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丽君  贡浩凌  高燕  王辉  徐蓓 《护理研究》2014,(35):4389-4391
[目的]完善临床输血护理流程,加强临床输血安全管理。[方法]成立输血安全护理管理团队,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列出输血护理流程的各个步骤,以及各步骤可能发生的失效模式,并计算失效模式的危机值(RPN),查找目前输血护理流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针对影响安全输血的高危因素,制定改进措施并应用于临床输血过程中。比较实施FMEA前后RPN值及病人安全输血效果。[结果]实施FMEA后取血、输血时间不合格率明显下降,护士输血查对实践考核合格率较实施前提高,影响安全输血高危因素的RPN值明显下降。[结论]FMEA模式应用于临床输血护理管理中有利于提高护士评估风险意识与能力,前瞻性地发现流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提高病人输血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
郭丽君  贡浩凌  高燕  王辉  徐蓓 《护理研究》2014,(12):4389-4391
[目的]完善临床输血护理流程,加强临床输血安全管理。[方法]成立输血安全护理管理团队,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方法,列出输血护理流程的各个步骤,以及各步骤可能发生的失效模式,并计算失效模式的危机值(RPN),查找目前输血护理流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针对影响安全输血的高危因素,制定改进措施并应用于临床输血过程中。比较实施FMEA 前后 RPN 值及病人安全输血效果。[结果]实施 FMEA 后取血、输血时间不合格率明显下降,护士输血查对实践考核合格率较实施前提高,影响安全输血高危因素的 RPN 值明显下降。[结论]FMEA 模式应用于临床输血护理管理中有利于提高护士评估风险意识与能力,前瞻性地发现流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提高病人输血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提升手术室软式内镜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1日-12月1日自动内镜清洗消毒机(AER)清洗消毒后的内镜共827镜次设为FMEA实施前组;选择2022年1月1日-12月1日AER清洗消毒后的内镜共844镜次设为FMEA实施后组。运用FMEA工具,对手术室软式内镜清洗操作程序中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通过计算风险优先指数(RPN)值查找每个环节中的高危因素,并对RPN>125的关键环节制定并实施改进方案。比较FMEA实施前后失效模式RPN值、内镜消毒合格率、内镜故障维修率、手术患者等待时间、手术室护士AER使用熟练度以及医生满意度的变化。结果:FMEA实施后,经过筛选并整改的5个项目的RPN值均下降至<125分;总体的RPN值由1247.24分下降至475.05分,RPN值下降率为61.91%;比较FMEA实施前后内镜消毒合格率,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FMEA实施后手术患者等待时间为10.35±1.57min,低于实施前的12.38±1.91min(P<0.05);手术室护士AER操作考得分为92.50±3.92分,高于实施前的80.49±5.64分(P<0.05);医生满意度为93.87±2.16分,高于实施前的83.07±3.10分(P<0.05);比较FMEA实施前后手术室软式内镜故障维修率,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FMEA干预,优化手术室软式内镜清洗流程,加强手术室护士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与考核,使手术室护士软式内镜清洗操作更加熟练,提高清洗效率与质量,减少手术患者的等待时间,提升医生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高原应急卫勤保障风险规避中的应用。方法应用FMEA高原应急卫勤保障流程中失效模式进行分析,计算失效模式中5个流程的危机值(risk priority number,RPN),并根据RPN的大小确定预防的重点,有针对性地调整方案,制定措施。结果使用FMEA有效地将各类风险罗列出来,不断分析在保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出不安全因素存在及其原因,通过总结及时调整方案,降低风险的发生率,规避高寒地区应急医疗保障中的风险因素。结论通过FMEA在高原应急卫勤保障中的应用,有效地规避了风险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FMEA模式在急诊留观病人安全转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模式在急诊留观病人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方法 2010年7月成立急诊留观病人转运安全团队,应用FMEA的分析方法,画出转送病人流程的各个步骤,列出其步骤可能发生的失效模式,并讨论计算失效模式的危机值(risk priority number,RPN),查找目前急诊留观病人转运流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针对影响安全转运的高危因素,优化急诊留观病人转运流程,拟定应用方法.半年后比较评价应用前后RPN值及病人转运安全效果.结果 半年内急诊留观病人安全转运1 165例,影响安全转运高危因素的RPN值及转运意外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 FMEA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士的评估风险意识与能力,降低转运意外事件发生,提高病人转运安全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探讨本院手术室护士骨科髋关节置换术的实践能力,并分析存在问题。