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与自体半腱半膜肌腱双股双束重建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4年—2016年应用肌腱移植重建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28例。28例患者经MRI检查与关节镜检查证实前后交叉韧带均完全断裂,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采用自体半腱半膜肌腱14例,同种异体肌腱移植14例。结果本组全部得到随访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4个月。无韧带断裂、松动,急性滑膜炎等常见并发症。膝关节功能按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术前术后(P0.01),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有差别。两组术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别为,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组(98.85±4.99),自体半腱半膜肌腱移植组(100.29±2.46),两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肌腱移植重建修复断裂的交叉韧带,手术创伤小,病人能最大限度的恢复膝关节稳定性和运动功能。分别采用自体肌腱与同种异体肌腱手术组治疗效果无差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患者出院后的功能恢复程度的影响。方法科室于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经MRI确诊单纯ACL断裂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出院后以规范化延续性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出院后进行常规电话随访及健康宣教。结果干预后两组两组患者术后第6、12、24周时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术后6月时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患者出院后进行规范化延续性护理对保障手术效果,促进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有明显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关节镜下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4年10月我院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实验组接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关节镜下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提升幅度较大,在治疗前,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41.4±4.6)分,实验组评分为(41.7±4.1)分,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78.6±5.3)分,实验组为(86.0±5.0)分,实验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对照组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关节镜下的疗效更佳,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关节镜下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4年10月我院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保守治疗,实验组接受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关节镜下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提升幅度较大,在治疗前,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41.4±4.6)分,实验组评分为(41.7±4.1)分,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为(78.6±5.3)分,实验组为(86.0±5.0)分,实验组的膝关节功能评分比对照组患者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关节镜下的疗效更佳,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关节镜下应用LARS人工韧带重建膝后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膝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23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行LARS人工韧带移植重建术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膝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评分情况。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术后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大于术前,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的Lysholm评分相比于术前明显较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关节镜下对膝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LARS人工韧带移植重建术治疗,具有抗拉强度高、术后恢复较快以及创伤较小的特点,临床治疗效果较优,LARS人工韧带可作为抑制韧带的主要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护理策略。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至我院就诊的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50例,进行关节镜下治疗,并采取综合性的护理策略,分析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膝关节功能评分为(47.84±6.25)分,护理后评分为(91.23±6.54)分,P0.05。结论对骨折患者采取关节镜下膝关节后叉韧带重建术进行治疗并进行综合性的临床护理,有利于患肢功能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和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来我院治疗的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自体组(n=55)和异体组(n=55)。自体组患者采取应用自体肌腱实施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异体组患者采取同种异体肌腱实施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结果自体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比异体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组患者能术后发热时间,明显比异体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体组和异体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IKDC评分和Lysholm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的IKDC评分与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但两组提高程度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和关节镜下同种异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治疗前交叉韧带损伤,能够取得相当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经后内侧入路重建后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5年8月的60例后交叉韧带(PCL)损伤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的前内、外侧入路重建法,实验组患者采取前内、外侧入路结合后内侧入路重建法,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Tegner评分、VAS疼痛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对于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在传统手术入路的基础上结合后内侧入路的手术方式对后交叉韧带的重建十分有利且操作简便,还可以提高术后膝关节稳定性,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在前交叉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符合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施行肌腱取出与缝合、前交叉韧带的重建,并指导术后功能锻炼,观察期术前、术后的术口恢复情况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48例患者术后随访周期为9~12月,平均(10.30±1.4)月。所有患者术后伤口恢复良好,未见术后感染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对本次治疗疗效基本满意。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分为(51.93±1.68)分,术后3月中途随访为(68.20±3.04)分,术后12月末次随访为(89.32±2.9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前交叉韧带重建可以很好起到前交叉韧带的修复作用,且由于创伤小,安全性高,对关节功能造成废用性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韧带增强重建系统(ligament advancement reinforcement system,LARS)人工韧带或同种异体跟腱治疗膝关节多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例膝关节多韧带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于关节镜辅助下接受LARS人工韧带或同种异体跟腱重建膝关节韧带。结果 12例患者(14膝,男8例,女4例)均完成随访。患者平均年龄为27岁(22~40岁);平均体质指数(BMI)为26.4 kg/m2(21.7~29.4 kg/m2)。受伤至手术的平均时间为5.9个月(21天至8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34个月(24~67个月)。患者术前平均IKDC主观膝关节功能评分为(49.8±6.9)分(31.0~57.5分),术后平均为(84.3±6.0)分(71.3~93.1分),二者比较差异极其显著(P<0.001)。术前Lysholm评分平均为(69.3±5.9)分(55~78分),术后平均为(88.6±5.0)分(75~95分),二者比较差异极其显著(P<0.001)。患者BMI与最终临床结局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311)。