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鼻内镜修正手术对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以160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前者予鼻内镜修正手术治疗,后者予常规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较对照组的76.25%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手术并发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行鼻内镜修正手术治疗,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04例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鼻内镜下手术)与对照组(传统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6.2%、8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疗效。方法研究选择本院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102例作为资料,随机分组各51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常规手术、鼻内镜手术治疗,评价两组疗效,观察并发症及恢复时间,行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08%、并发症率为3.92%,对照组为82.35%、15.69%,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各指标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疗效,具有微创优势,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复发性Ⅲ型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50例复发性Ⅲ型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鼻息肉根治术,治疗组采用鼻内镜下手术,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治疗效果、并发症等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为(25.4±4.8)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6.2±9.7)ml;并发症主要为炎性增生、脓性分泌物多、术腔粘连和窦口狭窄或闭锁,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0%,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7.3%;术后随访6个月~1.5年,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3%,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总有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复发性Ⅲ型慢性鼻-鼻窦炎鼻息肉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总有效率和降低并发症,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鼻内镜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择取本院110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收治时间从2016年12月—2018年3月。上述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成两组,2组患者术前进行常规抗菌治疗,使用鼻用激素进行局部喷鼻,而激素过敏者可进行泼尼松口服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手术,研究组行鼻内镜下手术,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嗅觉功能和鼻腔气道的阻力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嗅觉的功能评分明显较对照组的高,而鼻腔气道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鼻内镜下手术对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疗效较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鼻窦炎临床症状,降低鼻腔气道阻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下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经鼻内镜下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内镜下耳鼻咽喉动力系统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系统化临床干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炎性细胞及预后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3年11月在我院进行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系统化临床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处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预后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体内炎性细胞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主动回院复查的人数则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经鼻内镜手术患者采取系统化临床干预,可以提高手术后康复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适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与探究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1月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均给予鼻内镜手术,分析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6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患者的鼻腔术后粘连、上颌窦开口狭窄、术后出血、换药昏厥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67%,复发率为1.67%。结论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82例,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40例,行传统经鼻外径路手术)和观察组(42例,行鼻内镜手术),比较两组疗效、并发症及1~3年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2.86%,高于对照组72.5%;并发症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20.0%;随访1~3年复发率2.38%低于对照组1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鼻-鼻窦炎治疗中应用鼻内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4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20例。根据不同临床分型与分期,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临床分型越严重,疗效越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且治疗疗效与临床分期息息相关,故应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尽早诊断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采取鼻内镜治疗的疗效和对嗅觉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鼻内镜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和手术前后嗅觉检测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嗅觉检测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采取鼻内镜治疗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嗅觉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鼻内镜手术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并探讨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3%和66.7%,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分型患者实施鼻内镜手术后的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可见,Ⅰ型、Ⅱ型、Ⅲ型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00.0%、90.9%、75.0%,不同分型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显著,治疗有效率高,但其对医生的技术水平、操作的熟练程度等要求较高,且疗效与患者的临床分型以及术后用药情况等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1—12月来我院就医的2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200例患者进行分组。传统组100例患者应用传统手术治疗,鼻内镜组100例患者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研究对比两组慢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鼻内镜组的总有效率为94.00%,相比于传统组(73.00%)明显更高,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0.00%),低于传统组(12.00%),P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切实可行,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鼻内窥镜手术应用于鼻窦炎伴鼻息肉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5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113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实验组(57例),观察并比较传统Wigand式鼻腔开放手术和鼻内窥镜手术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1.23%,高于对照组的73.2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02%,低于对照组的28.57%,复发率5.26%,低于对照组的23.2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窥镜手术应用于鼻窦炎伴鼻息肉临床治疗中的效果理想,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的降低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鼻内窥镜下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方法以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8例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双盲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纳入4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手术治疗,研究组予以鼻内窥镜下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治疗,评定2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炎症因子。结果研究组相较于对照组的炎症因子低,P 0.05;研究组(95.92%)较对照组(79.59%)临床疗效高;研究组(2.04%)较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16.33%)低,P 0.05。结论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予以鼻内窥镜下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治疗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球型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125例非侵袭性真菌球型鼻窦炎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63例)给予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传统手术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8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2.26%。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球型鼻窦炎,可取得较佳的治疗效果,临床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2012年我院共接收了500例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将其分组为对照组100例子,治疗组4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鼻窦手术治疗,治疗组接受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有效率是88%,治疗组有效率是96%,临床存在差异性(P<0.05)。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恢复时间为治疗组比较短(P<0.05),并发症情况,两组无差异性(P>0.05)。结论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接受鼻内窥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比较好,可以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90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分为两组,均指定高年资专业临床医生(同一名)实施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回顾性分析其性别、鼻减充血剂长期应用、息肉、血浆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哮喘病史等资料,对所得数据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研究组变应性鼻炎病史、哮喘病史、鼻减充血剂长期应用史、鼻息肉发生率、血浆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随访依从性良好所占比例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经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后可能对其疗效及预后造成影响的相关因素,术前准确评估患者实际病情及预后效果,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并归纳鼻内镜手术在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时,具体的手术手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60例已确诊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鼻内镜手术,观察在手术前后患者的身体健康状况,使用健康调查表,和鼻腔窦结局测量20条,作为评价方式,对患者接受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在6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完成手术后,其中完全治愈的患者为50例,好转的患者为8例,无效的例数为2例;在手术后,健康评价以及鼻窦20条评分与手术前相比,呈现较为优异的状况,手术前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在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时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治愈率,且没有不良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鼻内镜下治疗鼻窦炎以及鼻息肉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耳鼻喉科所收治的鼻窦炎以及鼻息肉共72例纳入临床研究,均通过MRI以及CT检查确诊。通过计算机随机方法分组,将3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方法治疗。另36例患者纳入治疗组,采取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案下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为94.44%(34/36),对照组患者手术总有效率为55.56%(20/36),治疗组手术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窦炎以及鼻息肉患者实施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的疗效确切,可以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建议替代传统手术疗法成为治疗鼻窦炎以及鼻息肉的基础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