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多发性骨折患者实施急诊救治以及护理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研究对象筛选基于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作为前提,抽选时间为2018年1月份到2019年1月份,共选取多发性骨折患者40例,临床上予以急诊救治以及强化护理,为观察组。于相同时间段另选多发性骨折患者40例,临床上予以急诊救治以及常规护理,为参照组。就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情况以及预后情况展开分析和数据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急诊救治时间与参照组差异明显,且数值方面观察组更短,统计处理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与参照组差异明显,且数值方面观察组更高,统计处理显示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结论对多发性骨折患者开展急诊救治工作,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急诊救治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折患者有效的急诊救治与护理措施.方法 针对70例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急诊临床救治与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 65例患者经过及时救治和有效的护理措施最终恢复不同程度后出院,其中有5例患者救治无效最终临床死亡.结论 及时有效的急诊救治措施是抢救多发性骨折患者生命的关键,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补充血容量、恢复循环血量,改善缺氧是纠正休克的重要措施;全面而细致的观察病情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合并损伤,预防相关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急诊救治与护理措施.方法根据多发性骨折的患者进行有效地急诊救治,在救治过程中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缓解疼痛等不适的各项护理方法.结果 通过有效的急诊救治和护理措施使多发性骨折的患者脱落了危险,得到及时的救治.结论 及时有效的急诊救治措施是抢救多发性骨折患者生命的关键,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补充血容量、恢复循环血量,改善缺氧是纠正休克的重要措施;全面而细致的观察病情并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合并损伤,预防相关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多发性骨折的急诊患者50例的救治过程与护理措施,护理提供了新的标准.方法 针对多发性骨折患者急诊救治和护理,患者骨折部位包括四肢骨折、肋骨骨折、脊柱骨折、颅脑损伤、骨盆骨折等,通过及时准确的快速急诊救治工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有效的护理措施包括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给予吸氧;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尿量、中心静脉压等,积极配合医生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多发性骨折的患者中38例救治成功.10例出现不同程度脏器衰竭经抢救后恢复治疗.2例因严重多发性骨折合并脏器功能衰竭最终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在多发性骨折急诊救治中,尽早正确给予救治和护理是抢救生命和进行手术的关键,所以通过全方面的救治和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减少病人痛苦,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和愈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系统化急诊救治护理在多发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多发性骨折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救治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系统化急诊救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急诊救治情况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完成基本支持时间、术前准备时间、护送交接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6.09%(35/46)、91.30%(42/46)。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急诊救治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多发性骨折患者急救过程各环节所需时间,且护理工作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对多发性骨折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和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多发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每组有40例患者,一组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紧急救治和护理方法,一组作为实验组在常规的救治和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着的心理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并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多发性骨折患者进行急诊救治和护理的过程中增加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抑制,增加患者的信心,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周岚 《大家健康》2013,(17):167
目的:探究对多发性骨折患者进行紧急救治和护理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对我院2012年5月~2013年6月收治的80例多发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每组有40例患者,一组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紧急救治和护理方法,一组作为实验组在常规的救治和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着的心理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的,并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多发性骨折患者进行急诊救治和护理的过程中增加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抑制,增加患者的信心,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讨论对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急诊救治与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多发性骨折患者的急诊病例资料.结果因颅内大量出血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各死亡1例,死亡率2.17%;因骨筋膜室综合症和小腿离断行截肢各1例,截肢率2.17%,余者恢复良好.结论迅速、合理、有效的急诊救护方式可提高多发性骨折患者救治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11.
刘珂娜 《黑龙江医学》2021,45(16):1709-1710,1713
目的:分析三维结构护理对急诊多发伤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为临床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急诊收治的120例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将2019年10月—2020年4月采用常规急诊科抢救护理的60例患者资料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5月—2020年10月采用三维结构护理的60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在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中急诊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72例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36例采用急诊护理,对照组36例采用常规护理.记录并对比2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7.22%,对照组有效率83.33%,组间比较差...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系统化急救护理在多发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虞城县人民医院接受常规护理的30例多发性骨折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虞城县人民医院接受系统化急救护理的30例多发性骨折患者纳入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系统化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护士完成基本支持、护送交接及术前准备的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7 d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观察组护士完成基本支持、术前准备及护送交接的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中精神健康(MH)、情感职能(RE)、社会功能(SF)、活力(VT)、总体健康(GH)、躯体疼痛(BP)、生理职能(RP)、生理功能(PF)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系统化急救护理可有效提高多发性骨折患者救治效率,改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5):155-157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急诊手术中配合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8例急诊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传统急诊手术护理,研究组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耗时与住院耗时、抢救成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依从性(97.06%)及抢救成功率(100.00%)与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8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抢救耗时与住院耗时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多发伤患者传统性急诊手术护理的同时配合优质护理,不仅能够缩短治疗耗时,提高抢救成功率,且还可降低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提升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在多发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8例多发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护理方式分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HAMA、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发生率分别为69.23%(27/39)、68.42%(26/39),高于对照组的89.74%(35/39)、87.18%(3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87%(37/39),高于对照组的79.48%(3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多发伤患者急诊救治中,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助于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分析综合性急诊护理干预对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7年2月-2018年6月期间于本院住院治疗的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共88 例,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分别予常规护理干预及综合急诊护理干预,对比2 组患者的病情好转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病情的好转率95. 4% ,明显高于对照组79. 5% ,并发症发生率9. 1% ,明显低于对照组27. 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 7% ,高于对照组77. 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综合性急诊护理干预对多发性骨折合并休克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积极影响,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好转,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将急诊护理对临床上抢救多发伤患者所起到的干预效果做出分析和总结。方法选择随机实验法为主,研究对象选择在我院急诊科就诊的140例多发伤患者,随机均匀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来干预;实验组接受急诊护理来干预。通过两组患者之间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抢救过程中的患者死亡率来评价两组患者之间的护理方法所产生的效果。结果在实验开展了一段时间之后,在抢救成功率这个指标上,实验组明显的比对照组高,在死亡率这个指标上,实验组要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分析本次实验的数据我们了解到,接受急诊护理的实验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要比对照组高很多,而死亡率相对较低,这说明急诊护理的临床推广意义还是很广泛的。  相似文献   

19.
程显英 《当代医学》2008,(10):142-143
目的 四肢多发性骨折是机体严重创伤,急诊手术治疗是减少并发症,保障肢体功能恢复的关键.方法 本文在对53例四肢多发性骨折急诊手术中,采取了巡回护士在手术前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迅速完善的术前准备,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积极的纠正休克,合理的使用空气止血带,严格查对制度,遵守无菌操作使手术尽早尽快顺利进行.结果 多发骨折急诊手术53例,行早期手术内固定效果满意.结论 四肢多发性骨折病情严重、伤情复杂.巡回护士如能在术前术中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采取相应措施,手术过程中密切配合,尽量缩短手术时间是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舒服护理在多发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在医院调取多发性骨折患者,并对多发性骨折患者采用舒服护理,通过相关数据与传统护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舒服护理在多发性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患者的舒适需求,护理质量得到的极大的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效果非常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