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1例骨科髋关节置换术配合情况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3例骨科髋关节置换术的配合情况设为观察组,组成FMEA团队,针对骨科关节置换术的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失效模式的前瞻性原因分析和操作流程分析、评估,计算出风险指数(RPN)值,并且先处理高分子风险指数,制定出改进方案并付诸执行。分析改进前后RPN值、物品准备率、手术配合技能考核、理论考核、医生满意度,比较实施FMEA前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3个高危因子的RPN值和对照组相比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物品准备率、手术配合技能、理论考核、医生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MEA方法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士骨科髋关节置换术的实践能力,提高护士配合手术的预见性,提升手术医生满意度,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功能升级和流程改进,实现危急值闭环管理。方法以LIS功能升级和流程改进前门诊标本危急值报告2 556例和住院标本危急值报告4 560例作为对照组,以进行LIS功能升级和流程改进后门诊标本危急值报告3 037例和住院标本危急值报告5 922例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LIS功能升级和流程改进前后的差异。结果改进后的危急值报告及时率由改进前的86.1%升至97.6%,危急值通报率由改进前的98.3%升至100.0%,危急值回复及时率由改进前的84.0%升至99.4%。结论 LIS功能升级及流程改进能提高危急值的报告及时率、通报率、回复及时率,使临床第一时间获取危急值信息,及时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在预防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2010年7月至2011年7月骨科大手术患者应用FMEA对术后可能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计算危急值(RPN),找出需要优先干预的高风险因素,并针对各高风险因素,制定防范的优先计划和应对措施,且与实施FMEA前(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RPN值进行比较.结果 危急值FMEA在实施后明显降低,DVT发生率由实施前6例降至实施后0例,前后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FMEA对骨科大手术后患者进行评估、分析和采取相应措施,能有效防范风险,降低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9.
邓珍良  袁丽娟  刘雪琼 《全科护理》2020,18(26):3527-3529,3562
[目的]评价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理论在预防骨科术后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等组实验法设计,选择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未应用FMEA理论进行管理的骨科手术病人268例为对照组,选择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应用FMEA理论进行管理的同类病人268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实施传统的护理管理。观察组应用FMEA理论进行失效原因分析,计算优先风险数值(RPN),入选RPN较高的失效模式,分析影响成因,制订改进措施,优化流程。比较改进流程前后RPN值的变化,观察两组病人DVT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病人以FMEA理论进行护理管理后失效模式RPN值和DVT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以FMEA理论进行护理管理,通过量化指标确定风险并制定预防措施加以防范能有效地降低DVT发生率,保证骨科手术病人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MEA)在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FMEA分析ICU患者发生CAUTI的主要原因,查找潜在失效模式,对流程进行分析探讨,计算危急值并制定改进措施。结果:引起CAUTI的主要原因有尿管留置时间过长、医务人员手卫生等8个原因;在进行流程改造及培训后,8个流程风险指数(RPN)较改进前明显降低,明显减少了患者CAUTI的发生。结论:运用FMEA前瞻性对ICU患者留置尿管的过程进行评估及改进,能够有效降低RPN及CAUTI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检验科危急值上报数据及报告流程,使危急值能及时、准确地报告给临床。方法 LIS系统收集2016年1~12月危急值报告数据并进行分析,评估危急值范围及报告流程的合理性。结果 2016年危急值发生率为0.76%。其中白细胞、肌钙蛋白占危急值比例较高(分别占危急值总数的13%、9.5%),血气分析中氧分压所占比例最少(占0.14%),上报及时率99.82%,临床确认率99.92%,报告流程需进一步优化。结论定期评估分析医院危急值统计数据,有利于危急值制度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2.
