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动态CT分析急性胰腺炎AP(acutepancreatitis)合并脂肪肝的患者脂肪肝程度变化情况,探讨这种变化的原因及对机体和病程的影响,为临床更合理有效的治疗急性胰腺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本院2007~2011年就诊的200例AP患者,选取其中合并脂肪肝病例的CT资料,分析脂肪肝变化情况与临床禁食水时间、补充营养情况的关系。结果 AP伴发脂肪肝的患者在住院期间脂肪肝多数发生逆转,逆转率为75.8%。结论 AP伴脂肪肝患者在治疗过程禁食水期间,脂肪肝会发生好转,这种逆转是患者长时间禁食水及营养补充不足所致。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在超声上的表现以及对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进行诊治的9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所选的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其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结果,将其与超声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4例通过超声检查诊断为急性胰腺炎,8例漏诊。92例急性胰腺炎中,62例表现为急性水肿型,超声上主要显示为胰腺弥漫性或者局部增大,实质回声减低,边界尚清晰;22例急性出血坏死型,在超声上主要表现为胰腺增大,回声减低,边缘模糊同时密度不均,胰腺周围可见积液。结论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的优点是无痛、简便、直接、迅速、无创,能够有效的评估预后及制定治疗方案,可作为临床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外损害临床特征的观察和探讨。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病因和胰腺外损害临床特征与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酒精、饮食以及高脂血症造成患病比例较高;肝脏、呼吸系统以及胃肠道受损比例较高;合并胰腺外损害患者的死亡率、转重症率以及复发率相比于未合并胰腺外损害患者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很容易合并胰腺外损害,使得患者预后较差。因此,应该严密监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变化,对于合并症更要给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CT表现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2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即刻及入院后第3天和第7天清晨检测血浆D-二聚体水平,同时行腹部胰腺CT,并于第7天行腹部增强胰腺CT平扫检查。比较入院即刻及入院后第3天、第7天不同疾病程度和不同疾病分型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情况。结果不同时间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高于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P<0.05)。入院7天内,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逐渐升高;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入院即刻和入院后第3天呈上升趋势,但入院后第7天略有下降。不同时间点,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高于水肿性胰腺炎患者(P<0.05)。入院7天内,坏死性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逐渐升高,而水肿性胰腺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在入院即刻和入院后3天均逐渐升高,但入院3天后转而下降。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CT表现与血浆D-二聚体水平具有相关性,胰腺CT检查联合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辅助判断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CT影像学鉴别慢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应用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1月—12月收治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依照疾病类型划分为胰腺炎组70例和胰腺癌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CT影像学检查。结果直接征象包括病变区肿大、胰腺肿大、假性囊肿、密度不均匀等。胰腺炎组患者病变区肿大、密度不均匀、胰管远端扩张均匀、胆总管扩张突然中断、周围脂肪层受累、大血管受累征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胰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胰腺炎组患者胰管全长不均匀扩张、假性囊肿、胰腺钙化、胰后肾前筋膜增厚征象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胰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胰腺炎和胰腺癌CT影像学表现存在一定差异,鉴别诊断时应结合CT征象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对酒精性肝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长期饮酒患者肝脏CT增强扫描结果与化验室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2例男性患者肝/脾CT比值1,肝功能正常,6例肝脏实质密度均匀,肝内管状系统显示较清晰,肝/脾CT比值≤1.0但0.7者为轻度脂肪肝,22例肝左叶、右叶或局灶肝组织密度减低,肝内管状系统显示模糊或不清肝/脾CT比值≤0.7但0.5者为中度脂肪肝;6例患者肝实质密度弥漫性减低,肝内胆管系统湮没在肝实质内肝/脾CT比值≤0.5者为重度脂肪肝。结论 VCT增强扫描为酒精肝患者提供了一种科学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急性胰腺炎采用螺旋CT诊断的分级方法,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5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螺旋CT检查诊断的相关资料。