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6例,根据简单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高压氧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1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Barthel指数、血浆Hcy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CDR评分、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R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高压氧可有效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临床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轻痴呆程度并降低患者血浆Hcy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及帕金森病痴呆(PDD)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催乳素(PRL)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12月该院收治的PD患者80例,其中PDD患者35例,另选择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浆中Hcy、PRL水平,并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价受试者认知情况,采用相关性分析PDD患者Hcy、PRL水平与MMSE之间的联系。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组和PDD组患者血浆中Hcy水平明显升高,血浆中PRL水平及MMSE评分明显下降(P0.05);与PD组比较,PDD组患者血浆中Hcy水平明显升高,PRL水平及MMSE评分明显下降(P0.05);PDD组患者血浆中Hcy水平与MMSE评分呈负相关(r=-0.834,P0.05),血浆PRL水平与MMSE评分呈正相关(r=0.231,P0.05)。结论 PD患者及PDD患者血浆中Hcy水平升高、PRL水平下降,并且与MMSE有相关性。检测患者血浆中Hcy、PRL水平对诊断PD及PDD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血栓性脑梗死(TCI)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e)水平与其他中风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脑梗死患者血清H(e),简易智力状态检查法(MMSE)评定痴呆,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清H(e)水平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TCI患者血清H(e)显著高于脑栓塞(ECI)组和对照组,且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性别、年龄无关;脑梗死中痴呆患者血清H(e)显著高于非痴呆患者.提示血清H(e)升高为独立于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之外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且参与痴呆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每日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30ml)和对照组(每日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6ml),疗程均为14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巴氏日常生活指数,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8,15日血清Hcy的含量。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巴氏日常生活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巴氏日常生活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巴氏日常生活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5)。治疗组患者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Hcy在治疗后第8,15日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cy水平,对神经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叶酸对老年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1~6月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腔隙性脑梗死并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分成2组,A组60例,给予常规治疗加叶酸5mg,1次/日;B组60例,仅常规治疗而未给予叶酸治疗。测量2组入院后、治疗8周后Hcy水平,同时记录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对照组(排除脑梗死、高血压的同期住院患者)60例,于入院后测量Hcy水平,记录MMSE评分。结果老年脑梗死伴高血压(A+B)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MMSE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老年脑梗死伴高血压A组血浆Hcy水平在叶酸治疗8周后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1),MMSE评分较入院时显著提高(P<0.01),同时MMSE评分提高明显大于B组(P<0.01)。结论叶酸能够明显降低老年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叶酸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3~12月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老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65例,随机分成3组,每组55例,A组给予叶酸5 mg,1次/d;B组给予叶酸10 mg,1次/d;C组未给予叶酸治疗;3组患者同时接受缺血性卒中常规治疗。检测入院后、治疗8周后Hcy水平,同时记录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治疗8周后A组与B组血浆Hcy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同时明显低于C组治疗后同期水平(P<0.05),A组与B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组治疗8周后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A组与B组治疗后MMSE评分优于C组(P<0.05),但2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叶酸能够明显降低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但叶酸剂量>5 mg/d后,增加剂量对于降低Hcy、提高MMSE评分与5 mg/d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正>脑梗死是人类最常见的致死和致残原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主要病理基础,高血压、肥胖、吸烟等传统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仅能解释部分脑卒中事件,很多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在无上述危险因素的情况下。因此,探寻新的危险因素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已成为目前脑卒中流行病学研究的热点课题。近年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本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D)患者认知功能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06~2015-02在该院住院的VaD患者46例、同期收治的非痴呆性脑梗死患者50例以及同龄健康者40名。根据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对VaD患者划分严重程度。观察各组血浆中Hcy、叶酸、维生素B_(12)水平及其与VaD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VaD组及非痴呆性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VaD组血浆Hcy水平高于非痴呆性脑梗死组(P0.05),VaD组叶酸及维生素B_(12)水平低于非痴呆性脑梗死组和健康组(P0.05),痴呆程度轻、中、重组Hcy浓度逐次升高,叶酸及维生素B_(12)浓度逐次降低(P0.05)。结论血浆Hcy浓度和VaD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高Hcy血症可能是导致VaD的危险因素之一,检测Hcy水平有助于VaD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许多研究证明体内高半胱氨酸水平增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独立危险因子,并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关。因此,测定总高半胱氨酸对心脑血管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2002年11月至2003年5月,我们通过荧光高效液相(HPLC)检测了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中国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在高血压人群中的比例相当高,一项国内6城市的研究数据显示,我国成年高血压患者平均Hcy水平为15μmol/L,约75%的患者(男性91%、女性63%)伴有血浆Hcy水平升高。故有学者提出伴有Hcy水平升高的高血压被定义为"H型"高血压。大量研究证实,高血压和血清Hcy水平升高在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事件上具有协同作用。