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部分患者由于自体血管条件差、反复动静脉内瘘闭塞、高度浮肿等原因无法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长期留置的中心静脉导管成为血管通路的重要补充形式.对于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的血液透析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是患者拔管甚至死亡的的重要原因[1,2] ,其中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最为重要的致死原因[3].本...  相似文献   

2.
<正>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患者的生命线。目前,自体动静脉内瘘是公认理想的长久性血管通路,但对于无法建立动静脉内瘘而又有腹膜透析禁忌的患者,中心静脉带涤纶套留置导管成为重要的选择。但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留置时间延长或使用不当会引起导管堵塞、导管脱出、或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引起CVC失功,影响HD的顺利进行,增加医疗费用甚至威胁患者  相似文献   

3.
<正>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isis,MHD)患者的生命线,其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透析和生存质量[1]。目前主要的血管通路有自体动静脉造瘘、移植血管动静脉造瘘以及血液透析留置导管,前二者需要一定的时间"成熟",而血液透析留置导管可以术后立即使用,但可能发生感染、中心静脉病变等问题[2]。近年来,即穿型人工血管作为一种新型的移植血管在临床得到应用,它的主要优势在于通过对  相似文献   

4.
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命线,自体动静脉内瘘是血管通路的首选[1],但有些患者如老年、糖尿病患者,因自身血管条件差,无法建立内瘘,导致血液透析无法长期进行的患者,双腔带Cuff导管做为半永久血液通路应用逐渐增多,据报道[2],美国有25%的患者使用带Cuff中心静脉导管作为长期血透通路。现对我科16例经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带Cuff导管使用情况及其并发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重要治疗手段,建立通畅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关键-[1]。对于急诊透析、血管条件差或其他原因无法行动静脉内瘘的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成为首选。中心静脉置管具有损伤小、快捷简便、透析血流量大等优点-[2]。而随着留置导管时间的延长,导管相关性感染成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3]。现对我院286例中心静脉置管后发生导管相关感染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血液透析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据全国透析登记资料显示目前血液透析患者已超过30万人,是终末期肾病患者主要的治疗方式.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血液透析治疗最薄弱环节[1-2],是血液透析患者住院与死亡的重要原因.维持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分为3种,即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物动静脉内瘘和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3].在新进入血液透析患者或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但永久血管通路出现并发症时,还经常使用不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尽管动静脉内瘘是优先考虑的第一选择,但中心静脉导管依然是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临床实践中因某种原因导致原导管无法正常使用,或虽能使用但存在潜在风险而需要更换为新的导管.下面就导管更换的适应证、禁忌证、种类、方法与并发症等进行讲授.  相似文献   

7.
永久性经皮下隧道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26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最常用的仍是自体动静脉内瘘,但是随着老年人、糖尿病、儿童等终末性肾衰患者增多,由于患者血管条件所限,且不愿或无条件行腹膜透析[1].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目前已成为维持血透患者血管通路的极好补充.现总结本院资料完整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6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化选择建立和使用维护血液透析血管通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单中心横断面调查及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统计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新入血液透析患者156例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20例人口统计学资料、血管通路类型,并对自体动静脉内瘘与长期血液透析导管患者原发病种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首次血液透析血管通路为临时血液透析导管的占84%,成熟的自体动静脉内瘘占16%,无长期血液透析导管;②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为自体动静脉内瘘251例(占90.9%),长期血液透析导管14例(占5.1%),动静脉直接穿刺及其他11例(占4.0%),无动静脉移植血管内瘘.自体动静脉内瘘吻合血管依次为桡动脉-头静脉占96%,桡动脉-贵要静脉占2%,尺动脉-贵要静脉占2%;自体动静脉内瘘瘘管吻合方式端侧吻合占54%,端端吻合占46%,无侧侧吻合.自体动静脉内瘘发生并发症17例,血栓12例(占并发症总例数70.6%),其余依次为缺血(占10.2%),狭窄(占10.2%),肿胀手(占0.9%).长期导管年平均感染率为0.1次/1 000导管日.结论①新入血液透析患者中,选择临时血液透析导管比例较大,预先行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准备的血液透析患者比率仍较低,但较前明显提高,需要积极专科宣教提高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认识和依存性;②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率与文献报道接近,但尚无移植物和人造血管内瘘病例,尚有一定比例的患者直接选择穿刺;③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失败与年龄无关,基础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及反复血管穿刺是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血液透析在中国得到了快速发展。据全国透析登记资料显示目前血液透析患者已超过30万人,是终末期肾病患者主要的治疗方式。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血液透析治疗最薄弱环节,是血液透析患者住院与死亡的重要原因。维持血液透析血管通路分为3种,即自体动静脉内瘘、移植物动静脉内瘘和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在新进入血液透析患者或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但永久血管通路出现并发症时,还经常使用不带CUFF的中心静脉导管。尽管动静脉内瘘是优先考虑的第一选择,但中心静脉导管依然是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临床实践中因某种原因导致原导管无法正常使用,或虽能使用但存在潜在风险而需要更换为新的导管。下面就导管更换的适应证、禁忌证、种类、方法与并发症等进行讲授。  相似文献   

10.
正血透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虽然中心静脉导管不是长期血透通路的最佳选择,但对于内瘘建立困难的患者以及需要急诊透析的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不可避免。60%以上长期透析的患者首次透析使用的血透通路为中心静脉导管[1],近20%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仍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作为长期血管通路[2]。中心静脉导管的高使用率及导管留置时间过长会引起中心静脉导  相似文献   

