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检测电针刺激合谷穴和曲池穴的脊髓fMRI的可行性。方法 8名健康志愿者,电针同时刺激右手合谷穴和右肘曲池穴,采用组块设计方法,使用SPM2软件得到功能激活的t检验图,在矢状位上分析脊柱不同区的激活总像素数和最大强度值,在横断位上观察激活区的位置,并对比不同刺激时间对激活分布和信号强度的影响。结果 8名志愿者脊髓中均存在激活,矢状面上激活点分布在脊柱C2~T1段,但主要集中在脊柱C2、C4、C5和C6段。横断面上主要激活区域位于同侧,尤其是在脊髓的后角及前角(功能区),同时发现对侧后角有少量显著激活区。与刺激5次组相比,刺激3次组的最大激活信号强度较高,且伪激活数较少。结论使用电针刺激合谷穴和曲池穴,通过脊髓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可观测到脊髓的功能激活区,而且激活分布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比较穴位刺激与非穴位刺激的正常颈脊髓对针灸信号效应特征,初步探索脊髓针灸效应的作用机制,为探索针灸治疗脊髓损伤的作用机理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和方法.方法:16名健康志愿者按要求随机分成2组(每组8名)分别进行电刺右手合谷穴位和伪穴位,采用“静息-任务刺激-静息”的时段设计模式,共4次刺激,5次静息,各长35 s.获得的fMRI信号用AFNI软件进行后处理,得到激活信号与解剖信号的叠加图、激活信号值曲线.结果:神经功能激活区域大部分位于高位与低位颈脊髓平面,主要集中于C5~T1和C2~C3;5位志愿者在C2、C3、C5与C6平面脊髓前角出现神经功能激活;同时在C2、C5及C6平面对侧脊髓后角出现神经功能激活.电刺伪穴位组的脊髓fMRI激活结果:神经功能激活区域主要集中于C5~T1,高位颈脊髓未发现神经功能激活区;激活部位主要位于同侧脊髓后角.结论:利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脊髓功能核磁共振技术能检测电刺合谷穴及其伪穴位时正常脊髓功能变化的信号,穴位刺激能引起更广泛的脊髓激活区域,高位脊髓激活区可能是针灸经络的特定激活区域;使用1.5T医用核磁共振机和常规颈线圈对脊髓损伤患者的脊髓功能核磁共振成像能检测到受损脊髓对电刺合谷穴时的神经信号,有助于评估脊髓功能状况.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BOLD-fMRI)研究香臭气味刺激对不同健康志愿者嗅觉功能激活区的分布特点.方法 对22名无嗅觉障碍的健康志愿者,利用愉快的香草醛和非愉快的硫化氢两种气体分别以组块设计进行刺激实验,采用单次激发梯度回波EPI序列扫描,使用MRIcro软件及SPM2软件数据后处理.结果 愉快气...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基于快速自旋回波的功能磁共振序列,检测电刺激健康成人小腿前外侧皮肤时引起腰髓内神经元活动的激活特征;同时,对比横轴位与矢状位的激活信号特征,验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在腰髓方面研究的可行性及重复性。 方法使用GE 1.5T Signa MR扫描仪及八通道标准脊髓(CTL)线圈用于发射和接受射频(RF)脉冲。12名健康志愿者,男性、女性各6名,年龄23~27岁,平均(25.00±1.13)岁。使用电针刺激仪,以断续脉冲(20Hz),刺激右侧小腿前外侧区皮肤,采用组块设计方法,即R1-S1-R2-S2-R3-S3-R4。利用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分别采集横轴位与矢状位的功能磁共振图像。使用SPM8软件获得静息态和刺激态图像差异间的t检验图,阈值P=0.01,设置激活聚类数为0。对矢状位不同脊椎节段内激活像素数及信号强度变化百分比改变使用非参数K相关样本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用非参数Wilcoxon配对检验对矢状位-轴位上分别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除2名志愿者因运动幅度过大被排除外,余下10名志愿者相应脊髓节段内均检测到激活信号。矢状位上,激活信号主要位于T12(10/10)椎体水平,且信号强度变化百分比主要集中于0.0%~2.0%,T11(2/10)、L1(3/10)椎体水平亦检测到少许激活信号。横轴位上,激活信号主要位于刺激同侧脊髓灰质背侧区(7/10),对侧脊髓灰质背侧区(5/10)及双侧脊髓灰质腹侧区(3/10)也可观察到少许激活。T12椎体水平,横轴位与矢状位的平均激活像素数间比较(Z=-1.825,P>0.05)及横轴位与矢状位的平均信号强度变化百分比间比较(Z=-1.376,P>0.05)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利用1.5T超导MR研究腰髓功能磁共振成像是可行的,且激活信号存在一定的特征,主要位于T12椎体水平,并具有一定的重复性;不同方位腰髓功能磁共振成像结果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磁共振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皮质运动功能及皮质脊髓束的异常,评估皮质脊髓束受损与肌力的关系。