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数字化虚拟仿真系统(DVSS)在普外科临床教学及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锦州医科大学基础学院2015级五年制本科四个班级共140人,按自然班级分组,两班一组,实验组70人实行数字化虚拟仿真系统与传统外科学教学结合教学,对照组70人只进行传统外科学教学。比较两组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及对外科手术的认知情况,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两种教学方式的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统计学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学生教学评价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字化虚拟仿真系统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在普外科临床教学及技能培训中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在普外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普外科接收的63例实习学生分为两组,实验组32例应用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对照组31例应用传统LBL教学模式,比较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病例分析成绩、临床操作成绩高于对照组,其课前准备时间长于对照组,主动发言次数多于对照组,教学效果高于对照组,两组教学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教学满意度96.88%,高于对照组74.19%,两组教学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联合PBL教学模式应用于普外科教学,可取得显著的效果,教学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根据外科学的教学内容及特点,教研组尝试以微课结合PBL的方式进行外科教学,探索其教学效果以及在教学中实施的具体步骤与方法。方法选取医学临床专业116名七年制临床医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取微课结合PBL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的模式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考试、病例分析测试,从而探索微课结合对比PBL在外科教学的意义。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理论考试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学生的病例分析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外科临床教学中,微课结合PBL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临床专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MDT模式在肿瘤疾病临床示教中的适用性。方法随机选取五年制临床医学系同一班级中两个组36例学生作为实验组,进行MDT模式的肿瘤学疾病外科临床示教;同一班级其余3个组60例学生作为对照组,进行传统的肿瘤疾病外科临床教学。在进行肝胆恶性肿瘤外科临床示教后进行理论考试和病例分析。结果实验组36例学生均认同MDT模式教学可以作为一种临床示教方法。实验组理论考试成绩(86.19±4.86)分,高于对照组(84.63±5.84)分,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病例分析成绩(87.00±4.09)分,高于对照组(81.36±5.03)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DT模式作为肿瘤疾病临床教学的新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加深对教材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但仍需要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融合PBL的新型教学模式对《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19年7月昆明医科大学2016级临床全科专业两个班级学生,一个班级(n=41人)作为实验组,另一个班级(n=42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实验组采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融合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实验组和对照组均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教学,教学内容与课时数相同,考核时间与考核方式相同,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学生的阅片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期末理论考试两组成绩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新的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对基本病变影像征象描述、常见多发病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切实加强对医学影像学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另一方面,新的教学模式并不会影响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记忆,完全能够实现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三维计算机辅助(3D CAI)教学在中耳解剖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将2013级临床医学五年制本科2个实习班的医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22人)和对照组(23人),分别采用3D CAI和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中耳解剖授课。课前和课后分别对两组学生中耳解剖学习的自信心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满意度进行课后问卷调查。学期末进行理论考试。比较两组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考试成绩以及学习自信心。结果实验组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分别为90.9%和95.5%,对照组的满意度分别为65.2%和69.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经过中耳解剖实践课的学习,实验组分别有63.6%和59.1%的学生认为中耳解剖容易理解、记忆和有信心辨识出中耳解剖结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理论考试中实验组学生成绩为9(8,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成绩6(5,6)(P0.05)。结论 3D CAI中耳解剖教学内容新颖,吸引力强,可激发学习兴趣及信心,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微课在护理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9月—2016年7月的6个护理专业班级24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个班级120名学生实施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3个班级120名学生行微课教授方式,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成果。结果分组教学后,观察组学生期末考试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学生教学前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教学后,观察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对本次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强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高职高专生理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授课方式可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专业素质,对提高日后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结合PBL教学在心血管超声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所在科室进行临床课间实习的中国医科大学影像班本科生,共56人。入科时随机分成试验组27人,对照组29人。试验组采用3D打印模型联合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课后对两组学生采用相同的考核方法用以评价两组间教学效果的差异。所有学生均完成教学满意度调查,以评价两组间学生教学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试验组学生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学生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3D打印技术结合PBL教学应用到心血管超声临床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BL结合LBL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临床医学本科专业的学生132名为研究对象。65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接受外科学教育作为对照组,67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进行外科学教育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两组基础知识部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见习知识及综合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4.03%的学生认为PBL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习兴趣,89.55%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合作能力,培养团队精神,掌握重要知识点,提高组学能力。结论 PBL结合LBL教学模式在外科学教学中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成性教学在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名学生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8人和实验组102人。