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GLTC医患沟通模式在临床专业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临床专业医学生医院实习阶段医患沟通能力培训过程中应用GLTC医患沟通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对比研究,应用SEGUE量表及Mini-CEX量表考核,评价教学效果。结果2年内(2018年9月—2020年1月),2018级实习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2019级学生应用“GLTC医患沟通模式”,2019级实习医生医患沟通技能平均分、考官满意度平均分、实习医生满意度平均分都高于2018级实习学生,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标准化病人对2019级学生医患沟通的评价结果优良率(80.68%)明显高于2018级实习学生(64.63%),P<0.05,两级临床专业实习医生考核成绩及满意度评价存在差异。结论应用GLTC医患沟通模式进行临床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培训,较传统的培训方式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医学人文教育在实习医生的医患沟通技能中的作用。方法对于进入科室的实习医生,进行医学人文教育,利用《医学生临床沟通能力评价表》对其接受医学人文教育前及教育后的医患沟通能力进行评价,并与前一年没有进行实习生医学人文教育时患者满意度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对比分析。结果绝大多数实习医生对所学内容及形式感到满意。人文教育后的满意度为100%,与人文教育前的满意度97%,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人文教育后,实习医生的各项沟通能力均有明显提高,尤其在理解患者方面表现得尤其显著,均P0.05。结论实习医生的医学人文教育需给予加强,实习医生接受医学人文教育后可以明显提高医患沟通技能。  相似文献   

3.
良好有效的医患沟通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增加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对于增强主动沟通意识,促进医患关系改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分析消化内科医患沟通的特点与现状,从树立人文关怀理念、开展岗前培训、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教学新模式等多角度进行思考,探讨如何在消化内科规范化培训中加强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医患沟通能力及职业素养的优秀住院医师,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做到有效沟通。  相似文献   

4.
紧张的医患关系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良好的医患沟通在维系医患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减少医患冲突事件的发生,实习生在掌握基本的临床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也要加强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时,不仅要重视沟通的语言,也要重视沟通的方式、方法,恰当的方法不但可以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信息,更可以避免医患间不必要的误会,营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医患沟通技能是每一位医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运用的基本能力。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医患关系、医患沟通教育现状以及医学生在医患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加强培养临床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必要性,探讨加强医患沟通能力的策略及意义。  相似文献   