方法:实验于2005-08/2005-12在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完成。对9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和9例健康志愿者进行磁共振成像及弥散张量成像检查。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符合中国现行脑血管病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以偏瘫为主,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①磁共振成像应用组块设计,以被动对指运动作为刺激任务,静息状态作为基线任务。设备采用GE1.5T磁共振成像系统,所有数据进行离线后处理,应用SPM2软件处理磁共振成像图像,观察皮质运动功能激活状态。②弥散张量成像采用dTV.Ⅱ软件进行处理,显示各向异性图及彩色各向异性方向图,并重建患者的双侧皮质脊髓束三维纤维图。③应用Brunnstorm标准判断脑卒中患者患手肌力。结果:9例患者和9例健康志愿者的数据值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磁共振成像表现结果:7例脑卒中患者患手运动时,对侧半球的感觉运动皮质可见微弱激活,而在同侧后顶叶皮质见到明显激活。3例患者可见小脑激活状态。2例出现患手运动时,双侧感觉运动皮质激活,且同侧激活区域大于对侧。健手运动时,激活对侧感觉运动皮质及后顶叶皮质及对侧辅助运动区,同侧未见明显激活区。②弥散张量成像表现结果:9例脑梗死患者梗死区各向异性值均较对侧降低,两侧具有显著性意义(t=4.570,P<0.001)。梗死区各向异性值与对侧肌力有明显相关性(rs=0.888,P<0.05)。③皮质脊髓束表现结果:双侧皮质脊髓束重建,健侧解剖形态与正常人大致相吻合,自中央前回下行至内囊并延续至脑桥和延髓,每条连续形态一致性良好。患侧皮质脊髓束因受梗死区不同程度的累及,表现为连续性中断及解剖结构形态一致性的丧失。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与患手肌力明显相关(rs=0.888,P<0.05)。结论:①脑卒中患者患手运动时磁共振成像表现与正常人不同,提示存在脑功能代偿与重组。②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与肌力相关,可用于判断康复治疗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磁共振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皮质运动功能及皮质脊髓束的异常,评估皮质脊髓束受损与肌力的关系。 方法:实验于2005-08/2005-12在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完成。对9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和9例健康志愿者进行磁共振成像及弥散张量成像检查。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符合中国现行脑血管病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以偏瘫为主,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①磁共振成像应用组块设计,以被动对指运动作为刺激任务,静息状态作为基线任务。设备采用GE1.5T磁共振成像系统,所有数据进行离线后处理,应用SPM2软件处理磁共振成像图像,观察皮质运动功能激活状态。②弥散张量成像采用dTV.Ⅱ软件进行处理,显示各向异性图及彩色各向异性方向图,并重建患者的双侧皮质脊髓束三维纤维图。③应用Brunnstorm标准判断脑卒中患者患手肌力。 结果:9例患者和9例健康志愿者的数据值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磁共振成像表现结果:7例脑卒中患者患手运动时,对侧半球的感觉运动皮质可见微弱激活,而在同侧后顶叶皮质见到明显激活。3例患者可见小脑激活状态。2例出现患手运动时,双侧感觉运动皮质激活,且同侧激活区域大于对侧。健手运动时,激活对侧感觉运动皮质及后顶叶皮质及对侧辅助运动区,同侧未见明显激活区。②弥散张量成像表现结果:9例脑梗死患者梗死区各向异性值均较对侧降低,两侧具有显著性意义(t=4.570,P〈0.001)。梗死区各向异性值与对侧肌力有明显相关性(rs=0.888,P〈0.05)。③皮质脊髓束表现结果:双侧皮质脊髓束重建,健侧解剖形态与正常人大致相吻合,自中央前回下行至内囊并延续至脑桥和延髓,每条连续形态一致性良好。患侧皮质脊髓束因受梗死区不同程度的累及,表现为连续性中断及解剖结构形态一致性的丧失。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与患手肌力明显相关(rs=0.888,P〈0.05)。 结论:①脑卒中患者患手运动时磁共振成像表现与正常人不同,提示存在脑功能代偿与重组。