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氯乙烯中毒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三氯乙烯(TCE)中毒病例11例的临床特点,其中口服者1例、职业性接触者10例。11例中,急性轻度中毒6例、慢性轻度中毒6例(其中1例曾先后发生两次中毒)。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及胃肠道功能障碍为主,部分病例累及周围神经、心和肝脏。结合这批病例的临床特点,对TCE中毒的诊断标准提出了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2.
<正>糖尿病的危害主要是各种并发症,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三大并发症之一,比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发病率高,症状出现早。糖尿病神经病变可累及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其中远端感觉神经病变是最常见的病变。糖尿病神经病变很容易导致身体的很多器官出现问题。  相似文献   

3.
神经性疾病与呼吸急症山东省立医院(250021)陶仲为神经性疾病病因有感染、肿瘤、中毒、创伤、免疫等,其中部分疾病能引起呼吸急症,如中枢神经性疾病能直接或通过颅压增高、脑疝而累及呼吸中枢引起呼吸节律和频率失常,脊髓、周围神经性疾病能引起呼吸肌无力,甚...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年老发病比年轻者高,病程25年以上者发病率达50%.神经病变涉及面广,可累及一条或多条神经,可损害运动、感觉和植物神经,不仅时周围神经,对中枢神经也造成破坏.文章对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诊断手段、治疗方法作了详细地阐述.  相似文献   

5.
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大部分。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脑神经、脊神经和自主神经。它们统一调节全身各系统不同的生理活动,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报道1例药源性亚急性汞盐中毒患者出现中枢神经、周围神经损害及口腔炎、化学性胃肠炎等多器官损害,经驱汞、对症治疗好转.  相似文献   

7.
分析1例因不良卫生习惯致丙烯酰胺经消化道吸收引起的亚急性中毒病例,患者首发症状以中枢神经系统受 损表现为主,周围神经症状较轻,脱离丙烯酰胺接触后胃肠道症状即消失,2周后周围神经系统受损表现加重。提示提高个人自我保护意识,改善卫生习惯是预防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常引起中枢神经并发症如肺性脑病,而周围神经并发症却很少见,国内尚未见报道。笔者现将临床上遇到的两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导致周围神经并发症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 例1,男,69岁,慢性支气管炎病史20余年,1月前呼吸困难加重再次住院治疗。入院查体:T 36.4℃、P 90次/min、  相似文献   

9.
为了搞清楚这两种疾病,有必要谈谈什么是神经病和什么是精神病。 要弄清什么是神经病,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神经。从解剖上讲,神经一般指神经干。由神经纤维以及包绕它们的结缔组织构成。神经系统分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两大部分。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连于脑和脊髓,其分支布于人体各部。神经的颜色、粗细形态经解剖直接可用眼睛看到。  相似文献   

10.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potential,BAEP)反映听觉通路周围神经与中枢神经传导的部分电活动,是检测脑干和周围神经功能及听力学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早产新生儿进行BAEP测试,以评估早产儿的听力。 对象与方法 1.对象:58例早产儿均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院新生儿病房,男38例,女20例,胎龄27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施万细胞对丙烯酰胺诱导的周围神经损伤的影响机制。方法(1)丙烯酰胺周围神经损伤/修复动物模型: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神经元钙通道的特异位点(Synapsin-I)和施万细胞特异标志蛋白(S-100β)的变化。(2)细胞模型(原代施万细胞、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单独培养+插入式培养皿介导混合培养):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丙烯酰胺对神经细胞的损伤作用并探讨施万细胞的整体保护效应;Fura-2/AM负载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单独和混合培养条件下神经细胞内Ca2+浓度的变化。结果丙烯酰胺染毒大鼠表现明显的周围神经毒性症状,恢复4~5周症状缓解。染毒末S-100β的阳性信号明显减弱提示施万细胞损伤,随恢复期延长,S-100β阳性信号渐增强提示施万细胞损伤后的恢复性变,Synapsin-I与S-100β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丙烯酰胺作用后混合培养组神经细胞的存活率(51.08%±3.24%)大于单独培养组(42.08%±5.42%),混合培养的神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显著低于单独培养组。结论施万细胞影响丙烯酰胺诱导的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过程,钙通道是其发挥该有益作用的途径之一,SynapsinI是其关键的作用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丙烯酰胺(Acrylamide)为白色结晶状固体,具有神经毒性和生殖发育毒性[1],可经皮肤、黏膜、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2],引起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慢性中毒[3],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丙烯酰胺列为2A类致癌物[4]。由于丙烯酰胺在工业上的普遍应用,我国2002年制定的职业接触限值[5]中规定,工作场所空气中丙烯酰胺8h时间加权容许浓度(PC-TWA)为0.3 mg·ml-1。目前工作场所中的丙烯  相似文献   