结论采用LARS人工韧带或同种异体跟腱重建损伤的膝关节韧带,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短期效果理想,但长期效果还需更大样本量和更长时间的随访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于我院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2.31%、护理满意度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3%、80.76%,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大幅提高患者满意度,是临床上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模式,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使用带线缝合锚钉手术治疗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及体会。方法:对20例(20个膝,试验组)的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为单纯脱位,不合并骨软骨骨折、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等)患者,采用膝关节镜进行镜下诊断、关节腔清理、髌外侧支持带松解、小切口髌内侧支持带及关节囊带线锚钉缝合修补紧缩术,观察早期临床疗效,以Lysholm评分评价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并与既往使用传统缝合修复方法对照组(20例,20个膝)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正常膝关节活动度时间、术后恢复负重屈膝深蹲时间、术后恢复正常跑步锻炼时间及术后2、4、6、8周Lysholm平均评分进行比较。结果:20例患者(20个膝)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31个月,平均15个月。所有患者均无膝前疼痛、弹响,无复发性脱位,膝关节活动度均恢复正常,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恢复正常膝关节活动度时间、术后恢复负重屈膝深蹲时间、术后恢复正常跑步锻炼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Lysholm平均评分(96.7±2.0)分,与对照组的(85.9±2.0)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X线片或CT片,所有患者均复位良好,带线锚钉均无松动、松脱、断裂。结论:使用带线缝合锚钉手术治疗急性创伤性髌骨脱位,由于关节镜手术创伤小,且复位固定更牢固,早期加强膝关节肌力和关节活动度练习,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康复期,取得了良好的可靠的早期临床疗效,恢复了日常工作、体育锻炼、学习,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诊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主要探析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患者之中应用带袢钢板进行治疗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了解带袢钢板应用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治疗的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患者(53例)进行研究,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使用X线片进行带袢钢板距离锁骨远端距离、锁骨袢钢板中点至锁骨远端长度术后半年复位的丢失量,应用CONSTANT肩关节进行评分了解功能状况。结果 53例患者接受了带袢钢板治疗获得良好复位,术后3天、6个月及平均丢失喙锁距离分别为(28.39±4.13)mm、(29.72±4.19)mm、(1.31±1.13)mm。锁骨袢钢板固定点、锁骨外援相对距离为(0.22±0.03)mm,CONSTANT的肩关节评分在术前和术后分别(30.67±6.19)分、(91.05±5.20)分,将术前和术后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患者采用带袢钢板进行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为满意,能够减少术后复位丢失。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ACL)重建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32例患者实施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切开重建术,观察组35例患者实施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比较分析不同手术方法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护理满意情况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懈、内侧紧缩并髌韧带止点移位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64例单侧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为观察对象,该组患者均采取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懈、内侧紧缩并髌韧带止点移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Q角、髌骨-股骨滑车适合角、髌股外侧角和股骨髁滑车凹中心与胫骨结节水平距离(TT-TG)。结果术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病例,治疗后髌骨-股骨滑车适合角、髌股外侧角、TT-TG为(-2.2±5.8)°、(10.8±3.8)°、(13.5±1.7)mm,治疗后男性Q角(9.3±2.7)°,女性Q角(15.3±4.2)°,上述指标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Lysholm评分为(92.6±10.6)分,高于治疗前。结论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懈、内侧紧缩并髌韧带止点移位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确切,明显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空心螺钉在胫骨髁间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的19例闭合性胫骨髁间嵴骨折患者,通过平均18个月的随访,观察骨折的复位、愈合、前交叉韧带的松紧度和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2~3个月复查提示骨折愈合,术后3个月患膝恢复正常活动且关节稳定性良好。术后半年恢复正常生活工作,平均Lysholm评分为(94.13±2.01)分。结论 关节镜辅助空心螺钉固定胫骨髁间嵴骨折具有创伤小、可早期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满意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伤等优点。且操作简便、固定可靠,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给予关节镜下螺钉与缝线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本院收治的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中选取111例,研究时间为2017年10月—2019年10月。使用抽签法分为两组,研究组(n=56)与试验组(n=55),给予关节镜下螺钉固定为研究组,给予缝线固定为试验组,对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5°、10°屈曲挛缩发生率、患健侧位移差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IKDC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与治疗前对比,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高,IKDC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短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两种固定方式疗效相当,均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促进患者恢复,但关节镜下螺钉固定手术时间短于缝线固定,其操作更为简便,风险性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前交叉韧带(ACL)断裂患者经关节镜实施韧带重建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腓肠外侧皮神经术后的损伤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8月治疗的146例ACL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经关节镜实施韧带重建术治疗,术后12个月进行随访,并予1000-KT检测,在屈膝30°及133 N的压力下对双膝的前后位移差进行测量,予膝关节的轴移试验及IKDC健、患侧的膝关节检查。结果术后12个月Lysholm、IKDC评分与术前比较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8例患者腓肠外侧皮神经出现术后损伤,经治疗后均恢复良好。结论 ACL断裂患者经关节镜实施韧带重建术治疗,效果显著,但术后患者腓肠外侧皮神经可出现损伤,需依据患者个体化标准制订可行方案,给予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双Endobutton带袢钢板联合肩锁韧带修补与锁骨钩钢板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顺昌县医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手术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带袢钢板组31例采用双Endobutton带袢钢板联合肩锁韧带修补术,锁骨钩钢板组32例采用锁骨钩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肩部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CMS)、肩上举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等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骨钩钢板组手术时间较带袢钢板组短,两组患者术后1 d及术后1年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及术后1年,带袢钢板组VAS评分显著低于锁骨钩钢板组,CMS、肩上举ROM均显著高于锁骨钩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Endobutton带袢钢板联合肩锁韧带修补术相较于锁骨钩钢板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具有缓解术后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被动运动锻炼(CPM)对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治疗患者92例,随机分为46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康复护理;46例观察组,在术后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接受CPM。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大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差值分别为(31.81±7.62)º、(4.49±0.14)º均大于对照组的(16.41±5.82)º、(4.24±0.12)º(P<0.05);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其与术前差值(40.28±5.47)分较对照组的(4.24±0.12)分高(P<0.05)。结论:对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患者行CPM,可使患者屈伸活动度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