5.
医患关系不断紧张,"医闹"现象频频出现在各家医院,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受到很大的威胁,同时扰乱了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本文通过分析急诊中心医患关系和医学生沟通能力现状,探讨从医生培养的源头入手,培养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儿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叙事医学教学法对临床医学实习医师培养医患共情、沟通能力及提高疾病掌握程度的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取五年级临床医学本科儿科实习课程中实习医师20名,与患儿和(或)家长访谈后撰写平行病历。儿科实习前后实习带教医师及实习医师均填写调查问卷以了解医患共情、医患沟通及疾病掌握程度的变化。结果儿科实习医师共采集到25个合格的平行病历。儿科实习前后实习医师对叙事医学了解程度、医患沟通能力、医患共情能力、沟通主动性及对疾病掌握程度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在临床医学专业儿科实习课程中融入叙事医学教学的教学模式切实可行,并使实习医师的医患共情、医患沟通能力及疾病掌握程度显著提升,但仍需进一步完善及细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方法在传染科医患沟通技巧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规培实习医生112名,随机分为传统沟通组55名,接受常规医患沟通指导。以患者为中心沟通组57名,接受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技巧培训。对实习医生进行问诊技能评分及问卷调查,对医患沟通情况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两组实习医生比较,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组在考核成绩、患者满意度、患者配合度、沟通的有效性、患者医从性方面均优于传统沟通组(均P 0.05)。以患者为中心沟通方法组考核成绩(21.382±2.513)分。传统沟通组考核成绩(18.079±3.517)分。以患者为中心沟通方法组患者对医生沟通方式满意48人(84.211%),愿意配合医生46人(80.702%),能够配合医生有效沟通45人(78.947%),愿意听从医生建议45人(78.947%)。与传统沟通组,分别为31人(56.364%),30人(54.545%),29人(52.727%),33(60.000%),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应用以患者为中心的沟通方法能有效提高传染科医患沟通效果。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临床医学教育长期以来主要偏重于医学专业知识的教授和应用,在临床实践中忽略了规培医师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因脑血管病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高复发率等特点,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及精神负担,面对当前日趋紧张的医患关系,有必要强化专科规培医师的医患沟通能力;如何引导和培养他们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已成为临床医学教育中的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本文主要讨论在新形势下加强培养脑血管病专科规培医师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必要性及有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目的培养医学生的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建立和谐医患关系,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方法分析我国医患关系现况,阐述培养医学生的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必要性,从3个方面探讨培养医学生的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有效途径。结果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应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医患沟通技能及医学法制教育,培养医学生的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结论培养医学生的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意义重大且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良好的医患沟通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目前我国医学院校在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方面仍然比较欠缺。本文针对国内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现状,阐述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探讨针对妇科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教育方法,为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医疗人员做出积极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医患沟通不仅能减少患者的疑虑,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因此,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成为培养优秀医学人才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文章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第一,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性,是适应新医学模式的需要,是减少医疗纠纷的需要,提高治疗效果的需要,是提升医学生临床技能的需要;第二,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现状是:缺乏完善的教学模式,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不足;第三,医学本科教育中医患沟通的培养,应言传(设置专项课程、开展专题讲座、开展其他多种形式的活动)、身教、实践,通过专业规范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能完善医学生的教育结构,同时提高医学生的整体能力,为医学生成长为优秀医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叙事具有治疗功能,医患间有效的叙事交流可以改善医患关系,提高诊疗效果。叙事医学的兴起和发展旨在提高医生的医学叙事能力,协调技术与人文、医生决策与患者感受的关系。医学叙事能力的培养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外医学院校相比,我国医学教育中对医患沟通和医学叙事能力的培养还有待加强。吸收和借鉴语言教学的经验,利用语言课堂,或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叙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医学生的医学叙事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如何加强医学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提高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方法:根据CalgaryCambridge医疗沟通框架,设计并开设《医学生医疗沟通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课程,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临床情景模拟进行小班教学,并用SEGUE量表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进行测量和评价。结果:根据SEGUE量表的测评结果,在医患沟通的五个维度中,学生在沟通开始阶段的表现最佳,在有效沟通阶段表现最差,医患沟通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结论:摸索出一套新形势下适合医学生的课程设置和技能培训方法,并对结果进行总结,以期为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和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我校近两届临床医学专科毕业生和其就业单位进行调研,明确医学专科生岗位群、岗位能力需求和医患沟通能力欠缺。结合岗位能力要求和医患沟通能力欠缺,进行教学各方面改革,以期找出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目前医患关系背景复杂,医患纠纷明显增加。为了顺应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和目前行医环境,对于未来的医务工作者,相应的教育机构如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应从多方面培养医学生防范医患纠纷的能力。本文探讨训练医学生的沟通能力,如加强医患沟通相关课程的建设、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等;加强医学生的卫生法相关教育,包括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医疗文书的规范化书写等;训练提升医学生的情商及人文教育,以期提高医学生处理医患沟通的能力,进一步缓解当前形势下的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16.
经济社会的发展促使医患沟通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良好的医学人文执业技能是每位合格儿童口腔临床医生的必备素质之一,也是防范医疗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障。因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不仅要加强医学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更要注重医学人文执业技能,尤其是医患沟通能力及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华西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作为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儿童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注重医学人文执业技能的培养,使其成为同时具备良好医学技能、医患沟通能力和人文素养,满足时代需求的儿童口腔专科医师。  相似文献   

17.
随着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医学生所接受的医学人文教育状况影响着他们对患者生命的尊重,影响着他们与患者的沟通,进而影响到医患关系的建立。加强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有助于提升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发展愈发完善,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逐渐提升,在医疗卫生机构当中,医疗纠纷频繁发生,若形成医疗纠纷,不仅会对患者与医疗工作者自身造成损害,还会带来不良影响后果。为此,应该加强医疗纠纷的防范工作,优化医疗纠纷处理措施,意识到医患沟通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重要性,才能应用行之有效的处理方式解决医疗纠纷问题,改善患者与医疗工作中的内在关系。医患沟通作为医疗服务体系中核心环节,关乎于医疗服务整体效果,同时也是医护工作在医院经营中最直接的路径。完善的医患沟通能够有效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然而良好的沟通技巧也是一名优秀医护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经实践证明,完善的医患沟通在防范医疗纠纷中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妇产科实习医生带教过程中采用目标教学路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入妇产科实习医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实习先后顺序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予以目标教学路径,对两组出科成绩、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医患沟通分值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职业态度、教学能力、综合素质、总分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妇产科实习医生带教中采用目标教学路径,能进一步提高学生成绩,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同时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医学中进行相应产科临床实习教学,由于需要临床带教导师、临床实习护士以及住院患者3个方面的相互配合以进行,并且对于此类实习教学并未展开太多临床实践以完善教学目的以及程序,较容易产生一系列问题,导致不能够有效进行,从而降低临床实习医生所能够学习到的临床基础护理知识以及临床治疗操作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科临床实习教学的最终目的的达成。而在产科临床实习教学过程当中较易出现的问题主要为:(1)患者对于临床治疗环节不够配合;(2)临床实习医生对于院内环境以及学习环境不够适应;(3)临床实习医生自身不具备较高的专业性,并且对于临床实习教学的展开较为麻木;(4)带教导师对于如何对临床实习医生进行针对性训练不具备相应能力;(5)带教导师自身医疗技术水平不够,从而导致临床实习医生往往学习不到更为专业性的临床技能;(6)临床实习医生自身不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在医患沟通中发挥人文精神从而展开更为有效的谈话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