结果:本组患者Ⅰ型坏死33例,Ⅱ型坏死33例,Ⅲ型坏死43例,水肿型141例。结合胰腺坏死程度分级法,轻级患者142例,中级患者50例,重级患者58例,最后患者治愈225例(90%),死亡25例(10%)。结论:螺旋CT诊断急性胰腺炎的准确率较高,可清晰的反映患者的病变程度以及病变过程,为临床早期鉴别、诊断急性胰腺炎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阑尾炎的CT诊断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患者5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CT诊断,分析52例患者CT表现及CT的应用价值,并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 5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中,CT诊断结果显示单纯性阑尾炎24例,坏疽穿孔性阑尾炎5例,化脓性阑尾炎16例,阑尾周围脓肿5例。CT主要表现为阑尾壁存在不同程度水肿,阑尾肿大,管径增粗,且合并脓肿形成或周围炎性渗出。CT诊断5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共检出50例,诊断符合率为96.15%,与手术病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应用CT能够有效诊断出急性阑尾炎的类型,且可有效反应阑尾具体情况、表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和分析CT影像诊断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针对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8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层螺旋CT进行检查,其实际医疗器械为飞利浦Brilliance MD多层螺旋CT机,增强扫描采用300 mg I/ml、100 ml肘静脉团注射法。结果 67例患者诊断为急性水肿型胰腺炎,28例患者诊断为急性坏死型胰腺炎。胰头增大的患者有24例,胰腺炎表现正常的患者为11例,存在胰体、胰尾单独或者同时增加的患者为50例。在8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胰腺头部出现增大的情况有25例患者,最大值胰腺头部为32 mm。胰腺尾部增大的患者有46例,胰腺尾部最大值为33 mm。使用增强扫描的患者一共有21例。结论在临床中,CT检查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显著,层次分明,能够有效地显示出及其周围组织的状况,及时找到病灶部位,区分胆石症、急性胆囊炎风疾病,有助于形成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的治疗方案和预后方案,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多排螺旋CT对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40例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超声进行诊断,观察组则采取多排螺旋CT进行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诊断确诊率为95%照组的诊断确诊率为7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多排螺旋CT扫描诊断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早期CT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289例行CT扫描检查,并对其CT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89例患者中CT检查显示胰腺肿大者253例,胰周轮廓不清者227例,胰腺包膜改变者184例,胰管扩张者137例,胰周围脓肿者113例,胰腺出血、坏死者85例等改变。结论在疾病早期即进行CT增强扫描在明确急性胰腺炎类型、制订治疗方案、判断预后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评估多排螺旋CT对脂肪肝背景下肝脏结节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8月中我院收诊的60例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患者,按照接诊日期的单双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诊断,观察组采用多排螺旋CT进行诊断,比较两组患者诊断情况。同时按照结节大小差异将观察组划分为大结节组与小结节组进行诊断,比较诊断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确诊率为93.3%,高于对照组的73.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结节组准确度88.2%、灵敏度为91.7%、特异度为80.0%,与大结节组对应值75.0%、88.9%、75.0%相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小结节组患者准确度、灵敏度以及特异度水平略高于大结节组,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结论多排螺旋CT扫描诊断脂肪肝合并肝脏结节性疾病诊断正确率高,操作过程简单且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多排螺旋CT诊断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方法以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7月—2017年6月接诊的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20例患者全部接受CT扫描,总结其影像学资料和诊断价值。结果 20例患者扫描期间显示存在胰腺体积增大现象,出血区域CT值高于正常胰腺组织。结论对于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采取CT检查不但可以做出快速准确的诊断,增强感性认识,还可以为预后以及早期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增强CT定量参数对胰腺癌和坏死性胰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43例胰腺癌患者为胰腺癌组, 并抽取医院同期收治的41例坏死性胰腺炎患者为胰腺炎组, 两组均行增强CT定量参数诊断。比较两组胰腺增强CT值、增殖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侵袭相关基因mRNA表达量, 并分析相关性。结果胰腺癌组胰腺增强CT值(58.31±5.97)低于胰腺炎组(111.59±13.65), P<0.05。胰腺癌组RCC-32 mRNA表达量低于胰腺炎组, FOXC1、Ezrin、Bmi-1 mRNA表达量高于胰腺炎组(P<0.05)。