②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与肌力相关,可用于判断康复治疗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磁共振成像动态测量脊髓圆锥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以往对成人脊髓圆锥末端位置的研究多限于尸体解剖且年代久远,因此有必要通过磁共振成像对国内人群的脊髓圆锥位置进行活体动态系列观察。目的:通过磁共振成像观察无脊柱脊髓畸形的脊髓圆锥位置的变化。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青岛市市立医院。对象:选择1993-10/2006-12青岛市市立医院放射科磁共振室收治的1199例因下腰痛进行腰椎磁共振成像检查的患者,男765例,女434例,年龄5~85岁,平均(46±14)岁。其中椎体转移性肿瘤或脊柱创伤276例,排除脊柱侧弯或先天性脊柱脊髓疾病患者。另选择30名健康志愿者到院健康体检者,男女各15名,年龄19~52岁,平均(32±8)岁。所有受试对象均对检测项目知情同意。方法:应用美国GE公司Signa1.5T磁共振成像机对1199例患者行腰椎磁共振扫描,自旋回波T1加权、正中矢状位像上观测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根据其与相应椎体的上、中、下1/3及椎间盘的对应关系定位。另对3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腰椎中立、过屈、过伸位脊髓圆锥末端的动态观察。主要观察指标:下腰痛患者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及健康志愿者不同脊髓体位圆锥末端的动态观察结果。结果:下腰痛患者1199例及30名健康志愿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下腰痛患者脊髓圆锥末端的平均位置为L1的下1/3水平(范围:T12的中1/3~L3的上1/3),圆锥末端的位置呈正态分布,女性圆锥位置低于男性(t=18.127,P<0.01),各年龄段无差别(F=0.530,P>0.05)。②当脊椎过伸或过屈位时,圆锥位置相对于椎体后缘上下关系无变化,但过屈时略接近椎体后缘,过伸时略远离椎体后缘。结论:本组人群中脊髓圆锥末端的位置位于T12的中1/3~L3的上1/3,女性圆锥位置低于男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功能磁共振成像了解捻转刺激太溪穴和非捻转刺激所引起的脑激活区状态.方法:纳入健康青年志愿者12名,选取右侧太溪穴,采用组块刺激模式,静息阶段与刺激阶段交替出现,重复3次,分为3个组块.刺激为手法捻转行针或非捻转,非捻转即手放在针柄,但不进行任何操作.扫描后图像使用SPM2进行后处理.结果:捻转刺激太溪穴主要激活了右侧颞上回BA22,左侧的额中回BA46,其次为左右顶叶的中央后回BA2,BA3,左额叶的额下回BA45和左顶叶的项下小叶BA40;而非捻转刺激则没有激活.结论:捻转刺激太溪穴和非捻转刺激的激活不同,与本经相关的经络、脏腑联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督脉电针对脊髓挫伤大鼠内源l蝣申经干细胞的激活作用以及对大鼠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2组(n=5):单纯脊髓挫伤组和脊髓挫伤后督脉电针组。单纯脊髓挫伤组建模成功后不给予其任何干预,对电针组大鼠则给予督脉电针刺激,然后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检测2组大鼠损伤区的nestin阳性细胞反应情况,用Western blot检测2组大鼠损伤头端2mm脊髓nestin的表达情况,用BBB评分评估2组大鼠运动功能的恢复。结果脊髓挫伤后电针组大鼠损伤区nesfin阳性细胞增加数目及损伤头端nestin的表达都多于单纯脊髓挫伤组及正常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电针组BBB评分改善优于单纯脊髓挫伤组。结论督脉电针能够促进促进脊髓挫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生及促进大鼠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方法观察补法和泻法针刺足三里穴对大脑作用的中枢机制. 方法 选取32名健康右利手志愿者,对11名受检者用补法电针刺激右侧足三里穴(ST36)、11名用泻法电针刺激ST36、10名电针刺激右侧足三里穴同一水平向外2~3 cm处.同时行全脑fMRI扫描;用SPM2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 结果 电针结束后5 min,泻法组的脑区激活不明显,而补法组平均信号升高的脑区主要有双侧尾状核头部、丘脑、左侧岛叶、扣带回及小脑齿状核.电针结束后20~30 min期间两组脑区的激活最为明显,均激活左侧的丘脑、中央旁小叶、中央前回、颞中回、额中回、岛叶、双侧尾状核头部、小脑半球、前、后扣带回;两组激活区域大致相同,但补法组激活的脑区范围更广、强度更大.针刺假穴组只激活中央旁小叶及小脑半球. 结论 补、泻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均能激活边缘系统、辅助运动区、灰质结构等脑区,而应用补法能更早、更强烈地激活上述脑区.  相似文献   

