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种方法鉴定老年人ABO及RH(D)血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微柱凝胶法和试管法鉴定老年人ABO血型和RH(D)血型的可靠性。方法选取400例老年人血标本,采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ABO血型和RH(D)血型鉴定。结果在鉴定老年人ABO血型时,试管法正定型符合率92.0%,反定型符合率89.0%;微柱凝胶法符合率96.0%。RH(D)血型检测结果两法一致。结论微柱凝胶法检测老年人的ABO血型时优于传统试管法,在常规血型检查应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生儿 ABO 正反定型符合率,研究提高新生儿血型测定准确性的方法。方法用传统试管法检测当地新生儿 ABO 血型,以微柱凝胶卡和改良试管法、增强剂法及常规试管法、纸片法、微板法、聚凝胺法等7种方法检测抗-A、抗-B、抗-D 抗体的效价,并进行新生儿血型检测比较。结果新生儿 ABO 正反定型符合率为83%(913/1100);检测15份抗-A、抗-B、抗-D 抗体的效价,敏感性最高是改良试管法和增强剂法,最差的是纸片法,新生儿标本检测结果类似。结论ABO 正反定型应增加血浆(血清)量并延长孵育时间或选用增强剂,从而提高新生儿血型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对新生儿脐血ABO疑难血型鉴定。方法新生儿产出后断脐带时留取脐血血样,先用传统的试管法对脐血标本作ABO血型鉴定,不能定出血型的标本用微柱凝胶技术鉴定,仍不能定出血型者再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分析PCR-SSP)作进一步鉴定。结果传统的试管法仅能对83.98%(4561/5431)的脐血血样正确定出ABO血型,用微柱凝胶技术仍有1.77%(96/5431)的标本不能定出ABO血型,对以上疑难标本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容易地定出了ABO血型。结论微柱凝胶技术敏感,应取代试管法ABO血型定型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新生儿脐血ABO疑难血型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微柱凝胶技术在新生儿溶血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ABO血型不合新生儿溶血病(HDN)相关实验中的应用。方法 81例ABO血型不合,拟诊为HDN的新生儿标本用传统试管法和微柱凝胶法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游离试验和放散试验。结果试管法、微柱凝胶法检测结果分别为直接抗球蛋白实验结果相符27例、21例,符合率33.3%、25.9%,两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游离试验符合50例、56例,符合率61.7%、69.1%,两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释放试验符合57例、64例,符合率70.4%、79.0%,两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直接抗球蛋白实验,传统试管法比微柱凝胶法灵敏度高;在游离试验及放散试验中,微柱凝胶法比传统试管法灵敏度高。微柱法操作简便、标准化,耗时短,标本用量少,结果易判定等优点,尤其表现在放散试验和游离试验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动态观察微柱凝胶法与盐水试管法检测婴幼儿ABO血型正反定型结果,以探讨微柱凝胶法在婴幼儿ABO血型鉴定中的应用。方法将婴幼儿分为Ⅰ组(0~6个月)、Ⅱ组(6个月后~1周岁)。应用微柱凝胶法分别对Ⅰ、Ⅱ组婴幼儿的ABO血型进行鉴定,正反定型不相符者,使用盐水试管法进一步鉴定。结果采用微柱凝胶法对婴幼儿ABO血型进行正反定型,Ⅰ组正反不相符率较高,为63%;Ⅱ组正反不相符率大幅降低,为17%,而用盐水试管法(4℃)离心2~3次后,正反定型基本相符。结论微柱凝胶法给ABO血型的鉴定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由于婴幼儿在出生4~6个月后ABO血型抗体才基本产生,有的效价仍较弱,所以还必须结合盐水试管法加以鉴定,以确保婴幼儿ABO血型鉴定的正确,保证儿科临床输血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手工微柱凝胶免疫检验法在ABO、Rh D血型抗原鉴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健康体检者1 059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手工微柱凝胶免疫检验法和常规试管法进行ABO、Rh D血型抗原鉴定,对这两种检验方法的血型抗原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工微柱凝胶免疫检验法与常规试管法的血型检验方法对体检者ABO、Rh D血型抗原检验结果符合率为100%,两种方法比较,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型检验过程中,手工微柱凝胶免疫检验法与试管法的检验结果无明显差异,但手工微柱凝胶免疫检验法相对于试管法具有操作方便、结果判断清晰、灵敏度更高的优势,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柱法结合盐水凝集试管法在鉴定ABO中血型弱抗体的有效性。方法按照《临床实验室室间质评要求》(GB/20032301-T-361)统计全省室间质评201405批号的结果;现场采用微柱凝胶免疫卡法、盐水试管法及盐水试管4℃冰箱15min的方法检测201405批号的质评标本。