炎症反应过程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学说之一,超敏-CRP(hs-CRP)是反映机体内环境炎症反应的客观指标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高血压、Hcy与hs-CRP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脂与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检测脑梗死患者(99例)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并与对照组(101例)进行比较,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脑梗死患者组血清TG、TC、LDL-C、HCY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DL-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与血脂水平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清TG、TC、LDL-C、HCY水平均与疾病有密切的相关性,是引起疾病的危险因素,监测血脂和血清HCY水平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脑梗死后痴呆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脑梗死后痴呆的发病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36例脑梗死患者在人院时进行临床和智能评估,血生化和头颅CT/MRI检查。2个月后再用MMSE量表进行智能评定,应用Hackinski缺血指数区分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采用放射免疫法对其中28例血管性痴呆、25例非血管性痴呆、23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甲状腺功能测定。结果 脑梗死后痴呆64例,发生率为27.12%。痴呆的发生与高龄,文化程度低,卒中史、糖尿病、脑梗死的部位、数目、高血糖、高纤维蛋白原、高血脂水平、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水平有关(P〈0.05)。结论 脑梗死后痴呆比较常见,患者自身素质,脑梗死的某些危险因素,左侧、双侧或多发的脑梗死病灶在痴呆的发生上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在急性脑梗死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取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同期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血浆Hcy、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两组均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观察有无动脉粥样硬化。结果观察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Hcy血症(Hcy>15μmol/l)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23例高Hcy血症患者中,血浆维生素B12下降15例,叶酸下降12例,两者同时下降7例。血浆Hcy水平与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624、-0.719,P均<0.01)。观察组IMT明显高于对照组,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直线相关分析表明,血浆Hcy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489,P<0.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升高,其与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呈负相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变化,分析脑梗死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确诊脑梗死患者196例(实验组),同时选择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96例(对照组)。观察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变化。结果实验组中血清Hcy含量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3,P<0.05),脑梗死患者血清Hcy平均水平高于健康体检者,且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大小成正相关。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较正常人高,二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2年入住我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我院体检健康者102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于入院次日晨起(24 h内) 空腹、对照组于体检当日晨起空腹抽取肘静脉血,测定Hcy和血脂水平.结果 研究组血清Hcy、TG、TC、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脂蛋白a[L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HDL-C、载脂蛋白A(Apo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cy与HDL-C、ApoA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 -0.184、-0.316,P<0.05).结论 高Hcy、血脂异常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相关,Hcy升高可能与HDL-C、ApoA降低相关,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对急性脑梗死的预防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10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空白对照组、叶酸对照组和银杏叶治疗组,银杏叶治疗组给予生理盐水250 mL加银杏叶注射液2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共20 d;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共20 d;叶酸对照组给予叶酸片10 mg/d,口服。其余常规治疗3组均相同。测定3组治疗前后Hcy水平,并比较其疗效。结果治疗后银杏叶治疗组Hcy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银杏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疗效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叶酸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显著降低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脑梗死后并发痴呆直接原因是一次或多次脑梗死造成的足够脑组织损害,脑梗死是其发生的疾病基础,临床上脑梗死患者气虚血瘀证占73%以上,气虚血瘀是重要的病因病机,治疗亦以益气活血为主,由于脑梗死后并发痴呆特殊的病理基础,气虚血瘀自然也是其主要的病因病机。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精神思维活动的基础。痴呆的发生是由于脑络阻塞,脑髓失去正常气血濡养所致,故针对脑梗死后并发痴呆的发病特点,采用益气活血通络为主治疗会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发生是一种多因素致病过程,其危险因素涉及到血管性因素、社会心理以及基因因素等多个层面,且血管性因素与VD的关系尚无一致的结论〔1,2〕。资料显示贫血、高血压、糖尿病、短暂性缺血发作(TIA)和冠心病史与VD有关,使VD的患病风险显著增高达2~5倍,可能是VD的独立危险因素,从而进一步确定了高血压和糖尿病与VD的关系,并提出TIA和冠心病也可能是VD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与脑室扩大、脑萎缩及损害显著的正相关,但低血压也可导致白质损害。曾有少数文献报道贫血可能是VD的危险因素之一〔3〕。N5,N…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丰隆、足三里穴位埋线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脂代谢、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探讨其在ACI康复及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12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n=61),埋线组(n=59例),两组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早期康复训练。电针组加用丰隆、足三里电针治疗,电针每日1次,每周5次,共治疗20次。埋线组加用丰隆、足三里埋线治疗,埋线每10 d治疗1次,共治疗3次。检测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HCY水平,并应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估量表(NHISS)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变化。结果治疗30 d后,两组TC、TG、LDL-C、HCY水平以及NHI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HDL-C水平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丰隆、足三里穴位埋线能够更好地调节血脂代谢、降低HCY水平,利于ACI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减小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在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老年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依据认知功能评定结果及相应的诊断标准将113例脑梗死老年患者分为两组:57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实验组)和56例认知功能正常患者(对照组)。取患者外周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Hcy水平,对所得数据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实验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Hcy是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Hcy可能是脑梗死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