胰腺癌组TFPI-2、Let-7f、FHL1 mRNA表达量低于胰腺炎组, Twist mRNA表达量高于胰腺炎组(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 胰腺癌患者胰腺增强CT值与增殖相关基因侵袭相关基因RGC-32(r=0.571)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 与侵袭相关基因TFPI-2(r=0.643)、Let-7f(r=0.594)、FHL1(r=0.673)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P<...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步法微创胰周脓肿清除术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acute severe pancreatitis,ASP)合并胰腺脓肿(pancreatic abscess,PA)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6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和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8例ASP合并P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保...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超声与多层CT影像检查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4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均采取多层CT与超声检查,详细记录检查结果。结果:多层CT疾病检出率为95.65%,彩超为73.91%,多层CT检查明显高于彩超检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采取多层CT影像检查,疾病检出率明显提高,有利于临床诊断,为治疗方案的选取提供参考依据,保证疗效与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观察和分析胰腺癌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并与病理对照分析,为胰腺癌治疗提供一定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30例经多层螺旋CT扫描的胰腺癌患者,均由病理切片证实,并将30例胰腺炎和30例胰腺癌强化后的CT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螺旋CT扫描能够显示肿瘤的部位、大小、形状和密度,并且能够清楚显示肿瘤与周边器官和血管的关系。在胰腺的实质期强化效果最好,且胰腺实质的强化和肿瘤组织的对比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增强扫描方面对胰腺癌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最大限度的降低阑尾炎的误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疑似急性阑尾炎患者35例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CT表现特点。结果 35例患者检查结果如下:阑尾增粗、壁增厚25例(71.4%),其中阑尾腔内见粪石8例(22.8%);阑尾周围渗出、密度增高13例(37.1%);右下腹局限性脓肿形成3例(8.5%)。结论 64排螺旋CT有助于及时、准确的诊断急性阑尾炎,减少阑尾炎的误诊及漏诊,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Ig G4相关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pancreatitis,AIP)的CT和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影像学特征的认识,减少影像学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47例Ig G4相关性AI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3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24例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MRCP检查,10例联合行CT及MRI检查,观察病变胰腺的形态、密度/信号改变及强化特征、胰腺周围及胰管改变、胰腺外表现。结果 47例患者中,CT及MRI检查共观察到胰腺弥漫性肿大呈“腊肠状”27例,局灶性肿大20例;CT平扫病变表现为均匀一致的略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病变区呈不均匀斑片状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病变区呈现较均匀的延迟渐进性强化;MRI检查病变表现为T1WI-FS呈不均匀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增强扫描早期病灶不均匀轻度强化,延迟扫描呈较均匀延迟渐进性强化;CT及MRI检查28例胰腺周围见包膜样边缘,即“胶囊征”,增强扫描呈轻中度延迟强化;MRCP检查示10例患者可见主胰管节段性狭窄,上游胰管局限性轻度扩张;CT及MRI检查共观察到30例患者表现为胆管系统改变,可见胆总管胰腺段管壁增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武穴市中医医院接受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332例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所选患者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是否并发急性胰腺炎将其分为并发组(30例)和未并发组(302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将其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研究,并予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并发组年龄<60岁、性别为女性、伴有胰腺炎病史、伴有胆总管结石、胰腺显影、行胰管括约肌切开术的占比分别为86.67%、73.33%、83.33%、76.67%、73.33%、56.67%,均高于未并发组的64.57%、44.70%、38.08%、56.29%、38.08%、38.0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伴有胰腺炎病史、胰腺显影、行胰管括约肌切开术是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OR=4.233、3.374、3.350,P<0.05)。结论: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