11.
<正>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 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首选通路,但对于糖尿病、老年人及肥胖等血管条件较差者,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tunnel-cuffed catheter, TCC)成为必要的血管通路选择。在我国,其比例达到13.56%[1]。然而导管留置成功后,导管相关感染和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却是影响导管功能和存留时间的重要因素[2],不仅增加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2.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随着透析装置及技术的进步,血液透析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是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治疗常用的血管通路,该导管的通畅往往是保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安全、有效的重要前提之一,但透析导管常因为栓塞、感染等严重的并发症而丧失功能终至拔管.近一半的透析导管会在置管1年内丧失功能[1-2],而其中约2/3的原因就是因为导管栓塞[3].有研究提出定期对永久性中心静脉导管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4-5],我院对永久性长期颈内静脉留置导管透析的患者应用尿激酶稀释液封管,分别作导管功能和透析充分性的评价,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进步,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越来越多,而且寿命越来越长,保证血管通路的通畅永远是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最重要前提.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当中因血管条件差导致动静脉内瘘无法建立或者无法长期维持的不在少数,而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带有涤纶环的双腔导管能满足血液透析所需的血流要求,目前已广泛应用.但是,在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过程中,往往有各种原因导致更换导管,现就我科2010年6月~2012年6月14例更换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患者进行总结,以探讨对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更好的维护,延长长期中心静脉留置导管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160例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暂时和永久性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治疗中的应用.方法:2001年1月~2003年10月,我科行单针双腔导管留置行血液透析160例,其中暂时中心静脉导管148例,颈内静脉122例,锁骨下静脉8例,股静脉置管18例;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12例,颈内静脉1例,锁骨下静脉11例.分析不同置管方法其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方法.结果:暂时中心静脉置管与永久性置管相比,各种并发症发生率高.颈内静脉置管与锁骨下静脉置管相比,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别,但颈内因操作相对安全,在临床应用更广泛.结论:暂时中心静脉置管对紧急血液透析患者,因操作简便,并发症低,并能提供稳定血流量,为临床造瘘提供了时间,从而广泛使用.永久性中心静脉置管留置时间长,并发症低,对血管条件差,无法行动静脉瘘、血管移植术或人造血管植入术,或手术失败,预计存活时间在2~3年内的老年体弱患者,为一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血液透析(hemodialysis,HD)目前仍然是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最主要的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而血管通路是ESRD患者维持血液透析的生命线,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血管通路包括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中心静脉导管及人造血管三种类型,其中自体AVF因为其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成为血液透析患者的第一选择,也是2006年NKF-K/DOQI推荐的最佳永久[1]  相似文献   

16.
正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保证。中心静脉导管是进行紧急或短期血液透析最为经济和有效的血管通路。中心静脉导管的广泛使用不可避免地出现栓塞、感染、血流不足等一系列并发症。其中导管相关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CRBSIs)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占血透患者血管通路感染总数的80%,已成为终末期尿毒症患者死亡的第二原因,病死率达12%~38%[1]。感染不仅  相似文献   

17.
<正>血管通路是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自体动静脉瘘是血管通路的首选,次选为移植血管动静脉瘘,中心静脉导管应作为最后的选择。有数据显示,中心静脉导管已成为第二位的通路类型,移植物内瘘比例最低~([1])。究其原因,一方面对中心静脉导管可导致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病变,造成中心静脉资源的耗竭、无法建立血管通路的认识不足。另一方面,移植物动静脉瘘有更高的手术操作技术要求、创伤大、费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9年1月-2012年1月新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其中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组40例,动静脉内瘘组40例,观察两组患者有效血流量(Qb)、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下降率(URR)及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总蛋白(TP)、C-反应蛋白(CRP)等,同时记录两组患者1年内相关感染、血栓形成及其他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透析过程中有效血流量(Qb)和透析后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氮下降率(U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总蛋白(TP)、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组在感染和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显著高于内瘘组(P〈0.05).结论:颈内静脉长期留置导管在血液透析充分性及患者营养状态的比较与自体动静脉内瘘患者一致,虽然长期并发症较内瘘组高,但仍可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良好补充形式.  相似文献   

19.
稳定可靠的血管通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顺利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前提.但随着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血管资源逐渐耗竭,按照常规方法建立适当血液透析通路已不可能,而且近年临床工作中的高龄合并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持续增加,这些患者已经存在的血管病变给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带来了相当的困难.虽然长期中心静脉导管及人造血管内瘘等逐渐应用于临床,但其长期通畅率低,易发生感染、血栓形成及动脉瘤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其使用寿命,而且价格昂贵也限制了这些技术的使用.王玉柱等介绍大隐静脉移植上肢血管内瘘具有建立相对容易、术后并发症少、长期通畅率高,易于护理操作,透析充分性好,总体费用低的特点.根据三峡库区经济及社会认知的实际情况,我院采用不同手术方式对此方法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正血管通路是维持血液净化患者的生命线,血管通路的质量直接影响患者的透析和生存质量。因为血管通路原因住院已成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住院的主要原因[1]。对于血管条件及心功能较差和因低血压不能维持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的血液透析患者,永久性中心静脉导管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常用的血管通路有动静脉内瘘及永久性中心静脉导管。我国永久性中心静脉导管在维持性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