王薇 《临床检验杂志》2018,(10):788-791
目的 本研究目的在于了解我国血气项目危急值报告及时性现况,给其相关QIs的质量规范设定提供基线数据,调查危急值未报告原因并给临床实验室提供相关建议。方法 于2015年7月通过网络平台向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计划的实验室发放调查表。涉及的质量指标包括:危急值未报告率、危急值报告不及时率、危急值报告临床未确认率、危急值报告时间中位数和第90百分位数(P90)。同时对各实验室危急值未报告原因进行调查。数据收集后采用自主研发的专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 结果 本次调查应答率为86.81%。大部分参加实验室为三级综合医院。几乎全部实验室都对实验室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多数参与调查实验室危急值未报告率、报告不及时率和报告临床医生未确认率均为0.00%(6σ)。危急值报告规定时间多在10~20 min或30~40min之间,大多数实验室都能在15min以内完成危急值报告。实验室危急值未报告的常见原因包括“实验室工作人员报告遗漏”,“通讯设备故障或无法接通”,“申请单信息不全,缺少临床医生联系方式”和“重复出现危急值”等。结论 参与调查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及时性情况较为满意。建议临床实验室可参考本次调查结果和其他发表的文献,与临床商议将危急值报告时间规定在15~30 min之间。加强信息系统建设,通过内部纵向监测和外部横向比较,识别危急值报告不及时原因,以持续提高实验室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识别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高危药品管理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为科学有效提高病区高危药品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工具,对病区高危药品管理流程进行分析,通过计算风险优先指数(risk priority numbers,RPN)值查找每个流程中潜在的高危因素,并对RPN125的关键环节制定并实施改进方案。结果使用FMEA后,7个RPN125的高危环节通过制定并实施改进防范措施,RPN值均降至125以下。高危药品管理缺陷发生率由8.974%降至4.225%,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将FMEA运用于ICU高危药品的管理中,可有效提高病区高危药品管理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在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规范术后疼痛管理流程提供依据。方法成立术后疼痛FMEA管理小组,运用FMEA模式对术后疼痛管理流程进行分析,查找流程中各个环节中现存及潜在的高风险因素,分析原因,针对高风险因素,制定出整改措施。比较实施前(对照组)和实施后(实验组)疼痛控制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失效模式医疗风险危机值(RPN)。结果实验组疼痛控制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RPN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MEA模式在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可以预见术后疼痛管理流程中的失效环节和高风险因素,并通过RPN值量化术后疼痛管理流程中现存及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而制定出术后疼痛安全管理的整改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疼痛控制满意度,降低术后疼痛管理流程中高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国血气项目危急值报告及时性现况,调查危急值未报告原因。方法于2015年7月通过网络平台向参加原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的实验室发放调查表。涉及的质量指标包括:危急值未报告率、危急值报告不及时率、危急值报告临床未确认率、危急值报告时间中位数和第90百分位数(P_(90))。同时调查各实验室危急值未报告原因。数据收集后采用自主研发的专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结果本次调查应答率为86.81%。97.72%的实验室对实验室人员进行了相关培训。多数参与调查实验室危急值未报告率、报告不及时率和报告临床医生未确认率均为0.00%(6σ)。危急值报告规定时间多在10~20 min或30~40 min之间,大多数实验室都能在15 min以内完成危急值报告。实验室危急值未报告的常见原因包括"实验室工作人员报告遗漏"、"通讯设备故障或无法接通"、"申请单信息不全,缺少临床医生联系方式"和"重复出现危急值"等。结论参与调查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及时性情况较好。临床实验室可参考该次调查结果和其他发表的文献,与临床商议将危急值报告时间规定在15~30 min之间。  相似文献   

16.