结果 2014年ABO血型质评标本201405号,全省质评统计结果为试管法检出率41.2%、微柱凝胶法检出率36.2%;现场检测结果为微柱法检出率36.8%、盐水试管法检出率60%和盐水试管法4℃15min检出率95%。结论检测ABO血型弱抗体采用微柱凝胶法结合盐水试管法尤其盐水试管放入4°C冰箱15min的方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与分析将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应用于临床鉴定血型及输血的过程中的效果,并研究其对临床诊疗的应用价值。方法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在我院进行输血的患者148例,同时随机选取148例无偿献血者作为供血标本。分别采用盐水试管检测技术和凝聚胺法,以及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平行进行血型鉴定以及交叉配血,分成盐水试管组及微柱凝胶组。比较两组不同检查方法的检测结果,计算血型鉴定正反定型相符的符合率和交叉配血相合成功率。结果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进行血型鉴定检查结果的正反定型符合率(98.65%)与盐水试管组正反定型符合率(97.97%)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柱凝胶免疫组患者交叉配血成功率(97.30%)显著高于盐水试管组交叉配血成功率(91.89%),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技术对输血患者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较高,有助于减少交叉配血结果的假阳性率,有较好的敏感度,且该种检测技术操作简单,血型鉴定结果符合率较好,在临床鉴定血型及输血的过程中有较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提高输血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固相免疫吸附法在ABO正反定型/RhD血型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通过应用新鲜红细胞试管法、微柱凝胶法及固相免疫吸附法同时测定557例临床样本的ABO正反定型/RhD血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固相免疫吸附法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固相免疫吸附法与试管法的符合率达100%,与微柱凝胶法的符合率也达100%.结论 固相...  相似文献   

10.
微柱凝胶技术在婴幼儿输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婴幼儿输血中的应用。方法用微柱凝胶法对婴幼儿输血患者进行血型鉴定、交叉配血,同时用玻片法、试管法及聚凝胺法进行比较。结果589例血型对照两组完全相同,2106例聚凝胺法交叉配血全部相合标本中,微柱凝胶法6例主侧不合,7例次侧不合。结论微柱凝胶法可以取代试管法用于婴幼儿的ABO和Rh(D)血型鉴定;聚凝胺法配血可能导致抗体漏检,为了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应尽可能同时采用微柱凝胶法配血。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鉴定血型的传统方法为试管法和玻片法,但是长期临床应用发现此两种方法敏感性较差,检测结果受到主观因素影响,且结果不能长期保存.自从微柱凝胶检测技术问世,全自动血型仪应用于医院和血站.笔者就全自动血型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在新生儿溶血病临床诊断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新生儿溶血病诊断方法——微柱凝胶免疫检测法。方法采用微柱凝胶血型检测实验和抗人球蛋白实验与试管血型检测与试管抗人球蛋白实验同时平行对照检查:①新生儿ABO、Rh系统定型;②新生儿直抗实验;③游离IgG测定;④放散实验。结果两法检测326例疑为新生儿溶血病标本(其中夫妇ABO血型系统不合292例,夫妇ABO系统血型相合34例)。夫妇ABO血型系统不合的阳性率分别为160例(54.8%),80例(27.4%);夫妇ABO系统血型相合的阳性率分别为23例(67.6%),17例(50%)。结论该法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标本用量少,结果易判定,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结果可靠,可较长时间保存等优点,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达98%,为新生儿溶血病提供实验室可靠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郭黠  蒯迪文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11):2205-2207
