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指导应用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3月对某单位1000例员工进行疾病筛查,其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180例作为观察组,采取健康指导护理干预,另选取同期150例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血压、血糖改善情况、遵医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等指标均明显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的收缩压(118.14±1.43)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5.66±0.95)mm Hg;舒张压(74.19±1.32)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9.41±2.59)mm Hg;空腹血糖(4.13±0.35)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6±0.94)mmol/L;餐后2 h血糖(5.47±0.69)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65±1.55)mmol/L;且疾病知识、均衡饮食、按时服药及血糖监测等遵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7.22%(175/1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67%(112/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指导具有显著疗效,能够改善患者的血压,降低血糖,值得在社区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糖尿病患者中实施延伸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伸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干预前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延伸护理1年,观察组口服降糖药物依从性91.67%,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空腹血糖(7.04±0.98)mmol/L、餐后2 h血糖(9.25±1.21)mmol/L、糖化血红蛋白(7.32±0.63)%均低于对照组的(8.22±1.12)mmol/L、(10.42±1.40)mmol/L、(8.03±0.70)%(P0.05);再次住院率3.33%低于对照组的15.00%;护理满意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延伸护理干预,能够提高降糖药物应用依从性,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增加护理满意度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孕妇妊娠期的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04/2014-10我院收治的106例糖尿病孕妇,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对所有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的观察终点为妊娠末期,对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孕妇妊娠结局以及新生儿在围生期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记录.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4.47±0.87)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5.89±0.79)mmol/L,餐后2 h血糖(6.46±1.01)mmol/L也明显低于对照组(7.24±1.21)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的早产、妊高症以及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孕妇新生儿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和低体质量儿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孕妇妊娠期的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临床护理中应当给予糖尿病孕妇患者足够的重视.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计划,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行为干预等方面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控制患者的血糖,降低新生儿的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围产期综合护理合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妊娠糖尿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9年2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合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和焦虑情况,同时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的血糖水平和焦虑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5.9±0.7)mmol/L、餐后2 h血糖(8.7±1.4)mmol/L、焦虑评分(34.5±2.3)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95.00%高于对照组70.00%(P 0.05)。结论在妊娠糖尿病中,应用围产期综合护理合并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降低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对于母婴健康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自我效能、血糖及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干预后GSES(47.13±5.62)分,高于对照组的(34.32±6.74)分,SF-36中躯体功能(70.05±12.53)分、社会功能(76.43±13.34)分、心理功能(71.37±12.47)分、物质功能(74.63±10.9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63.14±9.70)分、(63.87±10.24)分、(62.16±10.04)分、(64.79±9.52)分,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7.43±0.55)mmol/L、餐后2 h血糖(9.93±0.73)mmol/L、糖化血红蛋白(6.13±1.24)g/L,均低于对照组的(8.50±0.42)mmol/L、(12.10±1.17)mmol/L、(7.24±1.44)g/L,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利于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实施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病例,建立糖尿病患者基本健康档案,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糖尿病教育、指导降糖药物应用、干预运动方式、实施心理护理、进行饮食护理、指导自我监测。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评分及血糖水平。结果:对78例糖尿病患者随访1年,干预后自我管理评分(21.08±3.98)分、护理满意98.71%,均高于干预前的(15.97±4.14)分、85.90%,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空腹血糖(6.68±0.87)mmol/L、餐后血糖(8.76±0.90)mmol/L,明显低于干预前的(8.01±1.02)mmol/L、(9.56±1.65)mmol/L,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水平,降低血糖水平,协调护患关系,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循证护理在糖尿病健康教育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入选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医院实习的150名社区护理实习生,采用随机方式分组,各75例,观察组给予基于循证护理的健康教育带教,对照组给予常规带教方式,比较两组学生和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空腹血糖(6.02±1.42)mmol/L、餐后2 h血糖(7.25±1.45)mmol/L均低于对照组空腹血糖(8.89±1.45)mmol/L、餐后2 h血糖(9.55±1.78)mmol/L(P 0.05)。观察组糖尿病患者护理满意度98.00%高于对照组74.00%(P 0.05)。观察组实习生专业技能(88.25±1.12)分、操作技能(86.25±1.45)分、积极性(82.25±1.45)分、沟通能力(80.25±1.45)分均高于对照组专业技能、操作技能、积极性、沟通能力评分(P 0.05)。结论循证护理在糖尿病健康教育带教中效果显著,不仅能够提高护理实习生的操作技能和沟通能力,且能够使社区护理实习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技能、积极性、沟通能力得以提高,同时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初始使用胰岛素笔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作用。方法将120例初始使用胰岛素笔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随机分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后比较,其糖化血清白蛋白(183.27±21.45)μmol/L、糖化血红蛋白(5.85±0.63)%、空腹血糖(6.07±0.70)mmol/L、餐后2 h血糖(7.84±0.83)mmol/L水平更低,两者相比差异明显(t_1=15.39,t_2=14.81,t_3=9.99,t_4=10.98,P均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提高初始使用胰岛素笔治疗糖尿病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值得今后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那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35例给予那格列奈治疗,对照组34例给予瑞格列奈治疗。