11.
12.
持续性脊髓压迫对脊髓损伤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SCI)后脊髓压迫时间对损伤程度的影响。方法 以大脑皮层诱发电位(CSEP)和不同压迫时间为参数,自行设计一种犬的运动—静止压迫型SCI模型,选择T13为损伤中心,压迫脊髓,当 CSEP波幅下降达基础值的 50%时,维持静止压迫。将28只犬随机分为A、B、C、D 4组,A、B、C组脊髓分别受压30 min、90 min和180 min,D组为对照组,观察各组动物的组织病理学、影像学和行为学变化。结果 损伤组脊髓组织学均有损害,MRI显示损害程度随脊髓受压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 P<0.01);至术后28 d,各损伤组动物后肢功能均有恢复,BBB分级评分法评估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 SCI后持续性脊髓压迫能加重损伤程度,应尽早解除脊髓压迫。  相似文献   

13.
14.
15.
Spinal cord injury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Purpose : This article is an overview of the newer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employed in the care of the spinal cord injured individual and the theoretical rationale supporting them.

Issue : Spinal Cord Injury (SCI) care was, until recently, a maintenance type treatment, addressing systems mostly affected by complications of the original injury (e.g. bladder, skin, spasiticity).

Conclusion : With th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neuroscience field, more aggressive interventions geared at secondary injury prevention, neuronal regeneration and functional restoration are emerging.  相似文献   

16.
17.
Hedger A 《Nursing》2002,32(12):96
  相似文献   

18.
Purpose : This article is an overview of the newer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employed in the care of the spinal cord injured individual and the theoretical rationale supporting them. Issue : Spinal Cord Injury (SCI) care was, until recently, a maintenance type treatment, addressing systems mostly affected by complications of the original injury (e.g. bladder, skin, spasiticity). Conclusion : With th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neuroscience field, more aggressive interventions geared at secondary injury prevention, neuronal regeneration and functional restoration are emerging.  相似文献   

19.
20.
The successful outcome of providing care to the individual with a spinal cord injury is to enable the patient to live as satisfactory and fulfilling a life as possible. How this is achieved will be different with each individual and family depending on the degree of disability, the family and social environment, and preferred life-styles. The nurse, who deals with the human response to the injury, is in an ideal position to help the patient and family realize their life potenti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