在内科学授课中,对对照组施予传统教学方法,对实验组施予生成性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分别对两组学生随机进行随堂测验,课程结束时进行教学效果满意度问卷调查,期末进行内科学理论考试,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两组比较,实验组学生的随堂测验成绩及内科学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问卷中所有问题实验组赞同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内科学教学中,生成性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能提高教学质量及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视频反馈教学方法运用于外科学基本操作教学中的可行性。方法随机抽取成都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10级两个班9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一个班44名学生为对照组,另一个班48名学生为实验组。实验组采用视频反馈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学结束后,两组学生采用相同的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对本次教学后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在外科洗手、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打结、拆线和缝合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学生,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频反馈教学方法在外科学基本操作教学中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教师标准化病人(TSP)在心血管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8年10月在我院心内科实习的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共60人,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TSP教学模式,每组30人。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教学满意度调查,并进行理论及实践技能考核。结果实验组留学生在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以及提高沟通技能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留学生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且实践技能中的问诊能力和体格检查考核成绩也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教师标准化病人在留学生心内科见习教学中的教学效果理想,可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模块式教学在研究生《EndNote》课程中的运用。方法将80名研究生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分别实施模块式教学和传统教学,比较两组教学效果,并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两种教学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及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模块式教学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End Note的基本用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学生对模块式教学的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模块式教学使理论与实践结合,易于学生理解,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学生自绘图在心电图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级医学1系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2个小班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实验组采用传统教学基础上教导学生自绘心脏解剖及心电图图形的方法。绘制图形参考斯坦福公开课程临床解剖学和心电图绘图,每个图形要求简洁,容易绘制。教学时教师一边理论讲解一边绘图,将复杂、抽象的内容以图形表现出来。采用调查问卷、心电图理论考试分数、电脑试图测试、心电图病例分析等评价教学效果。结果与传统教学相比,自绘图组学生心电图学习兴趣、主动学习能力、自我展示能力等相关软实力都有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理论成绩为(72.84±4.56)分,实验组理论成绩为(87.16±3.87)分,两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验成绩(60.00±25.00)分,实验组实验成绩为(70.00±25.00)分,两者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学生自绘图教学可提高心电图学的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将案例教学法和翻转课堂有机结合,改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教学效果。方法在第二军医大学2015级临床医学系本科学员教学中试行案例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实验组155人),并与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对照组150人)进行对比。教员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考试,通过填写问卷方法评估学生对学习效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课成绩和操作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实验组学生的满意率为92.3%,高于对照组学生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案例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教学成绩和满意度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法,该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精神,促进学生临床思维的建立,同时加深技能操作的掌握。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外科手术学实验课采用免刷式外科手消毒方法教学对临床学生临床外科手消毒方法适应性的影响。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5级临床班级80名学生随机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试验组采用免刷式外科手消毒方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肥皂洗手法教学。观察两组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对临床外科手消毒的适应性。结果两组学生相比,对临床外科手消毒方法适应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比对照组对临床外科手消毒方法更加适应。结论免刷式外科手消毒方法与现在临床工作外科手消毒方法相同,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后更加适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情景模拟教学在儿科教学中使用及与传统教学的教学差异。方法选择我院儿内科系统实习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采取传统儿科学教学方法)与研究组(采取情景模拟教学)。对比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及老师教学满意度问卷。结果通过对比两组儿科学理论考试及操作考试成绩,结果发现研究组儿科学理论考试及操作考试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对教师教学中的上课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同时自我学习积极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儿科学教学方法,情景模拟教学更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利于老师和学生课堂上的沟通,同时提高对儿科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双语教学课程《儿科学》儿童保健内容采用不同教材的教学效果,以期选择最佳教学组织方式。方法在双语教学的同一年级两个班平行讲述《儿童生长发育》。实验组以《尼尔逊儿科学》为教材,采用归纳法组织授课内容(n=108);对照组以《儿科学》为教材,采用演绎法授课方式(n=138)。以1周后各知识点随堂考试的成绩为指标,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对照组"儿童生长"知识点的得分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35,P=0.001);实验组"儿童发育"知识点的得分高于对照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6,P=0.377)。对照组总分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儿科学》教材班级的教学效果更好,其本质是短课时教学采用演绎法教学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浅析在普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护理个案的教学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12月间80例护生作研究样本,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取其中40例为对照组,采用讲授式教学法(LBL);另40例为实验组,采用改良案例式学习法(CBL)。比较两组护生系统学习后的理论、实践考核得分与教学满意度差异。结果系统教学后,实验组理论考核得分、实践考核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教学满意度(10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普外科护理教学中应用护理个案辅助教学,有助于护生知识点的掌握,教学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复杂创伤骨科教学中3D打印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级医学实习学生共7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名,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式,观察组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数字化模拟教学,通过出科考试成绩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学生理论成绩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观察组学生实践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复杂创伤骨科教学中应用3D打印技术实施教学活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