%)。痰标本的检出率最高,214株(71.10%)。有123人(97.62%)使用抗菌药,平均使用3.91种抗菌药,最多使用16种,最长使用109 d,113人(91.87%)使用超过7 d。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特比奈酚的耐药率最高86.05%,氟康唑和酮康唑的耐药率分别为8.31%和13.62%。结论:医院内真菌感染耐药性非常普遍,长时间、大剂量使用广谱抗菌药是造成院内真菌感染及耐药的重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抗菌药继发真菌感染1 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示医务人员应用抗菌药应遵循抗菌药使用原则,减少继发真菌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调查我院1999年1月~1999年12月抗菌药继发真菌感染的病例。结果:抗菌药应用继发的真菌感染多发于年老、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好发部位为呼吸道、泌尿道及肠道;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等强效、广谱抗菌药是引起院内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结论:减少抗菌药的不合理应用是减少院内真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免疫状态.方法 选择COPD合并真菌感染55例,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67例,健康人54例作为对照,检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LS)水平并进行比较.COPD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结果 真菌感染以白色念珠菌感染为主,COPD合并真菌感染组和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组CD3、CD4和CD4/CD8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COPD合并真菌感染组CD3、CD4明显低于COPD无合并真菌感染组(P<0.05).结论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抗真菌、机械通气治疗,有效提高机体免疫水平,治疗糖尿病、呼吸衰竭等基础病是降低COPD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张璐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485-2486
目的探讨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其治疗方法。方法收集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50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段住院治疗的未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肺间质纤维化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住院时间、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抗生素的使用、是否接受过侵人性操作、是否合并基础疾病等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占46%(23/50),显著高于对照组(26%,13/50)(P〈0.05);两组均有半数以上的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但观察组为84%(42/5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长时间住院治疗(≥30d)、接受过侵入性操作及合并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比例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多种危险因素可以导致肺间质纤维化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并进行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16.
胡琴  曾少霞  陈捷  周慧珍 《中国基层医药》2004,11(11):1337-1338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查病历、床旁询问等方式对住院患者进行随机抽样监测。结果医院感染(调查)率12.7%。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上呼吸道感染次之;抗菌药物使用率79.9%;血液病、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心血管病以及恶性肿瘤患者为医院感染高危人群。结论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教育,严格无菌操作,采取综合治疗措施,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掌握本院的医院感染现状、抗菌药物的使用状况及病原微生物的耐药状况,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床旁调查与住院病历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果本次调查应查住院患者352例,实查350例(实查率99.43%),查出医院感染8例,现患率为2.27%;医院感染部位主要为手术切口、下呼吸道、胃肠道,分别是50.0%、37.5%、12.5%;分离出病原菌26株,阳性检出率56.5%,其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日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8.07%。结论加强对临床科室的目标性监测,提高病原体送检率和分离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严红  赵海军 《安徽医药》2013,17(6):993-994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年来该院血液科诊治的1 381例血液病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16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血液系统疾病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1.73%,其中急性白血病感染发生率最高(18.16%),其次是多发性骨髓瘤(16.66%)、淋巴瘤(13.88%);发生院内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包括上下呼吸道)为主共69例(42.59%),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阴性杆菌(G-)为主,有27株(占58.69%),其中多重耐药菌(MDRO)菌株有13株(占15.43%)。血液病发生院内感染与患者疾病类型、年龄、化疗后白细胞数量等因素具有直接相关性,且易出现MDRO感染。结论及时准确地确诊血液系统疾病的类型,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治疗期间医务人员要加强环境控制及感染源控制,是预防和降低血液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及抗菌药使用情况,以进一步合理使用抗菌药,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82例住院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病率、发病部位、病原学检测及抗菌药使用情况。结果住院的482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99例,感染率为20.5%。院内感染者中上呼吸道感染最多,占26%(26/99);病原学送检率为39%(39/99),培养或(和)涂片病原学阳性率82%,其中G~-细菌占57%,G~+细菌占24%,真菌占19%;抗菌药使用率95%,其中以头孢菌素类使用率最高,占43%。联合放、化疗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高于单纯放疗或化疗者(52.9%vs.16.4%、25.1%,均P<0.05)。结论进一步加强院内感染的监测、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菌药等措施有利于恶性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