13.
聚丙烯酰胺主要用作隧道工程和建筑业中的防水剂等,它的单体丙烯酰胺是一种强神经性毒物。在一定剂量下可使动物和人引起肌无力、共济失调、震颤和抽搐等周围和中枢神经症状。本文阐述大鼠丙烯酰  相似文献   

14.
周围神经组织的β-G活性于周围神经损害的恢复期可以升高。本文对69名丙烯酰胺作业工人进行血清中β-G测定并与50名对照组比较,未见差异。但具有周围神经损害临床体征及肌电图异常的丙烯酰胺作业工人血清中β-G活性较对照组增高(P<0.05)。血清中β-G的变化不如神经肌电图的异常率高,且易受一些生理病理因素的影响,故非丙烯酰胺中毒理想的诊断指标。本文用两种方法测定130名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健康成人的血清β-G,结果两法一致,无地区差别,但两法在男女之间差异皆显著。  相似文献   

15.
对25例丙烯酰胺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神经-肌电图进行分析,并随访观察部分患者。结果显示,丙烯酰胺中毒呈周围神经病改变,神经-肌电图检查对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丙烯酰胺具有明确的中枢和周围神经毒性,且具有潜在的致癌、遗传、生殖和发育毒性。人群中丙烯酰胺的暴露来源主要包括职业性暴露、环境性暴露和生活性暴露。生活性暴露又分为吸烟、饮食、化妆品暴露等。对丙烯酰胺暴露来源和污染现况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丙烯酰胺污染防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张芸 《职业与健康》2009,25(21):2359-2360
溴甲烷(CH3Rr)为一种强烈的神经毒物,可损害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及其他各脏器,以中枢神经与肺受害最早且最严重。我科于2006—2009年共收治4例溴甲烷中毒的患者,经积极的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丙烯酰胺毒性的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丙烯酰胺(acrylamide,AA)溶于水、甲醇、丙酮,是用于合成聚丙烯酰胺的化学单体,主要用于市政供水处理中的絮凝剂,也用于工业废水处理时去除悬浮固体和化妆品添加剂、土壤调节剂和纸浆加工。丙烯酰胺可以引起人体神经,主要是周围神经的损害[1,2];体外哺乳动物细胞培养试验和体内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69名丙烯酰胺作业工人进行神经肌电图研究,发現肢体远端肌肉运动单位平均时限延长,平均波幅增高,多相波增多,T 反射潜伏期延长,远端感觉神经电位波幅降低以及胫后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退。H 反射及T 反射未引出者各有23和19人。在42名无周围神经体征的丙烯酰胺作业工人中,也有机电图的异常,经肌电图检出周围神经病的阳性率远高于临床体检的结果。说明神经肌电图对丙烯酰胺中毒性周围神经损害有早期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清免疫学改变。方法选择2011—2014年本院收治的PSS患者86例,依据患者是否伴有周围神经病变分为2组,观察组25例: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对照组61例:单纯PSS。分析两组患者血清免疫学指标。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累及周围神经的比例为29.1%(25/86)。观察组血清TNF-α水平为(31.91±7.73)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26±5.3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86,P0.05)。观察组患者为20.0%(5/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6%(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S患者有一定比例累及周围神经,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血清TNF-α水平及SSA、SSB双阳性比例增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