结果实验组糖化血红蛋白[(6.11±1.07)%]、空腹血糖[(6.10±1.12)mmol/L]、餐后2 h血糖[(8.09±2.21)mmol/L]少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8.22±3.31)%、空腹血糖(8.51±3.40)mmol/L、餐后2 h血糖(11.7168±5.23)mmol/L],其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70.59%),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那格列奈可有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高,安全性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在糖尿病患者中采取运动康复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参考不同干预方式将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0)采用药物干预,试验组(n=20)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运动康复疗法,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结果试验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干预后和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运动康复疗法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显著,可有效控制血糖、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全程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对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新区门诊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总计10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组护理,对照组50例糖尿病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50例糖尿病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全程健康教育。对比对照组与试验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疾病知识知晓、护理满意占比率情况以及干预后血糖水平。结果经统计学计算,试验组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占比率、疾病知识知晓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对比,试验组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疾病认知不足直接影响遵医行为以及血糖控制预后效果,全程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可以成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的治疗方法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儿童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的空腹血糖(5.35±0.52)mmol/L;餐后2 h血糖(7.65±0.95)mmol/L;血糖达标时间(5±1.5)d;胰岛素使用量(37.20±2.10)U/d。结论采取胰岛素注射治疗能更有效的降低血糖,缩短达标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6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动态随机化分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护理管理中使用传统教育模式,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观察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护理前后血糖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为(6.07±0.50)mmol/L、餐后2 h血糖为(7.33±1.26)mmol/L,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采用全程健康教育进行护理,护理后血糖水平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社区护理在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价值,为糖尿病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84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接受常规用药治疗的对照组与加行社区护理的实验组,每组2型糖尿病患者42例。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以及血糖(2 h血糖、空腹血糖)控制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糖尿病患者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干预前,干预后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明显改善,而加行社区护理干预的实验组优势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控制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实施利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整体上规范糖尿病患者生活习惯,促进治疗预后,具有社区实施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加强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收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共9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强健康教育,将两组患者的血糖值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值为(5.3±0.8)mmol/L,低于对照组的(6.1±1.3)mmol/L,t=4.834,P=0.000;观察组的餐后2 h血糖值为(7.3±1.3)mmol/L,低于对照组的(8.2±1.8)mmol/L,t=2.719,P=0.008。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健康教育的实施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有助于保证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中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接收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此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使用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依从性为95.00%,对照组为80.00%(P<0.05)。两组护理前餐后2 h后血糖含量、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空腹血糖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餐后2 h后血糖含量、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空腹血糖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家庭访视护理应用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对自我效能及空腹血糖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的105例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行常规社区延续性护理者作为对照组(50例),行家庭访视护理者作为研究组(55例),比较两组自我效能、空腹血糖值。结果研究组血糖监测、遵医嘱服药、饮食控制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6个月后,两组空腹血糖值均低于护理前,研究组下降幅度[(6.21±0.86)mmol/L]比对照组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老年糖尿病经家庭访视护理后可提升自我效能,且空腹血糖值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老年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择取医院就医的80例老年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选取时间为2015年11月—2017年2月,通过随机颜色球抽取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分别给予基础护理、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肝功能变化、空腹血糖水平、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谷草转氨酶为(61.11±4.54)U/L;谷丙转氨酶为(59.54±5.41)U/L;球蛋白为(31.24±1.11)g/L;空腹血糖水平为(7.21±1.05)mmol/L;生存质量评分为(81.54±15.54)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乙肝肝硬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治疗的9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患者采用饮食护理、心理干预、健康教育等整体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三餐后2 h血糖情况以及患者的治疗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三餐后2 h血糖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019,P=0.045)。结论: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循证护理在2型糖尿病患者营养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人,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循证护理。结果经规范的入院治疗和护理,患者血糖均得到有效控制,且试验组血糖(5.26±0.02)mmol/l,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4.43±0.03)mmol/l,t=68.04,P0.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34%;患者对饮食知识知晓情况分别为94%、24%;饮食行为正确情况分别84%、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护理满意度得分为100%,对照组得分为80%,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使患者饮食知识知晓和饮食行为正确情况明显提高,同时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