【目的】探讨微柱法结合盐水凝集试管法鉴定ABO疑难血型的准确性。【方法】对8例ABO疑难血型鉴定,使用微柱凝胶法鉴定血型过程中,出现正、反定型不符等情况下,通过调整抗原抗体比例、温度、时间等条件,结合盐水凝集试管法进行检测,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的凝集状态,以准确判断AB0疑难血型。【结果】用微柱凝胶法不能鉴定的8例疑难血型中,有5例通过常规盐水凝集试管法得到正确鉴定,另外3例使用生理盐水洗涤3次后,放入37℃水浴箱或4℃冰箱孵育30min再进行试验,最终得出正确的结果。【结论】微柱凝胶法结合盐水凝集试管法,借助显微镜的帮助,能够准确及时地鉴定大部分ABO疑难血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ABO、RhD血型抗原鉴定中手工微柱凝胶免疫检验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6月该院4 312例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试管法和手工微柱凝胶免疫检验法对患者ABO、RhD血型抗原进行鉴定,并对检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试管法相比,手工微柱凝胶免疫检验法检测4 312例体检者的A型阳性1 190例,B型阳性1 187例,AB型阳性397例,O型阳性1 193例、RhD阴性9例;两种抗原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00%,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手工微柱凝胶免疫检验法检测受检者血型时操作简便,准确率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新生儿ABO血型系统IgM血型抗体产生的情况。方法收集出生1周内的新生儿静脉血,采用微柱凝胶法结合盐水试管法鉴定新生儿IgM血型抗体。结果与盐水法相比,微柱凝胶法鉴定新生儿IgM血型抗体凝集强度强,检出率高。经2-巯基乙醇灭活后血型抗体凝集强度减弱,IgM血型抗体检出率低。结论多数新生儿已产生ABO血型系统IgM血型抗体,但抗体强度较弱,与宫内感染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微柱凝胶法(简称卡式法)及试管法在新生儿血型抗体检测中的检出率。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及产科住院出生7 d内新生儿血液标本1 482例,除去142例AB血型后,同时用微柱凝胶血型检测卡、抗人球蛋白卡、试管一次离心和多次离心法检测1 340例血型抗体,并对不同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1 340例送检血样中,新生儿血型抗体在各个ABO血型的检出率是不一样的,B型新生儿血型抗体检出率最高。试管法一次离心对于新生儿血型抗体检测没有任何的优势。在血型检测卡检测阴性483例标本中,抗人球蛋白卡检出率为51.76%(250/483),高于试管多次离心法(37.27%,180/483)。结论在全自动血型检测卡新生儿血型鉴定时,出现血型抗体检测不出的标本,可以把血浆和反定型细胞加入抗人球蛋白卡继续试验,可提高新生儿正反定型一致率,为新生儿输血安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40例采用玻片凝集法和试管离心法检测ABO血型出现弱凝集的结果分析及处理。方法 40例弱凝集样本分别经37℃水浴10min、9%生理盐水清洗血细胞3次处理,做盐水试管法的正反定型试验,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送输血科进行微柱凝胶法鉴定,不能确定血型者最后送广州市血液中心鉴定。结果 40例ABO血型鉴定出现弱凝集者共有6例出现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进行水浴、生理盐水洗血细胞处理后,弱凝集现象分别减少40%和52%。在35例标本中盐水试管法正反定型鉴定和微柱凝胶法鉴定一致性达到100%,另有5例正反定型不符,微柱凝胶法鉴定亦不能确定血型者,送广州市血液中心鉴定,结果4例为ABO亚型,1例为存在不规则抗体影响。结论鉴定血型时,当发现ABO血型鉴定试验出现弱凝集时,首先应重复做试验一次,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使用质量合格的试剂以及细心观察结果,按步骤一步一步排除弱凝集的可能性,对一些疑难问题必须及时请示上级主管,并送上级医院进一步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微柱凝胶卡对血型亚型检测的效果,与试管法进行对比,评价其在亚型鉴定中实用性和优缺点。方法提取试管法正反定型确定亚型和D变异型的标本,同等条件下用微柱凝胶卡进行检测,比较两者的符合率。结果 78例试管法确定弱凝集或者亚型的标本,微柱凝胶卡检测符合率为82.1%。结论微柱凝胶卡相对试管法更敏感,对A2、D变异型的检测易于漏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婴幼儿血型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技术、盐水试管法、凝聚胺法对我院1 440例婴幼儿进行正反血型鉴定试验,其中盐水试管法、凝聚胺法借助显微镜判断,根据三种方法的凝集强度、正反定型的相符率对其灵敏度及特异性进行比较.结果:微柱凝胶技术鉴定血型在凝集强度和准确性方面均高于凝聚胺法和盐水试管法,特别对于月龄1个月以下的婴儿在血型鉴定中的准确性与盐水试管法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鉴于婴幼儿血型鉴定特殊性的特点,采用微柱凝胶技术鉴定血型,不仅操作简单、快速、敏感,而且准确性更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2例微柱凝胶卡漏检B_w03亚型标本血型血清学特点及其分子遗传背景进行系统分析,以期为临床安全输血提供帮助。方法分别应用试管法和微柱凝胶卡法进行血型正反定型;应用PCR-SSP方法对ABO血型基因进行初步分型;并进一步应用直接测序和单体型序列分析法对ABO基因第6、7外显子进行分析以确定其基因型。结果标本1:试管法结果疑似B亚型,凝胶卡结果正定为O型反定为B型,基因检测结果为B_w03。标本2:试管法结果疑似AB亚型,凝胶卡结果正定为A型反定为AB型,基因检测结果为AB_w03。结论微柱凝胶卡能漏检B_w03亚型,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血型鉴定以减少临床血型鉴定错误及相关输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