陶静  张静  徐蓉 《护理学报》2012,19(3):38-40
目的 探讨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中的质量控制效果.方法 成立临床危急值质量控制小组,进行流程重置,并对医护人员进行危急值相关知识以及危急值的报告和反馈流程进行培训.结果 2010年全年共接到危急值报告123例,且有42%的危急值报告在夜班进行接收,均得到紧急处理,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好评.结论 对临床危急值实施质量控制,规范了危急值报告流程,提高了医护人员对危急值重要性的认识,提高了危急值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梁婵 《天津护理》2019,27(3):339
目的: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对血糖监测医嘱开具及执行流程进行改造,以提高血糖管理的效能。方法:根据FMEA方法,成立流程改造小组,通过相关培训,从日常血糖监测医嘱开具及处理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进行分析,评估,通过危机值计算及筛选,针对需要改造的流程制定措施。结果:经流程改造后排列前五项失效模式:患者信息转抄不全、结果单漏归档、医嘱开具耗时长、血糖漏测、记录涂改等RPN值明显下降,P<0.05,对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MEA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能前瞻性地发现血糖医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整改,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对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集中式管理质量及医院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2015年5月至2016年6月某医院以传统方法进行手术器械集中式管理(存在缺陷)为实施前阶段,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以FMEA方法进行手术器械集中式管理(实施整改措施后)为实施后阶段,此阶段包括成立FMEA小组,分析失效模式及失效原因,制定和完善整改措施。评估HFMEA实施前、后各因素失效模式的风险指数(RPN)。分析两个阶段手术器械集中式管理质量、消毒质量,并统计医院感染情况。结果与实施前比较,FMEA实施后精密器械损耗、器械回收不及时、器械防护不当、清洗流程错误、冲洗不彻底、培训考核不到位各RPN值显著下降。与实施前比较,FMEA实施后防护合格率、清洗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均显著升高,且均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施前比较,HFMEA实施后手术器械消毒后生物监测、B-D试验合格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MEA实施前后各调查250名患者,实施前后分别感染29人次、9人次,感染率为11.60%、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MEA可及时发现医院消毒供应室手术器械管理的失败模式,有效避免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可提升临床工作质量及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 FMEA 模式分析对提高心内科出入量记录准确率的效果。方法运用 FMEA模式,寻找心内科出入量记录不准确的失效模式,从失效模式发生的可能性、被发现的可能性、失效的严重性三个维度进行评估,计算 RPN 值;风险优先排序;针对3项主要风险因素,制定改进方案,并追踪改良效果。选择应用FMEA 模式前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应用 FMEA 模式后3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对两组出入量记录的失误率及风险优先值(RPN)进行比较。结果实施 FMEA 模式后出入量记录失误率由26.67%降至6.67%,试验组3项潜在失效模式的 RPN 值也均低于对照组(均 P<0.05)。结论将 FMEA 应用于心内科出入量风险管理,前瞻性地查找出入量记录流程上的不足,制定并采取改良措施,能有效降低出入量记录的失误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住院儿童心肺复苏术流程中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结合因果分析法,改善抢救人员行为,降低心肺复苏术风险,保证患者安全。方法成立FMEA小组,用FMEA方法对住院儿童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分析评估,对事先风险数值(risk priority number,RPN)≥100分的11个高风险因子逐一应用因果分析法分析潜在的失效原因,开展针对性的改善行动并估算采取改善行动后的RPN值。结果采取改善行动后各项RPN值均〈100分。FMEA结合因果分析法查找潜在失效原因,能使所有潜在风险得到分级、量化,使风险的处理简便、易行,更有针对性。结论 FMEA结合因果分析法用于住院儿童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中,能在风险发生之前对其进行风险预测、评估,帮助拟定恰当的应对措施,有效预防心肺复苏流程中风险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